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妙法莲华经法师品第十

尔时世尊因药王菩萨、告八万大士:‘药王,汝见是大众中,无量诸天、龙王、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侯罗伽、人与非人、及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求声闻者,求辟支佛者,求佛道者,如是等类,咸于佛前、闻妙法华经一偈一句、乃至一念随喜者,我皆与授记,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告药王:‘又如来灭度之后,若有人闻妙法华经、乃至一偈一句,一念随喜者,我亦与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若复有人、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妙法华经,乃至一偈,于此经卷,敬视如佛,种种供养,华、香、璎珞、末香、涂香、烧香,缯盖、幢幡,衣服、伎乐,乃至合掌恭敬。药王,当知是诸人等、已曾供养十万亿佛,于诸佛所、成就大愿,愍众生故,生此人间。’ 

‘药王,若有人问,何等众生,于未来世、当得作佛。应示、是诸人等,于未来世、必得作佛。何以故。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法华经、乃至一句,受持、读诵、解说、书写,种种供养经卷,华、香、璎珞,末香、涂香、烧香,缯盖、幢幡,衣服、伎乐,合掌恭敬,是人、一切世间所应瞻奉,应以如来供养而供养之。当知此人是大菩萨,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哀愍众生,愿生此间,广演分别妙法华经。何况尽能受持、种种供养者?’ 

‘药王,当知是人、自舍清净业报,于我灭度后,愍众生故,生于恶世,广演此经。若是善男子、善女人,我灭度后,能窃为一人说法华经、乃至一句,当知是人、则如来使,如来所遣、行如来事。何况于大众中、广为人说?’ 

‘药王,若有恶人,以不善心,于一劫中、现于佛前,常毁骂佛,其罪尚轻,若人以一恶言、毁呰在家出家读诵法华经者,其罪甚重。’ 

‘药王,其有读诵法华经者,当知是人、以佛庄严而自庄严,则为如来肩所荷担。其所至方,应随向礼,一心合掌,恭敬、供养,尊重、赞叹,华、香、璎珞,末香、涂香、烧香,缯盖、幢幡,衣服、肴馔,作诸伎乐,人中上供、而供养之,应持天宝、而以散之,天上宝聚,应以奉献。所以者何。是人欢喜说法,须臾闻之,即得究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若欲住佛道, 成就自然智, 常当勤供养, 受持法华者。 

其有欲疾得,  一切种智慧, 当受持是经, 并供养持者。 

若有能受持,  妙法华经者, 当知佛所使, 愍念诸众生。 

诸有能受持,  妙法华经者, 舍于清净土, 愍众故生此。 

当知如是人, 自在所欲生, 能于此恶世, 广说无上法。 

应以天华香, 及天宝衣服, 天上妙宝聚, 供养说法者。 

吾灭后恶世、 能持是经者, 当合掌礼敬, 如供养世尊, 

上馔众甘美、 及种种衣服、 供养是佛子, 冀得须臾闻。 

若能于后世、 受持是经者, 我遣在人中, 行于如来事。 

若于一劫中, 常怀不善心, 作色而骂佛, 获无量重罪, 

其有读诵持、 是法华经者, 须臾加恶言, 其罪复过彼。 

有人求佛道, 而于一劫中, 合掌在我前, 以无数偈赞。 

由是赞佛故, 得无量功德, 叹美持经者、 其福复过彼。 

于八十亿劫, 以最妙色声、 及与香味触、 供养持经者, 

如是供养已, 若得须臾闻, 则应自欣庆、 我今获大利。 

药王今告汝, 我所说诸经, 而于此经中, 法华最第一。 

尔时佛复告药王菩萨摩诃萨:‘我所说经典、无量千万亿,已说、今说、当说,而于其中,此法华经、最为难信难解。药王,此经是诸佛秘要之藏,不可分布、妄授与人,诸佛世尊之所守护,从昔已来,未曾显说。而此经者,如来现在,犹多怨嫉,况灭度后?’ 

‘药王,当知如来灭后,其能书、持、读、诵、供养、为他人说者,如来则为以衣覆之,又为他方现在诸佛之所护念。是人有大信力,及志愿力、诸善根力,当知是人、与如来共宿,则为如来手摩其头。’ 

‘药王,在在处处,若说、若读、若诵、若书,若经卷所住处,皆应起七宝塔,极令高广严饰,不需复安舍利。所以者何。此中已有如来全身,此塔、应以一切华、香、璎珞,缯盖、幢幡,伎乐、歌颂,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若有人得见此塔,礼拜、供养,当知是等、皆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药王,多有人、在家出家行菩萨道,若不能得见、闻、读、诵、书、持、供养、是法华经者,当知是人未善行菩萨道,若有得闻是经典者,乃能善行菩萨之道。其有众生、求佛道者,若见、若闻、是法华经,闻已、信解受持者,当知是人、得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药王,譬如有人、渴乏需水,于彼高原、穿凿求之,犹见干土,知水尚远,施功不已,转见湿土,遂渐至泥,其心决定、知水必近。菩萨亦复如是,若未闻、未解、未能修习是法华经者,当知是人、去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尚远,若得闻、解、思惟、修习,必知得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者何。一切菩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属此经,此经开方便门,示真实相。是法华经藏,深固幽远,无人能到,今佛教化成就菩萨、而为开示。’ 

