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費隱禪師語錄卷第十

嗣法門人隆琦等編

小參

春日小參,僧問:「陽春一布萬物皆輝即不問,陽春一布是如何?」師云:「燒痕方轉緣。」進云:「恁麼則有意氣時添意氣,不風流處也風流?」師云:「含雨未萋萋。」乃云:「春光曉,聞啼鳥,頭頭明,物物了,就瞥然,無剩少,一躊躇,打之遶,直闖到驢年,不知何日了。春風堆裏謾高眠,梅柳與君通一竅。」遂豎拂子云:「還會麼?」有僧云:「會得。」師云:「瞎。」以拄杖約退。

小參,云:「當人個事,不涉程途,不是目前妙理,亦非格外玄符,所以法是常法,道是常道,人是常人,我是常我。恁麼見得,則丁丁超佛越祖,對對絕親滅疏,拈卻當陽一隻眼,笑看楊岐三腳驢。」復舉:「三聖禪師云:『我逢人即出,出則不為人。』興化禪師云:『我逢人即不出,出則便為人。』」師云:「據二大老,一人藏頭露尾,一人藏尾露頭,未免致人不了,多生疑見。今日山僧向人天眾前提持批判,可謂全身手腳一齊俱露,且作麼生說個俱露底話?坐斷千差路,堂堂是本人。」

小參,僧問:「當陽一句埋沒宗風,格外真規超越祖意,請問和尚拄杖子甚麼人得?」師便打,進云:「撐天拄地去也。」師云:「還我端的來。」僧豎拳,師又與一棒,乃云:「英靈衲子、俊俏禪和,葛藤搥斷、踢碎舊窠,不圖成佛作祖,只要跳出網羅,所以羅籠不肯住,呼喚不回頭,古聖不安排,至今無處所,直似橫空寶劍孤光溢目,摩挲鐵柱截斷眾流,用去功不浪施,不用鬼神莫測。畢竟行履在甚麼處?棒頭直下翻身轉,沙界大千一口吞。」

小參,云:「踏著當地,不拾人涕唾,不走人舊路,明月簾外不足安身,荊棘林堆一時靠倒,猛虎口裏拔舌,饑鷹爪下奪肉,快刀利劍上明明知有出身之路,轟雷激電處歷歷曉其進退之謀,不惟顯擒龍捉虎之作略,抑且具殺佛滅祖之手段。要是恁麼人,方可入臨濟門下從容話會,故云:垂萬里鉤,駐千里烏騅,布漫天網,打衝浪鯤鯨。不是分外安排,亦非無端造就,蓋道出常情、機通格外,不許瞌睡漢敲磚打瓦,秪要超方眼擊節知音。如是提唱,還會麼?且作麼生說個踏著當地底一句?」卓拄杖云:「不離當處常湛然,覓則知君不可見。」

除夜小參,僧問:「百千日月閑中度,三十除宵去復來時如何?」師云:「赤歷地。」僧豎一指云:「其奈者個何?」師打云:「收取去。」乃云:「纖毫脫盡時,理極情忘際,曠劫主人公,突出無眼鼻。所以不見有生,不見有死,不見有涅槃解脫,不見有真如妙性,廓落無依,闃然獨證。且道末後一句意旨如何?明年更有新條在,惱亂春風卒未休。」

小參,云:「大道淵源曾無蓋覆,歷歷現成不假思湊。恁麼會得,便見天地同根,萬物一體,古今天地、古今日月、古今山河、古今物理,行也如是、住也如是、坐也如是、臥也如是,乃至折旋俯仰、生死去來,悉皆如是,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驀豎拂云:「劈面來也,急著眼覷。」

冬至小參,云:「不涉陰陽底句,還有道得者麼?」僧問:「一陽已度先春信,昨夜寒梅鬥雪開,如何是一陽?」師與一棒云:「急急如律令。」乃云:「群陰剝盡,一陽來復,盡天下人

猜你喜欢
  卷之二·密行寂忍
  卷第五·元来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一·宗喀巴
  卷三·印光
  大光明藏序·宝昙
  略评外道唐焕章·太虚
  瑜伽论记卷第十四(之上)(论本第五十三至五十四)·遁伦
  注大乘入楞伽经 第六卷·佚名
  金光明经玄义拾遗记卷第六·知礼
  大明高僧传卷第四·如惺
  卷第十五(声闻无学第三僧部第四)·宝唱
  所望于上海市参议会·太虚
  净土圣贤录续编卷三·胡珽
  卷第六·佚名
  三法度论卷下·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十四·纪事五·冯金伯

    康与之大圣乐朱晦庵为仓使时,某郡太守遭捃摭,几为按治,忧惶百端。未几,晦庵易节他路,有寄居官署者,因召守饮,出宠姬,歌大圣乐云:“千朵奇峰,半轩微雨,晓来初过。渐燕子引教雏飞,萏菡暗薰,芳草池面凉多。浅斟琼卮浮绿蚁,展湘簟

  • 黄庭坚诗全集七·黄庭坚

    葫芦颂大葫芦乾枯,小葫芦行酤。一居金仙宅,一往黄公垆。有此通大道,无此令人老。不问恶与好,两葫芦俱倒。虎号南山一章虎号南山,北风雨雪。百夫莫为,其下流血。相彼暴政,几何不虎。父子相戒,是将食汝。二章伊彼大吏,易我鳏寡。

