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全南洋佛教组织之希望

──十七年八月在星洲中华佛教会讲──

星洲为太虚旧游之地。昔年之来此,为时虽短,然感星洲各界人士与信佛之热烈;印象深入心脑,永难忘却。此次赴欧,道经星洲,又得与诸公欢聚,欣幸何如!然前此来星洲,尚无佛教团体之组织,今则已有印度与中华之两佛教会,良堪重视。以东方民族本多信佛,但以无组织,而不能有伟大能力表现;星洲为南洋之中心,亦为东西洋往来之枢纽,希望能由此有组织之佛团,发展为全南洋之佛教组织,渐至联络东西洋而为全球之佛教组织,而发挥佛教之光辉于世界,是太虚对于贵会之希望也!惟行期匆促,不能与诸公详叙为憾!好在千里一心,呼吸相通,他日归国,当再与诸君一证佛法与人心世道之关系也。(八,二七,国民日报)(见海刊九卷九期)(附注)本文自“星洲鸿爪”中节出。


猜你喜欢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四(之一)·子璇
  十后悔·佚名
  卷第十八·佚名
  佛教纪元论·太虚
  第二十品·佚名
  一切经音义卷第九十七·唐慧琳
  第四 净八偈之义释·佚名
  成唯识论述记卷第九(本)·窥基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六·智顗
  评徐庆誉君之心是脑的产物吗·太虚
  卷第六十一(善诵毗尼序卷中)·佚名
  碧岩录卷第四·圆悟克勤
  大乘庄严经论 第五卷·无著
  所行藏经·佚名
  卷四百一十八·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一折·张寿卿

    (冲末扮刘太守引张千上,诗云)寒蛩秋夜忙催织,戴胜春朝苦劝耕。人若无心治家国,不知虫鸟有何情。小官姓刘名辅,字公弼。幼习儒业,颇看诗书。自中甲第以来,累蒙擢用,今除洛阳太守。某有同窗故友,乃是赵汝州,离别久矣。近日捎将一

  • 卷五十四·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五十四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公是集【四】庶几堂雨夜偃几作短夜摧微月流云湿太空萧萧筛竹雨飒飒舞松风形影明灯里欢娱隠几中吾衰傥未甚正复梦周公寄圣俞徘徊帝城里独咏有所思故人昔

  • 列传第十二 张惠绍 冯道根 康绚 昌义之·姚思廉

    张惠绍,字德继,义阳人也。少有武干。齐明帝时为直阁,后出补竟陵横桑戍主。永元初,母丧归葬于乡里。闻义师起,驰归高祖,板为中兵参军,加宁朔将军、军主。师次汉口,高祖使惠绍与军主硃思远游遏江中,断郢、鲁二城粮运。郢城水军主

  • 平定三逆方略卷五十九·佚名

      康熙二十年八月辛巳朔,命给都统王国栋恤典。上谕兵部:原任平南王下都统王国栋,矢志忠贞,临难不屈;捐躯为国,深为可悯!可给与拜他喇布勒哈番又一拖沙喇哈番并恤银,及祭葬银以示优恤。  命录用效力行间武职官员。上谕兵部

  • 元明事类钞卷十·姚之骃

    官品门【三】総督総制军务 列卿记成化时满四乱始命都御史项忠総督固原等处军务后王越総制陜西马文升节制三边然皆未有专职宏治时部议三边宜得重臣专任开府乃起王越为之又命秦綋総制军务遂为定规至嘉靖时避制字改为総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八十六·佚名

    正统六年闰十一月甲子朔文武群臣朝亲王于奉天门东廊○召四川右布政使李敩为吏部左侍郎仍食从二品俸○乙丑狭西临洮府僧纲司宝塔等寺都纲剌麻已什三丹等贡马及佛像铜塔舍利赐钞币等物○南京工部奏国子监请修庙庑堂宇之

