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马祖常传

马祖常字伯庸,先祖世代为雍古部,居住在净州天山。高祖锡里吉思,在金代为凤翔兵马判官,尽忠金朝,死后赠恒州刺史。子孙世袭为官,以马为姓氏。曾祖月合乃,随世祖征宋,留于汴京,掌管粮饷,官至礼部尚书。父马润,为同知漳州路总管府事,家在光州。

祖常七岁时就好学,得钱就买书,长大后学习更加勤奋。一四川儒生张须立在仪真讲学,祖常去拜为师,学习中提出疑问数十条,须立非常器重。延..初年(1314),元朝实行科举制度,祖常应试,无论乡试、会试皆中第一名,廷试第二名,授应奉翰林文字,拜监察御史。

仁宗在位日久,常在东宫饮酒过度,祖常敢于上书劝谏皇上临朝理政。英宗为皇太子,祖常又上书请皇上慎重延聘师傅。奸臣铁木迭儿为丞相,作威作福,专横跋扈,祖常知道他偷看国史,与同僚弹劾其十大罪状,仁宗大怒,将铁木迭儿罢职。传闻秦山移动,祖常藉此上书说:“山本不动之物,如今移动,必定是在朝外有当用不用之贤人,在朝为官者有当言不言之佞臣。”皇帝看后令大臣们都居家等候审查治罪。祖常荐举贤能,弹劾那些不贤无能者,知无不言。不久,改任宣政院经历,仅月余就辞官返乡,后又起用为社稷署令。又不久,奸臣复相位,贬祖常为开平县尹,后退居故里光州,直到奸臣死后,才被召还任翰林待制。泰定年间(1324~1327)确立皇太子,升祖常为典宝少监、太子左赞善。不久又兼翰林直学士,任礼部尚书。其祖母寿终,祖常辞官归家服丧。后起任右赞善,仍为礼部尚书。不久辞官回乡。

天历元年(1328),朝廷召祖常任燕王内尉,但仍入礼部任职,两次主持贡举考试,一次为读卷官,当时人们都认为他称职。升参议中书省事,参加制定亲郊礼仪充读册祝官,拜治书侍御史,后历任徽政副使、江南行台中丞。

元统元年(1333),召回朝参议新政,赐白金二百两、钞万贯。以后又历任同知徽政院事、御史中丞。帝念他有病,特诏令他免于朝拜礼。祖常在执法时,务必坚持原则。委任为枢密副使,不久就辞职归光州。以后任他为江南行台中丞,又调任陕西行台中丞,都因病未赴任。至元四年(1338)卒,年六十,赠摅忠宣宪协正功臣、河南行省右丞、上护军、魏郡公,谥“文贞”。

祖常在朝任官时间长久,多有建树。曾说:今蒙古族及诸部既学圣贤之书,当知尊敬父母以崇尚人伦。又说:将家子弟骄傲,有负国家重任,而庶民有能挽强弓者却老死于民间,应建立武学,实行武举考试,储备人才以备非常之用。这些意见虽未被当局者采纳,但有见识的人无不赞同。祖常的文章写得好,气势磅礴,言简意赅,无陈辞滥调,专以先秦两汉文章为榜样而又自成一家之言。尤善于写诗。其诗文无论大篇短章无有不可传读者。有文集行于世,曾参加修纂《英宗实录》,译有《皇图大训》、《承华事略》,编集有《列后金鉴》、《千秋记略》等书,进呈皇帝,受优厚赏赐。文宗在龙虎台时,祖常应诏写赋做诗,被皇帝赞赏不已,认为中原大儒只有马祖常一人。

猜你喜欢
  卷九·浦起龙
  卷一百三十一·毕沅
  卷十五·岳珂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九·李心传
  皇清开国方略卷二十一·阿桂
  卷之一百二十二·佚名
  卷之八十九·佚名
  ◎国史馆(各省通志局附)·费行简
  五 山东巡抚徐绩等奏覆购访遗书情形并进呈书目折·佚名
  历代名贤确论卷五十一·佚名
  补编二·佚名
  萧允传·姚思廉
  卷之八十三  菽園雜記十一(明) 陸容 撰·邓士龙
  卷九十七·赵汝愚
  130.说实话的高允·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赵盼儿风月救风尘·臧懋循

    赵盼儿风月救风尘杂剧(元)关汉卿撰●赵盼儿风月救风尘杂剧目录第一折 〔音释〕第二折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音释〕题目 安秀才花柳成花烛 正名 赵盼儿风月救风尘第一折〔冲末扮周舍上〕〔诗云〕酒肉

  • ●几社壬申合稿卷之三·佚名

    华亭杜骐征 徐凤彩 盛翼进仝选 赋四 骚 ◆赋四 垂丝海棠赋(陈子龙) 垂丝海棠赋(夏允彝) 垂丝海棠赋(顾开雍) 垂丝海棠赋(王元玄) 纨扇赋(朱灏) 蝶赋(朱灏) 蚊赋(陈子龙) 蚊赋(朱灏) 诘蚊赋(李雯)&n

  • 卷一百二十六·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二十六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三 宋祁 九日药市作 阳九协嘉神期人始多暇五药会广?游肩閙相驾灵品罗贾区仙芬冒闉舍撷露来山阿斸烟去岩罅系道杂提携盈襜更荐藉乘时物无贱投乏利能射饔芩

