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陈静涛居士书(三十通)
一
静涛居士鉴:前昨曾游白云山(明晨去罗浮山,五日回后,在居士林讲上生经),有就能仁寺设佛学院之议。但,一、希望港方何夫人等合助经费,不知有无可能?二、须有常驻主持的人,亦不易得!未知居士以为如何?顺问近祉!太虚启。廿三、十二、二。 正书函未寄间,接来书,再述如下:莲觉原不望他去代向别人募,但伊自捐的即书在所交册上便可。可与说:希望捐二三千元也。陈总司令处,曾谈及恢复光孝寺,当即允设法恢复。又能仁寺办华南佛学院,铁禅、叔颖等已数谈及。中大、勷大,因罢课未讲;昨、今,复旦中学、学海书院曾讲。廿三、十二、二。
二
静涛居士鉴:此间昨已开讲唯识,由颜居士翻译,听众四五百人,秩序尚好!明日去居士林开示:腊五、六、七,在该林讲下生经。拟腊初十间还港返沪。何、王、方、萧、觉,各募潮音捐,希催!顺讯近祉!太虚。廿三、十二、七。
三
静涛居士慧鉴:日前复函,应荷察转!昨得何亦韬君带来“广释”、“专刊”各百本,当以专刊各二十本分寄重庆、海社、汉院。 阅六期觉音“佛教与上海”一文,中有史实相违者,略为辨正,可付觉音刊出!一:频伽藏经创刊于宣统二年,而印成于民国二年。华严大学则于民三冬始开办也。
二:八指头陀逝世于民国元年冬,其“中华佛教总会”在民元春组织,承清季各省分立之僧教育会联合改组之,设会所于上海静安寺,办事处于上海清凉寺,及北京法源寺。至民二春,在沪正式成立,省支部达二十二,县分部达四百余,实为上海有
中国佛教总团体之最隆盛时代。虽因八指头陀之逝,会得增强确立,而继续主持乏人:民三、复由清凉寺清海为会长,改称“中华佛教会”,各省解体。民四、袁氏颁布寺庙管理条例三十一条,取销佛道教会之组织,则清凉寺之中华佛教会,更成一空招牌;但此空招牌,清凉固至今悬在清海寺门前也!民十四、余在北京发起“中华佛教联合会”,各省有承风组织者,如湖南佛教联合会,及上海之江浙佛教联合会等,然未普遍健全。至民十七、余在南京发起“中国佛学会”,筹备召集全国佛教徒会议,以设立中国佛会;民十八、乃开成立会于上海,设会所南京与办事处于上海;民十九、民二十间,甫堪继承民元二间佛教总会之隆盛。而此后圆瑛等把持,渐索无生气!至民廿四,擅改为两级制及理事长制,各省纷争解体,即等于悬空招牌于清凉寺之中华佛教会矣!原文所述,适得其反。三:濮一乘等之“佛学丛报”,发行于民元之初,断断续续,至民三出至十二期告终。余主编中华佛教总会所出之“佛教月报”,则才出四期即停顿。此中事或为原文关系人尚未成年、尚未信佛前者,或为有意变更事实,迷乱听闻者,故为据实纠正。顺候近祉!太虚启。(见华南觉音第九期)
四
静涛居士鉴:时得港函,藉悉应机弘扬佛法,精进无倦,深以欣慰!并悉李金荣居士亦来港,均承对吾关注,殊为感纫!顷山居尚适,请纾远念!惟今在港之闽、岭东、武,先后学僧,及皈依之男女居士非少数;其学僧或有困于生活者,希有一联络组织以相扶助勉励切磋,勿涣散退堕而能随宜修化也!顺候近祉!太虚启。三、卅一
五
