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南唐书卷十三

宋 马令 撰

儒者传上第八

呜呼西晋之亡也左衽比肩雕题接武而衣冠典礼会于南史五代之乱也礼乐崩坏文献俱亡而儒衣书服盛于南唐岂斯文之未丧而天将有所寓欤不然则圣王之大典扫地尽矣南唐累世好儒而儒者之盛见于载籍灿然可观如韩熈载之不羁江文蔚之高才徐锴之典赡高越之华藻潘佑之清逸皆能擅价于一时而徐汤悦张洎之徒又足以争名于天下其余落落不可胜数故曰江左三十年间文物有元和之风岂虚言乎作儒者传

韩熈载字叔言北海人也弱冠擢进士第同光末北海军乱推熈载父光嗣爲留后明宗即位平北海光嗣见杀熈载来奔于呉放荡嬉戏不拘名节里民赵氏女有美色熈载娶爲正室连补和常滁三州从事亦晏然不介意烈祖受禅除秘书郎辅元宗于东宫熙载谭笑而已不预世务及元宗即位拜虞部员外郎史舘修撰于是始言朝廷之事所当条理者前后数上又吉凶礼仪不如式者随事举正由是宋齐邱之党大忌之烈祖山陵元宗以熙载知礼遂兼太常博士时江文蔚判寺所议虽同而諡法庙号皆成于熙载之手旣葬迁知制诰熙载性懒朝直多阙爲冯延已劾奏罢其职陈觉等丧师南闽特赦不诛熙载上疏请置于法元宗手札敦谕而宋齐邱大怒乃诬以醉酒披猖黜爲和州司马其实熙载生平不能饮久之徴爲虞部郎中史舘修撰拜中书舎人制诰典雅有元和之风建鐡钱之议迁兵部尚书既而钱货渐弊颇亦自悔奉使中原爲感怀诗三章署于舘壁云未到故乡时将爲故乡好及至亲得归争如身不到日前相识无一人出入空伤我怀抱风雨萧萧旅舘秋归来牕下和衣倒梦中忽到江南路寻得花中旧居处桃脸蛾眉笑出门争向前头拥将去又仆本江北人今作江南客再去江北游举目无相识金风吹我寒秋月为谁白不如归去来江南有人忆或问江南何不食剥皮羊熙载对曰江南地产罗纨故尔时皆不喻迨熙载去乃悟使追之不及中原使至熙载接伴绐曰老夫窃观吾子音容气貎一若先德况忝世旧故不可跪使者因拜之熙载才名逺布四方建碑表者皆载金帛求爲之文而常俸赐赉月不下数千缗广纳儒生茍有才艺必延致门下以舒雅之徒爲门生高第凢数十軰由是所用之资月入不供及奉使临川借官钱三十万所司以月俸预纳熙载上书诉之云家无盈日之厨野乏百金之产累数百言后主批其奏云言僞而辩古人恶之熙载俸有常秩锡赉尚优而谓厨无盈日无乃过欤命有司放免逐月所刻料钱仍赐内库绢百疋绵千两以充时服熙载上谢御批其略曰水火相济日月无私既示其瑕疵又怜其憔悴免逋欠使资于昏旦赐绵绢令御其风霜神造虽洪粉身未报熙载畜女乐四十余人不加检束恣其出入与賔客聚杂后主累欲相之而恶其如此乃左授右庶子分司于外入朝辞复上表乞住阙下其略曰朽作无生之骨犹思仰慕于圣贤生为万物之灵宁使困穷于终老魂凝象阙心滞金门程限至终炎蒸渐盛重念臣向化将逾于四纪抒诚已歴于三朝无熯草之功可资于国有滔天之罪见絶于时陛下以无为之心示好生之德虽一命已寛于时宥叨感深仁而再迁欲赴于遐征转资隂德今则羸形愈惫壮志全消老妻对靣而呻吟稚子环牀而号哭劲风振树岂得长宁逝水朝宗不堪永诀表上未报于是尽出羣婢使之即散后主乃喜遂为秘书监羣婢俄集如初后主笑曰吾于今乃知卿之心矣复上书极陈时政论古今之得失书曰皇极要览赠中书侍郎开寳三年病卒年六十三后主深痛惜之以为不得熙载为相欲追赠之前代有此否潘佑以谓晋刘稷之赠开府仪同三司即其事也乃赠熙载平章事諡文靖葬梅颐岗谢安墓侧命集贤殿学士徐锴集其遗文藏之书殿熙载才高气逸无所卑屈举朝未尝拜一人初严续请熙载撰其父可求神道碑欲茍称誉遗货巨万仍辍未胜衣歌妓姿色纎妙者归焉熙载受之文既成但叙其谱裔品秩而已续慊之封还熙载熙载亦郤其赠上写一阕于泥金带云风桞揺揺无定枝阳台云雨梦中归他年蓬岛音尘断留取樽前旧舞衣宋齐邱自署碑碣每求熙载写之熙载以纸塞鼻或问之对曰文臭而秽喜提奬后进每见一文可采者辄自缮写仍为播之声名善谭论听者忘倦审音能舞分书及画名重当时见者以为神仙中人

