首页 / 正文

释门自镜录序

蓝谷沙门怀信述

余九岁出家。于今过六十矣。至于逍遥广厦。顾步芳阴。体安轻软。身居闲逸。星光未旦十利之精馔已陈。日彩方中三德之珍羞总萃。不知耕获之顿弊。不识鼎饪之劬劳。长六尺之躯。全百年之命者。是谁所致乎。则我本师之愿力也。余且约计五十之年。朝中饮食。盖费三百余硕矣。寒暑衣药。盖费二十余万矣。尔其高门邃宇。碧砌丹楹。轩乘仆竖之流。机案床褥之类。所费又无涯矣。或复无明暗起。邪见横生。非法弃用。非时饮啖。所费又难量矣。此皆出自他力。资成我用。与夫汲汲之位。岂得同年而较其苦乐哉。是知大慈之教至矣。大悲之力深矣。况十号调御以我为子而覆之。八部天龙以我为师而奉之。皇王虽贵。不敢以臣礼畜之。则其贵可知也。尊亲虽重。不敢以子义瞻之。则其尊可知也。若乃悠悠四俗。茫茫九土。谁家非我之仓储。何人非余之子弟。所以提盂入室。缄封之膳遽开。振锡登衢。弛慢之容肃敬。古人以一餐之惠犹能效节。以一言之顾尚或亡躯。况从顶至踵。皆如来之养乎。从生至死皆如来之荫乎。向使不遇佛法。不遇出家。方将晓夕犯霜露。晨昏勤陇亩。驰骤万端。逼迫千计。弊襜尘絮。或不足以盖形。藿茹[(歹*又)/食]食。或不能以充口。何暇盱衡广殿。策杖闲庭。曳履清谈。披襟闲谑。避寒暑。择甘辛。呵斥童稚。征求捧汲。纵意马之害群。任情猿之矫树也。但三障云耸。十缠萦结。拟爱乱心。狂愚患恼。自悔自责。经瞬息而已迁。悲之恨之。历旬朔而俄变。或复升堂致礼。耻尊仪而雨泣。对格披文。惭圣教而垂泪。或鹑衣木食。困辱以治之。损财去友。孤穷而苦之。竟不能屈慢山。清欲火。舍粗弊之声色。免镬汤之深诛。岂不痛哉。岂不痛哉。所以常惨常啼酸辛而不极。空藏地藏救接而无方。余又反覆求己。周旋自抚。形容耳目不减于常流。识悟神情参差于名辈。何福而生中国。何善而预出家。何罪而戒捡多违。何衅而刚强难化。所以萦纡日昊。伫叹中宵。莫识救之之方。未辩革之之术。然幼蒙庭训。早沾释教。颇闻长者之遗言。屡谒名僧之高论。三思之士假韦弦以是资。九折之宾待箴铭而作训。故乃详求列代。披阅群篇。采同病之下流。访迷津之野客。其有蔑圣言。轻业累。纵逸无耻。顽疏不捡。可为惩劝者。并集而录之。仍简十科。分为三轴。朝夕观览庶裨万一。若乃坐成龙报。立验蛇身。牛泣登坂。驼鸣绕寺。或杖楚交至。遍体火然。或戈戟去来应时流血。或舌销眉落。或失性发狂。或取把菜而作奴。或侵束柴而然足。寄神园木割肉酬施主之恩。托迹圜扉变骨受谤人之罚。昔不见而今见。先不知而始知。号天扣地莫以追。破胆摧肝非所及。当此时也。父母百身而无赎。亲宾四驰而不救。货赂委积而空陈。左右抚膺而奚补。向之欢娱美乐为何在乎。向之朋流眷属为何恃乎。呜呼朝为盛德唱息于长廊。夕为殇子哀恸于幽房。匪斯人之独有。念余身兮或当。傥百年兮一遇。将耻悔兮何央。可不怆乎。可不惧乎。故编其终始。备之左右。伫勖书绅之诫。将祈战胜之功。其有名贤雅诰。哲人殊迹。道化之洿隆。时事之臧否。亦附而录之。以寄通识。古人云。百年影徂。千载心在。实望千载之后。知余心之所在焉。

猜你喜欢
  摩诃止观卷第七下·智顗
  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 妙法莲华经普贤菩萨劝发品 合刊序·太虚
  卷十七·佚名
  佛法金汤编卷第十二·岱宗心泰
  卷四十五·佚名
  摄大乘论卷上·无著
  卷三十一·佚名
  第六卷·僧祐
  三十二、外道问佛·慧开
  摄大乘论初分讲义(注一)·太虚
  卷第九·佚名
  瑜伽師地論卷第四十一·欧阳竟无
  卷九十三·佚名
  大灭品第二十九·佚名
  目录·志明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张淑芳·唐圭璋

      淑芳,西湖樵家女,贾似道匿为妾,后自度为尼。   更漏子   秋   墨痕香,红蜡泪。点点愁人离思。桐叶落,蓼花残。雁声天外寒。   五云岭,九溪坞。待到秋来更苦。风淅淅,水淙淙。不教蓬径通。   满路花   冬  

  • 槎翁诗集卷一·刘崧

    (明)刘嵩 撰○四言古诗言志赠友人深山邃谷虎豹所凭玄雾翳云蛟龙斯升芸芸暮蜉缉缉秋蝇嘅彼下士志何由兴岁年云徂氷雪侵凌睠彼皓首含涕抚膺契予夙好嘉尔友朋亦有旨酒如溜如渑可以乐衎髙融咸登仰睇白日翩其相仍道谊罔敦忧

