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妙法莲华经授学无学人记品第九

尔时阿难、罗侯罗、而作是念:‘我等每自思惟,设得授记,不亦快乎。’即从座起,到于佛前,头面礼足,俱白佛言:‘世尊,我等于此、亦应有分,惟有如来,我等所归。又我等为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见知识,阿难常为侍者,护持法藏,罗侯罗是佛之子,若佛见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者,我愿既满,众望亦足。’ 

尔时学无学声闻弟子二千人,皆从座起,偏袒右肩,到于佛前,一心合掌,瞻仰世尊,如阿难、罗侯罗、所愿,住立一面。尔时佛告阿难:‘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山海慧自在通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当供养六十二亿诸佛,护持法藏,然后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教化二十千万亿恒河沙诸菩萨等,令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国名常立胜幡,其土清净,琉璃为地,劫名妙音遍满。其佛、寿命无量千万亿阿僧只劫,若人于千万亿无量阿僧只劫中、算数校计,不能得知。正法住世、倍于寿命,像法住世、复倍正法。阿难,是山海慧自在通王佛,为十方无量千万亿恒河沙等诸佛如来、所共赞叹,称其功德。’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我今僧中说, 阿难持法者, 当供养诸佛, 然后成正觉, 

号曰山海慧  自在通王佛。 其国土清净, 名常立胜幡, 

教化诸菩萨, 其数如恒沙。 佛有大威德, 名闻满十方。 

寿命无有量, 以愍众生故。 正法倍寿命, 像法复倍是。 

如恒河沙等、 无数诸众生, 于此佛法中, 种佛道因缘。 

尔时会中新发意菩萨八千人、咸作是念:‘我等尚不闻诸大菩萨得如是记,有何因缘、而诸声闻得如是决?’ 

尔时世尊知诸菩萨、心之所念,而告之曰:‘诸善男子,我与阿难等,于空王佛所、同时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阿难常乐多闻,我常勤精进。是故我已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阿难护持我法,亦护将来诸佛法藏,教化成就诸菩萨众,其本愿如是,故获斯记。’ 

阿难面于佛前,自闻授记、及国土庄严,所愿具足,心大欢喜,得未曾有。即时忆念过去无量千万亿诸佛法藏,通达无碍,如今所闻,亦识本愿。尔时阿难而说偈言: 

世尊甚稀有, 令我念过去, 无量诸佛法, 如今日所闻。 

我今无复疑, 安住于佛道, 方便为侍者, 护持诸佛法。 

尔时佛告罗侯罗:‘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蹈七宝华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当供养十世界微尘等数诸佛如来,常为诸佛而作长子,犹如今也。是蹈七宝华佛,国土庄严,寿命劫数,所化弟子,正法、像法,亦如山海慧自在通王如来无异,亦为此佛而作长子。过是已后,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我为太子时, 罗侯为长子, 我今成佛道, 受法为法子, 

于未来世中, 见无量亿佛, 皆为其长子, 一心求佛道。 

罗侯罗密行, 惟我能知之, 现为我长子, 以示诸众生。 

无量亿千万  功德不可数, 安住于佛法, 以求无上道。 

尔时世尊见学无学二千人,其意柔软,寂然清净,一心观佛。佛告阿难:‘汝见是学无学二千人否。唯、然,已见。’‘阿难,是诸人等,当供养五十世界微尘数诸佛如来,恭敬、尊重,护持法藏。末后、同时于十方国、各得成佛,皆同一号,名曰宝相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寿命一劫。国土庄严,声闻、菩萨、正法、像法、皆悉同等。’ 

尔时世尊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是二千声闻, 今于我前住, 悉皆与授记, 未来当成佛。 

所供养诸佛, 如上说尘数, 护持其法藏, 后当成正觉。 

各于十方国, 悉同一名号, 俱时坐道场, 以证无上慧, 

皆名为宝相。 国土及弟子, 正法与像法, 悉等无有异。 

咸以诸神通、 度十方众生, 名闻普周遍, 渐入于涅盘。 

尔时学无学二千人、闻佛授记,欢喜踊跃、而说偈言: 

世尊慧灯明, 我闻授记音, 心欢喜充满, 如甘露见灌。 

猜你喜欢
  妙法莲华经玄赞卷第四(本)·窥基
  無盡意菩薩經卷第四·欧阳竟无
  慧圆居士集序·太虚
  宗镜录卷第五十一·延寿
   第四十一則 趙州投明須到·胡兰成
  佛说佛名经卷第二十六·佚名
  雲峨喜禪師語錄目次·佚名
  卷第二十·费隐通容
  佛说宿命智陀罗尼经·佚名
  石雨禪師法檀卷第十·石雨明方
  合部金光明经卷第八·佚名
  佛说五无反复经·佚名
  佛祖心灯·佚名
  瑜伽论记卷第六(之上)(论本第二十至二十四)·遁伦
  卷四百四十·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四百八十一·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四百八十一蜘蛛类五言律蜘蛛          【唐】元 稹蜘蛛天下足巴蜀就中多缝隙容长踦虚空织横罗萦纒伤竹柏呑噬及虫蛾为送佳人喜珠栊无柰何其二网宻将求食丝斜误着人因依方

  • 明诗平论二集卷十八·朱隗

    五绝利瓦伊祯一首陈继儒十三首王思任二首 高攀龙四首邹廸光一首周 祝一首吴鼎芳一首葛一龙二首茅元仪一首文震亨一首潘一桂四首谭元春一首释明河一首释读彻一首钱继章一首陈名夏二首方以智十首吴伟业二首舒忠谠七首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宝训卷之三·李贤

