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欧讲学及经过之一斑
──十八年五月在上海印心精舍讲──
佛法大旨,不外真俗二谛,二谛非二,即一实谛,在观察上及趋向上,可说有二。凡是立体之物,均有两面,虽有两面,实即一体。如吾人虽只见月球一面,固知仍有反面,然两面即一月,因观察及趋向有二。真俗二谛之融通不二,亦然。诸君虽未离世俗形事,可说已在从俗入真中进行,因愿行所向者在求真谛。而余则仿佛是从真入俗,因已在许久时间中,概为随俗而宣扬佛法及护持佛法。盖佛法依国土众生而显现,因有众生国土,所以有佛法显现。法华云:“大通智胜佛,十劫坐道场,佛法不现前”。现前,即佛法真谛显现于众生国土。但吾辈首当确定信心,应用从俗入真而得到真谛之亲证,树立自觉自悟之根基;而后自悟悟他,再从真入俗而随顺世间,渐令他人亦从俗而入真,而佛法才可流通。故佛法须合乎众人之心理,古人云:“识得佛性义,当观时节因缘”。即从真入俗。今之有情心理之长短在何处?是应加以观察!然入真之功愈深,从真入俗之效果乃大。余因为人之心重,于从俗入真之功未深,致入于世间,亦未能成有深益。
此次到西洋之旨趣,是想将佛法流布欧、美。佛法本来一切众生同有,因各有烦恼业报障碍,故须有种种言辞、譬喻、方便善巧以开发之,应病施药,去先观察一下。今之人世,在近年能转动世界潮流者,乃在西洋,故西洋各种或好或不好之事业,皆已普遍传布世间。欲宏佛法,亦必藉西洋的转动力去转动世界,以成为佛法的和平人世。因有此意,故余乃往西行,试有否成熟之机感。然此皆是俗谛,乃从俗谛上以导向真谛方面进行。
去欧以来所发生之影响:一、西洋先见锡兰佛教,认为佛教根本,而不知大乘。锡兰佛教为巴利文所传,为小乘三藏;而梵文大乘,于印度多已残灭,因经婆罗门教、回教破坏之也。唯据近来印度一般学者之考察云:“佛生喜马拉亚山脉泥泊尔国”,而此国近颇有残缺之梵文大乘经典发现,如宝积、华严等,但均不完全。西人所知乃锡兰之佛教,其次则梵文及西藏文者,从中国文而知者殊鲜。而日本学者,及中国学者之从西学者,且据西人之说以考中国佛典之误失,中国文佛教遂益不为西人所重。以西人治学,从考据入手,故将华文经典,对于据巴利文、梵文之原文,或当或不当,每加详确探讨。余至西洋后,他们才知中国佛学之重要,引起研究之兴味。二、英伦夙有佛学小团体多处,德国亦有多处,其个人信佛且坐禅、食蔬者亦有之,但向来不互通声气。余去后,才为渠们联络贯通,导之相见讨论。三、余初经巴黎,即发起世界佛学苑,后来法、英、德、美均有人加入发起,觉得有搜集世界各种文字之佛学,联合各国人共同研究之需要。四、余此去又引起日本人向欧洲之布教。从前、日本人只知学西人,不敢向西人讲学,但并非无此能力、人才、经济;今则余从巴黎赴美时,已有日本派僧去传教,且将建寺巴黎矣。
锡兰人云:“我经有者则信,无则弃之”。因此西人学于锡兰者,即根据锡兰;学于西藏者,即根据西藏,各成派别,互相是非。故余之发起世界佛学苑之旨意,有两种:一、应将各国有关佛学的文字,收集在一处,作比对会通之研究。二、应将各国佛学者联合起来,互相讨论切磋。由此期成为一种超脱各时代各民族拘碍之世界佛学,使大地人生皆得饮佛法之甘露。今参加发起者,已有五六百人,内中有学问者,有信行者,尚鲜首作财施以谋建设之人士,但巴黎已有愿捐出地皮者,当时要余接收,余以尚须缓图,故仍搁置。五、一、体参记于沪金神父路花园坊贤因精舍。(见海刊十卷四期)
猜你喜欢 卷第一·李遵勖 佛说三摩竭经·智旭 楚林上睿禅师语录卷之五·楚林上睿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五十四卷·佚名 妙法莲华经玄赞卷第六(本)·窥基 佛为年少比丘说正事经·佚名 信教自由与国教·太虚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四十三·澄观 卷二百三十七·佚名 卷第四·智旭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佚名 漆园指通序·净挺 卷第六十五·佚名 第十一章 天爱帝须之即位·佚名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十一·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