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五百盲儿往返逐佛缘品第五十五

【古文】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毗舍离国。有五百盲人。乞匃自活。时闻人言。如来出世。甚奇甚特。其有众生睹见之者。癃[癃:lónɡ 指衰老病弱的人。]残百病。皆蒙除愈。盲视聋听。痖语偻伸。拘躄[躄:bì 指足不能行。]手足。狂乱得正。贫施衣食。愁忧苦厄。悉能解免。

【白话】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当时毗舍离国中有五百名盲人,依靠乞讨为生,他们听到有人说:“如来出世,非常奇特。凡是亲眼目睹的众生,衰弱残废各种疾病,都能得到加被而痊愈。盲人得见、聋人能听、哑巴能语、驼背伸展、痉挛跛足和精神狂乱得以纠正、贫困的施以衣食,愁忧困苦如是种种都能得以免除!”

【古文】

时诸盲人。闻此语已。还共议言。我曹罪积。苦毒特兼。若当遇佛。必见救济。便问人言。世尊今者。为在何国。人报之曰。在舍卫国。闻此语已。共于路侧。卑言求哀。谁有慈悲。愍我等者。愿见将导。到舍卫国。至于佛所。唤倩经时。无有应者。

【白话】

这些盲人听到这些话,聚在一起商议:“我们这些人罪业深重,痛苦异常,如果能够遇到佛陀,一定会得到救助!”他们便向人打听:“世尊如今在哪个国家?”有人告诉他们:“在舍卫国!” 他们听罢,便一起在路旁以可怜的口气哀求:“谁有慈悲心怜悯我们,希望能引导我们到舍卫国佛陀那里?”呼唤恳求多时,也没有人答应。

【古文】

时五百人。复共议曰。空手倩人。人无应者。今共行乞。人各令得金钱一枚。以用雇人。足得达彼。各各行乞。经于数时。人获一钱。凡有五百。合钱已竟。左右唤人。谁将我等。到舍卫者。金钱五百。雇其劳苦。时有一人。来共相可。相可已定。以钱与之。

【白话】

于是五百人又共同商议:“两手空空请别人,人家自然不会答应。现在我们一起去乞讨,让每个人拿出一枚金钱,用来雇人,足以到达那里!”于是大家分头乞讨,过了一段时间,每人乞得一枚金钱,共计有五百,金钱合集后,各方请求别人:“谁能够带我们去舍卫国,我们用五百枚金钱给他作辛劳费。”于是有一个人前来应召,一起商定后便把钱交给他。

【古文】

敕诸盲人。展转相牵。自在前导。将至摩竭国。弃诸盲人。置于泽中。是时盲人。不知所在。为是何国。互相捉手。经行他田。伤破苗谷。时有长者。值来行田。见五百人。践蹋苗稼。伤坏甚多。

【白话】

他告诫盲人们一个拉着一个,自己在前面引路。带他们到了摩竭国,他便把五百个盲人抛弃在荒野中。当时盲人们不知道身在何处,便互相牵着手前行,经过他人的田地,损坏了不少谷苗。正赶上一个长者查看农田,看见这五百人践踏庄稼,损坏了很多。

【古文】

嗔愤怒盛。敕与痛手。乞儿求哀。具宣上事。长者愍之。令一使人将诣舍卫。适达彼国。又闻世尊。已复来向。摩竭提国。是时使人。复还将来向摩竭国。

【白话】

他十分愤怒,便令手下痛打他们;众乞丐纷纷求饶,详细述说了他们的经历。长者怜悯他们,便派一个仆人领他们到舍卫国。刚到达舍卫国,又听说世尊已经来了摩竭提国,仆人于是又把他们领回摩竭提国。

【古文】

时诸盲人。钦仰于佛。系心欲见。肉眼虽闭。心眼已睹。欢喜发中。不觉疲劳。已至摩竭。复闻世尊。已还舍卫。如是追逐。凡经七返。

【白话】

这些盲人敬重仰慕佛陀,一心想见到佛陀。他们的肉眼虽瞎,可是心眼已经“看”到世尊,因此内心深感欢喜,不觉得疲劳。到了摩竭提国,又听说世尊已经回到舍卫国。就这样来回追逐世尊前后往返了七次。

