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观总相论颂一卷

    陈那菩萨造

    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

  诸有乐略者  彼已显方隅

  若有爱烦文  为彼说总相

  由声及义智  俗言为本者

  是观总相言  此颂声及义

  谓声并义二  此中二种智

  名声兼义智  彼为根本者

  谓即于因义  由诸世间说

  以声义智本  是故勒为颂

  声义及智义  故略造斯论

  问名义连属  是俗说为本

  何以故今云  但唯办声义

  答曰不如此  纵有连属声

  唯名与义二  诸有许共相

  所诠及能诠  此中理印持

  咸摄入于此  谓不相离性

  方许相连属  故今不别说

  由能诠名等  唯局连属门

  了彼所诠义  故以总相性

  方得解了者  后当以广说

  故唯声义智  连属道理成

  有余复意乐  此中名义二

  有三种差别  谓声并义二

    观总相论颂一卷

猜你喜欢
  诣菩提场品第十九·佚名
  卷三十三·佚名
  卷九十二·佚名
  卷二百九十三·佚名
  序·佚名
  卷三百四十八·佚名
  卷第二十八·佚名
  静心听佛语·李叔同
  佛说方等般泥洹经卷下·佚名
  卷八十八·佚名
  卷一百七(东晋天竺居士竺难提译)·佚名
  四明尊者教行录卷第七·宗晓
  第二十一章 觉方王事业的末期与羯磨旃陀罗王时代·多罗那他
  卷五百七·佚名
  与众采女游居品第八·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九·王昶

    钱澄之一首 钱光绣一首 季孟莲一首 贺裳二首 李炜二首王翃一首 沈自徵一首 沈际飞一首 姜实节一首 钱士贲一首杜濬一首 纪映钟一首 陆嘉淑一首 韩纯玉六首 周珽六首朱茂睭二首 孙绍祖一首 顾朝桢一首 

  • 广陵诗钞·吴之振

    王令寒林石屏虢山之远数千里,虢石之重难将持。舟车虢来每苦重,釜盎尚弃不肯携。苟非世尚且奇怪,孰肯甚远载以来。何况虢人自珍秘,得一不换千琼瑰。流传中州盛称尚,主以诧客客见祈。世人贱真珍贵假,见者喜色留肤皮。强材美干

  • 卷之三百二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两朝纲目备要卷十二·佚名

    宁宗嘉定二年【己巳】春正月庚子诏条陈节用事令内外有司条陈丁巳楼钥参知政事章良能同知枢宻院事宇文绍节签书枢宻院事庚申诏举监司郡守侍从两省台谏各举治行尤异者二三人二月庚午黎州蛮蓄卜防边

  • 提要·赵子栎

    《杜工部年谱》一卷,宋赵子栎撰。子栎字梦授,太祖六世孙,元佑六年进士,绍兴中官至宝文阁直学士,事迹具《宋史》本传。子栎与鲁訔均绍兴中人。然子栎撰此谱时,似未见訔《谱》。故篇中惟辨吕大防谓甫生于先天元年之误。考宋人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一 列传二百八十一·纪昀

    列传元 【三十五】○元三十五张立道 张庭珍【庭瑞】张惠刘好礼 王国昌【通】 姜彧张础吕■〈或,土代一〉 王 恽张立道张庭珍张惠刘好礼王国昌姜彧张础吕■〈或,土代一〉王恽△张立道张立道字显卿大名人父善登金进士

  • 第二节番社·佚名

    第一 碑文第二 碑文第一碑文台湾县正堂章,为恳饬埔界等事。干隆二十年四月二十四日,蒙本府宪锺信牌饬知,奉蒙藩宪德、巡抚部院锺、总督部堂咯批:本县勘详东方木烧椩寮一带,与内门之头、二、三重埔及龙潭口、金牧椅等处埔地

  • 卢文纪传·薛居正

    卢文纪,字子持,京兆万年人。后唐长兴末年,任太常卿。卢文纪相貌魁武伟岸,声音高昂清朗,对答响亮铿锵,饮食量大。奉命出使川蜀,经过岐下,当时唐末帝为岐下主帅,以主人的身分礼遇接待他,观察卢文纪的仪态志趣,招待颇为周到热情。清

  • 卷五十五·阿桂

    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寿盛典卷五十五典礼【六 銮仪】【臣】等谨按三皇夀世传乘云驾六羽之仪洎乎尧造彤车舜建鸾和夏绥殷辂制递详矣顾以扬帝代之闳规天行星陈灿无弗备至於茂彰鸿典炳焕夀图虽夙具之仪观而法仗流辉有同剙

  • 卷二百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十五经籍考【五】经【春秋】日讲春秋解义六十四卷圣祖仁皇帝御制序曰朕惟春秋者帝王经世之大法史外传心之要典也大义炳若日星而褒贬笔削微显婉章非後世所能窥至其立法谨严宅心一本忠恕

  • 卷一百二十九·宋敏求

    钦定四库全书唐大诏令集卷一百二十九宋 宋敏求 编蕃夷册文册突厥李思摩为可汗文册踈勒国王文册莫贺咄吐屯为顺义王文册突厥苾伽骨吐禄为可汗文册骨吐禄三姓毗方伽□利发文册突骑施黑姓可汗文册囬纥为英武威远可汗文

  • 卷九十五·顺治

    <子部,儒家类,御定孝经衍义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九十五士之孝事长魏王脩初平中北海孔融召以为主簿守高密令豪彊慑服举孝廉脩让邴原融不听时天下乱遂不行顷之郡中有反者脩闻融有难夜往奔融贼初发融谓左右曰能冒

  •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第三·圆仁

    开成五年五月十七日,将延历寺未决三十条呈上志远知尚,请决释。志远和尚云:「见说天台山已决此疑,不合更决。」不肯通矣。晚际,与数僧上菩萨堂院,见持念和尚,年七十,适见可卌来也。人云:「年高色壮,得持念之力。」开堂礼拜大圣文

  •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二十五·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银青光禄大夫试光禄卿慈觉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忍辱波罗蜜多品第八之余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忍辱波罗蜜多。所谓自身毕竟忍辱。有我等相非究竟忍。何以故。若他嗔恚来娆恼时及能忍受。于心

  •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五十四卷·宝亮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五十四卷(师子吼品第廿三)举十一事释师子吼义 师子吼六问问佛性 答第一问 答第二问 答第三问 答第四问 显众生不见佛性无明[雨/复]故又未能度十二缘河犹如菟马 辨十二因缘因重果义 辨

  • 诸佛集会陀罗尼经一卷·佚名

    唐三藏法师提云般若等奉 制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恒伽河边。护世四天王之所围绕。尔时世尊告毗沙门等四天王言。汝等当知一切众生。若男若女若长若幼。皆为四种大怖所缠。谓生老病死。然于其中死怖一种最难除遣。我今

  • 第四 大品·佚名

    一 安拔萨卡拉鬼事一跋耆毗舍离,城中离车王,安跋萨卡拉。于城外见饿鬼,其处而问彼:二&ldquo;此人无床座,世间所皆无,不进亦不退,着物饮食物,待仆彼皆无。三见闻之亲友,又因之此人,无施惠前世,彼等不能见,此人人所弃。四堕入恶趣

  • 胜幡璎珞陀罗尼经·佚名

    全一卷。宋代施护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旨在阐明除障法。内容叙述昔时释尊于喜乐山顶之天宫,为大梵王及观世音菩萨宣说胜幡璎珞陀罗尼,谓受持读诵此陀罗尼,能灭尽五逆重罪,获得大富贵。本经之异译本有玄奘译之胜幢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