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论学佛者须止恶行善

闻道阶法师言:梅撷云君常举问曰:谛中之灭谛,是对治烦恼所得之择灭果,道谛则正是能对治烦恼者,何以灭道二谛亦有十使诸烦恼,依以发生?予意此正古今人学佛法而转生诸烦恼病之理由也。夫佛法岂非能对治烦恼及解脱烦恼者乎?学之者间有旧病或瘥不瘥而转新病者,盖因无始烦恼业种未能伏断,数习渐熟,即缘附之以现行,此其理既可得而言,其事亦可得而征也。古之缁素学佛法变而成外道,及今依佛法出家僧众,滋生种种流弊,姑置不提,以征新近之在家学佛人士。

夫“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乃今有扶佛人士,其未学佛之前,或急公好义,或恤贫喜施,或扶危济困,或崇善持正,虽未能契真性之妙净,而心意不觉常不自期于净也。逮其既闻佛法之后,劣先时之善行为有漏;不屑复道,于佛法中亦初不进修何胜行,但标榜学佛为名高。除二三潜共图其私欲之人外,对于其余佛法中之缁素,肆行毁诋以显特异,竟成与诸佛教绝对违反之众善禁行,诸恶潜作,自污其意,此为第一类。

或者才气迈人,权衡在我,而骛荣好胜之心,藉闻佛法,相得弥炽。欲凭此博大精深之教理,发扬其笼罩凌驾之威势,乘时崛起,呼召群众,隐然以救群济世之佛教主自居。外抗流俗之谓,内纠教徒之弊,扬己抑人,毁他赞自。及其愿不能偿,则出而奴此,别主异说,以显其訾骛不羁,颠倒播弄,圆转自如。又久之若仍不能死心蹋地束身依佛,则必致流遁无归,嗒焉丧志,此为第二类。

或者狷介傲慢,妄称先进,自其所初奉之二三知识而外,辄不肯下人;而对于其余佛法之人,苟不承其意趣,附为徒党,即遭排斥为旁歧邪外,而唯以自党为正宗。使或久、或远、或南、或北之同学佛法者,纷起党派之诤,此为第三类。或者藉图名利恭敬,囿其一隅之见,偏执为是,但以伸张自所崇尚之徒党为能事;对于异系之徒党,尽力攻击,任情倾陷。若去年杭州有学净土宗者,诬谤学禅宗者,致使轻身自杀;而学禅宗者愤图报复,传播所谓‘马子毒邪术’之说。互逞阴险,互为仇敌,此为第四类。

更有在昔时为官为商,虽贪意时或现行,而外惭清议,内疚神明,即抑令不敢肆行,且矫之以廉洁诚信自居。逮既学佛法,因欲作种种佛事,以为宏扬佛法,须多有财力方可举行,遂觉得有理可恃,胆为之壮,行种种非法贪取财物之事,以宏法为护符,不复忌惮。殊不知获沾其惠以建设佛事者,为益至微,而千人所指,方且举以为学佛使人人格堕落之征验,因之使乍信者退,将信未信者不敢信,而不信者大引为口实以肆毁谤。宏扬之效未睹,而影响于败坏者已多矣,此为第五类。

兹略举其五类,吾已为佛法前途隐忧茕茕而不能止,况乘此将层出不穷乎?噫!佛法佛法,多少人假汝之名以行其罪恶,汝其奈之何哉!汝其奈之何哉!世人以贪、嗔、痴、慢等为生命,正其贪、嗔、痴、慢则流入枯寂,百事不能有为;才有愿意宏法之事,而贪、嗔、痴、慢毒又完全缘附纵发;能不堕此二边而精进于大乘中道之行者,盖寥寥也。所冀今而后在家学佛之士,能深察乎此以自警惕,尊重优婆塞戒经及玄奘法师译菩萨戒本所示戒行,作三业之轨范,遵循不犯,使世人皎皎然共见凡学佛法之人,在官即能为良官,在商即能为良商,在士即能为良士,在工即能为良工,在农即能为良农,以示学佛法者,真能从道德根本之人心上改过迁善,除世间一般人之讥嫌,起世间一般人之信仰,则真荷担佛法,利济世人之如来真子矣!有智之士,伏乞矜纳愚言!(见海刊四卷五期)


猜你喜欢
  一切经音义卷第八十四·唐慧琳
  顯揚聖教論大科·欧阳竟无
  佛说无二平等最上瑜伽大教王经卷第一·佚名
  卷四·道世
  去私戒懒为公服劳·太虚
  卷第二十六·晦翁悟明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二十四·澄观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 第十四卷·圆照
  第十三卷·佚名
  总目·牧云通门
  第十五卷·圆瑛
  佛说金刚三昧本性清净不坏不灭经·佚名
  妙法莲华经后序·佚名
  卷三百九十一·佚名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第一义疏中·智旭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樵云独唱巻三·叶颙

    (元)叶颙 撰○絶句次友人题丹井韵仙人学丹井丹去月华孤无复秋风夜云邉响辘轳辛夘冬雪里寻梅三首寒云湿不飞江路踏琼琚香影无踪迹罗浮月上初月色满人间前村步又艰南枝寻不得何处是孤山逋仙冻欲僵春色恼吟肠绕树全无影满

