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提婆菩萨传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提婆菩萨者南天竺人。龙树菩萨弟子婆罗门种也。博识渊揽。才辩绝伦。擅名天竺为诸国所推。赜探胸怀既无所愧。以为所不尽者唯以人不信用其言为忧。其国中有大天神。铸黄金像之座身长二丈。号曰大自在天。人有求愿能令现世如意。提婆诣庙求入拜见。主庙者言。天像至神人有见者既不敢正视。又令人退后失守百日。汝但诣问求愿何须见耶。提婆言若神必能如汝所说乃但令我见之。若不如是岂是吾之所欲见耶。时人奇其志气伏其明正。追入庙者数千万人。提婆既入于庙。天像摇动其眼怒目视之。提婆问天神则神矣何其小也。当以威灵感人智德伏物。而假黄金以自多。动颇梨以荧惑非所望也。即便登梯凿出其眼。时诸观者咸有疑意。大自在天何为一小婆罗门所困。将无名过其实理屈其辞也。提婆晓众人言神明远大。故以近事试我。我得其心故登金聚出颇梨。令汝等知神不假质精不托形。吾既不慢神亦不辱也。言已而出。即以其夜求诸供备。明日清旦敬祠天神。提婆先名既重加以智参神契。其所发言声之所及无不响应。一夜之中供具精馔有物必备。大自在天贯一肉形高数四丈。左眼枯涸而来在坐。遍观供馔叹未曾有。嘉其德力能有所致。而告之言汝得我心。人得我形汝以心供人以质馈知。而敬我者汝畏而诬我者人汝所供馔尽善尽美矣。唯无我之所须能以见与者真上施也。提婆言神鉴我心唯命是从。神言我所乏者左眼能施我者便可出之。提婆言敬如天命即以左手出眼与之。天神力故出而随生。索之不已从旦终朝出眼数万。天神赞曰。善哉摩纳真上施也。欲求何愿必如汝意。提婆言我禀明于心不假外也。唯恨悠悠童蒙。不知信受我言。神赐我愿必当令我言不虚设。唯此为请他无所须。神言必如所愿。于是而退诣龙树菩萨。受出家法剃头法服周游扬化。南天竺王总御诸国信用邪道。沙门释子一不得见。国人远近皆化其道。提婆念曰。树不伐本则条不倾。人主不化则道不行。其国政法王家出钱雇人宿卫。提婆乃应募为其将。荷戟前驱。整行伍勒部曲。威不严而令行。德不彰而物乐随。王甚喜之而问是何人。侍者答言此人应募。既不食廪又不取钱。而其在事恭谨闲习如此。不知其意何求何欲。王召而问之汝是何人。答言我是一切智人。王大惊愕而问之。言一切智人旷代一有。汝自言是何以验之。答言欲知智在说。王当见问。王即自念我为智主大论议师。问之能屈犹不足名。一旦不如此非小事。若其不问便是一屈。持疑良久。不得已而问天今何为耶。提婆言天今与阿修罗战。王得此言譬如人噎既不得吐又不得咽。欲非其言复无以证之。欲是其事无事可明。未言之间。提婆复言。此非虚论求胜之言。王小待须臾有验。言讫空中便有干戈来下。长戟短兵相系而落。王言干戈矛戟虽是战器。汝何必知是天与阿修罗战。提婆言构之虚言。不如校以实事。言已阿修罗手足指及其耳鼻从空而下。王乃稽首伏其法化。殿上有万婆罗门。皆弃其束发受成就戒。是时提婆于王都中建.高座立三论。言一切诸圣中佛圣最第一。一切诸法中佛法正第一一切救世中佛僧为第一。八方诸论士有能坏此语者。我当斩首以谢其屈。所以者何。立理不明是为愚痴。愚痴之头非我所须。斩以谢屈甚不惜也。八方论士既闻此言亦各来集。而立誓言。我等不如亦当斩首。愚痴之头亦所不惜。提婆言我所修法仁活万物。要不如者。当剃汝须发以为弟子。不须斩首也。立此要已各撰名理建无方论。而与酬酢。智浅情短者一言便屈。智深情长者远至二日。则辞理俱匮。即皆下发。如是日日王家日送十车衣钵终竟。三月度百余万人。有一邪道弟子凶顽无智。耻其师屈形虽随众。心结怨忿啮刀自誓。汝以口胜伏我。我当以刀胜伏汝。汝以空刀困我。我以实刀困汝。作是誓已挟一利刀伺求其便。诸方论士英杰都尽。提婆于是出就闲林。造百论二十品。又造四百论以破邪见。其诸弟子各各散诸树下坐禅思惟。提婆从禅觉经行。婆罗门弟子来到其边执刀穷之曰。汝以口破我师何如我以刀破汝腹。即以刀决之五藏委地命未绝间。愍此愚贼而告之曰。吾有三衣钵釪在吾坐处汝可取之。急上山去慎勿下就平道。我诸弟子未得法忍者。必当捉汝或当相得送汝于官。王便困汝汝未得法利。惜身情重惜名次之。身之与名患累出焉。众衅生焉。身名者乃是大患之本也。愚人无闻为妄见所侵。惜其所不惜。而不惜所应惜。不亦哀哉。吾蒙佛之遗法不复尔也。但念汝等为狂心所欺。忿毒所烧罪报未已。号泣受之。受之者实自无主。为之者实自无人。无人无主哀酷者。谁以实求之。实不可得。未悟此者。为狂心所惑。颠倒所回见得心著。而有我有人有苦有乐。苦乐之来但依触著。解著则无依。无依则无苦。无苦则无乐。苦乐既无则几乎息矣。说此语已弟子先来者失声大唤。门人各各从林树间集。未得法忍者惊怖号啕拊丐扣地。冤哉酷哉谁取我师乃如是者。或有狂突奔走追截要路。共相分部号叫追之声聒幽谷。提婆诲诸人言诸法之实。谁冤谁酷谁割谁截。诸法之实实无受者亦无害者。谁亲谁怨谁贼谁害。汝为痴毒所欺。妄生著见而大号啕种不善业。彼人所害害诸业报非害我也。汝等思之慎无以狂追狂以哀悲哀也。于是放身脱然无矜遂蝉蜕而去初出眼与神故遂无一眼。时人号曰迦那提婆也。

