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本无品第十四

善业白佛言:诸法随次无所著。无想如虚空。是经无所从生。诸法索之无所得。爱欲天子梵天子言:善业所为如如来教。但说虚空慧。善业言:如来是随如来教。何谓随教。如法无所从生为随教。是为本无。无来原亦无去迹。诸法本无如来亦本无无异。随本无是为随如来本无。如来本无立为随如来教。与诸法不异。无异本无无作者,一切皆本无。亦复无本无等无异。於真法中本无诸法本无。无过去当来今现在。如来亦尔。是为真本无。闿士得本无如来名地为六震。是为如来说本无。是为弟子善业随如来教。复次五阴沟港频来不还应仪缘一觉不受。是为随教。秋露子白佛言:本无甚深。天中天。当说本无时。二百比丘得应仪。五百比丘尼得沟港道。五百诸天人皆得无所从生法乐於中立。六十闿士新学得应仪道。佛语秋露子。是六十人过世时。各供养五百佛。皆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弃定不知空。虽空不得明度变谋明慧之护。今皆堕应仪道中。闿士有道得空无色无愿。不得明度变谋明慧。便中堕彼两道。譬若大鸟其身二万里。无翅从天上自投中欲还宁能不。对曰:不能至地。欲令身不痛宁能不痛乎。对曰:不能。或闷或死。何以故?其身大而无翅。正使闿士如恒沙劫。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求色定不入空不入明度。不得变谋明慧。心大起索佛道。一切欲作佛。便中道得应仪缘一觉。若於佛所具如上行。又闻佛一切智。皆念求如色。是为不持如来戒定慧。不知一切智。但闻声心相如闻耳。便从是作无上平等最正觉会不能得。便中道堕彼。何以故?不得深法故。秋露子白佛言:如佛所说,念中慧闿士离深法。便得应仪缘一觉。若真欲得无上正真道最正觉者,当学明度变谋明慧。爱欲天子梵天子白佛言:难晓明度无上正真道。善业言:难了天中天。如我念是惠者无上正真道易得耳。何以故?无有当何从得佛。何以故?诸法皆空索法不可得。当作佛者索法无所得。是求佛易得耳。秋露子言:如所说者难得。何以故?空不念当作佛。是法如虚空。设易得者,何以恒沙闿士皆逮。报言:云何用五阴逮乎。曰不也。离五阴逮乎。不也。云何秋露子曰:五阴本无宁逮乎。曰不也。离之有法逮者不。曰不也云何是本无使逮不。曰不也。离之有法使逮不。曰不也。是法不得何所法使逮者,秋露子曰:如子所说,大士等游都无逮者,佛说三有德之人求应仪缘一觉至佛道。於三不计三。为求一道。如善业所说,满祝子语秋露子。善业说一道当问。秋露子言:说一道我用是故问。答曰:云何於本无中见三道耶。曰不见也。何以故?从本无中不可得三事。善业言:本无一事得乎。曰不也。於本无中得一道乎。曰不也。善业言:设是谛不可得者,何故复说应仪缘一觉。佛如所说道。本无无异闻。本无心不懈担是必得最正觉。佛言:如尔无异。持佛威神使若说本无等无异。秋露子问。何等为觉。佛言:无上正真道即是也。善业问佛。何等为成就於闿士。佛言:一切人皆等视。慈心加哀不得瞋恚。作是立当作是学。

猜你喜欢
  佛说时非时经·佚名
  菩萨本生鬘论卷第十四·佚名
  显扬圣教论 第四卷·无著
  万善先资集卷三·周梦颜
  卷三百八·佚名
  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卷第七·佚名
  卷第十九·普瑞
  卷第六·佚名
  佛说耶只经·佚名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十九·圆晖
  大雲初分三昧健度第二·佚名
  卷第十五·佚名
  佛说四品法门经·佚名
  三宜盂禪師語錄卷四·明盂
  提婆菩萨传·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百五十七·彭定求

        卷657_1 【钱尚父生日】罗隐   大昴分光降斗牛,兴唐宗社作诸侯。伊夔事业扶千载,   韩白机谋冠九州。贵盛上持龙节钺,延长应续鹤春秋。   锦衣玉食将何报,更俟庄椿一举头。   卷657_2 【寄前户部陆郎中

  • 卷一百四十九·彭定求

        卷149_1 【同诸公袁郎中宴筵喜加章服】刘长卿   手诏来筵上,腰金向粉闱。勋名传旧阁,蹈舞著新衣。   白社同游在,沧洲此会稀。寒笳发后殿,秋草送西归。   世难常摧敌,时闲已息机。鲁连功可让,千载一相挥。

  • 卷三十 前燕録八·崔鸿

    吐谷浑 吐谷浑者本辽东鲜卑慕容廆之庶兄因氏其字以为首类之种号也故谓之野虏父徒河渉归有二子长曰吐谷浑少曰若洛廆廆代统部落为慕容氏浑庶长廆正嫡父在时分戸一千七百与浑以隶之浑与廆二部俱