  • 蒋兴祖女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蒋兴祖女」蒋兴祖,靖康间阳武令。金人入侵时死难。其女被金兵掳去,北行途中作词题雄州驿,事见韦居安《梅涧诗话》。 ●减字木兰花·题雄州驿 蒋兴祖女 朝云横度,辘辘车声如水去。 白草黄沙,月照孤村三两家。 飞

  • 五二四 寄谕马兰镇总兵保宁将石门神祠碑字磨去另拟碑文改刻·佚名

    五二四 寄谕马兰镇总兵保宁将石门神祠碑字磨去另拟碑文改刻乾隆四十三年七月初九日大学士于<敏中>字寄内务府总管兼马兰镇总兵 公保<宁>,乾隆四十三年七月初九日奉上谕:据保宁奏石门地方有神祠,俗名将军庙,祀汉灵帝时中

  • 一二八 每周评论上·周作人

    《北大生活》的大事记上有这几项记录:“民国七年十二月三日,新潮杂志成立。”《每周评论》预定于十二月十四日创刊,我乃写了一篇《人的文学》,于十二月七日脱稿,送了过去,十四日得仲甫回信道:“大著《人的文学》做得极好,唯此

  • 王伦传·脱脱

    王伦字正道,是宋朝宰相王旦的弟弟王勉的玄孙。他侠邪无赖,四十多岁时还同市井恶少在汴京中游逛。天会五年(1127),宋朝让王伦做假刑部侍郎,同阁门舍人朱弁为充通问使。这时,金朝正在讨论攻打宋朝,凡宋朝的使者像王伦、宇文虚

  • 卷六十六·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六十六雍正六年二月上谕三十五道初三日礼部题明朝鲜国补进贡物奉上谕朝鲜年贡之例每年贡米百石朕念该国路程遥远运送匪易着减去稻米三十石江米三十石每年进贡江米四十石便足供祭祀之

  • 卷五 集素·陈继儒

    袁石公云:&ldquo;长安风雪夜,古庙冷铺中,乞儿丐僧,齁齁如雷吼,而白髭老贵人,拥锦下帷,求一合眼不得。呜呼!松间明月,槛外青山,未常拒人,而人人自拒者何哉?&rdquo;集素第五。 田园有真乐,不潇洒终为忙人;诵读有真趣,不玩味终为鄙夫;山

  • 卷一百九十一·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遗卷一百九十一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孟子第五滕文公章句上考异古本注犹卫灵公问陈于孔子论语因以题篇作若弟子之问师故以题篇滕文公为世子至厥疾不瘳考异古本注考公作孝公下同足利本同今本 

  • 卷四十三·李光地

    钦定四库全书日讲春秋解义卷四十三襄公二十有四年春叔孙豹如晋【左传】二十四年春穆叔如晋【贺克栾氏】范宣子逆之问焉曰古人有言曰死而不朽何谓也穆叔未对宣子曰昔匄之祖自虞以上为陶唐氏【陶唐杜注尧所治地大原晋阳

  • 佛说戒香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尔时尊者阿难来诣佛所。到已头面礼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我有少疑欲当启问。唯愿世尊为我解说。我

  • 佛说菩萨修行四法经·佚名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已得无量善利。当求无上佛大菩提。何以故。佛菩提者。世出世间无等等故。若未来世诸众生等。发

  • 注大乘入楞伽经 第九卷·佚名

    注大乘入楞伽经 第九卷尔时世尊重说颂言愚分别有为空无常刹那分别刹那义如河灯种子 诸有为法犹如幻梦。愚夫妄计而起常见。佛为说空无常刹那。以不了故。复计无常作刹那想如河灯也一切法不生寂静无所作诸事性

  • 卷第十七·佚名

    阿毗达磨俱舍论卷第十七尊者世亲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分别业品第四之五如是已辩十业道相。依何义名业道。颂曰。此中三唯道  七业亦道故论曰。十业道中后三唯道。业之道故立业道名。彼相应思说名为业。彼转故转。

  • 卷第十八·昙噩

    新修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八 淛东沙门 昙噩 述 忍辱学 摄念科(二) 唐慧萧 世出彭城刘氏。后徒许之长葛。今为长葛人。祖父袭儒素。萧年十八。以诗礼充郡赋。非其志也。遂依师於嵩高山出家。戒捡严洁。尤为乡里宿硕。

  • 科举论·黄淳耀

    三代以后,设科取士之法,莫善于汉之贤良方正,莫不善于唐之诗赋取士。宋初稍沿唐制,及安石变法,始专用经义,而诗赋之科,终宋世数起数废。要其所谓经义者,特安石之新说而已。虽绍兴以后王学稍衰,而河南、荆舒对立为两,则学者犹多蹖

  • 救亡决论·严复

    近代严复所撰政治伦理论文。发表于1895年天津《直报》。指出八股科举制度“锢智慧”、“坏心术”、“滋游手”三大危害,是亡国之道;极言“华风之敝,八字尽之;始于作伪,终于无耻”。强调道德的社会作用,称创行君主专制

  • 六菩萨亦当诵持经·佚名

    后汉失译人名见费长房录。师子戏菩萨。师子奋迅菩萨。师子幡菩萨。师子作菩萨。坚勇精进菩萨。击金刚慧菩萨。又四菩萨,弃阴盖菩萨。寂根菩萨。慧威菩萨。不离菩萨。

  •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论颂·佚名

    无着菩萨造 唐大荐福寺沙门释义净译.七十七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