静涛居士慧鉴:接奉七日详函,弥佩悲智兼充,兹略答复于下:(一)关于寄回三百圆,除百圆赠觉音外,所余见覆墨竹二君信。(二)华南觉音公指示甚当,嘱令速改不定期刊,以便从速续出。(三)学会留俟机缘。(四)海刊迁港登记,确为一大问题,综合竺摩来信所云,阳历年内决在昆明由尘空负责,四五个月后,观时局演变如何?再定迁否。(五)鸡足山佛学院事件,藉此俾大醒、芝峰、(法尊在川责重不再来滇)会觉、谈玄、墨禅、竺摩、惟幻(亦幻宁波责重亦难来滇)慧松、岫庐能集合一处,教学相长,未尝非盛事,故致芝醒函附还,可由港发。而所虑者,主持不得其人,势将耗力于另一套事,与所期南辕北辙。尤碍者将与醒芝等相抵,而两无所成,鼓山前车可鉴,而曾养甫居士徒耗心血,并浪费国力民力为可惜。(六)俟出国宣传事定,约慈航或兼惟幻赴缅,并转印暹一行。蔡慧诚在沪常通信,忠实诚如所云。洪雪堂、谭培启、李因如诸君,遇时便为致问。(七)某慈善社未征同意,以吾名号召,已发不究,但希转嘱以后非先得同意勿再尔。聘张圣慧主持东莲教务,甚赞成,当附函代劝。心经问题,另覆白慧师。(八)贵行各处遭困,忧国忧家,常增苦闷,惟扩为大悲,学维摩诘为盼。顺颂增益!太虚谨启。八、八、十四。
六
静涛居士鉴:昨函应荷惠察!关鸡足山事,今又思及:“鸡足山佛学院”为一具体之事,宜以虚云老为院长,陈定谟为院护(即副院长),而周惺甫与曾养甫为正副董事长,而吾则由蒋总裁以“国民精神总动员会会长”名义(此只须向蒋公一提,谅无不应)函聘──认鸡足山佛教之整理建设,为全国佛教整理建设之根据,为国民精神总动员在宗教方面要素之一──为较泛崇之“鸡足山佛教整理建设导师”,则于定谟、芝峰、大醒等之实际工作人员,可时予最高原则之指导,使能有所统归总持,而不致散漫旁骛或被其他旧习及歧路所耽误,实为要著!唯与定谟计之。今短期内,并拟邀芝峰、慈航,或加惟幻为访问团员,赴缅、锡、印等一游。觉音不定期刊,令速续出,拟假为港宣传之一支也。即候近祉!太虚启。廿八、八、十五。
七
静涛居士鉴:正拟致书,并寄惟幻,以美国通讯因其译经甚佳,便广流布,乃适接十九日第五号函,但所云九月四号函,却未收到,恐已遗失,信中所言有何要事?须再来函重述。(一)定谟于十五号到昆,余原订廿四号偕定谟及苇舫等赴鸡足,乃苇舫不及来,而定谟觅屋安家未得,今已在一再展期中,尚难定期。(二)访问团虽因时局阻误,外汇改迟,但仍决照原议进行中,此为中央函聘导师(密)一团员若干秘书翻绎而成(谭云山已约为翻译或秘书在印候我)。但对外(显)用佛徒自组所成以增强宣传力。慈航、惟幻聘书已下,由外部电仰光领事可即办(但慈航法师或已办到矣),惟事关机密,只为二三知者言之耳。(三)定谟或可促到仰光(代谭云山此一段),游缅后仍返鸡足,以鸡足学院只关系康、缅,而与印、锡、暹原无关也。(四)慈航、惟幻每人由港赴缅(仰光),连办护照等须港币若干?望为代拟一最省之预算来,以便经费到即可汇交。(五)了如师再求学问事业深造固佳,但觉赴渝仅可专学(愿此者可去),鸡足或可兼办事,俟与定谟商之(昆明连日大雨,余居山未至城相会)。(六)复写起居录,当俟团员集后分派为之,迭函所言,具见精心擘划,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之菩萨心行,惟力行勿懈。(七)君效来晤时,当为介绍勿念。专此统希转达。并询近祉!太虚启。九月、二十七日。
