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所行藏经

归命彼世尊 应供等觉

一 施波罗蜜

第一 阿伽提所行

于十万劫与四无量[劫]其间所为之一切行,为熟练菩提者。

于过去劫依有除有间之行,于此劫我谈出行,向我闻之!

三、四

我名阿伽提苦行者,于空漠彼森等荒野,入住广大之阿兰若时,三天之天主我苦行力而热,取婆罗门之身相,为乞食者而近我。

有由森林持来未加油、盐之叶,见于我门口,我以己之锅多量施与。

我倾器物与彼叶,再求施舍,入由叶所成之小屋。

再次又三次彼近我前。无震无踌,如是我已与之。

依此,予之身体已未变色。持喜乐、持欢乐而过日。

虽然若一月若二月,如得善受施者,不恐、不惓,我与最上之施物。

一〇

与彼施物,名声、所得,我无所求,以一切智性为目的,我为此等之业。

第二 僧伽所行

又于他,我僧伽名为婆罗门时,欲渡大河以近港市。

于彼路上,见我方向坚热地步履难行之道,无他乃胜自在者。

我于路上会见彼,思考以下之义:“此[福]田愿到福人来。”

然为农夫之人,见有此大收护之土地,如不向彼处种芽,彼则非希求谷物者。

如是我愿为求福者,见最胜优良之福田,若于彼处不作业,则我非希求福者。

恰如大臣于王后宫诸人之处,将欲得印,若不与彼等财、谷物,则不得印。

如是我愿为求福者,见广大受施者,若我不与彼施物,未来将离福。

如是我思考已,脱履礼彼之两足,施盖与履。

由此,我实柔和百倍住于安乐。又充实施物,如是我施与彼。

第三 达难阇耶所行

其他我又于最上之市因达跋陀,名达难阇耶[库鲁国]王,具备十善之时。

住迦陵伽王国之诸婆罗门来近我。向我思求幸运吉兆之象。

“大国土不降雨,乞食难、陷饥饿。与名安阇那最胜黑象!”

“我得乞求时,谢绝不适,为我勿绝于受,我与广大之象。”

捕象之鼻,手洒宝所成水瓶中之水,对婆罗门等与象。

彼象之被与,大臣等如次云:“因何汝向求者等与最上之象?

具备幸福而为吉兆,战斗最胜之象。如彼象与之,如何汝为治王国?”

“我一切之王国亦将与之,己之身体亦可被与。我之爱求者为一切智性。如是之故我与象。”

第四 摩诃须达沙那所行

于姑尸瓦提市,我为王名摩诃须达沙那,大力为转轮王时。

于此,我日三次,彼处此处高声告示:“谁以何望为目的?向何人应施与何施物?

谁为饥者?谁为恐怖者?谁为[求]花鬘、颜料者?谁为裸体,而着种种被染之衣类?谁在路上受盖?谁和而[求]净履?”

如此朝夕,彼方此方高声高示。不唯于十场所,又不只于百场所。

于几百场所,向希求者备财。昼有夜亦有乞求者来。

为得原望之食物,[彼等]手伸向前而行。如是极生之限我与之大施。

又不与不有益之财,不好之财,我亦不蓄财。恰亦实为病者除脱疾。

犹如以财使医师满足而由病逃脱,如是我知,将使人满足而无遗。

为满足少财者,我施物与乞求者。我无家,已无[生活之]资。为获得正菩提故。

第五 摩诃果银达所行

于他,我为七王之主宰,成为仰望人天婆罗门摩诃果银达之时。

其时,我于七王国中,若我如有赠物,以此,不易得譬喻大海而行大施。

我非憎财与谷,我无蓄积。我好一切智性,如此之故施与良财。

第六 尼弥王所行

于他,我于为最上弥提罗市,名为尼弥大王,有学识为求善法时,

其时,我作四室,建有四入口之家,于此向兽、禽、男、女赠与施物。

无有间断令作包衣、卧榻、米饭、饮物、食物,我行大施。

恰如奴仆以财之故近于主人,以身、语、意,向可尊者求。

如是我,于一切之有,求菩提生。以施令众生满足,望最上之菩提智。

第七 阐陀库摩罗所行

于他,我为耶伽罗阇之实子,名为阐陀王子,于普婆瓦提城时,

其时,我避离供牺,由供牺场出,[对世]生倦怠而行大施。

若我五六日间不与受施者,我亦不饮不啮、又不摄食物。

恰如实际商人,蓄积商品后,有得大利益处,持运去商品。

如是实际为自享受,不若施与他人较有大果,故应与他应有百之得分。

知此意义,由有于有之间[我]行施。为得正菩提,我依施不违。

第八 师威王所行

于名为阿利托市,我名为斯威之士族。彼时座于胜大之高台,如是我思。

“无论如何之物,施人之物而不与者,非我之根本。任谁非我眼中所望者我无惜而施与。”

诸天之主帝释知予之思考,坐向天众而为此语:

“有大势力之斯威王,坐于胜高台上思惟:‘彼不知种种施而有不与者。’

彼为真实而非不真实。友!我尚未确认。汝等可暂为应至。其间我可知其意。”

彼作不断震颤、白发之头,曲躯而恼老,彼以盲目之状近于王。

彼于其时,伸左右肱,在头上为合掌而为此语:

