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复戴季陶院长书

季公赐鉴:昨承莅教后,晚间又荷惠书,感佩奚似!奉僧居士昨已赴普陀,然十日外当再至杭,当以尊意转达之也。宋藏会一函,昨遗案头,今再附上。虚意除法会请购十藏,分赠康、藏、青、蒙各寺外,再祈商请林主席、褚秘书长鼎力提倡,由政府购请数十藏,分赠全国各大学、各大图书馆,以及各国最大文化机关各一藏,既以流通佛典,亦以宣扬中国文化,并使宋藏会藉以圆满其功德,惟垂注及之!又阿育王寺,为释尊舍利道场,古历四月二十四日启讲药师经,如得驾临护持,则益令四众欢腾矣!专复,顺颂晨祉!太虚谨启。四月四日。(见正信四卷二期)


猜你喜欢
  八等品第四·佚名
  答 苇 舫 问·太虚
  答九莲寺学生问(三则)·太虚
  摄大乘论释论 第五卷·世亲
  大乘起信论略述卷下·昙旷
  卷第十三·佚名
  第四·宗鉴
  求人不如求己·佚名
  去欧讲学及经过之一斑·太虚
  阅回教改造杂志第一期·太虚
  摄大乘论释 第十四卷·世亲
  佛说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卷上·佚名
  卷下·佚名
  卷第二(欲色天人天部下)·宝唱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七·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李商英·唐圭璋

      据词中“夷夏均欢”云云,商英或为北宋人。   醉蓬莱   庆朋良相遇,夷夏均欢,福沾绵宇。扶日勋高,更补天力巨。学造渊微,文赓三圣,被褒语。来自丹台,生逢华日,身登仙路。   衮绣归来,水晶宫里,燕处超然,去天尺五。绿髮

  • ●元诗选二集序·顾嗣立

    余自甲戌岁辑元百家诗集,镂板行世。嗣后奔走南北,所至穷极搜罗,残编断简,无不抄撮。积久成帙,约得五十余种。庚辰春仲,从京师抱病归草堂,键户编纂,用竟前业。适秀水朱检讨竹垞先生尽携家藏元人遗集见示,药炉茶灶之下,穷年诠次,并

  • 第六场·老舍

    时间 前场后数日。地点 保安郊外。人物 群众若干人(有老有少,多数是男的。女的系看热闹的二三小姑娘) 密 探 贾 石 沈 衮 沈 褒 沈青霞 赵 四〔乡民甲执锣上。乡民甲 (念)习文心里亮,练武身体强。 乡亲们,今

  • 卷二十五·徐世昌

    吴正治吴正治,字当世,号赓庵,汉阳人。顺治己丑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加太子太傅。谥文僖。种竹退食少尘事,疏篁惬远心。门无俗客到,时有暮蝉吟。密叶侵阶绿,幽香入阁深。那知炎暑厉,移榻就清阴

  • 卷九十五·志第四十八·河渠五·脱脱

        ◎河渠五   ○漳河 滹沱河 御河 塘泺缘边诸水 河北诸水 岷江   漳河源于西山,由磁、洺州南入冀州新河镇,与胡卢河合流,其后变徙,入于大河。   神宗熙宁三年,诏程昉同河北提点刑狱王广廉相视。四年,开

  • 卷之一百零八·佚名

      顺治十四年。丁酉。三月。甲辰朔。以奉太宗文皇帝配享圜丘、及祈谷坛。上亲诣牺牲所视牲毕。回宫。  ○升陕西汉中府副将杨文启、为都督佥事、充四川川北总兵官。  ○以拜他喇布勒哈番韦进忠、为福建福州府

  • 卷三十八·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三十八 唐 张守节 撰 宋微子世家第八      史记三十八 微子开者殷帝乙之首子而纣之庶兄也纣既立不明淫乱於政微子数谏纣不听及祖伊以周西伯昌之修德灭??国惧祸至以告纣纣曰我生不有

  • 李益传·刘昫

    李益是唐肃宗朝中宰相李揆同族兄弟的儿子。科举进士及第,擅长写诗。贞元末年,和皇族子弟李贺的名声差不多。每写一首诗,都被宫廷乐师用财物换去,创作成供皇帝听的歌曲。他的诗《征人歌》、《早行篇》,有心人画成画屏;“回乐

  • ●卷五外篇·何孟春

    教学,于王者之务莫先焉。成周遗册足征也。二代以降,汉、唐、宋为达治体,而汉未遑庠序之事,元朔始兴太学。唐仍魏制,始郡县有学。然唐郡县,未闻有专官于学者。宋庆历间,始立学命官。时宋已四世矣。我圣祖太学之立,在未正位前。

  • 卷四十九·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四十九宋 陳祥道 撰<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四十九><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四十九><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四十九>塾說文曰閭里門也爾雅曰門側之堂謂之塾尚書

  • 卷十六·叶梦得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考卷十六宋 叶梦得 撰定公嗣君继立不论正与不正皆无不即位之礼吾固言之矣惟定公有元年而无即位盖实惟即位不可以追书古者天子七日而殡诸侯五日而殡殡而後即位此丧次之位也明年改元然後正即南面之位

  • 抱朴子內篇卷之二   論仙·王明

    或問曰:「神仙不死,信可得乎?」抱朴子答曰:「雖有至明,而有形者不可畢見焉。雖禀極聰,而有聲者不可盡聞焉。雖有大章豎亥之足〔一〕,而所常履者,未若所不履之多〔二〕。雖有禹益齊諧之智〔三〕,而所嘗識者〔四〕未若所不識之眾

  • 楞 伽 大 意·太虚

    ──十六年春在法苑楞伽祈祷会讲──法苑同人,以世人昧于业果之理,演成争杀之事,因体我佛慈悲之意,发起上海祈祷息灾会,持诵大乘入楞伽经,于每日下午三时,请余演说楞伽大意。余思此会为时既促,而楞伽妙义重重无尽,既不堪作具体

  • 勉居心诚敬·印光

    ●入道多门, 唯人志趣, 了无一定之法。其一定者, 曰诚, 曰恭敬。此二事, 虽尽未来际诸佛出世, 皆不能易也。而吾人以博地凡夫, 欲顿消业累, 速证无生, 不致力于此, 譬如木无根而欲茂, 鸟无翼而欲飞, 其可

  • 笠泽丛书·陆龟蒙

    四卷。《补遗》一卷。唐陆龟蒙撰。陆龟蒙,字鲁望,号江湖散人、甫里先生、天随子,姑苏 (今江苏苏州)人,曾为湖州、苏州从事。幼年聪悟,通达六经,善作文章,名震江左。与皮日休是诗友,二人酬唱之作编为《松陵集》十卷,皮

  • 宝庆会稽续志·张淏

    一称《宝庆续志》、《会稽续志》。南宋绍兴府志之一。八卷。创修于宝庆元年(1225),为续《嘉泰会稽志》之作,故称“续志”。体例承袭《嘉泰会稽志》,用细目标题,共有五十目,纠补前志之讹误与缺漏,简赅有法,向有好评。始撰者张

  • 渚宫旧事·余知古

    一称《渚宫故事》。唐余知古撰。十卷。以朝代为序,记古荆楚地区史事、人物及掌故,始于西周文王时的鬻熊,止于唐末。渚宫为春秋时楚之别宫,因取为书名。宋代以来,仅存前五卷,记事至晋止。清四库馆臣为辑补遗一卷,自南

  • 大乘缘生论·佚名

    一卷,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与《缘生论》同,实小乘之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