八
静涛居士慧鉴:廿八日详函(复函请寄昆明云南省佛教会),甚感热诚!转函稍稽,及拨款未决,欧局骤紧,迟复数日。今款已决,尚待领取。然极承关注,不能不先酌复:一、附条所言甚当,但根缘各异,亦只尽劝导耳!二、周居士带来襟章三十枚,收到,为谢!三、定谟租屋极难,且此间生活贵,并虞空袭,故眷属宜住大理、下关(上鸡足一日程),屋易费廉。附设筹备处,与山上易联络。已为约谛闻(来接余上鸡足者)、妙乘(此间佛会派去先筹备欢迎余者,曾公亦熟)在山帮同筹备。定谟在吾先或同时可至鸡足,但不宜同出国,以款方限僧众(李子宽曾请自费随行,亦已遭劝止)也。对曾公惠书,祈婉言致意。四、余见与慈航等书。并颂安乐!太虚启。九、五。
九
静涛居士鉴:顷因事飞渝,拟下星期五仍飞昆明,日内并汇款香港也。兹以得外部通知:已电香港(皇后大道)签证货单办事处专员,协助慈航、惟幻签发护照事,希派人与该处接洽为荷!此颂近绥!太虚启。十、廿一。
一○
静涛居士鉴:兹财部发下国币二万圆(每圆换一先令二辨士又四分一),换英金一千一百余镑之中央银行汇票一纸。但此外汇须在香港领取,因是香港汇票,写居士姓名,请为代取。取得后,即为照另开一单支配之。专此,即颂台祺!太虚谨启。十、廿四。
一一
香港廿八年九月九日至二十日之大公报上之“论暹罗排华运动”一文,请购裁一全份来,为荷!以后该报有关于缅、暹、印、锡之纪事,论评,均请寄。又昨航快所托约英金百镑折购国币寄昆明,如不合算,折购港币寄昆明亦可(二万系今日航空汇出)。静涛居士鉴:太虚启。
一二
静涛居士鉴:昨函应达!今接廿八早航函,兹复如下:一、财部廿五号改用航空汇寄(我有收条),谅今应已收到。二、汇暹、仰、昆,多一番手续,诚属麻烦。除祈力为向中央银行,或财政监督官,力为设法,俾可早为汇出;而此间亦函渝请电港设法。三、向仰领入口证,渝亦曾电仰荣领事;不知慈、惟二师曾先将详情开报荣领事否?又闻近来英属往来,已稍松动,请再赴英政府发护照处一探问之(或付电费请彼电缅政府电准),如即领得,则慈、惟可速购船往矣!四、合影及剪报,收到;为感!五、陈、苏纸,即为转交;陈昨已有函矣!六、体真、体妙尼办渝飞港,款钜而手续繁杂,不如由惟幻汇国币数百圆与重庆中大梁子钟益亭居士,托为照料(在宜、在渝均可,在宜钟亦有分店也),较为便妥(此时旅途甚艰,万勿轻动)!专此,即颂近绥!太虚启。廿七、十一、一、早。
一三
静涛居士鉴:今日晤蒋公,已说妥,由(?)铸一银塔。慈航所造银塔,可刻上“蒋中正赠”字样,上款暂不刻亦可。专此,请转达慈航师等。太虚又及。
一四
静涛居士鉴:电悉。款系中央银行重庆分行于十月二十六日航空汇港,由太虚汇与陈静涛居士者,日内想必能到也。惟慈航、惟幻两君不能领得仰光入口证而由港即行者,吾意可于领得汇款时,速即由港乘飞机来昆明(所印刷定铸之重物由香港寄仰光),则可由滇缅公路赴缅。昨接曾克念君等来电:华缅僧联会在缅甸之瓦城迎接,亦请由滇缅路前去也。如此,则除汇仰光及留十五磅在港作印铸邮电费外,所余款亦可交慈航师携来也。如何?盼先飞复!即候近祉!太虚。十一、三。
