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二十五章 睹多伽摩尼之胜利

由此,睹多伽摩尼王徴募人民,附舍利于枪[尖],率战车、军兵、马车,(一)赴提沙大精舍礼拜僧团。言:“为我教之光辉,愿赴河之彼方。(二)与我等共行可尊敬诸比丘,与我等,能见此诸比丘乃我等之吉瑞,又为守护者。”(三)谓为赎罪僧团与五百人之行者,大地之王者伴此比丘众离此而去,(四)于摩罗耶地方来此,令净扫中途,乘康睹罗象,伴战士等,(五)与大军兵共战斗而出行,彼军兵已至具陀哈罗伽,[而尚]续至于摩诃伽摩。(六)

来至摩喜杨伽那,捕达弥罗人奢陀,于彼处毙[他之]达弥罗人,于河与濠之安婆渡来,(七)征讨达弥罗人提坦婆,与精锐之大军战及四个月,(八)以见母亲,依其诱惑捕提坦婆。由此王以下[流],七人强势之达弥罗等(九)于一日中捕之,大威力者行和睦,与军队财物,乃至被称为凯摩罗摩[和睦精舍]。(一〇)

于安他罗索婆以摩诃寇陀,于睹那捕伽瓦罗,于哈拉寇罗捕伊萨利耶,于那利苏巴捕那利伽(一一)于提第伽哈耶伽罗伽又捕提伽婆耶,在伽奢之渡口[要]四个月逮捕伽毗西沙。(一二)又于寇陀城捕寇陀,顺于哈罗瓦哈那伽,于瓦喜多,达弥罗人瓦喜多,更于伽摩尼,(一三)又于群婆村、难提村捕难提伽,于伽奴村捕伽奴,尚又在丹婆温那摩伽叔父与甥名为丹婆与温那摩玛伽二人,更捕恙普,如各各之村,呼各各之名。(一四、一五)

王闻如是言:“不知自己之军队,倒毙自己之众。”王于此处誓言:(一六)“我为此之努力,绝不为王位之安泰。我此之努力,乃为树立正觉者之教。(一七)由此真实[语],我军队之缠甲胄,可为火炎之色。”其时为如是。(一八)

于河岸之战时讨漏之达弥罗人为避难皆入于维吉陀城,(一九)王则快开其地,设置[阵营峰]之,由康达瓦罗毗提[阵营]名而知。(二〇)人王为占取维吉陀城,于试验中见难提密陀之行,放康多罗[象],(二一)难提密陀来捕此象,用两手押两牙蹲踞而使坐。(二二)彼难提密陀于此处与象斗,于此地造村呼为哈提波罗。(二三)王试两者[之力],赴维吉陀城,战士等于南门凄凉交战,(二四)又乘马彼耶鲁斯那于东门击毙数阿僧祇之达弥罗人。(二五)