  • 春秋战国异辞卷四十六·陈厚耀

    魏杂録仲尼见梁君梁君问仲尼曰吾欲长有国吾欲列都之得吾欲使民安不惑吾欲使士竭其力吾欲使日月当时吾欲使圣人自来吾欲使官府治为之奈何仲尼对曰千乘之君万乘之主问于丘者多矣未甞有如主君问丘之术也然而尽可得也丘闻

  • 卷二百三十·杨士奇

    永乐十八年冬十月丙申朔享 太庙命皇太子行礼○丁酉○榜葛剌国头目者剌里丁遣使赛亦得马哈麻等贡名马赐之钞币○庚子 敕召周王橚以明年二月至京先是河南中护卫军丁俺三等屡告橚谋不轨 上未之信遣人询察非妄故有是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三 礼略三·纪昀

    礼畧吉礼○吉礼三宗庙时享祫禘功臣配享七祀上陵△宗庙唐宝应二年 【时代宗嗣位尚未敢元】 祧献祖懿祖祔玄宗肃宗 【开元创立九室此仍其制以太祖代祖高祖太宗高宗中宗睿 宗玄宗肃宗为九室也】 自是之后常为九室德宗时

  • 太祖纪·脱脱

    (一)太祖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名匡胤,姓赵氏,涿郡人。高祖赵月兆,赵匡胤称帝后追尊庙号为僖祖,在唐朝做官时历任永清、文安、幽都三县的县令。赵月兆的儿子赵王廷,即后来的顺祖,历官藩镇从事,累官兼御史中丞

  • 七六、孟子不列稷下考·钱穆

    孟子游齐,历威、宣二世,(参读《考辨》第九八。)正当稷下盛时,而孟子则似不伍于稷下。《盐铁论 论儒篇》:“齐宣王褒儒尊学,孟轲、淳于髠之徒,受上大夫之禄,不任职而论国事。盖齐稷下先生千有余人。”是以孟轲、淳于

  • 汉纪十七 中宗孝宣帝上之下地节三年(甲寅、前67)·司马光

    汉纪十七 汉宣帝地节三年(甲寅,公元前67年) [1]春,三月,诏曰:“盖闻有功不赏,有罪不诛,虽唐、虞不能化天下。今胶东相王成,劳来不怠,流民自占八万余口,治有异等之效。其赐成爵关内侯,秩中二千石。”未及征用,会病卒官。后诏使丞相

  • 论金银涨落·梁启超

    梁启超读杨通政《请仿造金银钱折》,以问于求在我者曰:其何如?求在我者曰:其所忧者是也,其所以忧之者,则犹未也。原议以生银铸成先令样式,此议之可行与否,应以铸成以后,外国能否一律通用为断。查欧美各国,皆有自定圜法通行本国。

  • 第十章·王夫之

    “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俱就功用说。章句云“非有以自胜其人欲之私,不能择而守”,是推原语。君子之所以能为强者在胜欲,而强之可见者,则于和不流、中立不倚征之。故与下二段一例,用&ldq

  • 卷二十九·陈经

    <经部,书类,陈氏尚书详解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详解卷二十九宋 陈经 撰康诰【周书】此篇乃成王周公命康叔治卫国戒之之意大槩以法文王之明德慎罸而已以康叔之贤岂不知所以用刑而至于作一篇之书以戒之者盖商民之不可以周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六十一·欧阳竟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第二分巧便品第六十八之二   爾時具夀善現復白佛言.世尊.佛說菩薩摩訶薩應於般若波羅蜜多常勤修學耶。佛   告善現.如是如是.我說菩薩摩訶薩應於般若波羅蜜多常勤修學。善現.若菩薩

  • 卷之一·纪荫

    宗统编年卷之一 震泽祥符寺沙门释 纪荫 编纂 参学门人 (秉[白/山]秉岳秉岱秉睿)等 同校录 常州天宁寺沙门释 清如 重校 佛纪(上) 佛具十号。(如来。应供。正徧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

  • 文章辨体汇选·贺复征

    七百八十卷。明贺复征 (生卒年不详)编。贺复征字仲来,丹阳 (今属江苏)人。本书首无序目,书中有贺复征自著道光和尚述云:“先宪副昔宦夔门, 时为天启四年 (1624)六月。越岁乙丑(1625),予入蜀,悉其事。先宪副为郎南都,嗣后入粤

  • 宦海慈航·蒋埴

    清代,蒋埴撰,官箴书。

  • 西溪易说·李过

    十二卷。宋李过撰。李过,《宋史》无传,生卒年及仕履皆不详。惟董真卿《周易会通》曰,过字季辨,兴化《今属福建)人。《易说》十二卷,其庆元四年(1198年)《自序》谓几二十年而成。可知是积心思虑之作。然四库馆臣所见本

  • 平斋词·洪咨夔

    洪咨夔撰。《也是园书目》、《述古堂书目》、《佳趣堂书目》、《孝慈堂书目》、《宋六十名家词》本、明紫芝漫抄《宋元名家词》本、毛斧季校本(毛氏以孙抄本校,陆敕先又以一抄本校)、《四库全书》本、俱作《平斋词》

  • 袁子正书·袁准

    晋代袁准撰。《袁子正书》二十五卷。与《旧唐书·经籍志上》丙部子录儒家类、《群书治要》、《太平御览》(将其作为引用书目)、《全晋文》、《玉函山房辑佚书》及其《续编》、《丛书集成初编·袁氏艺文金石录》、《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