一五
静涛居士鉴:函电均悉。一、关于为佛团发函电及街车等费,统希在六十镑内支付。已耗劳身心殊甚,对此再勿客气!二、印小册、制襟章、印照片等,亦皆在前款中支付。三、前慈航曾言制一镀金之银塔,亦在前款中支付,加镌上“托太虚大师携存(上行)佛教胜地(另行);蒋中正二八、一一、二六”字样。四、兹已定车十四日由昆明到下关,十六日上鸡足山,廿三日回大理,廿五到廿八到腊戍,十二月一日到瓦城(二三日即转仰光),无故不再更变。五、最近(十七日前)有要函可寄昆明佛教会转;十七日起则须寄仰光中国佛学会转矣。所最关心者,惟慈、惟两团员之签照,当仍以在港候签为便,转昆殊不易也。我到仰后,总可把入口准照寄港。五、昨又接到发来两函并汇仰光之千镑支票一纸,收存无误。六、本来信早函寄,因等候联泰段某兑款(四日间每日推明日),致有延搁!但止今晨仍即:李子文兑来五百港币,俊安电器行二百港币,均每百三四二圆算。其段某一千港币,待下午如能办妥,再函告;否则、当函托存港也。专此,顺候近祉!团日记寄存,无关政治部分亦可采出发表;我日记付觉音。太虚启。十一月、十三。
一六
静涛居士鉴:宿鸡足山四夜,今晨下山即转缅,约于十二月一日可到瓦城也。昨日已成立“鸡足山学院筹备处”,推公等十五人为筹备员,余兼主任;定谟、义周(鸡足石钟寺主持)兼副主任;妙乘兼事务;性空兼书记。划定以石钟寺后阁为院址,当由定谟等支出筹备费法币三百圆,并决由定谟两个月内回山主持进行;先此函告。并祝时祉!太虚启。十一、廿二。
十七
静涛居士慧鉴:赴暹未成,在星候船,今决廿四日可离星赴西贡。惟幻师回港,应晤及矣!慈航决暂留马来亚,再去仰光。今托者:一、转告惟幻师:剪摄电影,要在二百尺以上,能到三百尺最好!又摄影再晒二百余张一全套,仅寄重庆罗汉寺宗仙方丈留交。二、前托寄等慈之十镑款,今迄未收到,务查原汇寄处追还,并先复昆明佛教会为荷!专复。顺候近绥!太虚手启。四、廿三。
一八
静涛居士:廿二函悉。费神至感!一、暹汇退票连前存应否为改存美金,请酌行。二、佛诞考暂停不印。三、莲苑深以为惜!四、觉音刊事可照行。五、云南佛会未改选,故名义未能卸除。六、白慧等已到重庆。七、醒、芝等是否住静安寺?天慧现亦到渝,曾来见过,告其者与公同。八、闻营业不振为忧!仍热心法务,殊佩慰!顺颂近祉!太虚启。五、廿九。 优昙师拟赠还舍利一枚令供养,以在重庆,故未及寄,待下次寄。
一九
静涛居士慧鉴:抵渝曾接一函,已复,谅荷察及!今与苇舫等安处缙云,希释念!去年来托费神为办诸事殊感!寄暹罗款已退还否?收支各账及尚存办法,祈结示一纸为盼!顺颂时祺!太虚启。廿九、六、十五。
二○
静涛居士鉴:昨复书应先察及!兹接教育部函,抄奉阅览,应以惟幻去为最宜,否则只有另觅他人,望再一代询惟幻。又另找他人,拟询法舫、芝蜂、岫庐等;芝蜂亦望一代电询如何?教授为传译大乘楞伽经,并负筹备世界佛教联合会责也。顺询近佳!太虚启。八、十五。
二一
