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六场

时间 前场后数日。

地点 保安郊外。

人物 群众若干人(有老有少,多数是男的。女的系看热闹的二三小姑娘) 密 探 

贾 石 沈 衮 沈 褒 

沈青霞 赵 四〔乡民甲执锣上。

乡民甲 (念)习文心里亮,练武身体强。

 乡亲们,今日沈公教我们武艺,不忙活儿的都来呀!〔姑娘甲上。

姑娘甲 爷爷,我来打锣!

〔乡民乙上。

姑娘甲 你也来了?

乡民乙 来了!昨天忙,没能来!昨天你们干什幺来着?

乡民甲 昨天沈先生给大家伙儿讲了……姑娘甲 《出师表》,爷爷!

乡民甲 对《出师表》!讲的真好!

姑娘甲 讲到“汉贼不两立”呀,沈先生落了泪!

乡民乙 谁是汉?谁是贼?咱们是明朝的人哪?姑娘甲 那是个比方,贼指的是曹操,沈先生拿严嵩比作曹操!

乡民乙 今天还讲不讲呢?

乡民甲 今天沈先生教咱们武艺。明天再讲《出师表》。这叫作单日习文,双日习武。

乡民乙 好!好!好!咱们这边疆的地方,大股土匪时常来抢咱们的牲口、钱财、粮食,日子真难过啊!

乡民甲 是呀,那官兵,见强盗来了,就藏起去。等强盗走了,才敢露头,跟咱们要吃要喝又要钱!咱们自己要是能拿刀拿枪,抵挡强盗,打败他们一回,下次准保不敢再来,强盗都是软的欺硬的怕呀。

乡民乙 老大爷,说的对!我一定好好地练功夫!

〔群众持刀枪上。中有两个小姑娘。贾石、沈衮、沈褒一手拿一草人上。草人的胸部有红圈,象箭靶子。乡民乙 贾大哥,拿着的是什幺呀?

〔密探暗上,混入群众。

贾石 练习射箭的靶子。(众围看)

乡民甲 箭靶子干嘛用草人呢?

贾石 沈先生言道,这是三个奸臣,叫我们天天向他们射箭!

乡民乙 哪三个奸臣?

贾石 一个是李林甫,一个是秦桧,一个是(四望)严嵩!

姑娘乙 还应当添上个严世蕃!害沈先生的不就是他吗?

贾 石 小姑娘说的好!我想,这一个既当严嵩,又当严世蕃,也就是了。啊,来把箭靶安好!

〔乡民接过草人。

沈衮 我等先练习刀枪!

〔沈衮、沈褒舞刀,乡民耍枪。

贾石 有请沈先生!

沈青霞 (内)来也!

〔沈青霞轻装箭衣上。

沈青霞 (唱西皮)

 习文学武心身健;尊一声(施礼)父老听我言:抡枪舞棒学弓箭,

自卫家乡不求官!

 父老兄弟请了!

众 请了!

沈青霞 今日国弱民贫,边疆不安,我等须要能文能武,保卫家乡!

众 沈公费心,我等愿意学习!

沈青霞 好!张伯伯,你年岁高了,就请击鼓助威。

乡民甲 对!我眼神不行了,射不了箭,就击鼓吧!(立于鼓后)

沈青霞 中年的弟兄,练习枪刀如何?

众中年 我等愿意!

沈青霞 如此,站成一队!

众中年 是!(站成一队)

沈青霞 年轻的先学射箭,也自成一队!

众青年 遵命!(列成一队)

沈青霞 你们这些小姑娘呢?

众姑娘 也愿练习!

沈青霞 好!要回家禀明父母为是!

众姑娘 对!我们就回家去说!(跳跃而下)

沈青露 妙啊!叫这村庄出些女英雄吧!啊,哈哈哈……!弓箭伺候!(唱)

 英雄义士永留芳,奸臣遗臭万代长。

满腔义愤射奸相……(射)

乡民甲 (击鼓)好箭法,正中红心!

