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分别品第十三

善业白佛言:云何阿阇浮闿士学明度无极。佛言:当与善友从事以善意随明度教。何等为随教所。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弃定智慧。当施与作无上正真道。莫著五阴。何以故?明度一切智无所著。莫得乐於应仪缘一觉道。如是善业。阿阇浮闿士稍入明度中。善业言:闿士谦苦。天中天。欲索无上正真道者,佛言:如是谦苦安靖於世。为十方护为自归为舍为度为台为导。何等为护。生死勤苦悉护教度脱。是为护。生老病死悉度之。是为自归。得无上正真道最正觉得如来为说经无所著是为舍。又问。何等无所著。佛言:五阴不著不缚。是五阴无所从生无所从灭。是为闿士得佛时为世间舍。何等闿士得无上正真道最正觉为世间度。度五阴非五阴。五阴为度。度为诸法。善业言:如佛说度为诸法。诸经得最正觉。何以故?无所著故。佛言:如是无所著闿士谦苦念法不懈。得无上正真道最正觉因说经。如是为度世间。何等为世间台。譬如水中台其水两避行。如是五阴过去当来今现在断。五阴断者诸法学亦断。诸法断者是为定。是为甘露为泥洌闿士念法。如是便为说法如。是得无上正真道时为世间台。何等为道。如是具得如上说。五阴诸法空无来原无去迹如虚空。无异无想无处无识。无所从生。如梦如幻无边无异。善业白佛言:甚深天中天谁当了是者,佛言:求佛以来久远乃信之耳。过去佛时於彼所作功德。如是人者乃明之矣。又问。何谓求佛以来久远。佛言:去离於五阴以来不复有之。乃明是深法如是闿士为道无量人。善业言:是为人中之导。佛言:然闿士得如上所行。为无量人之导。是为大盟誓。为无量之人誓。不缚於五阴。不缚於应仪缘一觉者,不舍一切智。不缚於诸法。是故为盟誓。善业言:闿士求深明度。不爱三处应仪缘一觉。至佛甚深。天中天。不有守者不无守者,不无守者,从明度中。为无所出法。为守定。为不守诸法。为守无所有。为守无极。为守无所著。佛言:如是在明度中者,当如是不退转。闿士於明度中无所適著。终不随凡夫语。不信馀道。不恐不畏不懈担当作是知。其人於过去佛已受斯明也。复白佛言:闿士不恐不畏不懈担何缘当念明度中观视。佛言:心向一切智是为观。何谓心向一切智。佛言:心向如空是为观视。不视不可计一切智如不可计。是为非五阴。不入不得不知不有知不无知。无所生无所败无作者无来原无去迹。无所见无所在。如是不可限虚空。不可计一切智亦然。无作佛无得佛者,无从五阴中得佛者,亦不从六度得佛。爱欲天子梵天子白佛言:甚深天中天。难晓难知。佛语诸天子。如是如来视如是安隐甚深。是知悉知不退转无上最正觉。亦无最正觉。诸天子白佛言:希有信是经者,愍念世间故说之。世人所欲皆著。佛言:如是,

猜你喜欢
  佛说持句神咒经·佚名
  大慧普觉禅师法语 第二十三卷·蕴闻
  告日本四千万佛教徒·太虚
  止观辅行搜要记卷第二·湛然
  一相无相分第九·朱棣
  因果观念与心理建设·太虚
  增壹阿含经卷第二十·佚名
  卷第一百二十六·佚名
  翻译名义集卷第二·法云
  般若心经略疏连珠记上·师会
  分别功德论卷第二·佚名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四·宗喀巴
  菩萨处胎经 第六卷·佚名
  佛说无言童子经卷上·佚名
  妙法莲华经文句卷第三下·智顗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巻十四·李攀龙

    钦定四库全书古今诗删卷十四明 李攀龙 编唐五言律诗野望【王绩】东臯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惟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从军行【杨烱】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马绕龙城雪暗

  • 卷五百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百五吕羣吕羣元和进士诗二首题寺壁二首路行三蜀尽身及一阳生赖有残灯火相依坐到明社後辞巢燕霜前别蔕蓬愿为蝴蝶梦飞去覔关中崔涯崔涯吴楚间人与张祜齐名诗八首黄蜀葵野栏秋景晚疎散两三枝

  • 卷五十八·志第三十九·百官四·脱脱

        ◎百官四   ○符制   初,穆宗之前,诸部长各刻信牌,交互驰驿,讯事扰人。太祖献议,自非穆宗之命,擅制牌号者置重法。自是,号令始一。收国二年九月,始制金牌,后又有银牌、木牌之制。盖金牌以授万户,银牌以授猛

  • 卷二十五·黄以周

      徽宗   △崇宁四年(乙酉,一一○五)   1、正月(案:钱大昕《四史朔闰考》:是月庚午朔。) 丙戌,诏於帝鼐宫立大角鼎星祠,以导迎景贶。(《纪事本末》卷百二十八。案:《宋史礼志》七有周鼎星君、帝席星君、大角星君诸名,窃疑此