【古文】

尔时如来。观诸盲人。善根已熟。敬信纯固。于舍卫国。便住待之。使将盲人。渐到佛所。佛光触身。惊喜无量。即时两目。即得开明。乃见如来。四众围绕。身色晃昱。如紫金山。感戴殊泽。喜不自胜。

【白话】

这时如来观察到这些盲人的善根已经成熟,敬信心纯净坚固,便在舍卫国停下等待他们。仆人领着盲人们快到佛前时,佛的光芒照到身上,他们惊喜万分,双眼立刻见到了光明。看见如来,周围四众弟子围绕,身上的光芒明亮照人,如同紫金山。众人感戴佛的深恩厚德,喜不自胜。

【古文】

前诣佛所。五体投地。为佛作礼。作礼毕讫。异口同音。共白佛言。唯愿垂矜。听在道次。时佛告曰。善来比丘。须发自堕。法衣在身。重为说法。得阿罗汉。

【白话】

来到佛前,五体投地,给佛施礼。施礼已毕,然后异口同声地对佛陀说:“恳请世尊悲悯,允许我们出家学道!”佛对他们说:“善来比丘!”于是须发自落,法衣披身。世尊又为他们说法,他们都证得阿罗汉果。

【古文】

尔时阿难。见诸盲人。肉眼明净。又尽诸漏。成阿罗汉。长跪合掌。前白佛言。世尊出世。实复奇特。所为善事。不可思议。又此诸盲人。特蒙殊泽。肉眼既明。复获慧眼。世尊出世。正为此等。佛告阿难。我非但今日。除其冥闇。乃往久远。无量劫时。亦为此等。除大黑闇。阿难白佛。不审世尊。过去世中。为此除闇。其事云何。

【白话】

这时阿难看见盲人们肉眼清净复明,又断尽一切烦恼,证得阿罗汉。便长跪合掌,上前对佛说道:“世尊出世,真是太奇特了!所做的种种善行,让人不可思议。这些盲人蒙受殊胜的恩泽,肉眼复明,又获得慧眼,世尊出世正是为了度化他们。”佛告诉阿难:“我不但今日去除了他们的黑暗,在过去久远无量劫的时候,也为他们去除了大黑暗!”阿难便问:“不知世尊在过去世中为他们去除黑暗,是怎么一回事呢?”

【古文】

佛告阿难。乃昔久远。无量无数。阿僧祇劫。此阎浮提。五百贾客。共行旷野。经由崄[崄:xiǎn 指险要;险阻;危险。]路。大山谷中。极为黑闇。时诸商人。迷闷愁忧。恐失财物。此处多贼。而复怖畏。咸共同心。向于天地日月山海一切神祇。啼哭求哀。

【白话】

佛告诉阿难:“在过去久远无量无数阿僧祇劫以前,此阎浮提有五百名商人在旷野中行走,他们经过一段险路,在大山谷中极为黑暗。这时商人们迷茫忧愁,害怕失去财物,此地常有强盗出没,而且又令人恐惧。于是一起向天地、日月、山海一切神祇啼哭哀求,希望获得救助。

【古文】

时萨薄主。愍诸商客迷闷之苦。便告言曰。汝等莫怖。各自安意。吾当为汝作大照明。是时萨簿。即以白氎。自缠两臂。酥油灌之。然用当炬。将诸商人。经于七日。乃越此闇。时诸贾客感戴其恩。慈敬无量。各获安隐。喜不自胜。

【白话】

这时商主怜悯商人们的痛苦,便对他们说:‘你们不要恐怖,安下心来,我将为你们作大照明。’于是商主便把白布缠到两支胳臂上,用酥油浇透后,当做火炬点燃,领着众人走了七天才越过黑暗的山谷。各位客商感戴他的恩德,慈敬无量,得到安稳后喜不自胜!”

