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仁王般若陀罗尼释一卷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

金刚手者。瑜伽经释云。手持金刚杵。表内心具大菩提。外表摧伏诸烦恼。故名金刚手。又释云。不被三种魔破坏。菩提心自体坚固成金刚智。一切如来之所建立。能破断常二边。是故金刚智杵破邪见山。证金刚定常持于掌中。故名金刚手。

云何菩提萨埵义。觉悟真实法。觉已住生死。令觉悟一切有情。故名菩提萨埵。又云菩提者能觉义。萨埵者有情义。亦云心亦云勇健。摩贺者大义。萨埵者是勇健义。不怯弱。三大无数劫积集二种资粮。故名摩诃萨埵。

云何金刚摩尼(唐云是宝)。金刚如前释。宝义有六。一者难得故。二者净无垢故。三者有大威德故。四者庄严世间故。五者殊胜无比故。六者不变易故。一难得者。如来出现于世间甚难逢遇故。二净无垢者。依教修行证得菩提净无垢故。三大威德者。具六神通变现自在名大威德故。四庄严世间者。以三种菩萨律仪戒。严饰身心故。五殊胜无比者。证得无上菩提三界特尊殊胜无比故。六无变易者。证得究竟无上菩提不变易故。金刚摩尼。显名虚空藏菩萨。是故此菩萨手捧金刚宝。

金刚利者。般若波罗蜜金刚利剑。能断烦恼种。一切种金刚利者。显名文殊师利菩萨。是故此菩萨手持金刚剑。

金刚药叉菩萨者。金刚义如前释。药叉者威猛义亦云尽义。十六金刚智普贤行中第十五智。名金刚尽智。以金刚药叉智牙。食啖一切烦恼随烦恼。尽无余。

金刚铃者。表般若波罗蜜义。振铃警悟愚昧异生。一闻铃音。觉悟般若波罗蜜。显名摧一切魔怨菩萨。是故此菩萨手持金刚铃。

金刚波罗蜜多菩萨者。金刚义如前释。波罗蜜多如先辈所释。到彼岸义。今依声明论分句释。波蓝伊(上)多。波蓝彼岸义。伊(上)多此岸义。此菩萨由持金刚轮。毗卢遮那佛于上界成佛已。此菩萨请如来转金刚乘法轮。由乘此法轮般若船。从此岸运载无量无边有情。至无住涅槃岸。显名才发心转法轮菩萨。

娜莫啰怛那。怛啰夜耶。归命三宝义。若持此经人。归命佛宝。即得五族金刚手菩萨。以无量眷属侍卫。加持其人。此菩萨尊贵菩提心。佛从菩提心生故。归命法宝。则得天帝释并眷属四天王天加护。何以故帝释在危难。般若加持现获利益。是故天帝释尊贵法宝。归命僧宝者。则得阿迦尼吒天王并五净居天并眷属。加护持经者。为五净居。菩萨僧并声闻僧众。常居彼天现法乐住。梵天等悉皆贵重。

娜莫阿哩夜吠[口*路]者娜野怛他孽多夜啰诃谛三藐三没驮野。娜莫者归命义。亦云稽首亦云顶礼。阿哩夜远恶义。此方会释云圣者。吠[口*路]者娜野。遍照义亦云大日。义如世间日。照一边不照一边照昼不照夜。照一世界不照余世界。但得名日不得名大日。毗卢遮那大日者。色身法身。普周法界及虚空界无边十方世界。普皆照曜。若人知此佛功德利。归命礼拜。则得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菩萨诸贤圣八部悉共加持护念也。

怛他孽多夜啰诃谛三藐三没驮野。如来应供正遍知义。先已释。

娜莫阿哩野。已释。

三满多跋捺啰野。三满多者是普义。跋捺啰者贤义。野字者声明中七例八转声中谓声也。下同。此菩萨说三密门普贤行愿。一切诸佛若不修三密门。不行普贤行。得成佛者无有是处。既成佛已于三密门普贤行休息者。亦无是处。

