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吴儆

  儆字益恭,休宁人。生于宣和七年(1125)。绍兴二十七年(1157)登进士,调明州鄞县尉,历宫奉仪郎。淳熙初,通判邕州,任满入对,即擢知州事,兼广南西路安抚都监。以亲老情祠,得主管台州崇道观,转朝散郎致仕。淳熙十年(1183)卒,年五十九。宝祐中,追谥文肃。有竹洲集。

  念奴娇

  寿程致政

  凉生秋早,正梧桐院落,风清月白。帘卷香凝人笑喜,应是瀛洲仙谪。云绕画梁,花明彩服,中有人华髮。恩袍蓝绿,高年况已逾百。

  最是有子宜家,兰阶方竞,珠履延佳客。好唤凌波来洛浦,醉促霓裳仙拍。玉井开莲,金茎承露,莫惜金尊侧。试占弧兆,祥光已映南极。

  蓦山溪

  效樵歌体

  清晨早起,小阁遥山翠。頮面整冠巾,问寝罢、安排菽水。随家丰俭,不羡五侯鲭,软煮肉,熟炊粳,适意为甘旨。

  中庭散步,一盏云涛细。迤逦竹洲中,坐息与、行歌随意。逡巡酒熟,呼唤社中人,花下石,水边亭,醉便颓然睡。

  满庭芳

  寄叶蔚宗

  宿雨滋兰,轻风飐柳,新来随处和融。幽兰曲径,花气巧相通。燕子才飞又语,带芹泥、时点芳丛。微中酒,日长睡起,心事在眉峰。

  年年,春好处,联镳荡桨,拾翠挼红。任金貂醉脱,不放杯空。谁信风流一别,当时事、已逐飞鸿。云山晚,阑干罢倚,烟寺起疏钟。

  又

  用前韵并寄

  水满池塘,莺啼杨柳,燕忙知为泥融。桃花流水,竹外小桥通。又是一春憔悴,摘残英、绕遍芳丛。长安远,平芜尽处,叠叠但云峰。

  西湖,行乐处,牙樯漾鹢,锦帐翻红。想年时桃李,应已成空。欲写相思寄与,云天阔、难觅征鸿。空凝想,时时残梦,依约上阳钟。

  虞美人

  送兄益章赴会试

  银屏一夜金风细。便作中秋意。碧天如水月如眉。已有征鸿摩月、向南飞。

  金尊满酌蟾宫客。莫促阳关拍。须知丹桂擅秋天。千里婵娟指日、十分圆。

  又

  七夕

  飞桥驾鹊天津阔。云驭看看发。相思惟恨不相逢。及至相逢还是、去匆匆。

  垂丝插竹真堪笑。欲乞天孙巧。天孙多巧漫多愁。巧得千般争解、劝郎留。

  又

  双眸翦水团香雪。云际看新月。生绡笼粉倚窗纱。全似瑶池疏影、浸梅花。

  金翘翠靥双蛾浅。敛袂低歌扇。羞红腻脸语声低。想见流苏帐掩、烛明时。

  西江月

  竹里全无暑气,溪边长有清风。荷花落日照酣红。雨过遥山翠重。

  老作宫祠散汉,本来田舍村翁。腰缠三万禄千钟。也是一场春梦。

  浣溪沙

  题星洲寺

  十里青山泝碧流。

  夕阳沙晚片帆收。

  重重烟树出层楼。

  人去人来芳草渡,

  鸥飞鸥没白蘋洲。

  碧梧翠竹记曾游。

  又

  次范石湖韵

  歙浦钱塘一水通。

  闲云如幕碧重重。

  吴山应在碧云东。

  无力海棠风淡漾,

  困眠宫柳日葱茏。

  眼前春色为谁浓。

  又

  题馀干传舍

  画楯朱栏绕碧山。

  平湖徒倚水云宽。

  人家杨柳带汀湾。

  目力已随飞鸟尽,

  机心还逐白鸥闲。

  萧萧微雨晚来寒。

  又

  登镇远楼

  寒日孤城特地红。

  瘦藤扶我上西风。

  一川平远画图中。

  江海一身真客燕,

  云天万里看归鸿。

  吴山应在白云东。

  又

  竹洲七夕

  秋到郊原日夜凉。

  黍禾高下已垂黄。

  荷花犹有晚来香。

  天上佳期称七夕,

  人间好景是秋光。

  竹洲有月可徜徉。

  又

  风入枯藜衣袂凉。

  江枫园柳半青黄。

  洗车飞雨带天香。

  世事一场真大梦,

  宦情都薄似秋光。

  竹洲有酒可徜徉。

  又

  和前镇远楼韵

  斜阳波底湿微红。

  朱栏翠袖倚轻风。

  平平山色有无中。

  俯首微官真自缚,

  高飞远举羡冥鸿。

  何时一艇大江东。

  又

  咏梅

  茅舍疏离出素英。

  临风照水眩精神。

  娟娟新月又黄昏。

  削约寒枝香未透,

  细看频嗅独消魂。

  为谁消瘦不禁春。

  减字木兰花

  中秋独与静之饮

  碧梧秋老。满地琅玕纷不扫。

  门掩黄昏。惟有年时月照人。

