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一联 遣将

却说:孔明祭起东南风,助周郎烧那曹操,到了樊城。东风。一阵助周郎,百万雄兵一扫光。老贼纵然烧不死,把脚一跺,说教他皮肉焦烂骨头伤!

笑说:"妙哉,妙哉!俺祭起东南风助周郎,我想这时老贼着了处也,他必然弃甲丢盔而走。待俺略使小计,教他插翅难飞!"

[黄莺儿]连天火烧,东南风阵阵高。百万雄兵,填不满火神庙。我想那曹操,必定逃奔来走夷陵道。老杂毛,由此经过,休想把你饶!

"众将何在?"传了一声,关、张、赵、糜五将俱到,孔明点名。叫:"赵云。"答应:"有。"孔明说:"今日你在赤壁山前鏖兵,曹操百万人马,必然尽丧。老贼到四更天时,必到乌林,你便那里埋伏。--这乌林草密,可放火烧之!"

乌林埋伏着。你听听四鼓敲,那时节老贼必然到。他那里一烧,俺这里再烧,能通神,也教他贼头吊!老曹操,贼毛满嘴,今夜口也胡焦!

"他起初逃走,跟的勇将还多,这头仗非子龙不可,须得小心!"答应:"是,得令。"又叫:"糜竺、糜芳。"答应:"有。"孔明说:"北夷陵为葫芦峪,你二人可去埋伏。那峪里有窄窄一条出路,树木甚多。那老贼天明必到,杀他一阵,放火烧之!"

精兵领一标,葫芦峪等曹操,须要伺候他天明到。那一番嘹毛,这一番皮焦。奸似贼,不出我胸中料,纵然能逃,连头带腰,也起个大燎泡!

"他到这里,还不甚困乏,一人不能擒他,得你兄弟同去。"答应:"得令。"又叫"张飞。"答应:"有。"孔明说:"你领一支人马,顺路北下去,但见曹操残兵败将,斩他首级,夺他器械。"

江上火连天,烧不死顺江边,烧不死必然齐逃窜。伏一伏雕鞍,加一加马鞭,尽夺尽杀从君便。这一番盔甲满载,齐唱歌舞还。"还有一句话嘱咐你:到了午转时候,要到双陵头大路上歇马,休得迟误。"又叫小校。答应:"有。""你几个去夷陵道旁,炬着数堆烟火,休要断绝。"答应:"得令。"却说:玄德在屏后待了多时,听到这里,一步出来。慌的孔明下了座,让他坐下。玄德说:"军师差矣!你既望他这一条路上来,又烟着火,他看见烟起,怎肯从这条路来也?"

[耍孩儿]既要他这里来,又熰着火几堆。反教知道兵马在,就是个嘲巴也不来;况那贼,奸又乖,必然远躲天涯外。我听着军师调遣到这里,教人难猜。

孔明说:"皇叔不知。兵法有云:'因人用计。'他若是个粗人,我便上南夷陵唬他,他必然往北夷陵来矣。正因着曹操甚诡,看见烟火,他意料必是疑兵,断然无人,反照着烟火来也。"

论兵法无正规,那敌人看是谁来。从来戏法人人会。粗人就合他行粗法;争奈曹操奸似贼,他既奸,就合他把奸对。俺布下天罗地网,要教他插翅难飞!

玄德拱手称道:"谢军师妙算,谁人能知。军师完了?"孔明说:"完了。皇叔只稳坐樊城,只等众将献功便是。"关爷久等,见不用他,便气冲冲的大叫:"军师!末将从来上阵死杀,不曾退后,今日伺候多时,独不用俺,是何缘故?"

论死杀数俺强:诛文丑,斩颜良,五关也曾斩六将。怎么诸人都用了,单留下俺关云长?这事怎教人忿不上!若叫我匹马独去,挥大刀杀上许昌!

孔明说:"将军息怒。不是不用你,到有个极吃紧的去处,极得一员大将;只是踌躇了几回,不敢奉托。"关爷说:"怎么说起?"孔明说:"听我道来。"

我想那老曹操,葫芦峪烧不焦,必然要走华容道。像如将军有几个,当道拦住怎能逃?就是一点不大妙。关爷说:"那一点?"孔明大笑说你合他平日相厚,怎么肯顶上一刀?

关爷说:"岂有此理!他虽然待俺有情,我已是报了他了。他若来时,我怎放他!"孔明说:"这等极好。设或放了他着,该怎么处严关爷说:"割下头来!设或他不走华容,却也是军师失计。"孔明说:"若是他不走华容道,我照样砍头。咱就立下军令文书。"关爷说:"咱就写下罢!"

军令状甚是严,打赌赛休当玩,一言既出难更变。谁输了谁头割下来,盛来只用个金漆盘,皱眉不是男子汉!上边有皇叔作证,到日后不许食言!