“大王!我望法之繁荣。娱乐施故,汝之名声高于人天。

导我之目二皆被害成盲。与我一目,汝亦为一可过。”

一〇

我闻彼之语而喜,心惓怠而为合掌喜悦,为此言曰:

一一

“今我思议由宫殿到此。汝知我心为望目而来。

一二

噢!我意成就,成满思考。未尝与之胜施,今日我与乞者。

一三

汝来!西瓦伽,汝立!勿踌躇,汝勿震动,两眼皆取出,施与乞者。

一四

于此,彼西瓦伽被劝说,如我语而为。如陀罗之树髓,彼施与乞者。

一五

我续与施,于续与施物之某时,予心无他。只为菩提之故。

一六

我非憎恶两眼,我亦非憎恶自己。我为好一切智性。故我施与双眼。”

第九 卫珊陀罗所行

我母名为普沙提,是刹帝利族。彼于过去生,为帝释之大妃。

见彼女之命尽,天王如是云:“于汝,汝如有愿望,将与汝十希望,吾爱者!”

如是言而彼妃向破城者帝释云:“我有何过失耶?我不为汝所好耶?汝由所乐令我将没,恰如风中之树!”

如是言而彼帝释亦再向彼女如次云:“依汝未为恶,又汝亦非我所不好。

汝之寿命唯存仅少,没时将来。应取吾与汝十最胜之愿望。”

彼女依帝释所与之愿望,满喜欢喜,普沙提撰十之愿望,我亦入于其中。

彼女普沙提,由彼地没而生为刹帝利。于阇头陀罗市与珊阇耶结婚。

我入爱母普沙提之胎时,我依威力,令我母常喜施舍。

向无财者、病者、老者、乞者、愿求诸人,[又]疲敝贫者、婆罗门与以施舍。

一〇

彼女持我十个月后,右绕彼等之街。于卫沙诸人街之正中,普沙提生我。

一一

我无母方之名,由此无所出之名。我于卫沙街出生,故为卫珊陀罗。

一二

我于幼年,生为八岁时,思虑坐于宫殿行施舍。

一三

目、肉、血、心脏我亦可施与。若谁如愿乞者,身体我亦可与。

一四

我无震、无住、思惟自性时,尔时,耳饰闻须弥山林之土地发生震动。

一五

每半月之第十五日,于满月之布萨,乘乘料之象,为施而出。

一六

住于迦棱伽王国之婆罗门等近我。向我请求被思考为幸运吉兆之象。

一七

“大国土不降雨,为饥馑而饥饿。请乞与最良之象,纯白而最良之象。”

一八

我不踌躇将与诸婆罗门对我之望。我不隐慝存在者,我意为乐施。

一九

我得求者时,谢绝不适,我勿为绝受,我欲与广大之象。

二〇

捕象以鼻……[乃至][第三之五]……

二一

然又我与纯白最胜之象时,耳饰闻须弥山林之土地发生震动。

二二

依彼施象而诸斯卫怒集,己由国土逐出。“彼行往万伽之山。”

二三

为行无震、无住之大施,我被逐出,我将望彼等一撰择。

二四

一切之斯卫等,愿与我一撰择。望耳鼓而我行大施。

二五

时于其处生大恐怖音响。[彼等]以施之故逐出我,然我行施。

二六

我与象、马、车、奴、婢、牛、财而行大施,时我由街而出。

二七

我由街出,以目返顾,尔时耳饰闻须弥山林土地发生震动。

二八

施与四马之车,立于十字路口大道,孤独而无从者之我,摩提妃如次云:

二九

“摩提!汝伴康哈!彼女妹而轻。我应伴阇利而行,何以故?彼为其兄而重。”

三〇

如莲花、白莲花,摩提捕捉康哈阇那。我则取刹帝利生如金像之阇利。以水洒手,我向诸婆罗门与象。

三一

生[位]高美我等四人之刹帝利,续步险要、平坦[处],往万伽山行。

三二

无论向如何之人,由风方向或反方向有来者,我等向彼等问道:“何处是万伽山?”

三三

彼等见我等哀悯而语。彼等告苦云:“万伽山在甚远!”

三四

若于森中子等,如见结果诸树,子等为此等果物之故而哭泣。

三五

高广大之诸树,见子等之泣,实自下曲近子等。

三六

喜而身毛竖立,见未曾有之不思议,全四支美之摩提出“善哉”之语。

三七

“为汝,于世令身毛竖立,有未曾有之不思议。依卫珊陀罗之威光,诸树实自行弯下。”

三八

夜叉等怜悯儿童缩短道路。实于出发当日,彼等到达阐陀罗陀。

三九

尔时母方之兄弟住六万之王。皆合掌号叫近于彼等。

四〇

于此与阐陀等及阐陀之子等交谈,彼等由彼离去行往万伽山。

四一

天主帝释有大神力,命令维须竭摩:“善作!中心地好隐遁处与善造叶屋!”

