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四品法门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众俱。尔时尊者阿难。独止静室。心生是念。世间有情。所有惊怖。乃至灾害障难疾病过咎。已生当生者。皆是愚人所有。智者即无。尊者阿难。思惟如是事已。从座而起。往诣佛所。到佛所已。头面礼足。修奉已毕。住立一面。而白佛言。世尊。我独静室。心生是念。世间所有惊怖等事。皆是愚人所有。智者即无。惟愿世尊。为我解说。

  佛告阿难。汝今谛听。当为汝说。阿难白言。唯然世尊。愿乐欲闻。佛言。阿难。如是世间所有惊怖等事。已生当生。所谓灾害障难疾病过咎等。皆是愚人所有。智者即无。阿难。譬如有人堆积干苇为火所燃。而彼愚人惊怖等事。亦复如是。阿难。如是过去未来现在世中。愚人有灾害。智者无灾害。愚人有障难。智者无障难。愚人有疾病。智者无疾病。愚人有过咎。智者无过咎。阿难。当知是愚人法。是智者法。知彼愚人法已。当可远离行智者法。如是阿难。汝应当学。

  阿难白佛言。世尊。何名愚人。佛告阿难。愚人者愚为不了。世间愚人。于法不了。故名为愚。不了者何。不了法境有四品类。所谓不了界法。不了处法。不了缘起法。不了处非处法。阿难。于如是法。不能了达。是故得名为愚人也。

  阿难白言。世尊。如是如是。不了四法。得名愚人。又复云何得名智者。

  佛告阿难。言智人者。于法拣择。善了是非。故名智人。善了者何。善了法境。亦四品类。所谓善了界法。善了处法。善了缘生法。善了处非处法。善能了知如是等法。是故得名为智人也。

  阿难复白佛言。善了此法。得名智者。而此智者。了何界法。

  佛告阿难。汝能善问。当为汝说。言界法者。而有多种。所谓眼界色界眼识界。耳界声界耳识界。鼻界香界鼻识界。舌界味界舌识界。身界触界身识界。意界法界意识界。如是十八界。彼智慧者。如实了达。复有六界。所谓地界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如是六界。彼智慧者。如实了达。复有六界。所谓喜界乐界苦界舍界烦恼界无明界。如是六界。彼智慧者。如实了达。复有六界。所谓贪欲界嗔恚界不嗔界杀害界不杀界出离界。如是六界。彼智慧者。如实了达。复有四界。所谓受界想界行界识界。如是四界。彼智慧者。如实了达。复有三界。所谓欲界色界无色界。如是三界。彼智慧者。如实了达。复有三界。所谓下界中界上界。如是三界。彼智慧者。如实了达。复有三界。所谓善界不善界无记界。如是三界。彼智慧者。如实了达。复有三界。所谓有学界无学界学无学界。如是三界。彼智慧者。如实了达。复有二界。所谓有漏界无漏界。如是二界。彼智慧者。如实了达。复有二界。所谓有为界无为界。如是二界。彼智慧者。如实了达。阿难。如是等界。诸有智者。善能了达。阿难白佛言。世尊。彼智慧者。如是了达诸界法已。又复云何。了达处法。

  佛告阿难。言处法者。谓十二处。眼处色处。耳处声处。鼻处香处。舌处味处。身处触处。意处法处。此十二处。智慧之者。如实了达。

  阿难白佛言。世尊。智者如是了达十二处已。又复云何了缘生法。

  佛告阿难。智者应知。十二缘法。从因缘起。由因缘故。即有诸法。因缘者何。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如是即一大苦蕴集。若了如上缘生之法。因缘性空。缘聚即有。缘散即无。缘法无故。即无诸法。所谓无明灭即行灭。行灭即识灭。识灭即名色灭。名色灭即六处灭。六处灭即触灭。触灭即受灭。受灭即爱灭。爱灭即取灭。取灭即有灭。有灭即生灭。生灭即老死忧悲苦恼灭。如是即一大苦蕴灭。如是生灭之法。智者应当如实了达。

  阿难白佛言。世尊。彼智慧者。于缘生法。如实知已。复云何了处非处法。

  佛告阿难。非处法者。谓身口意造不善业。而获所乐善果报者。无有是处。若身口意造诸善业。而复获于不善报者。亦无是处。言是处者。谓身口意造诸善业。而获所乐胜妙果报。斯有是处。若身口意造不善业。而获所感不善果报。亦有是处。