孔明写完,给玄德看了一回。递。给关爷看了,说:"就是这等。"孔明说:"云长再思一思,若不能杀那曹操,不如不去,省得那时懊悔。"关爷摇头说:"思他怎的!"孔明说:"既然这等,请了。"关爷上马加鞭而去。孔明合玄德也就散了。

诗曰:不斩曹瞒势不休,君主稳坐望江楼;

北来一道红尘滚,马上提归老贼头。

猜你喜欢
  卷七百八十四·彭定求
  邵博·唐圭璋
  赌棋山庄词话续编二·谢章铤
  第十七章 羣僊会眞·屠隆
  王和卿·隋树森
  第二折·关汉卿
  鲍溶诗集原序·鲍溶
  荒凉的城子·徐志摩
  茗柯词·张惠言
  二集卷五·乾隆
  ●几社壬申合稿卷之九·佚名
  卷二十七·陈起
  青春·闻一多
  晞发集补钞·吴之振
  卷六百七十六·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谢逸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谢逸(?—1113)字无逸,号溪堂,临川(今江西抚州)人。进士不第。后绝意仕进,终身隐居,以诗文自娱。与弟過并称“二谢”,列名《江西诗社宗派图》。政和三年卒,年未五十。《宋史翼》有传。 著有《溪堂集》十卷。词存集中,有汲

  • 卷第九十四·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晋纪十六〔起着雍困敦(戊子),尽重光单阏(辛卯),凡

  • 卷之九百八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卷之二十三·佚名

    宣统元年。己酉。冬十月。丁丑朔。时享太庙。派睿亲王魁斌恭代行礼。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泰东陵。裕陵。昌陵。昌西陵。慕陵。慕东陵。定陵。定东陵。惠陵。  ○遣

  • 第三六五谕咸丰七年六月二十九日一二二○五--一·佚名

    淡水分府马,谕饬中港闽粤总理叶廷禄等:邀集公同议定抽谷章程禀复署淡水抚民海防分府马为谕饬邀集,公同议定抽谷章程禀复事。案据中港闽粤总理叶廷禄、温腾芳禀称:「缘此次上下地方,因匪徒造谣,抢夺阻挡

  • 三国史记卷第二十八。·金富轼

    输忠定难靖国赞化同德功臣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守太保门下侍中判尙书吏礼部事集贤殿太学士监修国史上柱国致仕臣[金富轼]奉宣撰。二八卷百济本纪六零零零零百济本纪第六。[义慈王]。二八卷百济本纪六义慈王元年○[义

  • 元帝本纪·姚思廉

    梁世祖孝元皇帝名萧绎,字世诚,小字七符,是梁高祖的第七个儿子。梁武帝天监七年(508)八月初六生,天监十三年(514)封为湘东郡王,受封邑二千户。最初担任宁远将军、会稽郡太守,后入宫担任侍中、宣威将军和丹陽尹。梁武帝普通七

  • 钱法例·佚名

    目录 严禁富户、典铺、盐商囤积钱文,稽察奸商私收贩运出境 新到鹰番与捧番一体通行通用 闽省捐收铜觔制钱酌议章程 严禁富户、典铺、盐商囤积钱文,稽察奸商私收贩运出境 一件再申积钱病民之禁、以平市价、以利民用事。

  • 卷三 殷本纪第三·司马迁

    殷契,【索隐】:契始封商,其後裔盘庚迁殷,殷在鄴南,遂为天下号。契是殷家始祖,故言殷契。【正义】:括地志云:“相州安阳本盘庚所都,即北蒙,殷墟南去朝歌城百四十六里。竹书纪年云‘盘庚自奄迁于北蒙,曰殷墟,南去鄴四十里

  • 卷二十七·黄伦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精义卷二十七    宋 黄伦 撰武王伐殷徃伐归兽识其政事作武成孔氏曰文王受命有此武功诗之文也彼言武功谓始伐崇耳殷纣尚在其功未成成功在于克商今武始成矣故以武成名篇以泰誓继文王之年故本之于

  • 卷二十一·王天与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纂传卷二十一   元 王天与 撰武成第五         周书武王伐殷往伐归兽识其政事作武成【汉孔氏曰往诛纣克定偃武修文归马牛于华山桃林之牧地记识殷家政教善事以为法唐孔氏曰此序于经于征

  • 大般涅槃经疏 第二十五卷·灌顶

    大般涅槃经疏 第二十五卷隋章安顶法师撰唐天台沙门湛然再治师子吼品之二起卷是第二劝修。初劝修后论义。上云十住闻见至佛眼见。若欲闻见眼见。应当受持十二部经。故有劝修。师子吼言下。第二论义。六番问答。

  • 观所缘论释·护法

    护法菩萨造大唐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若言能令毒智人为令其慧极明了及为消除于罪恶稽首敬已观其义论曰。诸许眼等识者。于所弃事。及所收事。或舍或取。是观察果故。所舍事体。及颠倒因。是所显示。此中等言。谓摄他许

  • 鼻奈耶卷第三·佚名

    姚秦凉州沙门竺佛念译僧残法之一佛世尊游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尊者迦留陀夷。(迦留陀夷黑光也阿难从弟也)于只桓岁坐扫洒房室。于中敷床前著澡罐。外复有澡罐。到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城分卫。得食而还。入房举衣钵息

  • 赵飞燕外传·伶玄

    古轶事小说。原名《赵后别传》,又称《飞燕外传》。现存1卷,约3000字左右。旧题汉代伶玄撰。此书自汉至唐都不见于史志著录。最早见于南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传记类著录。明人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称此书

  • 猛回头·陈天华

    陈天华著。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下半年写成。共四章,初刊于日本东京。文中以弹词手法,描述了外国欺凌中国之惨剧,以唤醒国民迷梦,提倡独立精神。针对“无奈我们的同胞沉迷不醒,依然歌舞太平,大家自私自利,全无一点团结力”,

  • 白话新唐书·欧阳修

    《新唐书》,记传体断代史书。“二十四史”之一。宋欧阳修、宋祁等撰。嘉祐五年(1060)成书。二百二十五卷。分本纪十卷,志五十卷,表五卷,列传一百五十卷。记载唐代二百九十年历史。此为《新唐书》白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