  • 王隱晉書卷七·汤球

      愍懷太子   愍懷太子名遹。字熙祖。初惠帝晚成。武帝遣才人謝玖給事惠帝。因而一作是。有娠。臨娶賈妃。遣致一作迎玖。西宮。遂生愍懷。與諸王子共戲。惠帝來朝。謂諸王子也。執其手。世祖曰。是汝兒也。乃縮

  • 第五十五回 江甯城万姓被兵 静海寺三帅定约·蔡东藩

      却说牛鉴自宝山逃走,沿路不暇歇脚,一直奔回江宁。英兵即溯江直入,径攻松江。松江守将姓尤名渤,乃是寿春镇总兵,从寿春调守松江城。他闻英兵入境,带着寿春兵二千,到江口待着。英兵见岸上官军,一队一队的排列,严肃得很,他也

  • 东行初录·马建忠

    光绪八年壬午春三月,我东方属土朝鲜国始与阿美利加合众国立约通商,其国之政府以不谙外交,愿得中国大员莅盟,于是合肥傅相请于朝,以建忠行。北洋水师统领丁禹亭军门因巡洋之役,率兵舶三艘,曰威远、曰扬威、曰镇海,将偕至烟台,会

  • 台湾对外关系史料·佚名

    ●两江总督何桂清照会美使潮、台两口先行开市应俟英、法定约后办理(咸丰九年九月十一日)——录自「中美关系史料」「嘉庆、道光、咸丰朝」页三三一~三三二。大清钦差大臣总理各口通商事务、太子少保、兵部尚书

  • 一一五 蔡孑民一·周作人

    复辟的事既然了结,北京表面上安静如常,一切都恢复原状,北京大学也照常的办下去,到天津去避难的蔡校长也就回来了,因为七月三十一日的日记上载着至大学访蔡先生的事情。九月四日记着得大学聘书,这张聘书却经历了四十七年的岁

  • 焦礼传·张廷玉

    焦礼,字尚节,蒙古人。父亲把思台,洪武年间归附,任通州卫指挥佥事。儿子胜承袭,传到义荣,他没有儿子,便以胜的弟弟谦承袭,积功升到都指挥同知。谦去世后,儿子管失奴年幼,他的弟弟焦礼借袭他的职位,备御辽东。宣德初年,焦礼应当还职

  • 筹办夷务始末选辑补编三·佚名

    美国档选录咸丰九年八月二十二日两江总督何桂清奏附摺(美使请照新章纳税及先行开市来往文件)上谕(命何桂清开导美使俟英法条约议定后再照新章互市)九月初九日两江总督何桂清奏附摺(录呈美使先行开市往来照会)十月十五日两江

  • 文公(元年~十八年)·左丘明

    文公元年【经】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二月癸亥,日有食之。天王使叔服来会葬。夏四月丁巳,葬我君僖公。天王使毛伯来锡公命。晋侯伐卫。叔孙得臣如京师。卫人伐晋。秋,公孙敖会晋侯于戚。冬十月丁未,楚世子商臣弑其君頵。公

  • 帝学卷六·范祖禹

    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徳神文圣武濬哲明孝皇帝下皇祐四年三月丙辰讲尚书嘉言罔攸伏野无遗贤万邦咸宁帝曰此君所以戒臣下也杨安国对曰臣闻古者君臣相接面称不为谄廷諌不为谤臣能以嘉言进君君能舍己从人故帝曰俞允若兹又复

  • 卷十四·林之奇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全解卷十四宋 林之奇 撰汤誓        商书书序本自为一篇盖是歴代史官相传以为书之总目吾夫子因而讨论是正之以与五十八篇共垂于不朽其文多因史官之旧故其篇次亦有相为首尾者不必叙其本篇之

  • 第五十六卷·佚名

    观天品之三十五(夜摩天之二十一)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夜摩天所住之地。彼以闻慧。或以天眼。见夜摩天。复有地处。名曰常乐。众生何业而生彼地。彼见若人不杀不盗。如前所说。常离邪淫。乃至见画女像。不念欲想。于

  • 成唯识论演秘卷第三(末)(论本第三)·智周

    疏。令相随顺等者。此随转门。故俱舍论第十云。三和有三。一同在一世故名三和。二因果相顺不相违返故名三和。谓根与境虽在过.未识居现在。因果义成。三互相随顺同得一果。谓根.境.识虽各一世。同一触果故名和合。初之一

  • 卷第八(金刚部中卷)·佚名

    佛说陀罗尼集经卷第八(金刚部中卷) 大唐天竺三藏阿地瞿多译 金刚阿蜜哩多军茶利菩萨自在神力咒印品(印有二十一咒有十五十四咒是主一咒是伴) 尔时世尊。与军茶利乌枢沙摩等。共会宣说是。大自在威力陀罗尼法印神咒。

  •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之二·佚名

    特进试鸿胪卿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摩伽陀国无垢园中宝光明池。与大菩萨及大声闻天龙药叉犍闼婆诃苏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无量百千。前后围绕。尔时众中有一大婆罗门名无垢

  • 武夷新集·杨亿

    诗文别集。北宋杨亿撰。二十卷。亿有《西昆酬唱集》已著录。此集景德四年(1007)成书,乃亿辑其十年诗笔,且自序之。含诗五卷,颂记一卷,序一卷,碑、表等一卷,墓志等三卷,策问、表状等七卷,祭文等二卷。其诗重雕琢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