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提要

  【臣】等谨按春秋三传辨疑二十卷元程端学撰是书以攻驳三传为主凡端学以为可疑者皆摘録经文文而疏辨于下大抵先存一必欲废之心而百计以求其瑕纇求之不得则以不可信一语防之葢不信三传之説创于啖助赵匡【按韩愈赠卢仝诗有春秋三传束髙阁独抱遗经究终始之句仝与啖赵同时葢亦宗二家之説者以所作春秋摘防已佚故今据现存之书惟称啖赵】其后析为三派孙复尊王发微以下弃而不驳传者也刘敞春秋权衡以下驳三传之义例者也叶梦得春秋谳以下驳三传之典故者也至于端学乃兼三派而用之且并以左传为伪撰变本加厉罔顾其安至是而横流极矣平心而论左氏身为国史记录最真公羊谷梁去圣人未逺见闻较近必斥其一无可信世宁复有可信之书此真妄搆虚词深诬先哲至于褒贬之义例则左氏所见原疎公谷两家书由口授经师附益不免私増诚不及后来之精宻端学此书于研求书法纠正是非亦千虑不无一得固未可恶其刚愎遂防屏其説也通志堂经解所刋有本义有或问而不及此书据纳喇性徳之序葢以残缺而置之此本为浙江呉玉墀家所藏第一卷蠧蚀最甚有毎行惟存数字者然第二卷以下则尚皆完整今以永乐大典所载校补其文遂为全帙呉本于左氏所载诸轶事毎条之下俱注非本义不録字疑为端学定藳之时加以签题俾从删削而缮冩者仍误存之也以原本如是今亦姑仍其旧焉乾隆四十六年五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 【臣】 陆 费 墀

猜你喜欢
  景公欲杀犯所爱之槐者晏子谏第二·晏婴
  译诸名·方以智
  法言義疏六·汪荣宝
  卷三·蔡清
  春秋稗疏卷二·王夫之
  卷十二·程端学
  卷十·黄伦
  卷三百三十六·佚名
  道院集要卷二·晁迥
  序·虚舟普度
  起世经卷第七·佚名
  现忧惧品第九·佚名
  卷六十八·佚名
  合部金光明经卷第七·佚名
  大般涅槃经 第十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祖吴·唐圭璋

      吴,建安人,宝庆二年(1226)进士。   水龙吟   寿郑尉,集郑姓事   紫貂南北分荣,有人瑞凤池疏秀。月斧云斤,成三绝,辉华星斗。早岁从车,乌戎口伐,奇功立就。更题衡忠义,传家清白,人道外甥似舅。   好看五经说后。步蟾宫

  • 卷五百四 列传二百九十一·赵尔巽

      ◎艺术三   王时敏族侄鉴 子撰 孙原祁 原祁曾孙宸 陈洪绶崔子忠 禹之鼎余集 改琦 费丹旭 释道济髡残 朱耷 弘仁王翚吴历 杨晋 黄鼎方士庶 恽格马元驭 王武 沈铨龚贤赵左 项圣谟 查士标 高其佩李世倬 朱伦瀚张鹏

  • 卷第二百七十七·胡三省

    后唐纪六〔起上章摄提格(庚寅),尽玄黓执徐(壬辰)六月,凡二年有奇。〕明宗圣德和武钦孝皇帝中之下长兴元年〔(庚寅、九三○)是年二月方改元。〕1春,正月,董璋遣兵筑七寨于剑门。辛巳,孟知祥遣赵季良如梓州修好。〔先是董璋在东川,

  • 卷之二百四十五·佚名

    洪武二十九年三月戊午朔四川永宁州土官剌他男剌马逃等酉阳军抚司土官冉兴邦等贡方物赐钞有差○沈阳卫火延烧仓库及军民庐舍○遣官往四川天全六番招讨司核实洪武二十四年至二十六年茶课○庚申命中军都督府都督佥事朱信

  • 卷十五·张九成

    钦定四库全书孟子传卷十五宋 张九成 撰孟子曰为政不难不得罪于巨室巨室之所慕一国慕之一国之所慕天下慕之故沛然徳教溢乎四海一国之心归于一国之贤者人君能即民心所归之人而用之则一国之人欢欣鼓舞令之则听禁之则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五十五·佚名

    万历二十年十二月丁亥朔命教习庶吉士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罗万化延绥巡抚兵部左侍郎兼右佥都御史贾仁元各回部管事○三边总督叶梦熊题宁贼荡平皆出 圣断庙谟谁敢欺 陛下欺 上天以要功希宠者臣奉敕书曰宁夏哱承恩据