四二

闻帝释之语,有大神力之维须竭摩善作中心地好隐遁处与善造叶屋。

四三

入于音响少而无杂乱之森中,我等四人住于彼处山中。

四四

我与妃摩提,又阇利与康哈阇那之二人相互去忧,彼时住于隐遁处。

四五

守子等在于隐遁处中我已无暇。摩提持来果实以养三人。

四六

旅人近我,求住森林之我子阇利与康哈阇那两人。

四七

见乞求者接近,我生欢喜。取二人之儿女,彼时我施与婆罗门。

四八

自己之子等与婆罗门乞求者时,尔时,耳饰闻须弥之森林土地发生震动。

四九

天帝释再降,现婆罗门之姿,向我乞求具戒贞妇摩提。

五〇

以手取摩提,两手满水,以欢喜之意思考,我摩提与彼。

五一

因摩提之被与而于天空诸天欢喜,尔时又为耳轮闻须弥之森林地发生震动。

五二

施舍阇利与女康哈阇那及贞妇摩提妃,实为菩提之故,已无何考虑。

五三

二人之子于我非憎恶,妃摩提我亦非憎恨。我好一切智性,故我施与所爱之物。

五四

他于更大阿兰若中遭遇时,父母以慈而叹息,以谈苦乐。

五五

两亲以耻之重痛近于我。尔时、以耳饰闻须弥之森林土地又发生震动。

五六

又更已与亲类共同由大阿兰若出,我入于可爱之街市最胜之阐头陀罗市。

五七

雨降七宝,大云降雨。尔时,又耳饰闻须弥之森林地发生震动。

五八

此地无心,不知苦乐,又我施力之故,七次之震动。

第十 兔贤者所行

此外我为兔彷徨于森林,食草叶、枝、果,不为他害之时,

彼时,猿、豺、水獭之子与我,住同一之邻居。彼等朝夕相见。

我向彼等教行为之善恶:“汝等避诸恶,雨注众善。”

于布萨日,见满月,于此处我告彼等:“此日,今日为布萨。

将与应供者准备诸施!施与应供者,汝等为布萨。”

彼等向我云:“善哉”,相应力与能力,准备诸施而求应供者。

我坐,思考可供相应之施物:“若我得应供者,我应如何之施物?

我[无]胡麻、绿草、豆类、粳米、酥油。我以草生活,不能与草。

若应供者乞食来我近边,我将自己施与。然彼无所得而将不去。”

一〇

帝释知我之思考,以婆罗门之形来近我住所,为将试练我之施与。

一一

我见彼满足而为此语:“实善哉!为御身之食来我之前。

一二

今日我将与汝未尝与之善施物。御身具戒德,害他于汝不宜。

一三

汝来!燃火,集种种之薪,我将自烧煮,可为汝食。”

一四

“善哉!”彼意喜而集种种薪。以炭中央作大薪堆。

一五

于此处迅速扩大如默火。振抖附尘之肢体彼坐于一方。

一六

大薪被积热而[起]烟时,于彼时,彼飞上而于光焰中落下。

一七

恰如实际,任谁如入于冷水者,喜而消忧、热,亦与满足。

一八

如是入于燃火之时,诸忧之[火]恰如以冷水消失之。

一九

我以毛、皮肤、肉、腱、骨、心脏、筋、单一之全身与婆罗门。

[此之摄颂]

阿伽提婆罗门,僧伽、达难阇耶王,摩诃须达沙那王,摩诃果银达婆罗门,

尼弥、阐陀库摩罗,斯威王、卫珊陀罗,彼时我为兔,我施彼等最胜物。

此等装饰之施与,此等施与之成就,施与乞求生命者,我成就此波罗蜜。

我见来为乞食,为此我舍己之身。于施我为无等者,施波罗蜜吾成就。

二 戒波罗蜜

第一 具戒象所行

我于森林中,为象而养母者时,于地上以功德,已无似我者。

樵夫于森林中见[我],以我事告王:“大王!适汝之象住森林中。

对彼而言,勿用试练,沟枪亦[勿用]。彼如以牙牵之,实将自来此处。”

王闻彼之此言,意尚满足,派遣有学识、才能之师而为象调御师。

彼象调御师见[我]于莲池中为养母而拔莲根。

彼见知我戒德之相:“汝来!子!”捕我之牙。

尔时我身所具自然之力,以现等千象等力故。

若我,遣怒为捕我而接近之诸人者,则不得对向全国之人。

然我为守戒,为成满戒波罗蜜,对落我于沟者,心不作变异。

一〇

若彼等于彼处,以诸斧枪虽欲击打,我恐破戒故而不怒彼等

第二 般达龙所行

于他,我般达龙,言为大神力者时,与威鲁婆伽(广目天)大王共往天界而行。

于此我见诸天,具备安乐之一途,为往彼天而行持戒禁。

为身之处理,支持生之食量,持四分而横卧于蚁穴之顶。

“以皮、毛肤、肉或腱骨,以此有可为事者,被与故可持去。”

伴不知恩者之蛇使而捕我。投入笼中到处舞踊。

投入笼中或用手打时,我恐破戒故,不令蛇使发怒。

对我舍己生命事,较草还易。越戒之事,对我如由地上升尚[难]。

无限、百生、亦有舍我生之事,虽为四洲故,决定我不破戒。

又我为守戒,为成满戒波罗蜜,虽然投我入笼,[我]心已不作异态。

第三 瞻波龙所行

于他,我为大神力者瞻波龙时,是顺法者具戒禁。

其时,我为法行者修布萨,调蛇者捕我于王门舞踊。

彼之思考青、黄或赤色,以心从彼,我为似被思考者[之色]。

我使地将成为水,使水亦将成为地。若我为彼事成怒,则一瞬之间将为灰烬。

若于心力之下我如成就,则由戒脱落。无戒者不能成就最上之目的。

身被破,于此处被分散亦佳。然则我不破戒,虽然身散如粉。

第四 周罗普提所行

于他,我为周罗普提为善具戒者时,见为恐惧有为出离。

我妻为梵女有如黄金。彼女不望成劫而为出离。

无住所断结缚,于家族或众无愿望,陆续回绕市村我等至波罗奈。

于彼处与族、众不交往而为贤明我等居住,我等二人住于无杂然少音之王园。

为见园而行,王见梵女。近而问我:“彼女为汝之物耶?为谁之妇耶?”