猜你喜欢
  四念处卷第二·智顗
  八、奚仲造车·慧开
  卷五十七·佚名
  鹤峰悟禅师语录序·济悟
  佛说入无分别法门经·佚名
  目录·佚名
  卷五·赞宁
  卷八·佚名
  评同治新政考·太虚
  大乘密嚴經卷中·欧阳竟无
  第十五章 圣者龙树护持教法时代·多罗那他
  中观论疏卷第三(本)·吉藏
  所欲致患经·佚名
  佛说诸法本经(出中阿含别翻)·佚名
  赵州和尚语录卷下·从谂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一齣~第三十齣·佚名

    第二十一齣 主僕相逢【金蕉叶】〔生上〕奈何奈何。我娇妻在宫中怎么。想前生寃家债多。致今生无福消他。无双何意入唐朝。仙客难寻续命胶。安得押衙重在世。皇宣套写赚多娇。小生自那日赶上京来。指望与丽容近船一见

  • 卷252 ·佚名

    梅尧臣 和王仲仪咏瘿二十韵 汝水出山险,汝民多病瘿。 或如鸡精满,或若猿嗛并。 女惭高掩襟,男大阔裁领。 饮水拟注壶,吐词侔有鲠。 樗里既已闻,杜预亦不幸。 秦人号智囊,吴瓠系狗颈。 傀儡

  • 李百药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作为一个由隋入唐的名门子弟,李百药(565—648 )的经历是非常坎坷的。他幼年多病,但博学强记,号为“奇童”,其父李德林隋文帝时任内史令(宰相)。皇太子杨勇召他为东宫学士;隋炀帝即位,李百药失宠,出为桂州司马,旋即解职还

  • 哀盐船文译文注释·汪中

    译文乾隆三十五年十二月乙卯,江苏仪征县运输海盐的船只起火。焚毁的船只达一百三十多条,烧死和淹死的人达一千四百多。当时运盐的船帮都是直达的,东起泰州,西抵汉阳,转运半个中国。仪征联结着各个口岸,那里一排排的桅杆遮蔽

  • 卷一百一十九 循吏列传第五十九·司马迁

    太史公曰: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文武不备,良民惧然身修者,官未曾乱也。奉职循理,亦可以为治,何必威严哉?孙叔敖者,楚之处士也。虞丘相进之于楚庄王,以自代也。三月为楚相,施教导民,上下和合,世俗盛美,政缓禁止,吏无奸邪,盗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五十·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十有三年九月乙卯监察御史李涧为尚书司封员外郎戊午复宁远万宁宜伦三县为吉阳万安昌化军并免隶琼州仍以军使兼知倚郭县事庚申直秘阁汤鹏举为淮南东路转运判官甲子徽猷阁直学士提举万寿观权直学士院洪

