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孝光,字季和,温州乐清人。少博学,笃志复古,隐居教授,白野泰不华常师事之。行台御史屡荐居馆阁,至正七年,诏征隐士,以秘书监著作郎召,与完者图、执礼哈琅、董立同应诏赴京。召见于宣文阁,进《孝经图说》,顺帝大悦,赐上尊。明年,升文 
- 						 			  ◎历一   后世法胜于古,而屡改益密者,惟历为最着。《唐志》谓天为动物,久则差忒,不得不屡变其法以求之。此说似矣,而不然也。《易》曰:“天地之道,贞观者也。”盖天行至健,确然有常,本无古今之异。其岁差盈缩 
- 殷商成汤【笺按诗商颂谱曰商者契所封之地国语王勤商十四世而兴是其始称商也竹书盘庚自奄迁于北防曰殷鸟云殷受命咸宜是其兼称殷也大明云殷商之旅荡云咨女殷商是又总称为殷商也诗补曰殷以溵水得名古溵水县今陈州之商水 
-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四○八 军机大臣奏拟写拣选誊录谕旨进呈片乾隆四十二年七月二十五日查甲午科顺天乡试,曾奉旨于落卷内挑取誊录六百名,以备缺出挨补。上届需用人数无多,是以止于皿字号卷内挑六百名备用。今查各誊录,至明年即届五年期满议 
- 	晚晴院额跋本文一九二九年十月作于温州庆福寺。唐人诗云:“人间爱晚晴。”髫龀之岁喜诵之。今垂老矣,犹复未忘,亦莫自知其由致也。因颜所居曰“晚晴院”,聊以记念旧之怀耳。书者永宁陶长者文星,年九十三。陶长者既为余书 
- 杨思义,不知其籍贯。太祖称吴王时,授予他起居注。最初,钱谷隶属中书省。吴元年(1367),开始设立司农卿,任用了杨思义。第二年,设置了六部,思义改任户部尚书。大乱之后,人多废业。思义请求皇上命令百姓都种植桑麻,四年后才征收税 
- 后唐天成元年十一月敕:“应今日已前修盖得寺院,无令毁废,自此后不得辄有建造。如有愿在僧门,亦宜准佛法格例,官坛受戒,不得衷私剃度。”三年六月七日敕:“应天下大寺及敕赐名额院宇,兼有功德堂殿楼阁,已成就者各勒住持,其馀小小 
-   河閒獻王問溫城董君曰:“《孝經》曰‘夫孝,天之經,地之義。’何謂也?”對曰:“天有五行,木火土金水是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為冬,金為秋,土為季夏,木為春。春主生,夏主長,季夏主養,秋主收,冬主藏。藏,冬之所成也。是 
- 延祐丁巳夏大兄司成君居闲纂春秋统纪凡若干卷客有问者曰大经若春秋自胡氏传行于世儒者拱嘿朱子尝曰看春秋且当先从胡氏是来者不复有所作矣及观统纪剖析渊微发露大中条贯参差指归攸当其说卓然不蹈前人一句一谊昔云春秋 
- △晋术灾第六十八(此有七部)▲述意部第一夫神咒之为用也,拔濛昧之信心,启正则之明慧,裂重空之巨障,灭积劫之深痾。业既谢遣,黑法潜形。所以累圣式陈,众灵攸仰。故波旬奉咒於白树,梵王显仪於赤畿;七佛扬道於时缘,菩萨陈诚於法会。 
- 次告罗睺令往问疾。对前八人明行修法。此对罗睺明其发心出家之法。罗睺佛子此名覆障亦云不放。在母胎中六年不出。故名覆障及不放矣。何故处胎六年不出。以宿缘故。缘如经说。本曾为王。沙门求见六日不看。故得此报。 
- 嘉兴大藏经 益州嵩山野竹禅师后录益州嵩山野竹禅师后录卷八庐陵门人宗昌编杂偈赠千翁王总戎都护边城重牙旗在战垒铁衣塞上雄九重尝赐玺西南既已肃养马青山里箫鼓与民乐英风生万里己酉秋送王公北上清名南徼外治化齐龚 
- 素问入式运气论奥,北宋刘温舒撰。《通志•艺文略》着录刘温舒《素问论奥》四卷,当即此书。今《正统道藏》本三卷,收入太玄部。另有《四库全书》本三卷,其后附录《黄帝内经素问遗篇》一卷。此书前有元符乙卯年(1099)作者自序 
- 明代文言轶事小说集。 一卷。明陆釴编。此书为抄摘他书中有关明洪武年间杂事的一部集子。材料来源以《余冬序录》(明何孟春撰)为主,此外还录自《野记》(明祝允明撰)、《客座新闻》(明沈周撰)、《草木子》 (明叶子奇撰) 
- 长篇小说。王统照著。写于1932年12月。1933年9月由上海开明书店初版。1955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重版。它是作者的代表作。作品的问世,标志着作家在现实主义创作道路上的新发展,正如作者在1949年4月将初版诗集《这时代》赠 
- 一卷,唐义净译。即如意轮陀罗尼经序品第一之别译。此中之咒为流通十小咒中之第一首。 
- 凡九卷。清代彭希涑撰。收于卍续藏第一三五册。以记述净土教主阿弥陀佛及阐教圣众如观世音、大势至、文殊、普贤等菩萨为始,集录历代宣扬净土法门之比丘、比丘尼等凡五百人之事迹。总立十门,即:(一)净土教祖,(二)阐教圣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