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阅回教改造杂志第一期

对于利用教徒的武力以卫教的回教,人们向来不敢撄其锋的,而且向来也不知道回教可作学理讨论。顷中国回教改造杂志社新出的改造第一期,有读“欧阳竟无以俗说真之佛法”的书评,第二期又预告著「驳太虚之无神论”的题目。其中又有:‘不过有许多真正信仰的佛教徒,如欧阳竟无、唐大圆、太虚和尚等,仍然是不信仰真宰’;‘然而他们确是反对真宰的信仰,如唐大圆、太虚的文字,都想打破这种信仰’等语句。又谓:‘近来我读了海潮音的“人间佛教专号”,我知道佛教已觉到人间的重要’,这已逼问到面前来使之不能不开口了。而且在戒条内,又鲜明的标举著『不反对严格的批评’,反对且不反对,想不至于哄著一群人来动武罢!然而这还是待以后旳事实来证明的事。

狭义的辨护,反对用引诱手段而主张以理相见,“评上海清真董事会改组与在我的主权之下”,对于回教旧有的组织和机关亦能不掩饰的严厉批评;其诚实公正的态度,已引起我们的敬佩了。何况“我们的主张”一文,尤其充溢著勇敢的活泼的精神,使人深觉其可爱。但虽然已把回教改造到只剩“真宰”两字,而照我们看起来,仍觉得要将这两个字在思想名言上连根拔却方能畅快;否则终觉似吞了钩的鱼一般游行不远且不自由了。例如从宗教本身的改造中,所谓‘一、信仰真宰’。既云不可言诠,又如何尚可存“真宰”这一名词呢?既云“不可思义”,又如何尚可以最完全的观念喻之呢?“真宰”一名相的本身且不曾成立,又何从去说它‘无色无相即色即相’等等呢?这不是等于说“石女儿的肥瘦黑白”吗?又如‘五、比较各种宗教’一段,真是极好极公允的议论,乃尾巴上拖著『只要我们的信仰不违背真宰的大道’一句。当这真宰一名相,尚未得到公认的时候,前面极好极公允的议论便轻轻被推翻了。谁也知道回教把“真宰”‘视为一最可怕的神’,如觉得这样的神不足以信仰,而在‘整千整万部的佛经所解释的真如藏性’为深可欣乐,则迳直信佛、信佛说的真如如来藏便可,又何必虚妄的颠倒的要执著「真宰”一名而不放弃呢?

如以佛教‘打破回教这种真宰的信仰,就等于推翻佛教自己的信仰,陷于执的迷妄,固执门户之见和名字之称’;好的,那末就请你不执回教的门户,不再固执徒使人视为最可怕神的“真宰”一名称罢!如以真宰是超因果律的,说真宰的信仰犯无穷过,犯断灭过,犯不平等过。然而这些过错是因果律上的问题,是逻辑上的名称,何能用之于真宰?这种非难都是由于“妄执”之过;好的,那末就请你去掉这真宰的妄执罢!因为这真宰一名称,是逻辑上的,是因果律上的。

至于“读欧阳竟无之以俗说真之佛法谈”,驳“太虚之无神论”,自有欧阳和太虚来答覆,用不著再来多说。然这些积古以来的佛教理论多著呢。若翻开百论、中论、十二门论、成唯识论、瑜伽师地论等,随时可以看见。近人若章太炎的无神论、太虚的破神执论等等,真是驳不胜驳。恐怕傅君见到的尚有限得很呢?