静涛居士鉴:一、二奉悉;昨并复惟幻矣。三、草舍诗存,此间以邮寄为难,尚未见一本!拟请由香港航空寄一部来。冯君现居昆明,当嘱再寄港廿本也。四、见复墨禅等函。五、弘化精舍事,议定六条均当,正式书来可允。芝蜂信,亦待其时再发;必要时,吾或亦可飞港也。去年见宝乘师文,就叹为难得,希先致意!即颂时绥!太虚启。九、廿一。
二二
静涛居士慧鉴:惠书附件均悉;除潮音诗存,可不害及海刊,已转告发行人外:
一、复书录如另纸。二、芝师最宜,他人颇难选,要多有人促来乃佳。三、教职:宝乘、墨禅二师预定外,余待芝师定,再与商订。四、招生学课及组织表与书院额,见复墨禅纸。五、全章及规约等,容参考汉院、闽院徐定之。六、此事全系感公热诚护法而勉应!务希注察尽言,使无疏谬。太虚。廿九、十、八。
二三
静涛居士慧鉴:华南佛学院虽勉任,而最要须芝峰代院,盼多有人促其振作起精神来港。印顺今在贵阳已有专务,无已、即由宝乘暂代院如何?觉须此层先定,其余乃可全定也。顺讯时绥!太虚启。十、廿七。
二四
静涛居士鉴:前寄回廿二号函并复收到,二千圆应均察及。兹阅毕诗存,已制正误表,由海刊社印送。又寄来之一本中,缺第六十七、八十六页,拟请饬抄这一页寄来补上。又芝峰再不来,墨与居士不须去沪;以去亦不来,来亦非自愿而无精神!芝前函推会觉,不知会觉现在何处?要芝转邀会觉来代,或由港迳函邀会觉来代亦可。印顺现担任贵阳大觉精舍主讲,方由此间邀人去,亦难使来港!否则就港人中,如宝乘为代;祈酌办。并询近祉!太虚启。十一、十六。
二五
静涛居士:墨来信述芝近况甚详,谅居士亦闻之;如此,恐难望来港!而醒、觉亦然,且恐来亦难洽!另外应请就留港之吾门人选,察择其宜代者一人,除宝、墨已定外,并再加教职二人,即可组织成立。万一必无人,或须辞退,或暂空,亦希设计!开春南洋安定,我有飞港可能。专此,顺候时祉!太虚启。十二、三。
二六
静涛、墨禅仁者同览:封函待发,接李素发居士飞函摘觉音载宝乘食嘢诗,深致不满!有恐黄君见而退心说。我亦觉此时宝、竺不应以讥戏授其他嫉忌人以隙!来信求复,由陆无为转交,殆即陆搜剔以挑拨耶?希善巧开解之为幸!太虚又及。
二七
前纸未发,今接转来廿八号书并邓尔疋先生诗,甚感!法舫等稍俟仰光无碍,教育等原希望在缅多有联络,且预备英文,亦善。印光法师高龄谢世,此间佛侣亦同悲法弱!宝静壮岁,当能速起沉痾也。并问香江诸友!太虚启。元、十六。
二八
静涛居士慧鉴:得卅三号函,悉已由南洋领足球队凯旋香岛,至为忻慰!而马来民沦回教,地系英政,华僧寺适应唯利是求之侨民繁衍,其不能满教史教理参印之望,尚待言耶?乃知识僧青年亦往往堕落其间,殊可悲悯!觉中国政治及社会不澄清,僧徒虱其中,亦无改善可期!黄居士诚如所言,惜无多愿行纯洁者引摄成有力清净佛团以宣化耳!自来墨水笔,便带至重庆南岸狮子山慈云寺交止安师收转可也。李俊承之公债息金票参百元亦照收到矣。给惟幻师之国币百元,本已照其函嘱付其俗妹体妙尼收矣!既又取去百港币,谅系需用,不须追索!催将“自由史观”早译为英文是要!优昙嘱交演培之款,以演培不在此未交,故其廿元请退还之。印度来英文,已转致中央宣传部以待复。芝、醒诚如所论,但此间艰苦,不易招致!暂盼仍消极持守耳。墨禅闭关、(盼习作国文)好,甚慰!了如师能掩修更好!顺颂时绥!太虚谨启。卅、八、廿七。