【古文】

佛告阿难。尔时萨薄。岂异人乎。我身是也。我从昔来。国城妻子。及以肉血。恒施众生。以是之故。今致特尊。尔时五百诸贾客者。岂异人乎。今此五百比丘是也。过去世时。以生死力。施其光明。今得成佛。亦施无漏慧眼。

【白话】

佛告诉阿难:“当时的商主不是别人,就是现在的我,我从往昔以来将国城妻子儿女以及血肉常布施给众生,因为这个缘故,如今才获得至尊的佛果。当时的五百名商人不是别人,就是现在的五百比丘。过去世中我曾用生死的力量给予他们光明,现在我成就佛道,依然布施给他们无漏清净的慧眼。”

【古文】

尔时众会。闻佛所说。有得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有种辟支佛善根。或发无上道意。度者甚多。慧命阿难。及诸众会。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白话】

当时与会大众,闻佛所说,有的成就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果,有的种下辟支佛善根,有的萌发无上道心,得到度化的人非常众多。慧命阿难及与会大众,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猜你喜欢
  开元释教录卷第十一(别录之一)·智升
  大般涅槃经疏 第二十七卷·灌顶
  大爱道比丘尼经卷上·佚名
  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第四·圆悟克勤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四十二卷·宝亮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讲记(二)·太虚
  卷第二十九·道原
  第一 诸天相应·佚名
  华严感应略记目录·祩宏
  卷第三·佚名
  卷五·聂先
  究竟大悲经卷第四(端供二年)·佚名
  千岩禅师语录序·千岩元长
  卷第三十五·普瑞
  菩提达摩南宗定是非论一·神会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乐章集 全文·柳永

      正宫  黄莺儿【咏莺】  园林晴昼谁为主暖律潜催幽谷暄和黄鹂翩翩乍迁芳树观露湿缕金衣叶映如簧语晓来枝上绵蛮似把芳心深意低诉 无据乍出暖烟来又趂游蜂去恐狂踪迹两两相呼终朝雾吟风舞当上苑栁浓时别馆花深

  • 丁集第八·钱谦益

    陆少卿师道一十一首【鸳鸯曲】双鸳并双翼,双宿复双飞。清涟动双浴,明月照双归。双浦沈双影,双花拂双颈。眠沙双梦同,渡渚双心警。双去双来处,双游双戏时。双起随双鹭,双立视双鱼。双舟举双桨,双莲碍双榜

  • 卷八十三·冯惟讷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八十三    明 冯惟讷 撰 梁第十 沈约【二】 诗 侍皇太子释奠宴【以下四言】 尊学尚矣道亦遐哉启图观秘辟苑兴才事高东序义迈云台峩峩德傅灼灼英台复礼曲台反乐宣榭阙文内举輶轩外驾结朋

  • 卷七十四 孟子荀卿列传第十四·司马迁

    太史公曰: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曰:嗟乎,利诚乱之始也!夫子罕言利者,常防其原也。故曰“放于利而行,多怨”。自天子至于庶人,好利之弊何以异哉!孟轲,驺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

  • 第九十一回 蒙江洲冯迁诛逆首 陷成都谯纵害疆臣·蔡东藩

      却说桓玄退居江陵,仍称楚帝,署置百官,用卞范之为尚书仆射,倚作心腹,自恐奔败以后,威令不行,乃更加严刑罚,好杀示威。殷仲文劝玄从宽,玄发怒道:“今因诸将失律,天文不利,故还都旧楚。今群小纷纷,妄兴异议,方当严刑惩治,奈何反说

  • ●卷八·陈康祺

    ◎朱文正与吴重光足为上官属吏之法吴孝廉重光,江都人,乾隆间令山西之阳曲。时大兴朱文正公方任布政使司,吴善属文,公不以俗吏待之,时招至署,论文赋诗。吴为公搜金石古迹,访修晋祠,树碑石,极欢。一夕,急呼吴,吴趋入,公手一券谓吴曰