‘药王,若有菩萨闻是法华经,惊疑、怖畏,当知是为新发意菩萨,若声闻人闻是经,惊疑、怖畏,当知是为增上慢者。药王,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如来灭后,欲为四众说是法华经者,云何应说。是善男子、善女人,入如来室,著如来衣,坐如来座,尔乃应为四众广说斯经。如来室者,一切众生中、大慈悲心是,如来衣者,柔和忍辱心是,如来座者,一切法空是,安住是中,然后以不懈怠心,为诸菩萨及四众、广说是法华经。’ 

‘药王,我于余国,遣化人、为其集听法众,亦遣化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听其说法,是诸化人,闻法信受,随顺不逆。若说法者在空闲处,我时广遣天龙、鬼神、乾闼婆、阿修罗、等,听其说法。我虽在异国,时时令说法者得见我身。若于此经忘失句读,我还为说,令得具足。’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欲舍诸懈怠, 应当听此经, 是经难得闻, 信受者亦难。 

如人渴需水, 窄凿于高原, 犹见干燥土, 知去水尚远, 

渐见湿土泥, 决定知近水。 药王汝当知, 如是诸人等, 

不闻法华经, 去佛智甚远, 若闻是深经, 决了声闻法。 

是诸经之王, 闻已谛思惟, 当知此人等、 近于佛智慧。 

若人说此经, 应入如来室, 著于如来衣, 而坐如来座, 

处众无所畏, 广为分别说。 大慈悲为室, 柔和忍辱衣, 

诸法空为座, 处此为说法。 若说此经时, 有人恶口骂, 

加刀杖瓦石, 念佛故应忍。 我千万亿土、 现净坚固身, 

于无量亿劫、 为众生说法。 若我灭度后、 能说此经者, 

我遣化四众、 比丘比丘尼、 及清信士女、 供养于法师, 

引导诸众生, 集之令听法。 若人欲加恶、 刀杖及瓦石, 

则遣变化人、 为之作卫护。 若说法之人, 独在空闲处, 

寂寞无人声, 读诵此经典, 我尔时为现  清净光明身。 

若忘失章句, 为说令通利。 若人具是德, 或为四众说, 

空处读诵经, 皆得见我身。 若人在空闲, 我遣天龙王、 

夜叉鬼神等, 为作听法众。 是人乐说法, 分别无挂碍, 

诸佛护念故, 能令大众喜。 若亲近法师, 速得菩萨道, 

随顺是师学, 得见恒沙佛。 

猜你喜欢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六十四·澄观
  金刚顶瑜伽念珠经·佚名
  梵志占相品第五·马鸣
  卷第十三(本末合)(尽出现品)·慧苑
  高僧傳卷第十(神異下)·慧皎
  破山禪師語錄卷第十二·海明
  卷二十·佚名
  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卷第十·佚名
  卷第七·佚名
  卷下·书玉
  四明尊者教行录卷第一(并序)·宗晓
  答善因问(九则)·太虚
  卷四十三(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观总相论颂一卷·陈那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五·欧阳竟无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吴儆·唐圭璋

      儆字益恭,休宁人。生于宣和七年(1125)。绍兴二十七年(1157)登进士,调明州鄞县尉,历宫奉仪郎。淳熙初,通判邕州,任满入对,即擢知州事,兼广南西路安抚都监。以亲老情祠,得主管台州崇道观,转朝散郎致仕。淳熙十年(1183)卒,年五十九。

  • 七集 一卷·钱德苍

    缀白裘七集序钱君出缀白裘七集,嘱予一言以弁诸首。原夫今人之词曲有二:有案头,有场上。案头多务曲,博矜绮丽而于节奏之高下不尽叶也;斗笋之缓急未必调也;脚色之劳逸弗之顾也。若场上则异是:雅俗兼收,浓淡相配,音韵谐畅非深于剧

  • 第八场·田汉

    [渔娘甲、乙、丙、丁四人划船上。渔娘甲 喂,大家看!那条船怎么啦?老在江里打转转。渔娘乙 瞧,那不是春姐和人家打架吗?渔娘丁 她不跟人打架的,一定是有人欺负她了。渔娘丙 咱们快快帮她去。

  • 卷四 杂事第四·刘向

    管仲言齐桓公曰:“夫垦田创邑,辟田殖谷,尽地之利,则臣不若宁戚,请置以为田官。登降揖让,进退闲习,则臣不若隰朋,请置以为大行。蚤入晏出,犯君颜色,进谏必忠,不重富贵,不避死亡,则臣不若东郭牙,请置以为谏臣。决狱折中,不诬无罪,不杀无

  • 卷九十一 晉紀十三·司马光

      起屠維單閼(己卯),盡重光大荒落(辛巳),凡三年。   中宗元皇帝太興二年(己卯、三一九年)   春,二月,劉遐、徐龕擊周撫於寒山,破斬之。初,掖人蘇峻帥鄉里數千家結壘以自保,遠近多附之。曹嶷惡其強,將攻之,峻帥衆浮海來奔。帝以