  凄凉满眼。肯作六年灯火伴。

  莫说凄凉。来岁如今天一方。

  又

  朱子渊见和,次韵为谢

  思君欲老。一榻尘生谁与扫。

  禄仰晨昏。同是迟迟去鲁人。

  行当洗眼。看子青藜来夜伴。

  莫变炎凉。斩马还须请上方。

  又

  少陵未老。曾把千人军独扫。

  髮白眵昏。却作天涯流落人。

  只堪合眼。夜直谁能潜入伴。

  斗酒西凉。何似卑栖且远方。

  又

  此身已老。三径都荒长却扫。

  面目尘昏。怕著朝章揖贵人。

  难瞒明眼。只有青山堪作伴。

  触事心凉。无病何劳更觅方。

  念奴娇

  寿陈尚书母夫人

  东风着意,正群芳未放,蟠桃初缀。王母当年亲手种,来作人间上瑞。婺女星躔,金华福地,聊驻千千岁。恰才八十,百分未及一二。

  况是间生英贤,名高日月,未说文昌贵。今日凝香称寿斝,来岁衮衣当发。黄贴天香,太白珍膳,押赐传中旨。戏拈金果,宫娥应是争取。

  又

  寿吴宰

  延州积庆,到如今千载,芳传遗绪。世袭簪缨来旧治,依约棠阴如故。百里休声,三年遗爱,若迹高今古。邑人尽道,郎君福过渠父。

  州悬岂久徒劳,汉家密令,须作三公去。今入花城称寿处,他日荣归禁路。黄贴天有,上尊名酒,押赐传天语。朱颜绿鬓,腰黄绸蹙金缕。

  又

  相逢恨晚,人谁道、早有轻离轻折。不是无情,都只为、离合因缘难测。秋去云鸿,春深花絮,风雨随南北。絮飞鸿散,问谁解舀得得。

  君自举远高飞,知他此去、萍梗何时息。雅阁幽窗欢笑处,回首翻成陈迹。小楷缄题,细行针线,一一重收拾。风花雪月,此生长是思忆。

  西江月

  山色不随春老,竹枝长向人新。桃蹊李径已成阴。深院莺啼人静。

  尘世白驹过隙,人情苍狗浮云。不须计较谩劳神。且恁随缘任连。

  浣溪沙

  春题别墅

  暖日和风并马蹄。

  畦秧陇麦绿新齐。

  人家桑拓午阴迷。

  山色解随春意远,

  残阳还傍远山低。

  晚风归路杜鹃啼。

  又

  和前次范石湖韵

  帘额风微紫燕通。

  楼头柳暗碧云重。

  玉人争劝玉西东。

  醉拥雕鞍金蹀躞,

  夜归花院玉葱茏。

  归心何事与山浓。

  又

  代作

  已是青春欲暮天。

  酒愁离恨不禁添。

  尊前休说见郎难。

  别后要知还有意,

  生前莫道便无缘。

  雁来频寄小蛮笺。

  又

  戏陈子长

  汗褪香红雪莹肌。

  装馀静丽雾裁衣。

  晚凉新浴倚栏时。

  帘卷轻风斜虿髮,

  杯深新月坠蛾眉。

  此时风味许谁知。

  朝中措

  代宋仲温上德操

  文章声价擅南州。人物更风流。岂久徒劳州县,看看催上瀛洲。

  朱颜绿鬓,画堂标王疑误,宝带垂镠。睡起八砖影转,归来双烛光浮。

猜你喜欢
  卷五百零三·彭定求
  卷三百七十·彭定求
  赵彦端·唐圭璋
  苏泂·唐圭璋
  ◎卷上·瞿佑
  ◆朱处士希晦(云松巢集)·顾嗣立
  第八回 尹夫人囚车被劫·陈端生
  第二十一齣~第三十齣·汪廷讷
  楔子·佚名
  卷五·郭则沄
  嘉禾百咏·张尧同
  卷十三·王琦
  卷二十六·佚名
  卷四·陈廷敬
  和燕公岳州山城·张说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丁持正·唐圭璋

      碧桃春   几年辛苦捣元霜。一朝琼粉香。云英缥渺曳仙裳。相将骑凤凰。   钅訇帝乐,酌天浆。千年颜色芳,从兹归去白云乡。碧桃春昼长。

  • 卷六百七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金书御定全唐诗卷六百七十七郑谷送水部张郎中彦回宰洛阳何逊兰休握陶潜柳正垂官清真塞诏事简好吟诗春漏怀丹阙凉船泛碧伊巳虚西阁位朝夕凤书追赠咸阳王主簿可爱咸阳王主簿穷经尽到昔贤心登科未足酬多学执卷犹

  • 校訂三國遺事敘、例言·一然

      校訂三國遺事敘三國遺事。繼金氏史記而作。收錄新羅高句麗百濟三國遺聞逸事者。高麗忠烈王時。僧一然所撰也。書凡五卷。分為九門。初無序跋。冠以三國年表。所紀神異靈妙。專主崇佛弘法。論者謂荒誕不經。不足取