  • 上谕·张廷玉

    乾隆四十年五月十五日内阁奉上谕前曾命仿朱子通监纲目軆例纂为明纪纲目刋行已久兹披閲叶向高集见其论福藩田土疏所叙向日旨意云养赡地土原给四万顷卿等屡奏地土难以凑处王亦见辞今减去二万顷云云则福王当日所得之田仅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二·佚名

    万历十一年正月乙卯朔 上御皇极殿百官致词称贺○赐三辅臣上尊珍馔○松江府地震○丁巳 宣宗章皇帝忌辰遣官祭 景陵○己未以御史罗应鹤提督北直隶学政王国提督南直隶学政○改南京兵部尚书潘季驯为刑部尚书○升南京右

  • 第六编李思纯、吕思勉讲元史·王国维

    蒙古大帝国的盛衰元史学之鹄的蒙古大帝国的盛衰蒙古是野蛮的侵略民族(1)所建立的最大的帝国,他是适直幸运而成功的。蒙古所征服之地,几于包括整个亚洲,而且还跨有欧洲的一部分。其中最重要的,自然还是西域。葱岭以西,亚历

  • 卷之三百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一一五四 军机大臣奏将原奉添派八阿哥等校勘谕旨抄录进呈片·佚名

    一一五四 军机大臣奏将原奉添派八阿哥等校勘谕旨抄录进呈片乾隆五十一年九月二十八日臣等遵旨查得,乾隆三十八年开设四库全书馆,原派六阿哥充该馆总裁。嗣于四十二年因四库馆缮写之书甚多,各总裁校勘者少,彼时军机大臣面

  • 卷六中·佚名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大事表卷六中国子监司业顾栋髙撰直顺天府今大兴县为古蓟 燕所都史记曰武王封帝尧之后于蓟张守节正义曰召公始封葢在北平无终县以燕山为名后渐强盛乃并蓟徙居之至王喜二十

  • 朱国祚传·张廷玉

    朱国祚,字兆隆,秀水人。万历十一年(1583)中进士第一,授职修撰。进为洗马,为皇长子侍班官,不久,升谕德。日本攻陷朝鲜,石星被沈惟敬的话所蛊惑,力主封贡。朱国祚当面责问石星:“这是乡党小人无赖,为获奸利之计,您为何独独不考虑国

  • ●牧鑑卷之二·杨昱

    汀郡楊昱東谿輯長白榮譽子譽校治本一(二)◆治本一(二)器度一之四(共二十條)才識一之五(共十九條)言貌一之六(共二十三條)服御一之七(共二十三條)采納一之八(共十九條)○器度一之四(共二十條)坤大象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泰九二象曰包

  • 卷八·赵汸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氏传补注卷八   元 赵汸 撰昭公上元年告於庄共之庙而来【孔氏曰文王世子曰五庙之孙祖庙未毁虽为庶人取妻必告郑玄云告於君也亦既告君必须告庙君尊不主臣昏故围自告也】其敢爱丰氏之祧【孔氏曰

  • 卷三·梁益

    钦定四库全书诗传旁通卷三      元 梁益 撰国风卫卫卫者卫防曰曹曰卫以其在畿域之内而分曹遮卫左冯翊右扶风之义也【冯音慿】三国以淇为分鄘云送我乎淇卫云送子渉淇云亦流于淇此以淇为分界也卫本古观国夏后

  • 卷六十·王与之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订义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订义卷六十    宋 王与之 撰士师下大夫四人郑锷曰虞舜命臯陶作士自是名刑官为士士察也欲其能察也士师又为羣士之所师法故名官曰师柳下惠为士师○李嘉防曰士师以下

  • 附录二 颜之推传(北齐书文苑传)·颜之推

    颜之推,字介,琅邪临沂人也〔一〕。九世祖含,从晋元东度,官至侍中右光禄西平侯〔二〕。父勰,梁湘东王绎镇西府谘议参军。〔三〕世善周官、左氏学〔四〕。〔一〕洪亮吉晓读书斋四录下:&ldquo;南史颜协在文学传,其子颜之推,在北

  • 田间易学·钱澄之

    清钱澄之撰。十二卷。《四库全书》本。钱氏家世学《易》,又曾问《易》于黄道周。初撰《易见》一书,因避兵闽地而失其本,又追忆原意而撰《易火传》;乱定归里,复得《易见》旧稿,乃合并二编,删其重复,增益诸家之说,勒为此书。全

  • 阅史郄视·李塨

    四卷,续一卷,清李塨撰。李塨字刚主,蠡县人,康熙年间举人,官通州学正,从博野颜元游。李塨为学主张忍嗜欲,苦筋力,习六艺,讲世务。书中讲道: “王五公教我小事克勤,谓小事皆有次第节奏,然后大事可为。”持论极平,能不因人废言; 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