  • 东汉会要卷二十二·徐天麟

    职官四集议凡国有大造大疑太尉与司徒司空通而论之【百官志】议典礼光武立亲庙祀父南顿君以上至舂陵节侯五官中郎将张纯与太仆朱浮奏议当除今亲庙四愿下有司议大司徒戴渉等议宜为南顿君立皇考庙上至舂陵节侯羣臣奉祀时

  • 卷五·陈继儒

    仁宗朝,谏官累言:“陈执中不学无术,非宰相器。陛下眷意不替者,得非执中尝于先朝乞立陛下为太子耶?先帝二子,而周王已薨,立嗣非陛下而谁?”上曰:“非为是。但执中不欺朕耳。”嘉祐中,文潞公、富郑公为相,刘公

  • 第二十七卷明天顺·缪荃孙

    英宗天顺元年正月辛卯,减淮安巡河主事一员。二月丁酉,免淮安、扬州去年灾伤秋粮子粒。命南京户部尚书沈翼、南京礼部尚书张惠、南京兵部尚书张纯、南京刑部尚书杨宁、南京工部尚书王来俱致仕。甲寅,调工部尚书王永寿于南

  • 绎史卷一百三十二·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屈原流放【宋王附】史记屈原者名平椘之同姓也为椘懐王左徒博闻强志眀于治乱嫺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岀则接遇賔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懐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

  • 顺帝后完者忽都传·宋濂

    顺帝完者忽都皇后,姓奇氏,高丽人,生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奇氏皇后本出身贫贱,立为皇后,其家族三世皆追封王爵。最初,徽政院使秃满迭儿把奇氏作为宫女送来侍奉顺帝,只不过进茶送水而已。奇氏聪敏机灵,逐渐受到顺帝宠爱。答纳失

  • 卷十三·刘因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集义精要卷十三   元 刘因 撰论语九述而上首章【述而不作】既信古又好古今人多是信而不好或好而不信【道夫】○窃比之窃偷也【节】○敬夫最不可得听人説话便肯改如此章他元説彼老彭者何人哉而

  • 遵礼篇 第十六 凡二十一条·范立本

    子曰:“居家有礼,故长幼序。闺门有礼,故三族和。朝廷有礼,故官爵序。田猎有礼,故戎事闲。军旅有礼,故武功成。”晏子曰:“上无礼,无以使下;下无礼,无以事上。”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

  • 读中庸章句纲领·赵顺孙

    读中庸章句纲领中庸一篇某以己意分其章句是书岂可以章句求哉然学者之于经未有不得于辞而能通其意者【朱子文集】中庸自首章以下多对説将来直是整齐某旧读中庸以为子思做又时复有个子曰字读得熟后方见得是子思参夫

  • 商书·伊训·佚名

    成汤既没,太甲元年,伊尹作《伊训》、《肆命》、《徂后》。惟元祀十有二月乙丑,伊尹祠于先王。奉嗣王祗见厥祖,侯、甸群后咸在,百官总已以听冢宰。伊尹乃明言烈祖之成德,以训于王。曰:「呜呼!古有夏先后,方懋厥德,罔有天灾。山川

  • 起世经卷第五·佚名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等译诸龙金翅鸟品第五复次诸比丘。一切龙类有四种生。何等为四。一者卵生。二者胎生。三者湿生。四者化生。此等名为四生龙也。诸比丘。金翅鸟类亦四种生。所谓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此名四生。诸比丘

  • 卷第二十八·佚名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第二十八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随眠品第六之四已辩烦恼诸受相应。今次复应辩随烦恼。颂曰。诸随烦恼中  嫉悔忿及恼害恨忧俱起  悭喜受相应谄诳及眠覆  通忧喜相应憍喜乐皆舍  

  • 卷第一百六十七·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六十七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定蕴第七中摄纳息第三之二无常想等摄几静虑等耶。答无常想摄四静虑四无色四解脱。乃至广说。问何故作此论。答欲止他宗显己义故。如分别论者。

  • 卷第十一(盈字号)·朱时恩

    佛祖纲目卷第十一(盈字号) 甲子(周敬王四十三年起)丙寅(元王元年)癸酉(贞定王元年)辛丑(考王元年)丙辰(威烈王元年)癸亥(周威烈王八年止) (己亥)十祖胁尊者传法富那夜奢 胁尊者。中印度人。本名难生。处胎六十年。将

  • 席特哈尔塔·黑塞

    《席特哈尔塔》是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创作的中篇小说。小说故事比较简单,它叙述一个婆罗门贵族青年的一生历程:锦衣玉食—游方为僧—骄奢淫逸—摆渡济世—修道成佛。结尾是主人公向后来者传授“道”的庄严图景。小说

  • 沈氏女科辑要·沈又彭

    二卷。又名《女科辑要》。约成于1764年。原书文字无多。后经徐正杰校订补注,王孟英加按,方始成帙。刊于1850年。内容经水、崩漏、带下等12类,并附治疗方剂。沈氏惜墨如金,裒集前贤旧论,非有真识灼见者不辑;切合实用,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