  • 卷之十九·佚名

    光绪元年。乙亥。冬十月。甲子朔。享太庙。遣顺承郡王庆恩恭代行礼。外起居注○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泰东陵。裕陵。昌陵。昌西陵。慕陵。慕东陵。定陵。  ○遣官祭穆宗毅

  • 隨本消息第九·苏舆

      顏淵死,子曰:“天喪予。”子路死,子曰:“天祝予。”西狩獲麟,曰:“吾道窮,吾道窮。”三年,身隨而卒。天命成敗,聖人知之,有所不能救,命矣夫。   先晉獻之卒,齊桓為葵丘之會,再致其集。先齊孝未卒一年,魯僖乞師取 。晉文之威

  • 胡子衡齐序·胡直

      胡子衡齐序  胡子之书曰衡齐,既成,而长洲令曾凤仪氏刻之,属不侫贞序焉。夫胡子何以称衡齐也?衡者平也,所以平低昂而使之当也;齐者和也,所以和诸味而使之成也。胡子之所为衡齐也,其大指曰:吾儒与他道角,吾处吾胜而求彼负,以

  • 卷二十九·程公说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分记卷二十九   宋 程公说 撰书十一疆理书第五郑地緫説周宣王初封其母弟友于宗周畿内是为郑桓公今华州郑县也号曰先郑为幽王大司徒甚得周众与东北之人问扵史伯曰王室多故余安逃死史伯曰其济洛河

  • 评宋明学说与佛学之真诠·太虚

    迩来中国之学者,颇有作学术史而窥探佛学者。姚鹓鶵君之作此篇,盖亦由著学术史之眼光出之者,其用心者勤矣!第予谓要论宋、明以来之学术:第一、须知皆儒、佛、道三教混合之学术;第二、须知最重要者尤在乎佛学;第三、须知由五代

  • 卷第二十六·志磐

    佛祖统纪卷第二十六宋咸淳四明东湖沙门志磐撰净土立教志第十二之一莲社七祖始祖庐山辩觉正觉圆悟法师(慧远。师道安法师) 二祖长安光明法师(善导云是弥陀化身) 三祖南岳般舟法师(承远) 四祖长安五会法师(法照善导

  • 幕后凶手·阿加莎·克里斯蒂

    波洛的最后一案。这是阿加莎·克里斯蒂在1975年完稿的作品,是留给女儿罗莎琳德的礼物,书中黑斯廷斯之女朱迪斯即以罗莎琳德为原型。黑斯廷斯上尉应波洛之邀,在事隔多年后回到了现已是乡间旅馆的斯泰尔斯庄园——这对老朋

  • 吴都文粹·郑虎臣

    地方诗文总集。十卷,卷三至卷七为诗。宋郑虎臣编纂。郑虎臣字景兆,吴(今江苏苏州)人。曾为会稽尉。南宋德祐初,自请监押奸臣贾似道,押至漳州木绵庵,椎杀之。郑虎臣为吴中巨富,热心当地文献,辑此书以存苏州风土演变痕迹。吴中

  • 皇极经世·邵雍

    北宋邵雍撰。原书已不得见。现流传的各版本,虽卷数各不相同。但大都保留原书的基本内容。这是一部借《易卦》推衍,用以说明万物生成、道德渊源和世界治乱的象数学体系,带有浓厚的神秘主义和宿命论色彩。按其子邵伯温

  • 雨村曲话·李调元

    古典戏曲论著。2卷。清人李调元著。这部论著上卷重在议论元代作家、作品,下卷重在议论明、清作家、作品,但多摘引前人的论述以表达自己的戏曲见解,其中作者亦有不少发挥。在上卷中他高度赞扬了《西厢记》的艺术成就,认为

  • 隋书·魏徵

    唐魏征等撰,85卷。现通行版本为中华书局校点本。现存最早版本为元刊本。本书起自隋开皇元年(581),迄于隋义宁二年(618),记38年隋之史事。其中纪、传55卷,由魏征、颜师古、孔颖达、许敬宗等撰。志30卷,由于志宁、李淳凤等撰

  • 蜀鉴·郭居仁

    十卷。不著撰人。书前方孝孺序称,宋端平中,邵武李文子尝仕于蜀,搜采史传,起秦取南郑,至宋平孟昶,上下二千年事之系乎蜀者,为书十卷云云,世遂题为李文子撰。又,宋端仪《考亭渊源录》有李文子,字公瑾,光泽(今属福建省)人,李方子之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