江文蔚字君章许人也长兴中举进士为河南府廵官避权势有高才与韩熙载名相上下而熙载不持检操文蔚既擅价一时又励行义自为郎时南唐礼仪草创文蔚撰述朝觐防同祭祀宴飨礼仪上之遂正朝廷纪纲烈祖殂元宗以文蔚知礼宜董治山陵事除文蔚工部贠外郎判太常寺以议葬礼于是烈祖山陵制度皆文蔚等裁定既葬以文蔚迁居諌职以熙载迁居制诰论者美之以为各当其任文蔚之居諌职秉心贞亮不容阿顺毎将言事必多左迁时宋齐邱陈觉冯延已魏岑皆以容悦得用人情不平及宋齐邱拜为諌议大夫而延已为相魏岑亦居近宻文蔚上表其言曰二公移去未称民情四罪尽除方明国典表既上而元宗恶其大言黜为江州司士延已亦罢相出镇临川岑犹在职未几延已自临川再入相宣内制毕拜恩阙下百寮皆言曰白麻甚嘉犹不称文蔚表尔其直言见重于时者如此【后事亡】

高越燕人也少举进士清警有才思文价蔼于北土时威武军节度使卢文进有女美而慧善属文时称女学士越闻而慕焉往谒文进文进以妻之晋高祖即位文进南奔越与之俱来初投鄂帅张宣乆不见知越以鹰诗诮之曰晴空不碍摩天翮未肯平原浅草飞遂至广陵烈祖爱其词学时齐国立制凢祷祠燕饯之文越多为撰之烈祖受襌累迁礼部贠外中书舎人保大中诸将取潭衡举朝称庆越谓潭衡一时之凶乱取之甚易观诸将之才善守为难既而进兵于衡遂杀王建期进攻潭州边镐遯归诸郡皆降举无遗防是时越与江文蔚俱以辞赋知名故江淮士者品论人物皆以越为首称【旧史多亡】

孙鲂字伯鱼性聪敏好学唐末都官贠外郎郑谷避乱归江淮鲂从之游故其所吟诗颇有郑体及呉武王据有江淮文雅之士骈集遂与沈彬李建勲为诗社彬好评诗建勲尝与彬议时鲂不在席以鲂诗诘之彬曰此非有风雅制度但得人间烟火气多尔鲂遽出让彬曰非有风雅固然而谓得人间烟火气何耶彬笑曰子夜坐句云划多灰杂苍虬迹坐久烟消寳鸭香非罏上作而何阖座大笑金山寺题咏众因称道唐张祐有僧归夜船月龙出晓堂云之句欲和众皆阁笔鲂复吟云山载江心寺鱼龙是四隣楼台悬倒影钟磬隔嚣尘过橹妨僧定惊涛溅佛身谁言题咏处流响更无人时人号为絶唱有诗百篇行于世烈祖召见授宗正郎卒呜呼居田里中而妄意天下者士之志也昔贾谊欲系单于之颈逺羁南越未必践言而志之所尚岂易量耶韩熙载初与李谷相善及熙载南奔谷送至正阳酒酣临诀熙载谓谷曰江淮用吾为相当长驱以定中原谷曰江淮用吾为相取江淮如探嚢中物尔周师南征命谷为将以取淮南而熙载落魂终不得大用及其既死假之名噐与夫生不能用死而诔之者何异哉

 

南唐书卷十三

钦定四库全书

猜你喜欢
  卷一百五十七·列传第四十四·宋濂
  卷三十·毕沅
  ●自序·周密
  第三十三回 立储贰入承大统 释嫌疑准请撤帘·蔡东藩
  卷第一百七十六·胡三省
  卷一百十七·杨士奇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六十·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五十八·佚名
  卷之一千一百八十五·佚名
  卷之二百零二·佚名
  卷之三百二十八·佚名
  资治通鉴考异卷五·司马光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一 列传二十一·纪昀
  史记集解卷四十九·裴骃
  卢文纪传·薛居正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李景良·唐圭璋

      待考。   鹧鸪天   清晓祥云绕碧天。老人星忽下南躔。庭兰共酌长生酒,持上华堂彩侍前。   开绮席,舞朱颜。轻红莲叶荐金盘。沉香小院浑先暑,更有杯传数百年。

  • 第四十一齣~第四十六齣·沈鲸

    第四十一齣 西市认母【玩仙灯】〔老旦旦上〕信杳鸿鱼。姑妇久嫠居。伤至亲倏倾泉世。恨此孤身似风飘絮。望断关河。家园何处。〔长相思〕〔老旦〕经跋涉。伤跋涉。中道分离成永诀。此恨何时灭。〔旦〕将剖说。怕剖说

  • 卷215 ·佚名

    陆游 村舍杂书 军兴尚戎衣,冠带谢褒博。 秃巾与小袖,顾影每怀怍。 及今反士服,始觉荣天爵。 出入阡陌间,终身有余乐。 陆游 村舍杂书 读书乃一癖,我亦不自知。 坐书穷至老,更欲传吾儿。