〔密探溜下。

沈青霞 我射的不是红心,是奸臣的黑心!沈衮儿,你来射这第二个奸臣!要射中他的心!

沈衮 遵命!(唱)

 秦桧之罪万死难偿!

乡民甲 (击鼓)好箭法,又中红心!

沈衮 爹爹,待我射中严嵩老儿!(唱)

 严嵩老贼难逃法网!(射)

乡民甲 (击鼓)好箭法,也中红心!

沈青霞 好啊!(唱)

箭箭穿心灭豺狼!

〔赵四跑上。

赵四 沈先生,大事不好了!

沈青霞 何事惊慌?

赵四 适才到城中有事,闻听人言,大股强盗攻破了数县。那杨都督按兵不动,这便如何是好?

沈青霞 竟有此事!列位呀,强盗袭来,官兵无用,我等必须日夜操演,贼人不来便罢,如若敢来,我们要杀他个落花流水!

众 蔗!

〔同下。

猜你喜欢
  吴淑虎·唐圭璋
  邵叔齐·唐圭璋
  ◆鲜于太常枢(困学斋集)·顾嗣立
  ●双珠记目录·沈鲸
  谭曲杂札提要·凌濛初
  卷五·白居易
  卷一百十四·冯惟讷
  卷八 晚唐二·佚名
  天台集拾遗·李庚
  卷三十八·陈元龙
  卷七百九十九·佚名
  卷六十一·徐倬
  明诗平论二集卷十六·朱隗
  卷三十二·施元之
  卷四·黎民表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高秀文·隋树森

    套数 【南吕】一枝花 咏惜花春起早 花间杜宇啼,柳外黄莺啭。银河青耿耿,玉露滴涓涓。潜入花园,露湿残妆面,风吹云髻偏。画阁内绣幕犹垂,锦堂上珠帘未卷。 【梁州】恰行过开烂漫梨花树底,早来到喷清香芍

  • 31、锦归·蒲松龄

    太公上云得一吉祥梦,说与夫人知。夫人那里?太母上云相公怎么哩?太公云我适才合眼做了一个奇梦,梦见一把伞,一顶轿,哈道进宅。我问什么人,说是尚书老爷。我去跟着看的,抬了春香房里去了。你速去看,若是春香待生产,是个大吉之梦

  • 程郭董刘蒋刘传第十四·陈寿

    程昱字仲德,东郡东阿人也。长八尺三寸,美须髯。黄巾起,县丞王度反应之,烧仓库。县令逾城走,吏民负老幼东奔渠丘山。昱使人侦视度,度等得空城不能守,出城西五六里止屯。昱谓县中大姓薛房等曰:「今度等得城郭不能居,其势可知。此

  • 列传三十一·李延寿

    郭祚 张彝 孙晏之 曾孙乾威 邢峦 弟子昕 族孙臧 邵 李崇 从弟平 平子奖 谐郭祚,字季祐,太原晋阳人,魏车骑将军淮弟亮之后也。祖逸,本州别驾,前后以二女妻司徒崔浩,一女妻浩弟上党太守恬。太武时,浩亲宠用事,拜逸徐州刺史,假榆

  • 卷一百三十四·列传第七十二·外国上·脱脱

        ◎外国上   ○西夏   夏国王李乾顺。其先曰托跋思恭,唐僖宗时,为夏、绥、银、宥节度使,与李茂贞、李克用等破黄巢,复京师,赐姓李氏。唐末,天下大乱,藩镇连兵,惟夏州未尝为唐患。历五代至宋,传数世至元昊,始

  • 卷一百六十五·列传第五十二·宋濂

        张禧   张禧,东安州人。父仁义,金末徙家益都。及太宗下山东,仁义乃走信安。时燕蓟已下,独信安犹为金守,其主将知仁义勇而有谋,用之左右。国兵围信安,仁义率敢死士三百,开门出战,围解,以功署军马总管。守信安逾