如此问我,向彼作以下之语:“彼女非我之妻,乃为共一法教者。”

对彼女得爱着,而令捕我,以力[强]压使入后宫。

为一教而我被牵行于水瓶妇之[车],使予生怒。

于怒起同时我忆念戒禁,实于此处捕怒,不许普遍增长。

一〇

纵然虽有人用锐利之枪打击梵女,我为菩提故我不破戒。

一一

我并非憎恶彼梵女,我亦非无力。我为好一切智性,故我守戒。

第五 牛王所行

于他,我又为彷徨森林中水牛时,身体发达而有力,为一大可怖之形相。

山之倾斜面、山之险岨地、或在树下、水边,在彼处有诸水牛之住所,各各[水牛]于彼处。

步于大阿兰若,我见满幸福之处。到彼处我或立或卧。

其时,于彼处有恶贱而轻率之猿来,向肩、额、眉放尿而击打。

第一日然、第二、第三、第四日亦是,一切之时使我受辱,由彼我为所苦。

夜叉见我受苦,如是向我云:“汝以角蹄令彼为恶曲者亡!”

夜叉如是云时,我如下话之:“何故汝为恶,持贱尸向我涂血?”

若我怒彼之事,则将较彼为卑敝者。我将破戒欤?贤者等将谤我。

轻蔑生命之不若清净故而死较为胜。虽然为生,我等可为害他人耶!

一〇

彼续对我轻侮,对他者等亦同样将为如是。彼等必将在彼处害彼。此乃我将为解脱之事。

一一

向卑贱之人、中等之人、最胜之人忍耐侮蔑,如是而为善智者,以意得达如望。

第六 辘轳鹿王所行

于他,我似金线,名为辘轳鹿王,具最上之戒时。

美而乐,离人里而为人所不居之处,我入于心乐恒河岸之住家。

尔时,于恒河之上游,为诸富者所恼之人,落入恒河:“我生耶?或死耶?”

彼昼夜于恒河大水中流,续为哀呼之声,行于恒河之当中。

我闻彼悲哀之声,立恒河之岸问曰:“汝为何人?”

彼时,彼为我问,说明己之因缘:“我受富者恐怖战栗,投入大河!”

我起愍彼之情,舍生入河,于夜之黑闇中救彼而出。

知满足之时,我向彼如下云:“于我有此一愿,对任何人亦勿云我事!”

往街行而被问,彼谈财故。彼伴王来予之前。

一〇

我向王说明一切因缘,王听彼语向彼拉箭云:“我在此发现,将害我此伪骗友之卑贱者。”

一一

我为守护彼,以我身化作。“大王!可置如原先!汝之所望者我将不为!”

一二

我守戒但我己不守生。此时实我为菩提故,我已成具戒者。

第七 摩坦伽所行

于他,我为縺发者心气高傲,名为摩坦伽,具戒而心善安立之时,

我与一婆罗门二人住于恒河之岸,我住于上游,婆罗门住于下游。

沿岸继续步行,往上彼见我苦行林。于彼处嘲我而咒我头碎。

若我怒彼,若我不守戒,我卑视彼,将成如灰。

彼于其时,为恶心而发怒咒我,彼自行头落依瑜伽而除我。

我守戒,我己不守生。此时我实为菩提故,我为具戒者。

第八 法天子所行

于他,我为大夜叉有大神力,名为达摩大夜叉,为一切世界之爱愍者时,

为大众而令取十善业道,伴友与从者共同巡视街村。

婆婆为一卑鄙夜叉,彼点现十恶,彼亦时伴友与从者,共巡视地上。

说法者与非法者,吾等二人为相反者。共同对于道,轭于轭相冲张合对峙。

依此而善者与恶者之争起。由避道发生大斗。

若我怒彼,如破苦行之德,与诸从者同使彼将成尘埃之态。

然我为守戒,心意令寂,与从者同向下,我向恶者让道。

为心之寂静,我由道向下,同时地立即于恶夜叉与孔隙。

第九 阇耶帝沙所行

于般阇罗国中最胜市,都之迦毗罗名为阇耶帝沙王,具有戒德。

我为其王子,名为须陀达摩,善具戒力有德而不衰退,常伴最上之从属。

我父行猎近食人者。彼捕我父。“汝为我食物,勿动!”

彼闻此语充满恐怖,见食人者,于彼腿起麻痹。

“再取所获之物,许一时归宅,离[我]!”

父命我与婆罗门以财。

“子!践祚王位,再勿怠此事。食人者为许我一时之归宅!”