达弥罗人等闭门,王遣战士等,于康多罗、难提密陀并于苏罗尼弥罗南门,(二六)同时彼摩诃索那、构陀与提罗普陀三人活跃于他之三门。(二七)有三濠,护高城壁,有铁制之门扉,实难破敌之城,(二八)此象以膝立,用牙食石、漆餐并崩瓦,迫铁门。(二九)达弥罗人由城门投下种种武器,热铁块及溶化金属液体,(三〇)康多罗[象]脊背被投下热铁溶化之金属续发烟痛楚不堪,赴水边跃入其中。(三一)寇大因婆罗云:“此非为汝之胜酒。破坏铁门[乃汝之胜酒]。去!以破门。”(三二)生夸最胜之象心,咆哮由水上升立于地上。(三三)同时象医拭涂以西雷沙之药王乘此象以掌摸抚颞颥:(三四)“汝康多罗!于全楞伽岛之王权言慰汝。”与上妙之食物,(三五)卷付布,善使武装,于皮肤上缚付折七重水牛皮,(三六)于其上[浸油]与皮以放之。彼则如雷咆哮堪危难而堪进,(三七)以牙制造门缝,以足摊打门阈,彼门与门柱一同起音而倒。(三八)城门上之物块崩挂于象脊背上,难提密陀以腕推拂,(三九)康多罗[象]见彼之所作心喜,舍弃最初押下[战士之]牙怨,(四〇)为[乘]己背入[城],为最胜之象康多罗,引返见其处之战士。(四一)战士思惟“不可由我象作路入[城]”以腕打城壁,(四二)其倒及高十八肘,[长]八宇沙巴。[象]则见下苏罗尼密罗,而彼又不欲[取]其路,(四三)[以马]飞越城壁下于城内。库达与苏那破各各门扉而入[城]。(四四)象取车轮,米罗取车台,库达取椰子树,尼密罗取最上之剑,(四五)摩诃苏那取多罗树,提罗普陀[携]大棍棒,各各别别赴街,粉碎各处之达弥罗人。(四六)王族士[刚摩尼]要四个月破义质陀城,由此,赴义利罗伽,击毙达弥罗人义利耶。(四七)由此,赴摩货罗城,然有三大濠,遍被蔓草包围而花开之加单婆,(四八)有一门而入困难,大地之护者止其处四个月,以战略捕摩货罗王。(四九)由此王赴阿㝹罗陀城,于加沙山之对面张野营,(五〇)于逝瑟吒月在其处造池塘,行水之祭,其处之村被称为波索那城。(五一)

大地之护者耶罗罗闻彼多达伽摩尼王为战而来此,招集家臣等:(五二)“闻彼王自为战士,彼有数多之战士。家臣等应作如何耶?彼等将对我等作[何等]耶?如是思之。”如是云已,(五三)提伽恙睹始耶罗罗王之战士等,如是决意:“我等明日将战。”(五四)睹他伽摩尼王亦与母共谋,由彼女之案筑三十二之城塞,(五五)于其处置持王伞者与王之人形,王自留于塞中。(五六)武装之耶罗罗王乘摩诃婆巴达象,由战车军兵。马象所伴来于其此,(五七)战争开始,有大力凄凉提伽恙睹,取剑与楯续战斗,(五八)跳上空中十八肘以剑毁王之人形,破第一之城塞。(五九)如是大力者[提伽恙睹]残余之城塞亦皆被破,而伽摩尼王之所护城塞已被迫,(六〇)大力战士彼苏罗尼密罗对王续行使,自举姓名而骂彼。(六一)一人恼怒,腾入空中“毙彼”,一人向降来者差出楯牌,(六二)彼思以“诸楯斩杀此者”,以剑打楯,又一人放下彼[之楯](六三)而击打大力者打[提伽恙睹]所放之楯而落于其处,苏罗尼密罗起以剑诛杀落者。(六四)一度吹起普提瓦贝,达弥罗人之军队崩溃,耶罗罗王亦一度退却,[如是]多数之达弥罗人被屠杀。(六五)其处之池之水已为所打,浊污多人之血,其故池,由库兰多瓦毗[一族终焉之池]博知其名。(六六)

大地之王者睹达伽摩尼在此处[打]大鼓:“除余他[之者]不可杀耶罗罗王。”如是巡回宣告。(六七)自行武装之[王]身着武具,乘康多罗象,追耶罗罗王至南门。(六八)于城之南门两王相战,耶罗罗王投枪,伽摩尼避彼,(六九)使己象以其牙刺彼象,并向耶罗罗投枪,使彼与象共倒于其处。(七〇)战胜之[王]伴以战车、军兵、马象,使楞伽岛统一于一王伞[之下]而入都,(七一)于都巡回打大鼓集四方一由旬之众,为行供养耶罗罗王,(七二)彼身体所倒之个所[构]柩舍,终于荼毗,又于其处造灵祠表示恭敬之意。(七三)楞伽王等今尚近赴彼地,为表恭敬彼而鸣乐器。(七四)如是彼睹达伽摩尼捕三十二人之达弥罗王,于一王伞中统制楞伽[岛]之王位。(七五)