  • 卷一百三十二·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三十二从军类五言古和王僧辩从军      【梁】元 帝寳劒饰龙渊长虹画彩旃山虚和铙管水净写楼船连鸡随火度燧象带烽然洞庭晓风急潇湘夜月圆荀令多文藻临戎赋雅篇从军五更转

  • 卷二百十七 列传四·赵尔巽

      ◎诸王三   △太祖诸子二   镇国勤敏公阿拜 镇国克洁将军汤古代子镇国公聂克塞 莽古尔泰 辅国悫厚将军塔拜 饶馀敏郡王阿巴泰子安和亲王岳乐、温良贝子博和讬、博洛、博和讬子贝子彰泰、阿巴泰孙悼愍贝子苏布

  • 卷五·王世贞

    ○文臣异途国朝文臣入仕正途,惟有进士、乡科、岁贡、选贡而已。其任子及国初贤良方正、人材举荐亦次之。其有不由是途而登大位者,略纪于是:太子少师、赠少师、荣国公姚广孝,左布政使吴印、华克勤,俱以僧。其翰林应奉李愿证

  •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五十六·佚名

     天启五年二月庚辰朔○大学士顾秉谦等题今日文书官郝隐儒捧 圣谕为湖广等处试录策中语多言□几刺令臣等拟谕考试官并策上列名举人俱拟处分惩治以警将来臣等不胜悚服谨遵旨拟谕进呈臣等窃惟举士大典录文必醇雅典实有

  • 二十 内务府总管玛斯喀等奏曹荃呈称户部交进豆草请与户部会议具奏摺·佚名

    康熙四十年十一月十二日 据物林达曹荃呈称,户部之普瑚等交进之豆草,接收后,将交进之呈文,由赵昌等具奏。奉旨:著交内务府总管。钦此。此事乃系户部之事,既与钱粮关系重大,请与户部会议具奏等语。由内务府总管玛斯喀、库岱、

  • 三国志补注卷二·杭世骏

    编修杭世骏撰魏书后妃传 卞后武宣卞皇后世説曰魏武帝崩文帝悉取武帝宫人自侍及帝病困武帝太后出看疾入户见值侍并是昔日所爱幸者太后问何时来邪云正伏魄时过因不复前而叹曰狗鼠不食汝余死故应尔至山陵亦竟不临后妃传

  • 梁颢传·脱脱

    梁颢,字太素,郓州须城人。他的曾祖梁涓,做过成武县主簿。祖父梁惟忠,以明经出身历任使官、知府的辅佐官员,最后官做到天平军节度判官。父亲梁文度早逝,梁颢由叔父抚养成人。王禹翶开始参加乡贡考试时,梁颢依随着他以便求学,曾

  • 齐泰传·张廷玉

    齐泰,溧水人。初名齐德,洪武十七年(1384)在应天乡试中名列第一。第二年成为进士。历任礼、兵二部主事。因雷震谨身殿,太祖前往郊庙祈祷,选择为官九年无过失者陪同祭祀,齐德随行,被赐名齐泰。二十八年(1395)由兵部郎中提升为

  • 卷八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八十八明 俞汝楫 编祥异备考表奏祥异有司表奏灾祥洪武二年九月礼部尚书崔亮等奏凡祥瑞应见皆为国家休徵按唐六典四瑞有大瑞上瑞中瑞小瑞其大瑞景星庆云麟凤龟龙之类上瑞白狼白兔之类中瑞苍乌

  • 卷一百七十六·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七十六明 杨士奇等 撰去邪宋英宗即位初殿中侍御史司马光论程戡劄子曰臣伏覩制书宣徽南院使鄜延路经略安抚使程戡加安武军节度使令再任臣闻官以待贤才赏以劝有功官非其人则职事废缺赏

  • 卷二百七十五·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七十五封爵表六异姓封爵二【子】子<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七十五><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七十五><史部,

  • 卷五·叶梦得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考卷五宋 叶梦得 撰隐公天王崩赴于诸侯不名诸侯卒赴于邻国则以名卒正终之事不可以不严也天子一人也不疑于不正故不名此天子诸侯之辨非谓尊者不名卑者则名古者本不以名为重死而未卒哭犹不讳其名至卒

  • 卷九·佚名

    (五一)复次瞋恚因缘佛不能谏。是故智者应断瞋恚。我昔曾闻。拘睒弥比丘以斗诤故分为二部。缘其斗诤各竞道理经历多时。尔时世尊无上大悲。以相轮手制诸比丘,即说偈言:比丘莫斗诤,斗诤多破败。竞胜负不息,次续诤不绝。为世所

  • 观音玄义记·知礼

    凡四卷。宋代四明知礼述。又称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玄义记、观音经玄义记、观音别行玄记、别行玄义记、别行玄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四册。乃观音玄义之注释书。 依自序所载,系知礼六十二岁时所撰。知礼初投宝云义通,适逢义

  • 因明入正理论义纂要·慧沼

    汉传因明著作,唐慧沼著。该著是对商羯罗主《因明入正理论》要义诠释的汇集,对《因明入正理论》解题目在《大疏》五解的第三解下更助二解。对“能破定非似立、似破”、“本欲成法依有法,不欲成有法依法”、“显因同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