  又复阿难。言非处者。谓身口意造不善业。如所希求殊胜之果。由此因缘。命终之后。若生人天。无有是处。若身口意造于善业。堕恶趣者。亦无是处。言是处者。谓身口意造诸善业。生人天者。斯有是处。若造恶业。堕恶趣者。亦有是处。

  又复阿难。世间若有二佛出世。无有是处。一佛出世。斯有是处。又复世有二轮王出。亦无是处。一轮王出。斯有是处。如是若有女人。为转轮王。治化世间。乃至为彼四王天主。忉利天主。大梵天王。及成缘觉无上菩提者。如是等事。无有是处。若有善男子。具大人相。福慧庄严。为转轮王。出于世间。乃至得成无上菩提。斯有是处。

  又复阿难。若正见人。杀父害母。杀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造于如是五逆业者。无有是处。若异生凡夫愚痴邪见。造五逆者。斯有是处。

  又复阿难。若正见人。受具戒品。自犯戒已。于阿阇梨。而生毁谤。作如是言。此阿阇梨。不善戒法。亦复不能受持禁戒。我当拣择别阿阇梨。受学戒法。作是言已。诣余沙门婆罗门所。选择师受彼人。或见沙门婆罗门。作诸戏论。不律仪者。依禀于彼为阿阇梨。而求寂静出离三有。无有是处。如是等事。若愚痴邪见。作此求者。斯有是处。

  又复阿难。若人不断根本烦恼。及随烦恼。由烦恼故损减善根。障碍智慧。覆盖涅盘真寂静法。彼人若了四念处者。无有是处。若人断除根本烦恼。及随烦恼。善能了解四念处法。求趣涅盘者斯有是处。

  又复阿难。若人不断烦恼。善了四念处。能证七觉支。趣向涅盘者。无有是处。若人断除烦恼法已。了四念处。证七觉支。趣向涅槃者。斯有是处。

  又复阿难。若人不断烦恼。而了四念处。证七觉支。尽苦边际。趣向涅盘。成缘觉菩提。乃至无上正等正觉者。无有是处。若断烦恼。了四念处。证七觉支。尽苦边际。趣向涅盘。成缘觉菩提。乃至无上正等正觉者。斯有是处。

  佛告阿难。智者如是如实了达处非处法。汝等应当如理而学。

  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我闻如是未曾有法。得甘露味。深自庆快。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受持。佛告阿难。是经名为四品法门。亦名法镜。亦名甘露鼓。亦名多界。如是名字。汝当受持。

  尔时尊者阿难及诸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佛说四品法门经

猜你喜欢
  卷第四十·李通玄
  卷之二十五·纪荫
  摄大乘论释 第四卷·世亲
  成實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卷二百七十八·佚名
  金光明经玄义卷下·智顗
  佛 法 无 边·太虚
  卷第三(附)·智旭
  卷一百一十(阇那崛多译)·佚名
  南岳石头志庵主·惠洪
  卷第十四·佚名
  卷三十·佚名
  观音慈林集目录·弘赞
  苏悉地羯啰经卷中·佚名
  卷六十九·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四十七·唐圭璋

    ○临江仙须信人生皆有命,前途造物由他。年光时事苦相磨。一从居冗剧,两度见新禾。枉著黄尘三万丈,等闲换却沧波。别来谁与晒渔蓑。不知同钓者,时复谓余何。○太常引寄乡中诸友一书除得海边头。怅无地、著

  • 1927──中華民國十六年丁卯·郭廷以

      1﹐1(一一,二八)   甲、武漢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及國民政府委員以國民政府名義,劃武昌、漢口、漢陽為京兆區,定名武漢。   乙、武漢張貼擁護聯俄聯共政策、實行農工政策、打倒英帝國主義等標語。   丙、南昌軍事

  • 第四十五回 张守珪诱番得虏首 李林甫毒计害储君·蔡东藩

      却说忠王浚为河北道行军元帅,原是为征讨奚契丹起见,契丹本联络突厥,常来扰边,自默啜既死,乃叩关内附。贝州刺史宋庆礼,复建筑营州城,开屯田八十余所,招安流散,市邑濅繁。回应四十二回。契丹酋长李失活,传弟娑固,娑固传从父

  • 附二·方诗铭

    [附二]《存真》、《辑校》、《订补》等所引《纪年》存疑[一]刘子(元)[玄]又引《竹书》云:舜篡尧位,立丹朱城,俄又夺之。《苏氏演义》卷上案:《演义》云:‘今濮州有偃朱城,一云丹朱城,学者又云:舜偃塞丹朱之所,遂谓之偃朱城,误也。&

