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教影响华族思想之最大者

佛教未传人中国以前,中华民族对于人死后之观念,大抵不出配天为神及入地为鬼之二途。如孝经文王配天,及左传郑庄公黄泉相见,及越绝新书夫差羞见先王于地下,勾践赐剑死文种令先至地下为前驱等等,书不胜书。晋、隋、唐、宋以来,于佛教传入之后,则“前世修来的”,“前世不修修来生”,“变牛变马去还”,“不要欠来生债”,“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这种流行于文学或俗语的前世来生思想,不知多少,确是汉以前没有的。直至最近民族英雄的方先觉将军,在衡阳不守前夜的一电,有“来生再见”一语,脍炙人口。

这种思想的好不好,似乎在各人的观点或立场,有种种看法不同。近人大抵以为这种思想的流行,有容易使人归之前世或望之来生,而逃避现实不求积极解决的嫌疑;然使人负起自食其果、自造其因的责任,对当前所受则还前因而安之若素,对今后所期则望后果而持之有恒,毕竟是有益的!(见海刊二十六卷十二期)


猜你喜欢
  卷五十八·道世
  佛说大白伞盖总持陀罗尼经·佚名
  佛说大般泥洹经卷第一·佚名
  斥欧阳竟无之魔说·印光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七·佚名
  撰集三藏及杂藏传·佚名
  称赞大乘功德经·佚名
  大乘集菩萨学论 第十八卷·佚名
  第二十七卷·佚名
  卷一百三十四·佚名
  论佛教伦理讲话·太虚
   第十二則 洞山麻三斤·胡兰成
  大般涅槃經卷第十·欧阳竟无
  告全世界佛教徒·太虚
  卷第十九·永觉元贤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七·袁华

    ●钦定四库全书耕学斋诗集卷七(明)袁华 撰○古诗(七言)送朱道原归京师君不见范蠡谋成吴社屋归来扁舟五湖曲之齐之陶变姓名治产积居与时逐又不见子贡学成退仕卫废举鬻财齐鲁地高车结驷聘诸侯所至分庭咸抗礼马医洒削业虽微

  • 卷四百六十五·列传第二百二十四·外戚下·脱脱

        ◎外戚下   ○孟忠厚 韦渊 钱忱 邢焕 潘永思 吴益 李道 郑兴裔 杨次山   孟忠厚,字仁仲,隆祐太后兄,追封咸宁郡王彦弼子也。后退居瑶华宫,哲宗恩眷不衰,故忠厚得以仕进。宣和中,官至将作少监。靖康元年,

  • 卷二百九十二·列传第一百八十·忠义四·张廷玉

        ◎忠义四   ○张允登 张光奎 李中正方国儒 何承光 庞瑜尹梦鳌 卢谦 龚元祥 王信史记言 梁志仁 王国训 黎弘业 张绍登 王焘 蒋佳徵徐尚卿 阮之钿 郝景春 张克俭 徐世淳   张允登,汉州人。万历三十八

  • 奉旨问讯曾静口供十三条 七、明朝亡于李自成之后,清·雍正

      七、明朝亡于李自成之后,清兵的确是明臣请来除寇治乱的,是救亿万生灵于水火之中的仁义之师啊!  【原文】  问曾静:旨意问你书内云“明亡之恨”等语。前明之亡国,亡于流寇李自成之手,与我朝毫无干涉。自有明之季,政教

  • 第二十回 勤南略赍志告终 据大位改元颁敕·蔡东藩

      却说忽必烈奉敕北归,至京兆地方,闻有阿拉克岱尔及刘太平二人,奉蒙哥汗命,鉤考诸路财赋,京兆所属官吏,相率得罪。忽必烈道:“此处官属,归我管辖,大半是我所派遣,难道都贪婪不成?这次我出师西南,距主太远,朝右定有谗佞,说我短处,

  • 目录·丁耀亢

    卷一 大逆二十九案 一、隋炀帝大逆无道 二、张衡贼臣之报 三、卫州吁弑其君桓公 四、宋太子劭巫蛊弑逆 五、寒浞杀羿六、苌弘知蔡祸将周 七、王莽盗名篡汉八、董卓燃脐达旦(附)吕布负丁建阳九、南宫长万弑闵公一