义质多城之被破,彼战士提伽恙睹加以甥之战士事告耶罗罗(七六)彼名拔鲁伽之甥[申告]来此处之事,拔鲁伽闻彼之[言](七七)耶罗罗荼毗日之第七日同六万人之众于此处上陆。(七八)上陆后彼闻彼王之毙事,心耻[言]:“我战斗。”由大渡海场来此处(七九)于寇兰巴哈罗加村设置阵营,王闻彼来而出战。(八〇)以全身武具着铠乘康多罗象,象、马、车、战士并步兵无所缺,(八一)以十种之武具着铠之温摩达普沙提婆乃为岛中第一之弓手,其余之战士亦从[彼]而行。(八二)骚动之战起,武装之拔鲁伽向其处接近王,象王康多罗(八三)彼势弱而次第退却,军队亦与彼共次第退却。(八四)彼王[问]:“此过去二十八次之战未曾一次退却,普沙提婆!此何故耶?”(八五)“王!无双之胜利在于我等,此象见胜利之地而退却,胜利之场所可立止于彼。”(八六)由此,彼象退却,为大精舍之境地,都神之傍固踏而止立。(八七)

于象王之彼处立时,达弥罗人拔鲁伽其处向王而来,己嘲王曰,(八八)王以剑覆己之口而骂,彼放一箭射射王之口,(八九)箭打剑刃而落于地上,拔鲁伽思于口中扬起欢声,(九〇)坐王背后之大力者彼普沙提婆彼射彼[拔鲁伽]之口,箭掠[过]王之耳环,(九一)对彼[拔鲁伽]以足向王倒去,彼[拔鲁伽]放第二箭,贯彼之膝。(九二)用手之轻妙如拔鲁伽而头向王倒去,彼之倒去,颇升起一时之胜哄。(九三)普沙提婆于自告白己之过失,自切耳朵,示王以一掌量之血,(九四)王见此而问:“何事?”彼向大地之王者答云:“臣自行王刑。”(九五)问曰:“汝之罪过者何?”答:“射大王之耳饰。”“兄弟!以无罪而解为罪,何为如是之事耶?”(九六)有报恩心之大王更谓:“汝之名誉可与箭大相应。”(九七)

达弥罗人之倒毙得一切胜利之王,由此上升高台着师子座,(九八)于舞妓,家臣等之中,普沙提婆持来彼箭,以箭羽垂直使立于地上,(九九)由上再由上伽哈波那[金货]被注其箭,于其座与普沙提婆。(一〇〇)人王其时有庄严,点妙香之灯火,和种种之好香,参于舞人以天女饰于人王之高台上,被敷延无价柔妙之卧榻(一〇一、一〇二)以横张展,曾顾[己]光辉之大成果,回忆杀戮阿寇喜尼[数][之生类]乃不得幸福。(一〇三)美央具岛之阿罗汉等知彼之此之思,为慰其主派遣八阿罗汉,(一〇四)彼等而于中夜来降王宫之门,报而行空升于高台上。(一〇五)大王拜彼等使着座,表样样之敬意问来访之理由,(一〇六)答:“人间之主!我等由美央具岛之僧,为慰御身受遣而来。”王再言彼等:(一〇七)“诸大德!如何安慰我耶?我为行阿寇喜尼[数]大军之杀戮。”(一〇八)“因彼业无障御身上天之道。人王!于此处唯杀一人半之人。(一〇九)一立于[三]归依者,一人[立于五戒]者。他是邪见并恶行之徒而思等于兽类。(一一〇)御身又种种之法光辉佛之教。如是人王!御身拂去心之忧虑”(一一一)如是彼等安慰大王得如是安堵之思,拜送彼等出己,卧而又思:(一一二)“余之幼时,父母于食时誓:‘无论如何之时,不与僧团共食。’(一一三)不与比丘众而有食耶?”[如是顾虑],于早上之食荚一黑胡椒,无意识供养僧团,见此事,又“因此,余思应谢罪。”(一一四、一一五)于此,善人思念害此等几俱胝之人众,此应思惟此乃为诸欲,总倾喜此应思惟此是患难。如斯应善[思惟][世之]无常,善人不久而苦恼之解脱,或达善趣。(一一六)