冒地萨怛嚩野。菩萨义。

摩贺萨怛嚩野。大菩萨义。

摩贺迦噜抳迦野。大悲者。若归命圣普贤菩萨。则十方诸佛菩萨悉皆加护。一切诸佛菩萨。皆因修三密门行普贤行。得证圣果。是故尊贵。

怛你也(二合)他。古云即说所谓。已上文归命三宝毗卢遮那佛普贤菩萨。

枳穰娜钵啰你闭。显句释智灯义。密句释智无所得以为方便。无智无得即成般若波罗蜜智灯。能照一切佛法。

恶字此恶字梵本是婀字。为随文句便。作恶呼。

乞叉(二合)野句势。显释无尽藏义。密句释婀字一字为种子。婀字者一切法本不生故。婀字是一切字之母。能生一切法。若能晓婀字门。瑜伽相应。则得佛法无尽藏。则悟一切法本不生。犹如虚空一相清净平等。即成无分别智也。

钵啰(二合)底婆娜嚩底。显句释具辩才。密句释于此句中。取钵啰(二合)一字。为种子。钵啰字者般若波罗蜜无所得故。以无所得为方便。于后得智中悟一切法因缘生诸法故由证一切法本不生故。获得无尽佛法藏。于后得智中得四无碍解。说法自在。

萨嚩没驮嚩[口*路]枳谛。显句释一切佛所观察义。密句释萨字一字为种子。萨字者一切法平等义。能缘所缘平等平等。能取所取无所得故。则证真如。当于法流无边诸佛观察护念。

喻誐跛哩你涩跛(二合)宁。显句释瑜伽圆成义。密句释喻字一字为种子。喻字者一切乘无所得。若瑜伽观智相应。证得圆成。于诸乘中教理行果。悉皆证得一真如法性。

俨避(引)啰弩啰嚩誐(引)系。显句释甚深难测义。密句释俨字一字为种子。俨字者一切真如法无去无来犹证真如海。实相般若不可以言诠。唯佛境界自觉圣智证。

底哩野(二合)特嚩跛哩你涩跛宁。显句释三世圆满成就义。密句释底哩野(三合梵字是一字也)以此一字为种子。底哩野者一切法真如平等自性成就。越恒河沙数。功德真如中。无过去未来现在妄分别不相应行蕴坚执惑乱有为之法。

冒地质多散惹娜你。显句释能生菩提心义。密句释冒字一字为种子。冒字者一切法无缚义。若知自身中菩提心。自性成就三世平等。犹若虚空离诸万像。则知一切有情心及诸佛心。如自心清净。则生大悲深生矜愍。则起种种方便。令一切有情至于究竟。离苦解脱无解无缚。

萨嚩毗晒迦毗色讫谛。显句释一切灌洒得顶义。密句释萨字一字为种子。萨字者一切法无染无著义。由观察自他及诸佛心同一真如。同体大悲。是故不染不著。则于空中一切如来法水灌顶。则获三业加持。于无量修多罗藏。说法自在。

达摩娑誐啰三步谛。显句释法海出生义。密句释达字一字为种子。达字者一切法界无所得义。由住无所得心。阿赖耶识中俱生我执。俱生法执种子。以文殊大圣金刚利剑。永截断无余义。则流出清净法界等流教法。则成法海出生义。达字者文殊师利菩萨种子。

阿暮伽室啰嚩儜。显句释阿暮伽。古释不空义。今依声明论释。无间。阿字一字为种子。阿字者一切法本来寂静本来涅槃。由证此解脱法印。遍周法界及诸佛刹大集会中。于佛前所闻教法。悉皆住持永不忘失

摩诃三满多跋捺啰步弥涅哩野谛。显句释出大普贤地义。密句释摩字一字为种子。摩字者一切法无我义。无我有二种。人无我法无我。瑜伽者若证二无我。则出大普贤地。证毗卢遮那百福庄严圆满清净法身。

尾野(二合)羯啰拏跛哩钵啰跛你。显句释获得记别义。古授记义。密句释尾野(二合)一字为种子。尾野字者一切法遍满不可得义即知一切法自性寂静自性涅槃。能证所证皆同一性。不增不减圆证法界。

萨嚩悉驮娜么塞讫哩(三合)谛。显句释一切成就者礼敬义。成就者菩萨之异名。密句释萨字一字为种子。萨字者一切法无坚固义。念念四相迁流灭坏。萨字中有婀字。若证婀字门。本来不生不灭亦常恒坚固。喻若金刚心得自在。能现种种身。