  • 卷之五十八·佚名

    洪武三年十一月丙戌朔○庚寅 上以高昌王和尚降卒冬寒无衣命人给布二匹○壬辰征虏大将军中书右丞相信国公徐达左副将军浙江行中书省平章李文忠等师还至龙江车驾出劳于江上达等奉车驾还宫明日率诸将上平沙漠表 上御奉

  • 一一六五 山西巡抚勒保奏本年并无抽改《通鉴纲目续编》折·佚名

    一一六五 山西巡抚勒保奏本年并无抽改《通鉴纲目续编》折乾隆五十一年十一月十七日 山西巡抚臣勒保跪奏,为遵旨具奏事。窃照钦奉上谕,令将《御批资治通鉴纲目续编》照本抽改,使外间流传之本一体更正,仍将抽改过共若干部

  • 一一一八 广西巡抚孙永清奏覆查无《御批通鉴纲目续编》折·佚名

    一一一八 广西巡抚孙永清奏覆查无《御批通鉴纲目续编》折乾隆五十年十一月十二日广西巡抚臣孙永清跪奏,为遵旨汇奏事。窃照前奉谕旨,颁发直省《御批通鉴纲目续编》各一部,着各督抚将外间流传翻刻之本,照原书铲削抽改,于年

  • 卷二·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二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 宋中郎 外 兵曹参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夏本纪第二 夏禹【集解駰案谥法曰受禅成功曰禹正义夏者帝禹

  • 卷九三·邱濬

    ▲历象之法(下) 《扬子》:或问浑天,曰:“落下闳营之,鲜于妄人度之,耿中丞象之,几几(近也)乎莫之能违也。”请问盖天,曰:“盖哉盖哉,应难未几也。” 李轨曰:“几,近也。落下闳为武帝经营之,鲜于妄人为武帝算度之,耿

  • 观农务品第十一·佚名

    佛告诸比丘,菩萨年渐长大。便於一时。共诸释子出城游观行至园中。见诸农夫勤劳执役。菩萨见已,起慈悲心。哀嗟世间有如斯苦。即作是念。何处空闲。我当於彼思惟离苦。乃见园中有阎浮树枝叶蓊郁鲜荣可爱。菩萨尔时,於彼树

  • 第三十二卷·佚名

    观天品之十一(三十三天之八)尔时天子。念其天宫。还于天上是时邪见外道诸婆罗门言。此诸地某天某天之所摄受。或作诸论。或作赞叹。如是林中。所住邪见外道诸婆罗门。见之敬重。头面顶礼。但观其相而生敬信。不如实知

  • 妙法莲华经文句卷第九上·智顗

    非远非近文为三。一总标境智。二别释。三结成。观者中道观智也。一切法者十法界境也。若单论智。智无所观。故举一切以显皆空。如实去别释也。二边三谛无一异名如。非七方便故名实。以实为相故言如实相。不颠倒者无八

  • 根本说一切有部苾刍尼戒经·佚名

        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  别解脱经难得闻  经于无量俱胝劫  读诵受持亦如是  如说行者更难遇  诸佛出现于世乐  演说微妙正法乐  僧伽一心同见乐  和合俱修勇进乐  若见圣人则为乐  并与共

  • 宗门十规论自叙·文益

    文益幼脱繁笼。长闻法要。历参知识。垂三十年。而况祖派瀚漫。南方最盛。於焉达者。罕得其人。然虽理在顿明。事须渐证。门庭建化固有多方。接物利生其归一揆。苟或未经教论。难破识情。驱正见於邪途。汩异端於大义。

  • 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瞿镛

    二十四卷。清瞿镛撰。瞿镛 (约1800—1864),字子雍,江苏常熟人。其父绍基为藏书大家,镛承父志,将绍基藏室“恬裕斋”更名为“铁琴铜剑楼”,广泛搜罗访求,与山东聊城海源阁南北相峙,得“南瞿北杨”之誉,是道光时期两大

  • 遯园医案·萧伯章

    萧伯章著。1922年刊行。著者从30余年诊治的疑难病案中选取失治或先治不愈、改变方法后收效的病案150多例,一一在书中纪实,对各案脉因证治均详为阐述。如对治血滞经络、风湿阻痺,自制七节汤、消瘀蠲痛汤等方,改金水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