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时非时经

天竺三藏若罗严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鹊封竹园。是时佛告诸比丘。我当为汝说时与非时。善思念之。诸比丘言。如是世尊。当受教听。佛告诸比丘。是中何者为时。何者为非时。比丘当知。

  冬分八月十六日至三十日七脚为时。五脚半非时。九月一日至十五日八脚为时。六脚八指为非时。九月十六日至三十日九脚为时。七脚六指为非时。十月一日至十五日十脚为时。八脚三指为非时。十月十六日至三十日十一脚为时。九脚三指为非时。十一月一日至十五日十二脚为时。十脚六指为非时。十一月十六日至三十日十一脚半为时。十脚一指为非时。十二月一日至十五日十一脚为时。九脚四指为非时。

  春分十二月十六日至三十日十脚为时。八脚少一指为非时。正月一日至十五日九脚半为时。七脚少三指为非时。正月十六日至三十日九脚为时。六脚少三指为非时。二月一日至十五日八脚为时。五脚为非时。二月十六日至三十日七脚为时。四脚少三指为非时。三月一日至十五日六脚为时。三脚少四指为非时。三月十六日至三十日五脚为时。三脚少六指为非时。四月一日至十五日四脚为时。二脚少一指为非时。

  夏分四月十六日至三十日三脚为时。二脚少四指为非时。五月一日至十五日二脚为时。少三指为非时。五月十六日至三十日二脚半为时。一脚少为非时。六月一日至十五日四脚为时。二脚少二指为非时。六月十六日至三十日四脚半为时。二脚半为非时。七月一日至十五日五脚为时。三脚少为非时。七月十六日至三十日五脚半为时。三脚少为非时。八月一日至十五日六脚为时。四脚少为非时。八月十六日至三十日六脚半为时。四脚半少为非时。

  如是诸比丘。我已说十二月时与非时。为诸声闻之所应作。怜愍利益故说。我所应作已竟。汝等当行。若树下空处。露坐思惟。诸比丘莫为放逸后为悔恨。是我所教诫。佛说经竟。时诸比丘。皆大欢喜。劝助受持。

  因缘轻慢故  命终堕恶道

  因缘修善者  于此生天上

  缘斯修善业  离恶得解脱

  不善观因缘  身坏入恶道

  外国法师若罗严。手执胡本。口自宣译。凉州道人。干填城中写讫。

  被褐怀玉深智作愚。外如夷人内怀明珠。千亿万劫与道同体。

    佛说时非时经

猜你喜欢
  告日本四千万佛教徒·太虚
  卷第三十三·德清
  卷第七·佚名
  佛教化的世界宗教学术观·太虚
  光赞经卷第四·佚名
  卷第一百三十八·佚名
  第六十一章 四王行状次第·佚名
  中阿含经卷第四十四·佚名
  普曜经卷第七·佚名
  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卷上·佚名
  卷五十·佚名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五·宗喀巴
  成唯识论演秘卷第六(疏第七余)·智周
  卷九十五·道世
  答张子韶侍郎书·大慧宗杲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雪·闻一多

    夜散下无数茸毛似的天花, 织成一片大氅, 轻轻地将憔悴的世界, 从头到脚地包了起来; 又加了死人一层殓衣。伊将一片鱼鳞似的屋顶埋起了, 却总埋不住那屋顶上的青烟缕。 哦!缕缕蜿蜒的青烟啊! 仿佛是诗人向上的灵魂, 穿透自身的

  • 仇远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仇远(1247-?)字仁近,一字仁父,号山村,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咸淳间与白挺同以诗名,人谓之仇白。张雨、张翥、莫维贤皆出其门。宋亡后,《乐府补题》及月泉吟社皆有其诗词。大德九年(1305),为溧阳州学教授。方回《桐江续集》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十四·佚名

    嘉靖二十五年八月乙酉朔○丁亥○祭至圣先师孔子遣礼部尚书费采行礼○戊子祭 太社稷命成国公朱希忠代○己丑祭 帝社稷命公朱希忠代侯崔元伯陈鏸卫錞大学士夏言严嵩尚书周用费采侍郎孙承恩张治徐阶许成名崔桐陪祭○庚寅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二十一·佚名

    万历四十二年六月壬午朔乙酉大学士叶向高言臣受圣母厚恩 皇上命以题主大礼敢不匍匐扶携供役礼成之日望乞速放臣归其诸切要时政望 皇上留神蚤发高采之拘留同知人情惶惶朝不谋夕如使有意外之虞则地方之患愈深采之罪愈

  • ●嘉慶東巡紀事卷三·佚名

    雜記 祭北鎮廟儀注 盛京陞殿儀注 欽定進本不進本日期單 行營條例 扈從諸臣姓名錄 ○祭北鎮廟儀注 禮部謹奏恭查乾隆十九年臣寺具奏親詣北鎮廟是日 皇帝御龍袍袞服行二跪六拜禮祝文內不填寫御名不閱視祝版隨駕之王公