善人之信心与感激起作大王统史

名睹多伽摩尼之胜利第二十五章[毕]

猜你喜欢
  卷四·佚名
  圣多罗菩萨一百八名陀罗尼经·佚名
  佛鉴佛果正觉佛海拈八方珠玉集下·佚名
  佛说初分说经卷下·佚名
  卷中·佚名
  维摩义记卷第一(本)·慧远
  卷四百四十二·佚名
  佛说金刚三昧本性清净不坏不灭经·佚名
  第二十章 佛典之书写·佚名
  大般涅槃经玄义卷上·灌顶
  第一 阿耆多学童所问之义释·佚名
  中天竺舍卫国祇洹寺图经跋·道宣
  卷之二·德清
  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第三·圆悟克勤
  卷十三·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元诗选初集戊集目录·顾嗣立

    萨经历都剌(雁门集 天锡集) 宋逸士无(翠寒集 啽呓集 鲸背吟) 陈监丞旅(安雅堂集) 张承旨翥(蜕庵集) 贡尚书师泰(玩斋集 玩斋拾遗) 编修乃贤(金台集) 鹿皮子陈樵(鹿皮子集) 谢□□宗可(咏物诗)

  • 御定曲谱卷四·王奕清

    【北越调商调商角调般】越调【涉调其音淘写】鬭鹌鹑【令笑与中吕】王伯成【不同】酒力禁持【散】诗魔唤起【套】紫燕喧喧【韵】黄莺呖呖【韵】红杏香中【句】绿杨影里【韵】丽日迟【句】节序催【韵】柳线摇金【韵】桃

  • 庐山集巻三·董嗣杲

    宋 董嗣杲 撰七言古诗天池寺夜与主僧觉翁圆上共坐谈浯溪山水之胜信笔因赠长句空云驾我登天池江山秋无津涯渉溪蓦栈借杖藜光景体认归裁诗峥嵘寺门窝风低塔铃喧风际天吹方丈轩槛供毗尼老僧喜气扬须眉浮屠名纪主簿题

  • 东都事略卷八十·王称

    列传六十三  陈升之字阳叔建州建阳人也举进士为校书郎知南安县徙知汉阳军为监察御史张尧佐以后宫亲为三司使升之言其不可尧佐遂改为宣徽使景灵宫使升之复言其不可且曰已成之命虽不可以臣故追夺自今愿以天寳为鉴防杜

  • 第十四回 纳弟妇东宫渎伦 盟胡虏便桥申约·蔡东藩

      却说谏议大夫魏征,自宫府平定后,屡劝世民坦示大公,借安反侧;及幽州诛逆,复白世民道:“人心未靖,不再抚慰,祸恐难解。”世民乃遣征宣慰山东,许他便宜行事。征受命东行,途遇太子千牛李志安,齐王护军李思行,由地方官吏押送京师,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五十二·佚名

    正统四年闰二月己卯朔狭西咸宁县民徐四奏居近秦愍王坟园内使占据其地四十余亩 上令三司巡按御史覆视得实给还之○晓刻火星犯垒壁阵○辛巳升赤斤蒙右卫指挥同知可儿即为指挥使所镇抚阿儿结桑儿加肖宗塔儿赛因帖木儿及

  • 关中奏议巻十·杨一清

    (明)杨一清 撰○后总制类一为邉务事钦差总制陜西延宁甘凉运务都察院都御史臣杨一清谨题为邉务事臣于本年五月初四日在于原籍直隶镇江府丹徒县该锦衣卫舍人王谏赍捧节该钦奉勅今仍命尔总制陜西延绥宁夏甘凉等处各路邉务