二九
静涛居士慧鉴:承托人带下自来水笔一枝,改进略史十本,已收到;为感。惟略史需求者多,苦未能多得耳!日前嘱止安以来纸访君泽,尚未回音;但今日得君泽寄转卅四号函矣。居士年长吾两岁,对佛教革进,诚勇有加,殊令感佩!惟所云之僧青不多得,而社会腐之,政治梗之,亦只可尽心而已!菩萨学处,如得地得缘,当拚舍衰躯一践行!今国教会仍搁阻中,对全国僧寺不敢奢望矣!于演培,亦见爱才之笃,在此,吾亦特栽培之;今为合江办法王学院,向吾请去主教务耳。川中近由汉院学僧出去开办僧学者已五、六处,惟格于僧寺传统,只分途小办,不能联合为整个之系统也,演培之学院,有可发展希望,已令飞邀芝、醒,未卜如何?圆净、沪识殊早,可以邮址告。顺颂近祉!太虚。九、十四。
附静涛来函
虚公导师菩萨:尊论国家政治及社会不澄清佛教无改善可期,甚佩高明,但俟之河清,人寿几何?弟子以为尽形寿、尽人力,向佛革运动之途径迈进,陆续训练基本干部,依照青年团组织,将学生会尽量扩大,招揽智识超越,思想前进,愿行纯洁,不慕利养之僧伽辅佐提挈,决必有成功之日,弟子年龄虽老(五十五),亦极愿追随师座致力佛革与佛教恶势力奋斗也。
演培师佛学国文,在僧青年中堪称杰出,决为可造之材,今读尊示谓已不在汉院,颇为系念,究不知演培师转居何地。近况若何?有何任务?便乞赐慰。
芝醒法师以渝方艰苦,不易招致,闻之惘然!但以两师之才及过去历史,若一任令投闲置散,一任其赧颜妥协,心中大为臲卼耳!
上海李圆净居士,昔者囿于一宗之见,对师座主张不甚投契,年来与弟子相交日深,常以师座著述送阅,现已一改故态,对师座不特有正确之认识,且信仰日固,彼数欲修函致敬,因邮递不通,兹将彼昨日来函一段附呈,可资印证。李居士在佛学著作上似有一部分之权威,弟子颇欲罗致为师门臂助,甚盼师座赐函嘉勉,由弟子转去,师门甚幸!弟子静涛顶礼。九月二日。
三○
静涛居士慧鉴:惠函欣悉!并转示芝峰、大醒、亦幻诸子矣。三四日后将赴奉化或天童育王与慈溪等旧游,一应邀请,恐度阴历年于甬矣。荷关注大雄校费等殊感!李金荣居士前者曾交与中国佛教医院捐册一本,亦曾允捐大雄校费,如抵甬相晤,均为询及!此次留沪,未晤李荣祥居士,如见时可言及,以吕碧城居士遗款作藏经会编费为嘱。顺候年祺!太虚手启。卅五、十五、廿九。(稿存陈静涛处)
猜你喜欢 卷第四十一·佚名 菩萨念佛三昧经卷第一·佚名 文殊师利问菩提经(一名伽耶山顶经)·佚名 不可高推禅宗藐视教典·印光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佚名 瑜伽師地論卷第四十八·欧阳竟无 人天眼目卷之六·智昭 佛说戒香经·佚名 阿难总持缘品第六十·佚名 灵隐寺万年簿序·太虚 卷第五·佚名 佛说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疏神宝记卷第二·善月 第四十則 南泉一枝花·胡兰成 缁门警训卷第十·如卺 释摩诃衍论 第二卷·龙树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