萨嚩冒地萨怛嚩(二合)散惹娜你。显句释出生一切菩萨义。密句释萨字一字为种子。萨字者一切法无等义。由观此字。心与般若平等平等。前刹那后刹那一相清净。能生一切波罗蜜一切地。即名般若佛母。

婆誐嚩底没驮么谛。显句释世尊佛母。婆伽梵男声。婆伽嚩底女声。二俱会意释名世尊义。依声明对敌释不如是。婆伽者破义。梵能义。能破四魔名婆伽梵。又一释薄阿梵。依声论分字释薄名为破。阿梵具知。阿字云不有。亦云不无。佛由悟一切法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一不异不常不断不增不减。佛有如是功德故。名薄伽梵。又释云薄伽梵具福智二种资粮。二种资粮者。婆誐嚩底女声义。释如前。密句释婆字一字为种子。婆字者一切法有不可得。有者三有义。是故三界唯心。由心杂染有情杂染。由心清净有情清净。若依显教。观行般若。作为生因显因能生一切佛菩萨。是故名佛母。从前即说。已后至佛母句。于瑜伽教中。成普贤行十六行。如声闻乘见道中十六行也。

阿啰奶迦啰奶阿啰拏迦啰奶。婀字门一切法本不生。由知一切法本不生即入一切法离尘。是故啰字门一切法离尘义。由知一切法离尘故。即入一切法无诤。是故奶字门一切法无诤。由知一切法无诤故。即入一切法无造作。是故迦字门一切法无造作。由知一切法无造作故。即入一切法清净。是故啰字门一切法清净。由知一切法清净故。即入一切法无诤。是故奶字门一切法无诤。由知一切法无诤故。即入一切法本来寂静。是故阿字门一切法本来寂静。由知一切法本来寂静故。即入一切法无垢。是故啰字门一切法无垢义。由知一切法无垢故。即入一切法无诤。是故拏字门一切法无诤。由知一切法无诤故。即入一切法无造作。是故迦字门一切法无造作。由知一切法无造作故。即入无分别智。是故啰字门一切法无分别。由知一切法无分别故。即入一切法无动。是故奶字门一切法无动。由知一切法无动故。即证摩贺般若波罗蜜。

摩贺钵啰枳穰播啰弭谛。显句释摩贺大慧到彼岸。证得大般若波罗蜜故。即依无住涅槃。娑嚩(二合引)贺(引)显句释无住涅槃。则依无住涅槃。乃至尽未来际。广利乐无边有情。

仁王般若陀罗尼释一卷

猜你喜欢
  四十九、安晚附增·慧开
  卷第四十九·志磐
  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一·佚名
  评社会学与三种知识·太虚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三·智旭
  父子合集经卷第二·佚名
  屺山二隐禅师语录序·本谧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智旭
  覆仁山法师等书·太虚
  韶州云门大慈云弘明禅师·惠洪
  大般涅槃经义记 第二卷·慧远
  卷五百五十一·佚名
  重刻禅源诠序·宗密
  卷第十·佚名
  卷第十四·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甲集前编第七之上·钱谦益

    铁厓先生杨维桢一百二十四首【老客妇谣(臣会稽杨维桢上)】老客妇,老客妇,行年七十又一九。少年嫁夫甚分明,夫死犹存旧箕帚。南山阿妹北山姨,劝我再嫁我力辞。涉江采莲,上山采蘼。采莲采蘼,可以疗饥。夜来

  • 卷七十九·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七十九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石曼卿集石延年字曼卿先幽州人晋以幽州遗契丹其祖举族南走家宋城延年跌宕任气节为文劲徤于诗最工且善书真宗録二举进士以为三班奉职延年耻不就张知白数

  • 我要回来·闻一多

    我要回来, 乘你的拳头像兰花未放, 乘你的柔发和柔丝一样, 乘你的眼睛里燃着灵光, 我要回来。我没回来, 乘你的脚步像风中荡桨, 乘你的心灵像痴蝇打窗, 乘你笑声里有银的铃铛, 我没回来。我该回来, 乘你的眼睛里一阵昏迷, 乘一口

  • 卷八十六·陈焯

    <集部,总集类,宋元诗会钦定四库全书宋元诗会卷八十六兵部主事陈焯编成廷珪【字原常广陵人元统至正间隐居不仕四方士之过淮东者必主其家所与游多至尊显以廷珪性甘隐退亦遂无荐用之者生平读书好古尤工於诗临川危素序其