我礼父母变形自己,置弓与刃近食人者。

若彼恐惧手执武器接近时,我如令作恐怖,则我将破戒。

我恐破戒故,己不持彼之嫌恶物。以慈心利言我如下云:

一〇

“请燃大火,我由薪木堕落,知时之至,汝!请食,祖父!”

一一

如是持戒故,我己不守生命。又以彼之故,我常令其他之杀生者出家。

第十 珊伽婆罗所行

于他,我为有大神力僧伽婆罗,有牙为剧烈之武器,毒蛇为诸蛇之王时,

于四街大道为种种之人群处,住四分布萨戒,于此处定为住所。

“若人为皮、毛肤、肉、腿、骨如以此等有用者,为与之物则请持去!”

粗暴而成贪欲无慈悲之普奢族等见吾,于此处手持棒、椎接近我。

突刺鼻尾与脊髓之骨,载乘于担棒之上,普奢族人等运我。

我望海、森林、山、共是此地,于此处以鼻息烧灭[自焚]。

诸神以杵刺或以短枪切,我已不怒普奢族等。此成就我戒波罗蜜。

[此之摄颂]

具戒象,般达龙与瞻波龙,周罗普提、牛王、辘轳鹿、摩坦伽与大夜叉,

阇耶帝沙王子,此等一切有戒力,为资具、指示者,舍弃生命守诸戒。

僧伽婆罗自焚时,[曾住四分布萨戒,]一切生时如何人,此为我戒波罗蜜。

三 出离波罗蜜等

第一 优单阐耶所行

我名声无量之王子,为优单阇耶时,见露、水滴落于太阳之热,心怀厌世之情。

其不倦怠(厌世)之情所征服,使我已增大。礼父、母愿求出家。

合掌与村人,为共同与国人成彼等望我。“今日,子!领有富贵而为繁荣之大地!”

实不顾王属、后宫、村民、国人、悲怜之[父母]而我出家。

舍弃一切之地、王国、亲类、从属、名声,实为菩提故,我已不思。

非憎恶父、母,亦非憎恶大名声。我好一切智性,故舍弃国。

第二 须曼那沙所行

于他,我在最上之市,印达婆陀,受慈爱之子,被知为须曼那沙时,

具备戒德,有善辩才,恭敬老人,有廉耻,又通晓诸摄取。

彼王之从者是伪苦行者。种植摩罗之树而为生活。

我见彼虚伪无内容稻谷之堆积,如中空之树,无髓之芭蕉。

于我无安堵。其法远离沙门之道,生活故舍离廉耻、安乐之法。

国境依远住于森林住者而混乱。为除此而续行父之教诫我:

“所爱者!汝勿轻蔑自我卓越縺发者,与一切希望者!何以故?[彼]为施与一切之愿望者。”

我入彼勤行堂如下云:“家主!汝之健康如何?或汝应持何去者耶?”

依此,彼之虚伪依憍慢而发怒:“今日我将令杀害汝,或将令逐放国外。”

一〇

王除境外人后,向虚伪者云:“汝有何难事耶?对汝行尊敬耶?”彼向王说明:“此恶王子换言之,应消灭!”

一一

闻彼之语,王命令云:“即座斩头为四片,由车道向车道以示汝等。此为轻蔑縺发者所行之道。”

一二

于此处彼等所行无慈悲、残忍、凶暴、无同情,我于母之膝坐时,引我而行。

一三

我向彼等如是云:“请坚缚我,速以我示于王,于我有应为王事!”

一四

彼等以我侍恶人、恶事示王。见彼我教示更说服之。

一五

尔时彼谢我,与大王国于我。我破迷妄而出家。

一六

我非憎恶大王国,非憎爱欲之享受。我好一切智性,故舍王位。

第三 阿育伽罗所行

于他,我为伽斯王之子时,生长于铁屋,名为阿育伽罗。

我困苦中以得生命,于苦恼中被养育:“今日,子!汝踏此一切地!”

国人、村人、与从属皆合掌礼刹帝利,对我作此语。

“于此地任何人,卑贱、贵重、中等亦均于己家中,无守护与亲类共同生长。

于苦难中,彼为养育我为最优秀者。[我]于铁屋中,少光、太阳、月之下成长。

由满不净、尸粪之母胎出生,由彼再投入恐怖苦难铁屋之中。

若我如是在最残酷苦中落下,若我如染着王位,则将为恶人中之最上者。

我以身成为不满之物,我不以王位为目的者。死之我无可压我望于灭。”

如此我思,如断象之缚,断泣之大众而入于森林。

一〇

我非憎恶父母,我非憎恶大名声。我好一切智性,故我舍王位。

第四 莲根所行

于他,我在伽斯人之最胜街市时,在一梵净之家,生我七人姊妹兄弟。

我为彼等之兄,具忏悔、清净,见有恐怖,我乐出离。

由父母送来之友人,为同样之思考,以爱著相招致:“汝应维持家系!”

彼等所云之语,为在家之法,赍与安乐,然对我则如热刃铓之残酷。

尔时,对有谢词之我,彼等问我之目的:“若汝不享受爱欲,正以何为目的?”

