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电贺蒋主席

国民政府主席蒋钧鉴:顷披官报,敬审十一中全会公选钧座为国民政府主席兼海陆空军大元帅。众望所归,曷胜钦忭!揆文奋武,负抗建之重任;迈古铄今,致国族于复兴。同盟居四强之列,世界奠和平之基,伟烈丰功,永垂万代!景瞻吉座,讴颂无量!特电申贺,恭叩崇绥!中国佛学会理事长太虚叩删。(见三十二年十一月四日佛化新闻)


猜你喜欢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六十六·欧阳竟无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六十三卷·宝亮
  卷八·净挺
  证道歌注(彦琪注)·佚名
  指月录卷之十七·瞿汝稷
  告 徒 众 书·太虚
  第二十五章 睹多伽摩尼之胜利·佚名
  卷四十七·赜藏主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一·玄奘
  卷第八·佚名
  法镜经后序·佚名
  卷第三十·佚名
  与陈静涛居士书(三十通)·太虚
  石头狮吼·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三十六·澄观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郭仲宣·唐圭璋

      江神子   腊寒犹重见年芳。为花忙。倚雕墙。准拟巡檐,一笑但清狂。冷蕊疏枝浑不奈,凭折取,泛清觞。   扬州春梦两微茫。记娥妆。耿冰肠。春信全通,何用玉奁香。谁见月斜人去后,疏影乱,蘸寒塘。

  • 元诗选初集乙集目录·顾嗣立

    耶律中书令楚材(湛然居士集) 刘太保秉忠(藏春集) 刘尚书秉恕 郝信使经(陵川集) 许文正公衡(鲁斋集) 王学士恽(秋涧集) 程承旨巨夫(雪楼集) 吴文正公澄(草庐集) 吴参政当 元总管淮(金囦吟)

  • 卷一百五十五·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一百五十五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五峰集胡宏字仁仲文定仲子幼事杨时侯仲良卒传其父之学绍兴中以荫补右承务郎卒学者称五峯先生有集题上封寺百年身似客浩荡世间游入望青山好梦魂偏我

  • 卷八十六·列传第十六·脱脱

        耶律合住 刘景 刘六符 耶律甗履 牛温舒 杜防 萧和尚(特末)耶律合里只 耶律颇的   耶律合住,字粘衮,太祖弟迭剌之孙。幼不好弄,临事明敏,善谈论。初以近族入侍,每从征伐有功。保宁初,加右龙虎卫上将军。以

  • 卷四百三十三 元祐四年(己巳,1089)·李焘

      起哲宗元祐四年九月盡其月   九月戊辰朔,右諫議大夫范祖禹言:「臣近論安燾不簽書樞密院所記親聞聖語,卻收藏不出,不書於時政記,乞特遣使問燾取索,降付樞密院,并乞付實錄院書於元豐八年實錄。臣伏聞樞密院已於安燾處取

  • 卷十一·常璩

    钦定四库全书华阳国志卷十一晋 常璩 撰後贤志闻之善志者述而不作序事者实而不华是以史迁之记详於秦汉班生之书备乎哀平皆以世及事迩可得而言也西州自奉圣晋後俊玮倜傥之士或修德让行止从时或播功立事羽仪上京策勲王

  • 东林列传卷十四·陈鼎

    ○明孙鑨传孙鑨字文中余姚人忠烈燧孙也父升为礼部尚书鑨兄弟以进士髙第先后列大僚而鑨独恂恂若寒素初授武库司主事提督京师武学学中贵戚子弟都城游侠射猎者皆系籍于中鑨宿知其弊当六年会举之日一以文义为去留比奏将上

  • 卷之三百·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彭龟年传·脱脱

    彭龟年字子寿,临江军清江人。他七岁时父亲去世了,彭龟年很孝顺地侍奉母亲。彭龟年生性聪明、卓异,读书能解释清楚其中主要的意思。当他长大后,得到程氏的《易》一书并认真阅读它,以致废寝忘食,彭龟年时常请朱熹、张木式解答

  • 卷二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二十三明 俞汝楫 编仪制司职掌贡举岁贡国初有举保之令凡举保孝廉人材秀才及山林隐逸礼部即行所属委自正官选求民间果系名实相副素无过犯之人有司起送到部咨发吏部听用其後皆属吏部掌行而礼部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四十五·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四十五 洪武十五年五月己酉朔,皇嫡长孙雄英薨。上感悼辍朝,葬钟山,侍臣皆素服,徒步送葬,追封虞王,谥曰怀。 癸丑,以盖州卫知事王昱为审刑司左审刑,大理寺左少卿王范为大理寺卿。 镇西卫指挥使司言:

  • 序·史洁珵

    原序清康熙.史洁珵功过格之书,其来尚已。周濂溪先生云:「正初学入德之门。」邵尧夫先生云:「可以扶经翼传。」杨龟山先生云:「指点善恶,历历醒人,读之如闻清夜钟。」朱晦翁先生云:「四书为理,此格为条,初学不可一日不置案头。」

  • 卷一百五·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五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春秋左传注疏第五十三昭公二十九年传相与偕出请相与皆告正误皆当作偕考异足利本乃以帏裹之帏作帷永怀堂同注放此注以干侯至至作致 二十八年尹固与子朝俱奔楚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敘卷一·欧阳竟无

    敘曰︰應學般若學。般若者,五度之目,萬行之鵠,三世諸佛之所自出。有母然後有子,有般若然後有世間人天、出世聖賢。般若者,智也;智也者,用也;用也者,以空為具,非以空為事也。是故空有二義︰非義、不義、無義之空,空亦應空;如義、實義、

  • 卷之十九·邵经邦

    弘道录卷之十九义父子之义《 西汉书》 :文帝时,贾谊上疏:夏殷周为天子,皆数十世。秦为天子,二世而亡。人性不甚相远也,何三代之君有道之长,而秦无道之暴也。占之王者,太子乃生,固举以礼,有司齐肃端冕见之南郊,过阙则下,过庙则趋。

  • 宣公·宣公八年·左丘明

    【经】八年春,公至自会。夏六月,公子遂如齐,至黄乃复。辛巳,有事于大庙,仲遂卒于垂。壬午,犹绎。万入,去籥。戊子,夫人赢氏薨。晋师、白狄伐秦。楚人灭舒蓼。秋七月甲子,日有食之,既。冬十月己丑,葬我小君敬赢。雨,不克葬。庚寅,日

  • 论学佛者须止恶行善·太虚

    闻道阶法师言:梅撷云君常举问曰:谛中之灭谛,是对治烦恼所得之择灭果,道谛则正是能对治烦恼者,何以灭道二谛亦有十使诸烦恼,依以发生?予意此正古今人学佛法而转生诸烦恼病之理由也。夫佛法岂非能对治烦恼及解脱烦恼者乎?学之者

  • 三唯论图释·太虚

      引教成立  甲 三唯论得名之依据  一、 唯识论──解深密经:‘诸识所缘,唯识所现’。  二、 唯境论──成唯识论述记:‘然清辨计总拨法空,为违中道强立唯境’。三、 唯根论──大佛顶经卷五:‘十方如来异口同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