  • 卷六十一·谷应泰

      ○江陵柄政   世宗嘉靖四十三年秋七月,以谕德张居正充裕王讲官。穆宗隆庆元年二月,加恩侍从藩邸诸臣,以礼部右侍郎张居正为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直内阁。四月,进礼部尚书、武英殿   大学士。二年春正月,进大学士

  • 第四回 乘兴踏月访佳人 把酒对花谈故事·陈蝶仙

    却说魏实甫自入胡府之后,尹芝便自起身回京。这里芝园里面,早大兴土木,起造假山。除魏实甫而外,又添了冯凝、程马雚、蔡蓉庄三位清客,将四洞分列嘉名,一曰滴翠,一曰颦黛,一曰皱青,一曰悬碧,各自监造一处。魏实甫当日虽说得容易,到

  • 卷之三百五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一千四百八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尚史卷七十九·李锴

    列传五十七説客传张仪张仪魏人也始尝与蘓秦俱事谷先生学术蘓秦自以不及张仪张仪已学而游説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醳之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説安得此辱

  • 制府杂录·杨一清

    初予致政家居,强长史晟书云:&ldquo;先生之在位也,不患于难进而患于难退。今既得谢不患于无复起之日,而患其有复起之机。&rdquo;比起废西征,过西安,见之曰:&ldquo;某不幸复起奈何?&rdquo;晟曰:&ldquo;朝廷以戎事起公,安得不出。

  • 提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十二礼部志稿       职官类一【官制之属】提要【臣】等谨案礼部志稿一百卷为明泰昌元年官修首列纂修姓氏自礼部尚书林尧俞至司务顾氏碞等四十人次列批委纂修自东阁大学士前礼部尚书

  • 秘书志卷第四·王士点

      纂修至元乙酉,欲实著作之职,乃命大集万方图志而一之,以表皇元疆理,无外之大,诏大臣近侍提其纲,聘鸿生硕士立局置属庀其事,凡九年而成书。续得云南、辽阳等书,又纂修九年而始就,今秘府所藏大一统志是也。因详其原委节目,为将

  • 第十六章 魏晋南北朝的制度·吕思勉

    制度是随事实而变迁的。思想是事实的产物,而亦是事实之母。在某种环境之下,一定要生出某种思想。既有这种思想,一时虽未必实现,而积之久,总是要现于实的。此等情形,看魏、晋、南北朝的制度,很可明白。秦、汉时代的宰相,并非天

  • 四书通旨卷二·朱公迁

    元 朱公迁 撰徳民之秉夷好是懿徳【告子上】 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徳也【中庸二十章】 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徳也【中庸二十五章】在明明徳【大学】 尊徳性【中庸二十七章】右得于天者愚谓明徳徳性懿徳皆举徳之全体

  • 二十八、久响龙潭·慧开

      龙潭因德山请益,抵夜。潭云:“夜深,子何不下去?”   山遂珍重揭廉而出。见外面黑,却回云:“外面黑。”   潭乃点纸烛度与。山拟接。潭便吹灭。山于此忽然有省,便作礼。   潭云:“子见个甚么道理?”   山云:“某甲从

  • 佛说菩萨投身饲饿虎起塔因缘经·佚名

    北凉高昌国沙门法盛译如是我闻:一时,佛游乾陀越国毗沙门波罗大城,于城北山岩荫下,为国王、臣民及天龙八部、人、非人等,说法教化,度人无数。教化垂毕,时佛微笑,口出香光,光有九色,遍照诸国;香薰亦尔。时,诸大众睹光、闻香,皆大欢喜

  • 大乘起信论裂网疏卷第六·代智旭

    灵峰蕅益沙门智旭述四修信分二。初正明修习信心。二更示胜异方便。初中二。初征。二释。今初。云何修习信分。此依未入正定众生说。何者为信心。云何而修习 前文分别修行正道相中。明发心已入正定聚。虽亦略示不定位

  • 七真年谱·李道谦

    《七真年谱》,元朝全真道道士李道谦编撰。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谱录类。此书为全真道创始人王重阳及其七大弟子马钰、谭处端、王处一、丘处机、刘处玄、郝大通、孙不二等人年谱,八人合为一编。据卷末所载至元辛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