  • 附录·佚名

    平吴录一卷(戸部尙书王际华家藏本)不着撰人名氏末有袁褧跋称此书相传为吴文定公所撰案吴寛字原博号匏庵长洲人成化壬辰进士第一官至礼部尙书谥文定明史载入文苑传则所谓吴文定者乃寛也千顷堂书目别载有黄标平吴录一卷与

  • 九三四 署直隶总督英廉奏运往盛京文溯阁头拨全书已送至山海关交奉尹接运折·佚名

    九三四 署直隶总督英廉奏运往盛京文溯阁头拨全书已送至山海关交奉尹接运折乾隆四十七年十一月初十日大学士兼署直隶总督臣英廉谨奏,为奏闻事。案准尚书 额驸 公福隆安等抄奏内开,应送盛京文溯阁收贮之四库全书,分作五拨

  • 一四 三个医生·周作人

    《朝华夕拾》第七篇是《父亲的病》,里边讲到三个医生,虽然只说出了一个人的名字,即是陈莲河本名何廉臣,是最后的一个。说“舌乃心之灵苗”,一种什么丹点在舌头上,可以见效的,实在乃是最初的医生,只记得姓冯,名字已失传,当时病人

  • 卷九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九十八明 俞汝楫 编隆典备考诰勑文武官诰命制洪武六年诏定文武官诰命制度礼部尚书牛谅侍讲学士宋濂等曰前代仕於朝者必有封赠施恩之典既封赠则必给以诰命所以上荣其祖考下及其子孙也卿等宜稽

  • 卷二十一·赵汝愚

    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二十一宋 赵汝愚 编君道门听断上英宗乞裁决几务    司马光臣闻王言惟作命不言臣下罔攸禀令陛下以明德令望龙飞受命四海之内延颈倾耳渇闻圣政自践阼以来於今五月而陛下深执谦逊端拱渊默

  • 书虚篇第十六·王充

    【题解】本篇批判了“传书”(解释儒家经书的著作)中一些没有事实根据的说法,故篇名曰“书虚”。文中王充明确指出“传书之言,多失其实”,并举出十二个失实的例子。如汉儒说孔子葬在泗水边,泗水为之回流,是因

  • (三十二)研究朱子学之方法·钱穆

    以上略述朱子学之流衍,以下当再略述研究朱子学之方法,以终斯篇。朱子读书多,著书多,所著书中所牵涉之问题多,此三多,为古今诸儒所莫逮。故治朱子学而求能尽其条理,得其会通,事大不易。今言研究朱子学之方法,则莫如即依朱子所以

  •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三·欧阳竟无

      姚秦三藏法師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   第一分遊行經第二之二   佛告阿難世有八衆.何謂八.一曰刹利衆二曰婆羅門衆三曰居士衆四曰沙門衆五   曰四天王衆六曰忉利天衆七曰魔衆八曰梵天衆.我自憶念昔者往來與刹利

  • 博山和尚参禅警语卷之上·元来

    一、示初心做工夫警语做工夫,最初要发个破生死心坚硬,看破世界身心悉是假缘,无实主宰。若不发明本具的大理,则生死心不破;生死心既不破,无常杀鬼念念不停,却如何排遣?将此一念,作个敲门瓦子,如坐在烈火焰中求出相似,乱行一步不得

  • 卷第六十一·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六十一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曹洞宗青原下十八世鹿门觉禅师法嗣青州普照寺一辨禅师精究内典。贯通旨趣。及参鹿门觉。问如何是尽乾坤是学人一

  • 医学衷中参西录·张锡纯

    中西医汇通的综合性医著。三十卷。近人张锡纯撰。刊行于民国七年至民国二十三年(1918—1934年)间,先后共七期七册。张锡纯,字寿甫。生于清咸丰十年(1860年),卒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河北盐山人。近代著名医家。张

  • 冷眼观·王濬卿

    章回小说。近代王濬卿著。六卷三十回。书以第一人称历叙主人公王小雅萍踪浪迹于大江南北十余年的见闻,展现了一幅晚清社会的众生相,侧重暴露官场黑暗。宝应知县贪赃枉法,江宁藩台瑞某卖官鬻爵,江苏制台周福纵子官商勾结,酿

  • 列祖提纲录·呆翁行悦

    凡四十二卷。清代僧呆翁行悦(1619~1684)编。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二册。系行悦二十年间云游四方,广收博录诸祖师耆宿之殊言异行,或以事集言,或因言立事,随见随记,而无古今、尊卑、世次、宗派之分。集录临济、曹洞、沩仰、云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