望求彼等之幸福者,乃我云如是愿求之目的:“我不望家主之位,我乐出离者。”

彼等闻我之语,使父、母闻。父、母如是云:“我等亦皆去出家。”

我父、母二人,兄弟姊妹七人,均舍无量财,我等入于大林。

第五 贤者须那所行

于他,又我住婆罗门越陀那市,于彼殊胜大楼室之善家族中出生时,

我见世之闇黑态而住迷妄,心恰如被钩急打由里而外。

见种种之恶,彼时我如是思考:“何时我由家出离入于森林!”

亲者等以享乐诸爱欲招我。我向彼等说我之望:“勿以彼等诸享乐招我!”

我弟难陀为贤者。彼亦学我,乐于出家。

我须那与难陀及我父母诸人,同舍享乐而入大林。

第六 提弥耶所行

于他,又我为王之子名哑跛者,人呼我提弥耶时。

彼时于一万六千之妇女中无男儿。经几昼夜我独出生。

由困苦而得,为可爱善生光辉子之我,父于卧床持白盖而养育。

我眠于佳床,尔时我醒觉,见我往地狱之白盖故,

我见盖之同时发生恐怖:“何时到达决定而我将此逃脱?”

我以前分血而为天神,为我而望幸福者,彼见我烦恼,令我止住于三立场。

“于同族之人,勿显示贤明、思虑多。一切之人将轻蔑汝,如此可成目的。”

加是我向彼云以下之语:“天神!将如汝所云、汝之此语而作。

尊爱者!汝愿为我之利益者、望幸福者,天神!”闻彼之语,我如在大海中得陆。

一〇

持欢喜厌世之意,我决定三分。“聋哑、不能行、跛者。”

一一

决定为此之分住十六年。尔时、擦我手足、舌、耳,见我为无缺之物,人们骂我为“黑耳者”。

一二

由此一切国民、军将、主宰、婆罗门,皆为一之思考,为喜舍之事。

一三

我厌世之意,闻彼等之思考而欢喜。“为彼我成就苦行之目的。”

一四

令我沐浴涂油,缠着王服,以盖灌顶,人人为市右绕。

一五

使担行七日间,日轮东升之时,御者以车运我出城入于森林。

一六

于一空所、手离驾马之车,御者为埋我于地而掘穴。

一七

虽依种种之因缘不断恐怖而作决定,然为菩提故,我不破彼决定。

一八

父、母不憎我,自己亦不憎我。我好一切智性故,决定此事。

一九

决定此等之分,我住十六年之年月。以决定我无等者,此我成就决定波罗蜜。

第七 猿王所行

我为猿在何之岸,住岩隙之兽穴时,为鳄所恼,我已不得步行。

我立于河之或上、或下休止处,鳄为恐惧害者之敌而相坐。

彼命令我:“汝来!”我向彼云:“我将去!”超越彼头到达彼岸。

我如言而为,非向彼云伪。我于真实为无等者,此乃我真实波罗蜜。

第八 名为沙阇贤者所行

于他,我又为沙阇苦行者时,以真实守护世间。我令人平和一致。

第九 鹑雏所行

于他,我又于摩伽陀为鹑之雏,幼小于巢中不生羽而为肉团。

母以嘴育我使食。由彼女之接触,我始活而我身体无力。

于某年之暑季、被点野火,使(物)变黑之火接近于我。

如是烟烟相继发生,大火立音,次又其次烧灭而火近于我。

我父母为火势之可怖而恐怖,弃巢舍我而自救。

无足、羽而我身体无力,彼时我不得离去。时我如是思考。

“彼等应走近充满畏惧恐怖之我,然竟舍置我而去。我今有如何之方法耶?”

世间有戒德,真实、清净与慈爱。依彼之真实,我祈最上真实。

思法力,忆念昔之胜者,依于真实力,我为真实祈誓。

一〇

有不落之翼,有不蹒之足,父、母由离火而逃出去。

一一

我为真实祈誓,与大燃火退避距离十六伽里沙。恰如火之落水[有如是]。以真实我为无等者。此我真实波罗蜜也。

第十 鱼王所行

于他,我又为大湖之鱼王时,太阳之暑热,湖水已尽。

于此处乌、鹫、鹭、鹰、兔鹘、日夜近坐食诸鱼。

与亲族共所恼,彼时我如是思:“实以如何方法,将由苦得救亲族耶?”

思考法利依真实而观察。“住于真实得救亲族之尽灭!”

忆念正法,思考最胜义,我于世间真实祈誓永远不变。

我由思念自己,更又得理智性后,我以意识虽然为一生物,[我]不认应被杀害。依此真实之语,雨云令之降雨。

“雨云!鸣响!灭乌之贮粮,妨乌之忧导,诸鱼解于忧!”

当我为真实之祈祷,雨云又呜响,一瞬陆地凹满注雨水。

如是最胜之精进真实之祈誓,依真实之威力,我令大云以降雨,于真实我无等者。此乃我真实波罗蜜。

第十一 康哈提婆耶那所行

于他,我又为康哈提婆耶那圣仙时,五十有余年无欢乐而游行。

任何人不知此我无欢乐意。我不向任何人告我无欢乐,而等有欢乐之意者。

同梵行者、曼达普耶是我友而为大仙,受前业所缚,蒙受枪之刺裂。

我看护彼,令得健康,向彼告别,我到自己之隐遁处。

我友婆罗门,伴妻子三人同来作客。

我迎接彼等同坐于己之隐遁处,彼儿由后投球,以恼怒毒蛇。

于此彼男儿,往寻球之道,以手摩毒蛇之头。

彼之触依止毒力之蛇怒。极[怒]而一瞬之间咬儿。

为剧毒[之蛇]所咬,此儿滚转于地。于此我烦恼,我喜亦成苦。

一〇

我忍满苦忧慰彼等,始为为第一最胜之真实祈誓。

一一

我曾经七日间,以清净之心求福而行梵行。其后五十余年之间我一切为之。

一二

“我实无欲,依此真实有幸运,毒已消失,婆罗门童子得生!”