  • 淳煕稿卷十六·赵蕃

    钦定四库全书 淳煕稿卷十六 宋 赵蕃 撰 五言絶句 七盘岭 远近分浓淡阴晴异蔽亏不知山路险却幸马行迟 涧舖岭道中四首 近岫披晴雾遥山纵雨云皑皑疑雪积莽莽若江分岭路萦纡合泉流诘曲通田毛无岁旱山课与耕同芋亩疑如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七十·佚名

    嘉靖三十八年三月癸酉朔 孝肃皇后忌辰遣成安伯郭应乾祭 裕陵○乙亥发太仓银二万两于蓟镇三万两于怀来备客兵粮刍○总督狭西三边军务侍郎魏谦吉以俺答拥众盘据西海势将入犯条奏预防七事一旧规防秋总督驻花马池巡抚驻固

  • ◎白发红妆(一树梨花压倒双海棠)·李定夷

    红颜配白发,为婚姻中之数奇。如钱牧斋之于柳如是,千古谱为美谈。今有吴江宋翁云间杨氏结婚之事,非特老少悬殊,抑且演一重婚之趣剧也。宋氏先世固窭人子,其祖一日郊游,忽有雌雉导之。至一穴,发之,得白镪万余,遂以起家。人遂称之

  • 卷七十四·班固

    钦定四库全书 前汉书卷七十四 汉  兰  台  令  史班 固撰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邪县开国子顔师古注 魏相丙吉传第四十四 魏相字弱翁济隂定陶人也【师古曰说者谓相即魏无知之後盖承浅近之书为妄深矣】徙平

  • 半弓居省墓日记·徐一士

    崇明黄清宪《省墓日记》,在《半弓居文集》卷末,为同治三年甲子五月赴苏州省墓所记。时当苏州等处收复未久,所见战后景象,言之颇详,极有史料价值。《半弓居文集》流传未广,爰摘录之,以供史家之取资。五月初七日:“坐小驳

  • 卷四·李天根

    江阴云墟散人李本天根氏辑甲申(一六四四)六月丁巳朔日有食之。淮南雨黄沙,大风蔽日。当涂有星陨;清源门内刘姓家陨火十余处如白昼,异鸟来作恨声,俗谓之「恨虎」。明年,当涂城被屠,焚烧过半,是其验也。四川日月无光,赤如血;人仰视

  • 按扎儿传·宋濂

    按扎儿,姓拓跋氏,曾随太祖南征。太祖十一年(1216),因平定诸部族有功而受命为蒙古军前锋。这时,木华黎与博尔术分别为左右万户长,太祖又命木华黎为太师国王都行省承制行事。蒙古大军攻克燕、辽、营、青、齐、鲁、赵、韩、魏

  • 卷一百二十七 日者列传第六十七·司马迁

    集解墨子曰:“墨子北之齐,遇日者。日者曰:‘帝以今日杀黑龙於北方,而先生之色黑,不可以北。’墨子不听,遂北,至淄水。墨子不遂而反焉。日者曰:‘我谓先生不可以北。’”然则古人占候卜筮,通谓之“日者”。墨子亦云,非但史记也

  • 卷二十九·王溥

    契丹,本鲜卑之种也,居辽泽之中,潢水之南。辽泽去榆关一千一百二十里,榆关去幽州七百一十四里。其地东南接海,东际辽河,西北包冷陉,北界松陉。山川东西三千里。地多松柳,泽饶蒲苇,其族本姓大贺氏,后分为八部:一曰旦利皆部,二曰乙室

  • 同治九年九月廿七日·曾国藩

    早饭后,在寓稍一徘徊。辰初三刻出门入朝,在景运门内九卿朝房听候传宣。已初三刻后,蒙召人内,在内朝房小坐。巳正三刻进见。西太后问:“尔在直隶练兵若干?”对:“臣练新兵三千,前任督臣官文练旧章之兵四千,共为七千。拟再练三千

  • 卷四·张尔岐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郑注句读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郑注句读卷四济阳张尔岐撰乡饮酒礼第四【郑目録云诸侯之乡大夫三年大比献贤者能者于其君以礼賔之与之饮酒于五礼属嘉礼大戴此乃第十小戴及别録此皆第四○疏曰凡乡饮

  • 大乘唯识论·世亲

      天亲菩萨造 陈 真谛译    大乘唯识论序  唯识论者。乃是诸佛甚深境界。非是凡夫二乘所知。然此论始末明三种空。何者为三。一者人无我空。二者因缘法体空。三者真归佛性空。我空者。我本自无。但凡夫之人

  • 目录·野竹福慧

    嵩山野竹禅师语录目录第一卷上堂住云南府慈云禅院语录住蒙化府竹林禅院语录住顺宁府云州五福禅院语录住顺宁府树宗山善法禅院语录再住顺宁府云州五福禅院语录第二卷上堂再住云南府慈云禅院语录住云南府嵩山禅院语录住

  • 太上洞神太元河图三元仰谢仪·杜光庭

    太上洞神太元河图三元仰谢仪。唐末道士杜光庭编修。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述科仪,包括坛堂、神位、入坛、思神、上香、发炉、礼三十二天、忏告、复炉等。

  • 立成汤伊尹耕莘·郑光祖

    元杂剧剧本。一作《放太甲伊尹扶汤》。简名《伊尹扶汤》。末本。明抄本作郑光祖撰,尚存疑。由《史记·殷本纪》和《吕氏春秋》载侁氏女采桑得婴儿事缘饰而成。剧演文曲星奉玉帝命,降生有莘赵氏,其母淑女,不夫而孕,及生,弃之

  • 泥犁经·佚名

    东晋西域沙门竺昙无兰译,说恶人堕泥犁之苦,亦说五天使者问辞,即中阿含痴慧地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