  • 第七十七回 韦孝宽献议用兵 齐高纬挈妃避敌·蔡东藩

      却说齐主纬氵㸒昏日甚,委政群小,不但穆提婆母子,及韩长鸾、高阿那肱诸人,得握政权,就是宦官邓长颙、陈德信等,并参预机要。他如旧苍头刘桃枝,及内外幸臣,均授高爵。封王百余人,开府千余人,仪同三司,不可胜数;就是优伶巫觋,亦

  • 七八 做忌日·周作人

    在以前旧家族里做忌日是一个很重要的节目。据《越缦堂日记》中所记,很有斋戒沐浴的神气,虽然或者是笔下装模作样,但乡风各别,异同可能很多,因此琐屑记录下来,也是民俗调查研究的一部分资料。现在只就值年的做忌日来说一下。

  • 卷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十六钱币考【四】乾隆元年颁行乾隆通宝钱先是雍正十三年九月大学士等以皇上御极定於明年改元乾隆所有开铸钱文应用乾隆通宝请令钱法衙门行知宝泉宝源二局改铸寻於十月户工二部将铸成钱式进

  • 序一·捧花生

    山塘绿水,酒地花天,烟月红桥,争船箫局。大江南北,述冶游者,无不哆口繁华,醉心佳丽矣。至于记金陵之琐事,听石州之新声。渡接青溪,居连白石。单舟叠舸,钗飞钏动之场;六柱重阑,簧暖笙清之会。盖其分腴江、孔,金粉犹多;拾沈齐、梁,风流

  • 朱子礼纂卷三·李光地

    大学士李光地撰丧问丧服如至尊之丧小官及士庶等服于古皆差仪礼诸侯为天子斩衰三年传曰君至尊也注天子诸侯及卿大夫有地者皆曰君庶人为国君齐衰三月注不言民而言庶人庶人或有在官者天子畿内之民服天子亦如之以是观之自

  • 春秋阙如编卷六·焦袁熹

    金山焦袁熹撰僖公【下】三十年春王正月 夏狄侵齐书狄侵齐者齐晋同盟国也见晋文伯烈虽盛不能使中国无夷狄之患秋卫杀其大夫元咺及公子瑕 卫侯郑归于卫卫侯之出奔楚也元咺奉叔武居守践土之防叔武以卫子列盟安定其国以

  • 春秋列国世纪编原序·李琪

    春秋一书事变至繁经文至约接王政之末流则可稽世道之升降备伯事之终始则具见中夏之盛衰详列国之离合则足究人心之聚散夫以二百四十二年之记一百二十四国之行事国各有史晋乘楚杌故典旧章册书浩博是非纷纠而春秋以万八千

  • 尚书考异卷三·梅鷟

    明 梅鷟 撰仲虺之诰恐来世以台为口实襄二十二年公孙侨对晋人曰若不恤其患而以为口实楚语王孙圉曰使无以寡君为口实殖有礼覆昏暴闵元年齐仲孙湫曰鲁不弃周礼未可动也君其务宁鲁难而亲之亲有礼因重固间携贰覆昏乱霸王

  • 第四章主动性·梁漱溟

    宇宙间森然万象,莫不异中有同,同中有异。自其异者而言之,显有区分,一若鸿沟不可逾越;而实则万殊同出一本。其异也,不过自微之著,由隐而显,不断变化发展而来,追踪原始,界划不立。故尔为学既须分别精审,又贵善观其通。人心非他,即从

  • 道行品法句经第二十八(二十有八章)·佚名

    道行品者,旨说大要度脱之道此为极妙。八直最上道,四谛为法迹。不淫行之尊,施灯必得眼。是道无复畏,见净乃度世。此能坏魔兵,力行灭邪苦。我已开正道,为大现异明。已闻当自行,行乃解邪缚。生死非常苦,能观见为慧。欲离一切苦,行

  • 德风禅师语录卷五·佚名

    达磨像风索索浪悠悠波心上逞风流咦话把落江湖令人笑不休堪笑胡僧碧眼叟折芦渡水逞风流是从收拾归西去狼籍人间话未休关帝像龙门钱居士请题目睹春秋季脚下红波起且道恁么人却是伏魔大帝鱼篮观音不看东兮不看西但观篮内

  • 白话汉书·班固

    《汉书》,纪传体断代史书。“二十四史”之一。东汉班固撰。一百篇,分一百二十卷。全书分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其中八表和《天文志》系固妹班昭及马续续成。记事上起西汉高祖元年(前206),迄于刘玄更始二年(

  • 清史纪事本末·黄鸿寿

    民国黄鸿寿撰,八十卷,民国四年(1915)上海进步书局印行。本书多根据《东华录》及私家著述等资料,按纪事本末体例,记载自满洲初起、清初开国至宣统三年(1911)清朝灭亡二百七十余年间之史事。全书约四十万字,分类排列,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