一三

我为真实之祈誓,毒势力被贯彻之幼儿不觉而立,又为健全。以真实我无等者,此我真实波罗蜜。

第十二 须陀护摩所行

于他,我又为王须陀护摩,为食人者所捕时,思出与婆罗门之约束。

缚百人刹帝利之掌,令彼等柔弱,为牺牲而将我引入。

食人者问我:“何故汝望为自由?若汝再归于我,我应如汝所思而为。”

对彼之问,我约再归,近于乐都,我让王位。

依胜者而被用,为善人之法而忆念古者,财与婆罗门,而近于食人者。

其时于我,彼之杀害与否已无疑惑。守真实之语为舍生命而接近。以真实我无等者。此乃我真实波罗蜜。

第十三 须曼那.娑摩所行

于森林中,我由帝释化作娑摩时,森林中之狮、虎亦近于慈悲。

由诸狮子、虎、豹又水牛,斑鹿、野猪、围绕我而住森林中。

于任何者我不令恐怖,又我于何者亦不恐怖。尔时依慈悲力之支持,乐于森林中。

第十四 耶伽罗阇所行

于他我又,被知为耶伽罗阇时,住最胜之戒治理大地。

进于十善业道而无遗,以四摄护事摄护大众。

如是于此世,于他世,我不放逸,而达婆阇那接近掠夺我都城。

从属于王或有军备,或有国民之诸村落,均为其手中之物而埋我于穴中。

大臣之群有王位,我之繁荣后宫,亦被掠夺取去,我视彼如爱子,以慈悲我无等者。此乃我慈悲波罗蜜。

第十五 摩诃罗摩汉沙所行

我于冢墓中置人骨而作卧床。村民接近而示现多样。

又他者,以[关怀]世间倦怠之意,以手持来香、花鬘、多种多量之食物及其他捧献物。

等于对我为苦,又等于对我作乐,对一切者平等而无爱、恚。

于乐、苦而平等,又于名声、不名声亦于一切时成为平等。此乃我舍波罗蜜。

[此之偈颂]

优单阇耶、须曼那沙、阿育伽罗、毗沙[莲根],贤者须那、提弥耶,猿王、贤者名沙阇。

鹑与鱼王所行,康哈提婆耶那仙,须陀护摩与须曼那睒摩,耶迦罗阇舍婆罗。如是大仙,说舍波罗密。

如是多种苦,多种之成就,由有而有受,最上之菩提。

施与可与者,充实戒无遗,出离波罗蜜,最上之菩提。

食人问贤者,最胜之精进,忍成波罗蜜,最上之菩提。

坚固为决定,信守真实语,慈悲波罗蜜,最上之菩提。

有得与非得,名声不名声,尊敬与侮蔑,一切皆平等。

恐怖懈怠为见解,安稳精进与发勤,汝等精进勤劳者,此为佛陀之教诫。

恐怖诤论为见解,安稳见解无诤论,[戒行]一致无遗漏,此为佛陀之教诫。

一〇

恐怖放逸为见解,安稳见解不放逸,人人修习八支道,此为佛陀之教诫。如是世尊自己言尊贵之前世行,说示名佛前生谭之法门。

猜你喜欢
  金刚场陀罗尼经·佚名
  佛说人本欲生经·佚名
  佛說首楞嚴三昧經卷上·欧阳竟无
  中国本位文化建设略评·太虚
  重梓姓氏·函可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十三卷·佚名
  明觉禅师语录卷第二·重显
  与入矢义高讨论早期禅宗史料·胡适
  黔南会灯录目录·善一如纯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十七·圆晖
  达摩笈多译·佚名
  杨岐会禅师·惠洪
  复罗阁英居士书·太虚
  卷十·佚名
  佛说八大人觉经讲记·太虚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冯应瑞·唐圭璋

      应瑞字祥父,号友竹。   天香   宛委山房拟赋龙涎香   石流痕,残沙拥沫,骊宫夜蛰惊起。海市收时,鲛人分处,误入众芳丛里。春霖未就,都化作、凄凉云气。惟有清寒一点,消磨小窗残醉。   当年翠篝素被。拂余薰、倦怀

  • ◆白云子房皞(白云子集)·顾嗣立

    皞字希白,□□人。自号白云子。诗多别致,如《戊子》云:「行非杨秉三无惑,性似嵇康七不堪。」《寄段诚之》云:「多语数穷深可戒,虚名无用不宜贪。」造语亦新。时有涉腐气类邵尧夫者,悉为汰去。元遗山《续夷坚志》载:希白家卢氏

  • 鲍溶诗集原序·鲍溶

    鲍溶诗集六卷史馆书旧题云鲍防集五卷崇文总目叙别集亦然知制诰宋敏求为臣言此集诗见文粹唐诗类选者亦称鲍溶作又防之杂感诗最显而此集无之知此诗非防作也臣以文粹类选及防杂感诗攷之敏求言是又得防知政事欧阳修所藏鲍