  • 通志卷一百十七·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列传第三十魏韩暨【韩宣】崔林 髙柔 孙礼 王观 辛毘 杨阜 髙堂隆 满宠 田豫 牵招 郭淮 徐邈 胡质 王昶 王基 王淩 毋邱俭【文钦】诸葛诞【唐咨】邓艾【州泰】

  • 绎史卷二十三上·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周官之制【上】史记成王在丰天下已安周之官政未次序于是周公作周官官别其宜作立政以便百姓百姓説 【前编立政系成王四年周官系成王六年金仁山曰按立政之书前儒谓周公告君之絶笔非也此亦初年之书也故

  • 雷绍传·李延寿

    雷绍,字道宗,武川镇人。九岁失去父亲,有臂力,善于骑马射箭。十八岁,任给事镇府,曾出使洛阳,看见京都礼义的美好,回来对同僚们说:“我们只知道崇尚武功,守卫边防,以追求功名富贵。不料想文学才是处世的无价之宝呀。今生不学习,就好

  • 刘炳传·脱脱

    刘炳,是葛城人。每次读书,看见古代为国家万世安定谋划策略的忠臣烈士,就赞叹仰慕。贞..二年(1215)中进士第,当天上书皇帝分列了适宜做的十件事:“其一曰:任用诸王来安定国家。我看过去几年,王师屡战屡败,大都是自己先输。太平

  • 第25章·老子

    【原文】有物混成,先天地生(1)。寂兮寥兮(2)!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3)。吾不知其名,故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4)。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5)。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6)。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

  • 卷二十五·王天与

    <经部,书类,尚书纂传钦定四库全书尚书纂传卷二十五   元 王天与 撰大诰第九         周书武王崩三监及淮夷叛周公相成王将黜殷作大诰【汉孔氏曰三监菅蔡商淮夷徐奄之属皆叛周唐孔氏曰汉地理志云周既灭

  • 十忍品第二十九·欧阳竟无

      爾時普賢菩薩告諸菩薩言.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忍.若得此忍則得到於一切菩   薩無礙忍地.一切佛法無礙無盡。何者爲十。所謂音聲忍.順忍.無生法忍.如幻忍如燄   忍.如夢忍.如響忍.如影忍.如化忍.如空忍。此十

  • 妙法莲华经文句卷第一上·智顗

    序品第一(佛出世难佛说是难。传译此难自开悟难闻师讲难一遍记难。余二十七于金陵听受。六十九于丹丘添削。留赠后贤。共期佛慧)委释经题已如上说。序者训庠序。谓阶位宾主问答悉庠序也。经家从义谓次由述也。如是等五

  • 六研斋笔记·李日华

    笔记。明李日华著。四卷,又《二笔》四卷、《三笔》四卷,共十二卷。《四库全书总目》谓:“日华工于书画,故是编所记论书画者十之八。词旨清隽,其体皆类题跋。盖锦贉玉轴,流览既久,意与之化,故出笔皆辄肖之也。其他所记杂事,亦楚

  • 入药镜·崔嘉彦

    气功著作。不分卷。唐代崔希范撰,撰年不详。此书以三字诀形式写成,记述了内气贯通任督二脉之过程、内丹功修练阶段与步骤,并介绍意守命门之法、月节律与练功之关系、练功偏差之预防等内容。此书述说习练气功之要领在

  • 紫阳真人悟真篇讲义·夏元鼎

    紫阳真人悟真篇讲义,原题「云峰散人永嘉夏宗禹著」。宗禹即南宋夏元鼎。七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编首载宝庆三年(1227)真德秀〈序〉,谓夏氏所撰《悟真讲义》,「章剖句析,读之使人焕然无疑」。全书取《悟真篇》正

  • 史通会要·陆深

    三卷,明陆深撰。陆深(1477—1544年); 上海人,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官国子监祭酒、四川左布政使。嘉靖十六年 (1537年),召为太常卿兼侍读学士,世宗南巡,掌行在翰林院印,进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