傅君云:‘读了人间佛教专号,知道佛教已觉悟到人间的重要,他们已知道佛法是要入世的;所以我们希望佛教徒在除去妄执悟真如之外,还要走入社会,实地的改善人生,切勿避免人生’。傅君对于佛教徒的厚望和对于人生的热情,那是十二分敬佩的!但这文中似乎认识佛教是向来不觉悟人间的重要,不知道佛法要入世,不实地改善人生而避免人生的。但这些仍是未知道真正的大乘佛教的误会,所以谓‘佛教要完全脱此世间以得涅槃,佛教主张从脱离人生以解决人生’;因此更发生‘人们能否脱离人生以证真如’的问题。这绝然等于一部分人只以小乘代表佛教的过错。傅君若真是‘为真理而真理的努力’,我希望勿妄执回教的门户,真宰的名相,而能真正的会证超假说的真如,而能彻底的施设显真如的假说。例如答“托靠主”一文内说:‘假如世间一切都是真宰在造物之前就具体的规定了,那末世间一切罪恶,都该由真宰负责,怎能定其命于前,而讨之于后呢’?这不是极透辟的吗?然为不能舍离“回教真宰”的妄执之故,终以承认所谓的真宰,‘‘在造物之前规定了若干规律,...并允许和命令所造的众生努力追求它所规定的定律’。然则由所谓“真宰”造了定律,又造了完全明白遵从定律的众生而发生的世间罪恶,不仍旧要这个所谓的真宰负责吗?较之定命论不过多绕了一个湾子,岂摆了些迷魂阵造了些众生迷魂在中闹出来的罪恶,那个造者能卸责的吗?倘若是信佛教的,只信“因果律”等等的法,只信这些法随众生的心识显现而转变,不在这些的法和这些众生的心识以前或以后,安排著一个造作主宰的东西,理论上便没有这种碰壁的过咎了。

临了,再声明几句:对于傅君等回教徒能容许我们来作教理的讨论,这是极感谢的!但我们对于回教原不敢议及,不过因傅君等逼问到面前而且鼓励著我们答辨,故不能不说上几句。务请回教教友们不要误会是我们来多事!(见海刊十五卷四号)


猜你喜欢
  一切经音义卷第三十三·唐慧琳
  神僧传卷第四·朱棣
  笑隐欣禅师语录卷之一·大訢
  卷五百九十二·佚名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四十九卷·宝亮
  序·铁壁慧机
  卷二·佚名
  卷第六十五·佚名
  卷第一百七十二·佚名
  卷三百五十二·佚名
  华严经论(卷第十)·灵辨
  五灯会元续略目录·远门净柱
  解深密经卷第三·佚名
  卷第九十四·佚名
  御制建中靖国续灯录序[宋刻]·惟白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三十八章 阴府凡情·屠隆

    〔小丑扮北幽太子上〕宝马银鞍南陌头。谁家少妇踏靑游。钿钗邂逅垂杨下。恼乱春风不自由。自家北幽太子是也。姿容秀异。性格风流。昨日带骑从在长安宜春门外闲游。陌上遇两个女子。一个名郭倩香。一个名贾凌波。乃定

  • 山带阁注楚辞卷首·蒋骥

    武进蒋骥撰篇目离骚九歌东皇太一 云中君湘君 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 河伯山鬼 国殇礼魂天问九章惜诵 涉江 哀郢 抽思怀沙 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逺游卜居渔父招魂大招宋洪庆善朱晦庵考定原赋止于渔父篇余采

  • 二集卷二十三·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二集卷二十三古今体一百二十二首【辛未二】过泰山恭依皇祖诗韵才看积雪消峯脊又觉轻云翳日头岂是山灵邀客住故教岚气作烟浮赓吟尚忆尧登顶结揽遐思禹画州阿那天门门

  • 卷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古今禅藻集卷十二明释正勉释性同辑宋【七言絶句】书南山六和寺        契嵩【二首】青葱玉树接溪岑台阁凌虚地布金行到白云重叠处水声松韵淡人心早起天窗月过星踈渺檐际冥分云窈窕山家深处勿鸡

  • 卷五百三十九·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百三十九李商隐李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人令狐楚帅河阳奇其文使与诸子游楚徙天平宣武皆表署廵官开成二年高锴知贡举令狐綯雅善锴奨誉甚力故擢进士第调弘农尉以忤观察

  • 卷七·

    <集部,别集类,明洪武至崇祯,四溟集> 钦定四库全书 四溟集卷七 明 谢榛 撰 五言排律 送赵兵宪絅夫之宣府 晓发居庸道征袍霜露侵扬旌度寥廓吹角动萧森残月楼中啸青山马上吟风云占气候亭障足登临狐岭寒城断龙沙秋草深

  • 列传一百一十四 高赵田硃·欧阳修

    高仁厚,亡其系出。初事剑南西川节度使陈敬瑄为营使。黄巢陷京师,天子出居成都,敬瑄遣黄头军部将李鋋巩咸以兵万五千戍兴平,数败巢军。贼号蜀兵为“鵶儿”,每战,辄戒曰:“毋与鵶儿斗。”敬瑄喜其兵可用,益选卒二千,使仁厚将而东