  • 失败·闻一多

    从前我养了一盆宝贵的花儿,好容易孕了一个苞子,但总是半含半吐的不肯放开。我等发了急,硬把他剥开了,他便一天萎似一天,萎得不象样子。如今我要他再关上不能了。我到底没有看见我要看的花儿!从前我做了一个稀奇的梦,我总嫌他

  • 卷第十六·陈与义

    ○北征世故信有力,挽我复北驰。独冲七月暑,行此无尽陂。百卉共山泽,各自有四时。华实相后先,盛过当同衰。亦复观我生,白发忽及期。夕云已不征,客子今何之。愿传飞仙术,一洗局促悲,被襟阆风观,濯发扶桑池。○秋日客思南北东西俱

  • 皇明诗选卷之二·陈子龙

    李雯舒章氏云间陈子龙卧子氏同撰宋征舆辕文氏五言古诗一刘基高启张羽袁凯倪瓒汪广洋乌斯道杨士奇张洪李东阳李梦阳◆刘基 【字伯温青田人洪武中以佐命功封诚意伯为胡惟庸药死正德中赠太师谥文成所著有郁离子诚意伯全

  • 卷四十四 咸平二年(己亥,999)·李焘

      起真宗咸平二年正月盡是年六月   春正月甲子,詔尚書丞郎、給舍舉升朝官可守大州者各一人,限一月以名聞,俟更三任有政績,當議奨其善舉,有贓私罪亦連坐之。   乙丑,命禮部尚書溫仲舒知貢舉,御史中丞張詠、刑部郎中知制

  • ●卷上·江休复

      御史台阁门移文用撩头牒,章郇公判审官院,张观为中丞,常用此例移审官。时章为翰林学士,辨之,张以故事而止。  章仲镇云:章伯镇勘会案,岁给禁中椽烛十三万条,内酒坊祖宗朝用糯米八百石,真宗三千石,今八万石。  康定中,侍禁

  • 任·李延寿

    任窻字彦升,乐安博昌人。父亲任遥,在齐朝时作中散大夫。任遥的哥哥任遐字景远,年少时学业勤勉,在家恭敬有礼,官作到御史中丞、金紫光禄大夫。永明年间,任遐因犯罪将要发配到荒凉边地,任遥怀揣诉状谒见诉说,声泪俱下,齐武帝听了

  • 卷四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四十六礼部五册立二皇太子册立仪洪武初定册立前一日内使监官陈御座香案于奉天殿如常仪尚宝司设宝案于御座前侍仪司设诏书案于宝案之前册案宝案于殿中册案在东宝案在西册宝亭一座于丹陛之东皇太子

  • 卷二十一·叶隆礼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重订契丹国志卷二十一南北朝馈献物累朝贺宋朝生辰正旦礼物宋朝皇帝生日遣使致刻丝花罗御様透背御衣七袭或五袭七件紫青貂鼠翻被或银鼠鹅顶鸭头纳子涂金银装箱金笼水晶带银匣副之锦缘帛皱皮鞾金玦京

  • 帝学卷三·范祖禹

    大宋太祖啓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太宗至仁应道神功圣德文武睿烈大明广孝皇帝眞宗膺符稽古成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太祖啓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建隆元年正月幸国子监二月又幸诏加餙祠

  • 第六章·王夫之

    一行道者,行此道以成化也。明道者,明此道以立教也。舜惟知之,故道行于民。颜子惟服膺而弗失,故可与明道。若贤知之过,愚不肖之不及,则已失立教之本,而况能与天下明之而行于天下哉?与天下明之而行于天下,则教不衰;而民虽愚贱,亦不

  • 孟子集疏卷十四·蔡模

    宋 蔡模 撰尽心章句下【凡三十八章】孟子曰不仁哉梁惠王也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不仁者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所谓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也】公孙丑曰何谓也梁惠王以土地之故糜烂其民而战之大败将

  • 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张元素

    又称《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脏腑标本药式》。本草类著作。金张元素(1151—1234)撰。一卷。元素字洁古,易州 (河北易县) 人。另有 《医学启源》 已著录。作者受《内经》、《难经》、《伤寒论》、《中藏经》、

  • 懒捐·叶紫

    二月初二,好日子,土地老爷生日。 太阳刚刚露出半边面孔来,邓石桥,什么人都爬起来了。最初的是孩子,三个五个一群,攀折嫩绿的柳枝,赶牛,追着野狗,有的还提着一篮猪粪。象流星似地,散布在全村的田边,旷野,绿荫的深处。

  • 秋收·茅盾

    茅盾著。《农村三部曲》之二。发表于1933年《申报月刊》2卷5期。写谷贱伤农的故事。老通宝经历了春蚕丰收的悲剧,落得白赔桑地又负债,还生了一场大病,全家只好吃南瓜和芋头过日子。但老通宝并没有因此失望,他把希望寄

  • 奇女子传·吴震元

    明吴震元搜集历代女子“奇节者、奇识者、奇慧者、奇谋者、奇胆者、奇力者、奇文学者、奇情者、奇侠者、奇癖者”编纂成《奇女子传》。孙殿起《贩书偶记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卷十二《琐语之属》著录:“《奇女子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