  • 资治通鉴后编卷七十二·徐乾学

    宋纪七十二【起阏逢执徐正月尽十二月凡一年】英宗体干应厯隆功盛徳宪文肃武睿圣宣孝皇帝【帝名曙濮安懿玉第十三子母曰仙游县君任氏明道元年正月三日生于宣平坊第初王梦两龙与日并堕以衣承之复戏于空中其一龙视王曰吾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二·佚名

    正统元年九月癸巳朔○甲午分遣监察御史轩輗等十七人清理天下军政陛辞 上赐敕谕之曰朕惟武备国之重事所以攘外靖内保卫生民 列圣相承咸重于兹而历岁既久弊日滋甚军或脱籍以为民民或诬指以为军户本存而谓其为绝籍本异而

  • 证圣·周绍良

    №证圣001【盖】大周故刘府君夫人李氏墓志【志文】唐故太子右千牛卫率井陉县开国公刘府君夫人陇西郡君李氏墓志铭并序夫德应坤柔,齐贞庆於牝马,道凝专一,表荣显於鸣鸠。其有挺粹琼柯,延辉鼎族,践孟母之高范,遵

  • 床兀儿传·宋濂

    床兀儿,土土哈之第三子。奉诏随太师月儿鲁与海都叛军战于百搭山,有功,拜昭勇大将军、左卫亲军都指挥使。大德元年(1297),承袭其父亲职位,率领北征诸军越过金山,攻八邻之地。八邻之南有答鲁忽河,其将帖良台以该河为屏障,并沿河

  • 卷二十五·佚名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御选明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臣奏议卷二十五重论复河套疏【嘉靖二十六年】  曾 铣臣按镇抚诸臣勘议复套事宜所见略同然展转因循之怀间亦不能无也臣奉钦依有参酌之责敢不悉心吐露以为

  • 夏书·胤征·佚名

    羲和湎淫,废时乱日,胤往征之,作《胤征》。惟仲康肇位四海,胤侯命掌六师。羲和废厥职,酒荒于厥邑,胤后承王命徂征。告于众曰:「嗟予有众,圣有谟训,明征定保,先王克谨天戒,臣人克有常宪,百官修辅,厥后惟明明,每岁孟春,遒人以木铎徇于路

  • 人生的历程和滋味·孔子

    【原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注释】 有:同“又”,古人在和整数和小一位的数字之间习惯用“有”字,而不用“又”字。“十有五”即“十五”,古人

  • 卷二十二·毛奇龄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毛氏传卷二十二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成公【公名黑肱宣公子諡法安民立政曰成】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二月辛酉葬我君宣公无冰周二月夏之十二月也无冰则冬恒燠矣三月作丘甲前断道之盟晋侯以齐侯不至邀卫伐齐

  • 萨昙分陀利经·佚名

    失译人名今附西晋录  闻如是。佛在罗阅只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四万二千人俱。三慢陀颰陀文殊师利菩萨等。八万四千人。弥勒菩萨等。拔陀劫中千人。释王等。与忉利诸天不可复计。梵王。与诸梵不可复计。阿阇世王。

  • 天玉经外传·吴克诚

    一卷、附《四十八局图》一卷。旧本题吴克诚(生卒年不详)撰,《天玉经外传》,又名《吴公教子书》。书中所含,以《青囊奥语》和《催官篇》词句及《玉尺经》三合为本。如其以庚午为火局,遂谓寅龙左旋属丙,右旋属丁,非但以木为火

  • 孔氏志怪·孔约

    志怪小说集,原书4卷,已佚。孔约撰。《隋书·经籍志》史部杂传类著录,注云孔氏撰。两《唐志》卷帙同, 《旧唐志》不著撰人, 《新唐志》入小说家类,题作《孔氏志怪》。《太平广记》卷二七六《晋明帝》条引作孔约《志怪

  • 申子·申不害

    法家著作之一。战国时期申不害作。《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称二篇,《汉书·艺文志》记载有六篇,今仅存有《大体》一篇,收录在《群书治要》第36卷中。《玉函山房辑佚书》也辑录其片断。内容是论述驭臣之道,阐发术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