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民间教化何在
陈东原君云:“吾人常说中国为文明最古的国家,但一看现在社会污秽、浪漫、虚伪、自私、不讲礼貌、无同情心,每使人怀疑“是不是礼教之邦”!嘴里虽然不说,心中如此怀疑的实在很多”。
梁漱溟君则云:“俗常以为孔子的教化实支配了二三千年的中国人生,其实孔子的教化久已不得而见,现在所留的不过是孔子的语言道理,其影响人生的势力是很勉强的。必将全部生活事实安排妥当而美化,如儒家礼乐者,才得直接影响到整个生命,而澈底换一新人生。真正中国人生之开辟,其必前乎孔子,而周公当为其有力的成功者。周公并没有道理给人,而给人以整个人生,自非礼乐,谁能以道理代替宗教?自非礼乐,谁能以道理扭转过那古代野蛮的人生?孔子祗是对于周公及其以前的制作大有所悟之人,于是这一分遗产就由他承受了。而礼之崩、乐之亡,便已于此时渐渐开始”!
陈、梁二君的话,同明周公的礼乐,并没留存到现在的中国社会;梁君更明留存的仅孔子的语言道理。但周公的礼是否本惟语言道理,并未成为整个人生,仍是问题。纵会实施,然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所施礼乐亦祗行于大夫以上的贵族,并未成为整个庶民教化。纵曾由贵族身教已感化及士庶的全社会,亦祗及周、畿、鲁邦而已,未足云中国整个人生!孔子时周已东迁,早礼崩乐坏矣!鲁存遗风,故欲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道、或即孔子常梦见的周公礼乐。然则一二千年来中国之民间教化何在?
如不是仅为孔子语言道理封蔽的所谓儒者,而是能深察中国民间实况的中国人,则知中国数千年来的社会,大抵可分为士大夫以上的少数上层,与商、工、农的多数下层,商、工、农尤以农民占多数。多数“老百姓们,遇事声言凭良心,遇问题吃茶讲理,尊老恤苦,济生哀死,虽法律有所不周,教育多有未及,灾祸时感侵逼,生活水准低劣,而仍能忍耐著繁衍著勤勤恳恳乐天安命”,其根本盖在农业社会之家法宗族。在此家法法、宗族法上周孔遗化为之节文者,则敬祖、孝亲、尊长老、重妇节、尚友义而已。其能亹亹不倦,耐苦为善,则多藉佛教前因后果、善恶报应的劝诫,道教奉天事神、积功受封的诱化之力。
设能深入农、工、商民间而谛察之,则知其有扶生助葬,养老济病,拯天灾人祸之难,救鳏寡孤独之苦,加以修桥补路、义渡侠行等社会慈善公益,都出于庙会善堂。此等庙堂,大抵崇奉观音、玉皇、关帝等,策动以因果报应、观音灵感之佛化,助成以内外功行、受天封神之道教,此民间教化主重于释、道,而儒则惟在支持家族宗法。士大夫以上读书人,更加臣属于君上之忠节,乃侧重儒教。然僧、道及一分读书士女,仍专崇释、道。其十之七八,又儒、释、道混合化,纯儒在士夫中什一耳,为数亦不过数百万人。今有四百万天主教徒,数百万基督教徒,二千数百万回教徒,而蒙、藏及内地僧尼及在家男女之佛教徒至少五千万,其余三万数千则大概为儒、释、道混合化中之汉人。而今日之新生活运动,则以西洋近代工业社会新生活为本质,纳入管子、道、法、儒合化礼义廉耻之四维,张为国民活动新型式,然要须分析提炼出中国整个民间教化──儒、释、道和合化──的精神,去其渣滓以充实于新生活运动,乃可成为普遍的新颖的民间教化,有中国的整个新人生出现,使已堕落为污秽、浪漫、虚伪、自私、没有礼貌、无同情心的国民,变成整洁、朴实、热诚、服勤、尚公、健美之新国民。
此非仅执孔子的语言道理,梦想周公礼乐,欲以替换宗教扭转近代堕落的人生者所能为力;尤非一笔抹煞民间教化为迷信的人能办得通。要须深察民间教化而分析提炼以出之,方能实现出中国整个的新人生!(见海刊二十四卷五期)
猜你喜欢 費隱禪師語錄卷第十·费隐通容 仁王般若陀罗尼释一卷·佚名 空品第十八·佚名 普游品第十五·佚名 缘生初胜分法本经卷上·佚名 大乘止观法门释要卷第三·智旭 佛说佛印三昧经·佚名 卷第二十五·佚名 卷五百五十三·佚名 卷九十四(罗什译)·佚名 入就瑞白禪師語錄卷之二·明雪 第四 弥多求学童所问之义释·佚名 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圆集要义释论卷第三·佚名 成实论 第四卷·佚名 卷第六十九·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