  • 卷之二百二十二·佚名

    明宪宗纯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二十三成化十八年春正月庚午朔 上诣 奉先殿 皇太后宫行礼毕出御奉天殿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行庆贺礼群臣复诣文华殿庆贺 皇太子 皇太后 皇后俱免命妇朝贺○辛未敕狭西宁夏延绥甘凉镇守等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八十一·佚名

    弘治六年十月壬戌朔孟冬享 太庙○遣内官祭司井之神○甲子铨注武功中卫都指挥佥事黄宗于福建行都司佥书管事○乙丑湖广都指挥佥事冯缙守备永道州等处苗贼入境失于防御下巡按御史逮问当发边远充军 上宥之命降缙及指挥使

  • 卷之一百四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三百四十八·佚名

    光绪二十年。甲午。九月。甲戌朔。上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癸卯皆如之。记注  ○谕内阁、钦奉皇太后懿旨。恭亲王奕、着在内廷行走。现月  ○又谕、钦奉懿旨。本日召见恭亲

  • 二百二十 曹(兆页)奏请圣安并报盐差病故摺·佚名

    康熙五十五年八月初一日 江宁织造.主事奴才曹(兆页)跪奏:恭请万岁圣安。江南太平无事。近来因天旱无雨,客商米船来得稀少,米价比前高长,每石一两至一两一、二钱不等。早稻俱已收割,江北六合、天长等处,山田无塘坝者,籽粒歉收。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 列传二百三十·纪昀

    列传金 【八】○金八赫舍哩良弼石琚 唐古安礼伊喇道【光祖】苏保衡翟永固魏子平孟浩梁肃 伊喇慥伊喇子敬赫舍哩良弼石琚唐古安礼伊喇道苏保衡翟永固魏子平孟浩梁肃伊喇慥伊喇子敬△赫舍哩良弼赫舍哩良弼本名罗索

  • 令狐熙传·魏徵

    令狐熙,字长熙,敦煌人,其家世世代代都是西州的豪右。 父亲令狐整,仕北周,官至大将军、始、丰二州的刺史。 令狐熙生性严谨,有雅量,虽在家里,也终日很严肃。 不随便与宾客交结,凡是交结的,必定是一时的名士。 他博览群书,尤其精通

  • ●附录二·吴子光

    台地设头人说台地设屯政说台地筹积贮说与当事书呈诸当事书台地设头人说钮玉樵(锈)物觚云康熙四十年七月,驾至索尔哈济,有喇里番头人进彩鹞一架、青翅蝴蝶一双。上问此二物产于何地?头人回奏,生穹榖山中;鹞能擒虎,蝶能捕鸟。天

  • 卷九十·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九十职官考【十四】封阶文职正一品光禄大夫   从一品荣禄大夫正二品资政大夫   从二品通奉大夫正三品通议大夫   从三品中议大夫正四品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修纂凡例·佚名

    一即位礼仪及赏赉等项恩典备书一追上世宗肃皇帝尊号祔庙称宗并上孝洁皇后孝烈皇后谥号及更定庙制皆书一册立皇后皇妃皇太子及册封诸王王妃公主皆书其仪注有新定者书一皇子皇女生书一郊庙并社稷山川等神及历代帝王先师

  • 卷二十三·鄂尔泰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钦定仪礼义疏钦定四库全书钦定仪礼义疏卷二十三丧服第十一之二疏衰裳齐牡麻绖冠布缨削杖布带疏屦期者【期音基下竝同注今文无冠布缨】正义贾氏公彦曰此章疏衰已下与前章不殊唯期一字与前三年异今

  • 第4章·老子

    【原文】道冲,而用之或不盈(1)。渊兮似万物之宗(2)。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3)。湛兮似或存(4)。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5)。【题解】这里老子从另一个方面阐述“道”的作用。它空虚无形,却比创造万

  • 诗学禁脔·范梈

    诗论。元范德机撰。一卷。德机有《木天禁语》已著录。此编为诗歌创作专论。分十五“格”,每格所举例证虽少名篇,而分析之中不无较好见解。终因作者纯以形式论诗,且欲总结“格”式以规范诗坛,故难以成功。宋释惠洪有《

  • 智者大师别传·灌顶

    全一卷。隋代灌顶(561~632)撰。又作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天台智者大师别传。系以编年体记述智者大师智顗之行状。收于大正藏第五十册。智顗集天台宗之大成,灌顶则为天台法门之继承者,为智顗门下第一弟子。在智顗之传记中,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