    光禄大夫柱国少傅兼太子太傅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臣吕 本谨校 南京礼部祠祭清吏司郎中臣陈治本 南京兵部职方清吏司主事臣朱 锦 南京工部虞衡清吏司郎中臣吕胤昌谨阅育人才 ○正统十二年二月甲寅 上谕礼部尚书胡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十二·佚名

    嘉靖三年八月癸巳朔命原任给事中于桂陈洸史道阎闳御史曹嘉等俱复原职降南京太仆寺少卿夏良胜三级调外任先是洸奉使回籍居二年始复命在道已闻升潮广佥事犹以旧衔上言主事张璁等危言论礼出于天理人心之正而当道者目为逢

  • 卷之八十六·佚名

      顺治十一年。甲午。九月。丁亥朔。  ○己丑。上幸内院、召诸王、及九卿、科、道等汉官。赐茶毕因语及巡抚宜永贵疏称、满洲逃人甚多。捕获甚少而汉官议隐匿逃人之罪。必欲轻减一事。谕诸汉臣曰。朕荷天眷。抚

  • 卷之三十七·佚名

    宣统二年。庚戌。六月。癸酉朔。谕军机大臣等电寄杨文鼎、据电奏、剿办湘阴沅江匪徒情形。并拟大加<?目辟>暒穴<?曰融>夕<?夗贝>捕。分路清乡等语。着会同瑞澂妥筹办法。奏明办理。电寄  ○甲戌。谕军机大臣等、廷杰等奏

  • 卷三·宇文懋昭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重订大金国志卷三 纪年 太宗文烈皇帝一 太宗文烈皇帝元名乌奇迈後改名晟杨格太师第二子也【按金史太宗乃世祖之第四子】生时有白雉之祥既长方颐隆凖长八尺立发垂地为儿童时不喜嬉戏落落有大度会有

  • 卷一·傅恒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凖噶尔方略前编卷一康熙三十九年秋七月乙未命议青海事冝圣祖仁皇帝既平朔漠大功底定边圉宁谧防妄阿喇布坦者噶尔丹之兄子向与噶尔丹搆怨及噶尔丹既灭震慑天威卑词乞命圣祖仁皇帝宏如天之度特赐生全俾

  • 志卷第二十三 高丽史六十九·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礼十一。嘉礼杂仪。上元燃灯会仪。○小会日坐殿前期都校署设浮阶于康安殿阶前。 尙舍局率其属设王幄于殿上设便次于王幄东设二兽炉于前楹外

  • 第七章 在苏联 二 放不下架子·溥仪

    在苏联的五年拘留生活中,我始终没有放下架子。我们后来移到伯力收容所,这里虽然没有服务员,我照样有人服侍。家里人给我叠被、收拾屋子、端饭和洗衣服。他们不敢明目张胆地叫我“皇上”,便改称我为“上边”。每天早晨,他

  • 谭襄敏奏议巻三·谭纶

    明 谭纶 撰恭谢天恩疏【隆庆元年六月朔题】臣待罪四川巡抚于嘉靖四十五年十一月日防圣恩陞臣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总督两广军务兼理粮饷兼巡抚广西地方臣闻命即焚香望阙叩头谢恩讫隆庆元年三月初二日始与巡

  • 松阳讲义卷十一·陆陇其

    赠内阁学士陆陇其撰孟子伯夷非其君章这一章见君子不为一偏之学就是一部中庸的注脚盖天下道理只有一个中庸君子只在这条路上走稍有偏焉虽百世之师如夷恵者非君子所愿学也以伯夷之生平言之严于恶恶而不轻与人羣其一种不

  • 第十三章 28·辜鸿铭

    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辜讲孔子的一位学生(子路)问:“一个人必须怎样做,才能被称为绅士呢?”孔子回答:“必须是一个和谐,亲切而有真爱的人;对待朋友和谐而

  • 尚书表注卷下·金履祥

    宋 金履祥 撰泰誓上【古文第二十七】周书惟十有一年武王伐殷一月戊午师渡孟津作泰誓三篇泰誓惟十有三年春大防于孟津王曰嗟我友邦冡君越我御事庻士明聼誓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亶聪明作元后元后作民父母今商王

  • 卷六·黄伦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精义卷六      宋 黄伦 撰帝曰来禹降水儆予成允成功惟汝贤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不自满假惟汝贤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予懋乃德嘉乃丕绩天之厯数在汝躬汝终陟元后无垢曰鲧

  • 五星占·佚名

    我国古代现存最古的一部天文学著作,大约作于公元前170年左右。1973年底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中,有关天文学方面的约八千馀字,原件没有标题,帛书的整理者根据其内容定名为《五星占》,并区分为九章:第一章,木

  • 惹事·赖和

    短篇小说集。赖和著。收短篇小说14篇。《惹事》初载于1932年 《南音》 1卷2号、6号、9—10合刊号。收入1979年7月台北远景出版社版 《光复前台湾文学全集(1)》。这篇小说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描写主人公青年知识分子

  • 元诗体要·宋绪

    十四卷。明宋绪编 (生卒年均不详)辑。宋绪字公传,余姚(今浙江余姚)人,成祖时,预修《永乐大典》。当时被征同邑五人有宋孟岳、赵肤迪、朱德茂、张廷,书成后,都授官职,只有宋绪独自辞归。著有《元诗体要》。此书为元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