  • 平定三逆方略卷五十九·佚名

      康熙二十年八月辛巳朔,命给都统王国栋恤典。上谕兵部:原任平南王下都统王国栋,矢志忠贞,临难不屈;捐躯为国,深为可悯!可给与拜他喇布勒哈番又一拖沙喇哈番并恤银,及祭葬银以示优恤。  命录用效力行间武职官员。上谕兵部

  • 御制通鉴辑览序·乾隆

    编年之书莫备于皇祖御批之资治通鉴纲目葢是书集三编为一部自三皇以至元末明初振纲挈目谨予严夺足以昭万世法戒为人君者不可不日手其帙而心其义也然皇祖虽尝抉精防征辞防著论百余首亦惟析疑正陋垂教后世耳于其书则一仍

  • 桃花--韶华胜极·胡兰成

    桃花--韶华胜极桃花难画,因要画得它静。我乡其他映山红花是樵夫担上带着有,菜花豆花是在畈里,人家却不种花,有也只是篱笆上的槿柳树花,与楼窗口屋瓦上的盆葱也会开花,但都不当它是花。邻家阿黄姊姊在後院短墙上种有一盆芷草

  • 卷一下·沈枢

    <史部,史钞类,通监总类> 钦定四库全书 通监总类卷一下     宋 沈枢 撰帝学门 唐太宗观隋炀帝集 贞观二年上谓侍臣曰朕观隋炀帝集文辞奥博亦知是尧舜而非桀纣然行事何其反也魏徵对曰人君虽圣哲犹当虚已以受人

  • 后晋纪三高祖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中天福四年(己亥、939)·司马光

    后晋纪三后晋高祖天福四年(己亥,公元939年) [1]春,正月,辛亥,以澶州防御使太原张从恩为枢密副使。 [1]春季,正月,辛亥(初九),后晋高祖任用澶州防御使太原人张从恩为枢密副使。 [2]朔方节度使张希崇卒,羌胡寇钞,无复畏惮。甲寅,以义

  • ●皇朝通典卷之六十八·佚名

    兵一 ○兵一 (臣)等謹按歷代設兵各有因革損益惟唐府兵為較善我朝八旗之制開國之初先編立四旗以統人眾尋以遠近歸附日廣增建為八旗然猶統滿洲蒙古漢軍之眾而合於一也其後戶口日繁又編蒙古八旗設官與滿洲等編漢軍八旗設官

  • 卷一百三十 太史公自序第七十·司马迁

    昔在颛顼,命南正重以司天,北正黎以司地。【索隐】:南正重以司天,火正黎以司地。案:张晏云“南方,阳也。火,水配也。水为阴,故命南正重司天,火正黎兼地职”。臣瓚以为重黎氏是司天地之官,司地者宜曰北正,古文作“北”字,非也。扬

  • 吏学指南卷之六·徐元瑞

    狱 讼(争罪曰狱,争财曰讼,《易》注云:&ldquo;反争也。&rdquo;言之于公也,故讼字从言从公也。)雀角鼠牙 言人遭讼,谓之雀角鼠牙之挠。《毛诗?行露》注云:&ldquo;雀有咮而无角,鼠有齿而无牙。&rdquo;故以雀言狱,鼠言讼也。斗

  • 卷十四·梁益

    钦定四库全书诗传旁通卷十四     元 梁益 撰鲁颂赐天子礼乐衞正叔【湜】礼记集说曰伊川程氏曰成王之赐伯禽之受俱非也以愚观之成王未必赐伯禽未必受葢鲁人僣用天子礼乐尔 陈用之【祥道】礼书曰天子之乐而鲁有

  • 序·大珠慧海

    夫善知识者,如巨海舟航,能度迷类,长夜明炬,善破群昏。大珠和尚首参马祖,使入慧海之法界,令开宝藏于自家;所以灵辩滔滔,譬大川之流水;峻机叠叠,如圆器之倾珠。于是曲设多方,垂慈利物,发扬至道,乌可以笔舌赞叹哉!妙什维那、四明翠山大

  • 毗那夜迦誐那钵底瑜伽悉地品秘要·佚名

    含光记古今诸师。深秘之故不载经中。或出真言不显其理。末代学者多被障碍。是故含光法师亲从不空智和尚。才受此法秘义。仍今聊举略记之。誐那钵底王真言曰(亦名毗那夜迦)。若欲息灾。于娑婆贺上加扇底迦罗(二合)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