  • 卷十三·彭百川

    <史部,杂史类,太平治迹统类钦定四库全书太平治迹统类卷十三宋 彭百川 撰神宗任用安石嘉佑六年六月成寅度支判官刑部员外郎直集贤院同修起居注王安石辞修起居注既得请又申命之安石复辞至七八乃受於是径迁知制诰安石

  • 卷五十四·佚名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万寿盛典初集  钦定四库全书万寿盛典初集卷五十四庆祝五【贡献一】康熙五十二年恭遇皇上六旬万寿普天同庆皇子诚亲王胤祉等十三人率皇孙弘昇等二十六人谨择吉日於万寿节前预祝遐龄恭进万寿之

  • 卷八十一 诗二·黎靖德

      ◎周南关雎兼论二南。   诗未论音律,且如读二南,与郑卫之诗相去多少!   问:"程氏云:'诗有二南,犹易有乾坤。'莫只是以功化浅深言之?"曰:"不然。"问:"莫是王者诸侯之分不同?"曰:"今只看大序中说,便可见。大序云:'关雎麟趾之

  • 卷第二十二上·朱熹

    伊川先生语八上伊川杂录宜兴唐棣彦思编 棣初见先生,问「初学如何?」曰:「入德之门,无如大学。今之学者,赖有此一篇书存,其它莫如论、孟。」先生曰:「古人有声音以养其耳,采色以养其目,舞蹈以养其血脉,威仪以养其四体。今之人只

  • 经济文衡续集卷二十·佚名

    宋 滕珙 撰庙议类论僖祖之庙不当迁时孝宗当祔庙礼官初请祧宣祖而祔孝宗继复有请并祧僖宣二祖而正太祖袷享东乡之位有防集议先生遂上此状此篇专言僖祖不可祧羣议不可行之意准尚书吏部牒奉圣防令侍从两省台諌礼官集议

  • (四)离娄篇·钱穆

    首章。 朱子曰:“我思古人,实获我心,言古人所为适与我相合。只此便是至善。前乎千百世之已往,后乎千百世之未来,只是此个道理。孟子所谓得志行乎中国,若合符节,正谓此尔。”今按:此条言之极直率,亦极亲切。中国人历代尊孔子正

  • 卷二百九十四·佚名

    △初分说般若相品第三十七之三佛言:善现,八解脱无染污故般若波罗蜜多清净。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无染污故般若波罗蜜多清净。世尊,云何八解脱无染污故般若波罗蜜多清净。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无染污故般若波罗蜜多清净。

  • 第五十七卷·佚名

    观天品之三十六(夜摩天之二十二)时夜摩天王牟修楼陀。知诸天众心生厌离。复为现化。令增厌离。化作天众。于华叶中游戏歌舞。诸实天众。本未曾见。如是天众游戏受乐。有无量种无量差别。为实天众。得离慢故。时实天众

  • 卷第十九·白岩净符

    宗门拈古汇集卷第十九 古杭白岩嗣祖沙门 净符 汇集 △青三 澧州龙潭崇信禅师(青三天皇悟嗣) 因德山来参。直上法堂曰。久向龙潭。及至到来。潭又不见龙又不现。潭引身曰。子亲到龙潭。德山无语。遂栖止焉。 雪窦显

  • 卷第四·佚名

    嘉兴大藏经 莲月禅师语录莲月禅师语录卷第四侍者道束录拈古举世尊升座文殊白椎世尊便下座。拈云人多向白椎处讨巴鼻殊不知世尊升座早已话堕了也文殊只是据款结案还见么机前领旨格外明宗方不失衲僧眼目。举外道问佛不

  • 近思录·朱熹

    理学著作。宋朱熹、吕祖谦编。十四卷。是书辑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主要言论而成,取《论语》中子张记子夏“切问而近思”之义为书名。二程、周、张之书,精深博大,初学者不知所择,入门无从。作者从《二程遗书》、《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