  • 科名类·佚名

    ○刘子壮熊伯龙刘子壮,字克猷,湖北黄冈人。少颖慧,读书一目数行,属文奇肆,中崇祯庚午举人。领荐后,梦神告之曰:“尔须朱之弼作房官,方中春榜。”及至京,偶出寓散步,见数童子携书包,经其门,一童子特秀出,执手与谈,见其书上,写学名朱之

  • 卷之九百四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史记集解卷三十五·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三十五管蔡世家第五管叔鲜蔡叔度者周文王子而武王弟也武王同母兄弟十人母曰太姒文王正妃也其长子曰伯邑考次曰武王发次曰管叔鲜次曰周公旦次曰蔡叔度次曰曹叔振铎次曰成叔武次曰霍叔处次曰康叔封次曰

  • 南唐书卷十三·马令

    宋 马令 撰儒者传上第八呜呼西晋之亡也左衽比肩雕题接武而衣冠典礼会于南史五代之乱也礼乐崩坏文献俱亡而儒衣书服盛于南唐岂斯文之未丧而天将有所寓欤不然则圣王之大典扫地尽矣南唐累世好儒而儒者之盛见于载籍灿然

  • 第一次问答节略·佚名

    光绪二十一年二月二十四日午后二点半钟,带同参议李经方及参赞官三人乘轮登岸赴会议公所,与伊藤、陆奥及书记官六人坐定寒暄毕。伊云:中堂此来一路顺风否?李云:一路风顺,惟在成山停泊一日。承两位在岸上预备公馆,谢谢。伊云:此

  • 一四六、魏牟考·钱穆

    《汉书?艺文志》道家有《公子牟》四篇,班固云:“魏之公子也,先庄子,庄子称之。”今按《庄子?秋水篇》载公子牟称庄子之言以折公孙龙,龙既后于庄子,牟与龙同时,其年辈亦较庄后明甚。《秋水》所记,亦谓牟称庄,非庄称牟

  • 首章·朱元璋

    一、朕自起兵至今四十馀年,亲理天下庶务,人情善恶真伪,无不涉历。其中奸顽刁诈之徒,情犯深重、灼然无疑者,特令法外加刑,意在使人知所警惧,不敢轻易犯法。然此特权时处置,顿挫奸顽,非守成之君所用常法。以后子孙做皇帝时,止守律

  • 卷十六·叶梦得

    钦定四库全书叶氏春秋传卷十六宋 叶梦得 撰襄公二夏四月四卜郊不从乃不郊郑公孙舍之帅师侵宋公孙舍之郑大夫之三命者也公会晋侯宋公卫侯曹伯齐世子光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伐郑秋七月己未同盟于京城北京城左氏

  • 刻意第十五·刘文典

    〔释文〕以义名篇。 刻意尚行,离世异俗,高论怨诽,为亢而已矣,此山谷之士,非世之人,枯槁赴渊者之所好也。 〔疏〕刻,削也。意,志也。亢,穷也。言偏滞之人,未能会理,刻励身心,高尚其行,离世异俗,卓尔不羣,清

  • 阿毗昙心论经卷第一·佚名

        法胜论大德优波扇多释    高齐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译(六卷成部)  界品第一  前顶礼最胜  离热饶益言  彼言说相应  罗汉见实等  前者先也。顶礼者净信曲躬礼也。最胜者。世尊为应供者之所供养

  • 杜工部诗年谱·鲁訔

    年谱。宋鲁訔撰。訔字寄卿,号冷斋,嘉兴(今属浙江)人。宋高宗绍兴朝进士,曾官福建提点刑狱公事。鲁有《编次杜工部集》十八卷,附《年谱》一卷,今《集》亡《谱》存。周采泉《杜集书录》说:“此《谱》今所见者,已为文字联贯,自成

  • 管窥外篇·史伯璿

    二卷。元史伯璇撰。史伯璿字文玑,温州 (今属浙江)人。博通经史,深得朱子之宗旨,终身不仕。著有《四书管窥》、《辨论诸经史天文地理古今制度名物》等书。此书成于至正二十七年 (1367),为继《四书管窥》而作。皆记友人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