  • 233.戚继光驱逐倭寇·林汉达

    明世宗的时候,有一批日本的海盗经常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骚扰。他们和中国的土豪、奸商勾结,到处抢掠财物,杀害百姓,闹得沿海不得安宁。历史上把这种海盗叫做“倭寇”。公元1553年,在汉奸汪直、徐海的勾结下,倭寇集结了几百艘

  • 易经·系辞上传·第五章·佚名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 百姓日用不知; 故君子之道鲜矣!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极数

  • 春秋集传纂例卷五·陆淳

    唐 陆淳 撰用兵例第十七赵子曰春秋纪兵曷无曲直之辞与【怪不以客主曲直为褒贬】曰兵者残杀之道灭亡之由也故王者制之【无王命及非侯伯不得兴师】王政既替诸侯专恣于是仇党构而战争兴矣为利【利其土地及党与】为怨【

  • 卷三十四·冯复京

    钦定四库全书六家诗名物疏卷三十四 明 冯复京 撰小雅南有嘉鱼之什一南有嘉鱼篇嘉鱼水经注云裦水又东南得丙水口水上承丙穴穴出嘉鱼常以三月出十月入穴口广五六尺去平地七八尺泉县注鱼自穴下透入水穴口向丙故曰丙穴

  • 卷四百二十四·佚名

    △第二分远离品第二十四之二尔时具寿舍利子谓善现言:如我解仁者所说义。我乃至见者毕竟不生。色乃至识毕竟不生。如是乃至诸佛法及诸佛毕竟不生。一切有情法及一切有情毕竟不生。若如是者,六趣受生应无差别。不应预流得

  •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六十四卷·宝亮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六十四卷广说诤论凡二十科 第一释于一名法说无量名一义无量名无量义说无量名乃至第一义中说世谛等 不为五种人说五种法谓不为悭者赞布施等 广释所以语魔王云过三月当涅槃缘起 第二释我无

  • 大般涅槃经玄义卷下·灌顶

    隋天台沙门灌顶撰古来复约三性。明涅槃体。言佛地。一向是善性。一向非恶性。无记性亦有亦无(云云)。光宅云。常住佛果。有两种无记。一知解无记。二果报无记。如棋书射御。阐提亦有故非是善。佛地亦有故非是恶。即是

  • 证治心传·袁班

    医论。明袁班辑。一卷。班字体庵,秦邮(今江苏高邮)人。博览医书,精通脉诊,人称江北名医。辑录历代医家临证经验,结合个人心得体会而撰,成书于崇祯十六年(1643)。共载医论十六篇。首论证治总纲,指出临证不可因循守旧和

  • 铁道游击队·刘知侠

    长篇小说。刘知侠著。写于1952年至1953年,1954年由上海新文艺出版社出版。出版后被改编成电影、连环画、电视连续剧等,并被译成多种外国文字。作品描述了抗日战争时期,鲁南枣庄的一批煤矿工人和铁路工人,不堪忍受日军的屠

  • 唐音·杨士弘

    十四卷。元杨士宏(生卒年不详)编。杨士宏,字伯谦,襄城 (今属河南)人。是书收诗一千三百四十一首,卷前有杨士宏所撰 《唐音姓氏并序》。是书分为始音一卷,正音六卷,遗响七卷。编者自记称十五卷,系遗响有一子卷。其 “

  • 宝藏神大明曼拏罗仪轨经·佚名

    二卷,赵宋法天译。佛在楞伽国,说宝藏神大夜叉王之陀罗尼及修法。

  • 胜幡璎珞陀罗尼经·佚名

    全一卷。宋代施护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旨在阐明除障法。内容叙述昔时释尊于喜乐山顶之天宫,为大梵王及观世音菩萨宣说胜幡璎珞陀罗尼,谓受持读诵此陀罗尼,能灭尽五逆重罪,获得大富贵。本经之异译本有玄奘译之胜幢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