  • 奉旨讯问曾静口供二十四条 二十一、自称忠民义士的曾·雍正

      二十一、自称忠民义士的曾静,你为什么要甘愿赴蹈灭族死罪而谋反呢?  【原文】  奉旨讯问曾静:你供称“身居山谷,我皇上御极初年,大德尚未遍洽,即为奸言先入,遂尔步步生疑,后此入耳谣传,皆与圣祖皇帝为仇为敌之事。因身

  •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二十二·徐乾学

    宋纪一百二十二【起阏逢涒滩十月尽着雍困敦九月凡四年】孝宗绍统同道冠徳昭功哲文神武明圣成孝皇帝隆兴二年冬十月丁夘知枢密院事贺允中致仕 庚午诏曰朕每聴朝议政顷刻之际意有未尽自今执政大臣或有奏陈宜于申未间入

  • 卷之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七八 直隶总督周元理奏续得遗书六十六种并进呈书目折·佚名

    七八 直隶总督周元理奏续得遗书六十六种并进呈书目折乾隆三十八年五月二十四日直隶总督臣周元理谨奏,为钦奉上谕事。窃臣准部咨奉上谕,采访遗书,先据各属送到赵南星《学庸正说》、《范景文诗文集》、成克巩《伦史》崔维

  • 任速哥传·宋濂

    任速哥,渤海人。自幼以孝顺父母闻名。性格潇洒、刚直,仗义疏财,不依靠势利,凡与义有关的事,必定尽力去做,具有古侠之风度。在家中诚实、恭敬,即使是儒家学者也不能超过他。最初世袭父亲右卫千户之官,公卿们以他贤德而推荐于朝

  • 卷二·王葆心

    罗田王葆心撰鄂砦续篇鄂砦附篇附:皖砦篇山砦用兵年表鄂砦续篇王葆心曰:余读近人俞樾集,而见其兄林官泉州厦防同知时肇有陈金龙一事。陈金龙者,漳州人;其先世避明季乱,入深山中,二百年不薙发。洪秀全微时,尝至其地,与之为异姓兄

  • 齐欲攻宋秦令起贾禁之·佚名

    【提要】 在国际关系中,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一切以现实的利益作为进行外交的标准和圭臬。赵国合纵攻秦失败之后,苏秦再一次将合纵的希望寄托在齐国身上,凭着他的凌厉词锋和对国际斗争的真知灼见,说服赵国驾

  • 卷六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万寿盛典初集卷六十六歌颂六【大臣五】敬颂万寿诗【五言排律十二韵】原任经筵讲官吏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致仕【臣】仇兆鳌元后星周始阳和大庆频海山呈瑞异郡国集臣邻耳顺聪逾达心澄悟入神经筵实学懋黼座

  • 严观韶·周诒春

    严观韶 字凤成。生于广东香山。永久通信处。上海靑年会。已婚。初学于檀香山。为檀香山丽记报经理。光緖二十九年。自费游美。光緖三十四年。入鄂海阿大学。习商业。宣统元年。入埃瓦省立大学。宣统二年。入芝加哥大

  • 道艺·方以智

    心有天游,乘物以游心,志道而终游艺者,天载于地,火丽于薪,以物观物,即以道观道也。火固烈于薪,欲绝物以存心,犹绝薪而举火也。乌乎可?圣人知之:欲禁制之,先鼓舞之,劳其生而养之,因以费其智巧,节宣其气而隐其情,使乐受其声施,而渐渍于不

  • 正赏第五十一·佚名

    赏者,所以辩情也。评者,所以绳理也。赏而不正,则情乱于实;评而不均,则理失其真。理之失也,由于贵古而贱今;情之乱也,在乎信耳而弃目。古今虽殊,其迹实同;耳目诚异,其识则齐。识齐而赏异,不可以称正;迹同而评殊,未得以言评。评正而赏

  • (六)·梁漱溟

    从上所述,昔贤讫未得其至近至妥之路以指教于学者,后之人顾能得之邪?此必须具体作答,即伍、严两先生为学之路是已。然两先生固有所不同。欲言其所用功夫之不同,还须从其解书不同说起。伍先生之讲“格物致知”也,

  • 思益梵天所问经卷第一·佚名

    姚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林。与大比丘僧六万四千人俱。菩萨摩诃萨七万二千人。皆众所知识。得陀罗尼无碍辩才及诸三昧。于诸神通无所挂碍。善能晓了诸法实性。悉皆

  • 居士分灯录目录·朱时恩

    上卷维摩诘傅大士杨衒之向居士李通玄庞道玄(附韩愈)崔群甘贽陆亘白居易裴休李翱于頔王敬初陈操陆希声张拙王延彬王随杨亿曾会李遵勖许式夏竦范仲淹(附尹洙。朱炎。晁逈。李沆。杜衍。张方平)杨杰刘经臣孙比部(附杨畋

  • 菩萨十住行道品经·佚名

    一卷,西晋竺法护译。华严经十住品之别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