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致 私 篇

──二年春作──

天下亦私而已矣,无所谓公也。陆子曰:宇宙内事,皆己分内事。夫宇宙内事,既皆属己分内事,则宇宙之外,设更有事亦己分内事耳。信如是,则尽法界、虚空界,尽未来际,固莫非己分内事也。尽法界虚空界尽未来际之事,既莫非己分内事,则可知除己分内事更无一事之可述也。然则人之任事,无论至于何地,所任之事,要皆己分内事耳,为己分内事,非私而何?夫天下无往非己分内事,即天下无往非私,故曰:天下亦私而已,无所谓公也。虽然、天下之攘攘扰扰,竞权争利,演种种之惨剧怪剧,以致社会不能安宁者,皆由于有私耳,仁人君子,冀消弭种种之惨剧怪剧,以维持社会之安宁,方使人背私就公不暇,顾吾乃一笔抹煞之曰:天下亦私而已矣!无所谓公也;宁不益长私竞之气焰乎?虽然、我之所谓私,非背公之谓,亦非大小递进如吾友某君之所云者。盖以凡时闲、空间,形上、形下,万事万物,万法万理,莫非己分内者,莫非我之私有者,除我之私有者外,更无一事、一物、一法、一理,乃至如微尘许,如芥子许。唯我之私如是故绝待,唯物之私亦然故圆融;绝待故,唯私无公,圆融故,私亦不存;此人生观、世界观一致之极诣也。

或曰:万物显然万物,我显然我,初未见我为万物有,万物为我有也;万事万物,万法万理,莫非我之私有者,亦一空言耳!证之实际,未识其当也。呜呼!是盖泥于妄执之我见而不知夫有真我故也!请言真我。

真我者、真我耳,非思量拟议之所及,又岂言辞所能喻哉?无已,姑以妄执之我见反显之。譬画月者,转而画云,云相拥处,一轮皎然而现,月之真相,以云形之而尽见,是亦天下之一巧也;窃取斯义,用妄我反显真我。今试问所谓万物显然万物,我显然我,果以何者为我,而曰我显然我耶?手足耶?头颅耶?腰肢耶?心胸耶?眼耳鼻舌耶?脏肺肝脑耶?彼是则此非,此是则彼非,其均是耶?抑均非耶?藉曰:均是也,则父母未生之前,固未尝有是也;死亡消灭之后,亦未尝有是也。而此处数十年间,忽而孩提,忽而儿童,忽而壮大,忽而衰老,忽而疾病,忽而健康,陈陈相蜕,新新不已,抽足即逝,交臂即非,如是其又谁为我耶?藉曰:均非也,而别有知觉灵魂为之我也。则赤子初生,仅知啼耳,嗣后知觉渐开,要皆感境而生,非必本具也。即知识之出生及存存之点,亦不易知:在心、在脑皆武断之言耳,况人之思想意识至无定者也!方思未来,忽忆过去,方念天上,忽虑人间,以至方悲、忽欢,方怒、忽喜,方恨、忽爱,方忧、忽乐,凡是其又将以何者为我耶?藉曰:此皆对境而生之情状,胥非我也。是则除夫形骸知觉,所谓我者,固何在耶?此可见所谓我显然我,物显然物,物对物而云我,非真有一我在也;离去对待之物,我本无我,我既本无,又谁与万物显然对待哉?由我之本无以推万物,则可知万物亦本无也。物我双忘,而后即物即我,非物非我之真我,乃恍然见之。

真我乎!真我乎!历万劫而常然;齑万物而弥纯,包藏无量天地而不为富,出生无穷种类而不为巧,声声色色而未始声声色色,毁毁成成而未始毁毁成成,横极十方无限无限,竖穷三际无尽无尽,其大无肤,其小无腹,窈冥恍惚,晶莹炳灵,无有乎弗具,无有乎或变,尘尘然,物物然,万有之元宗,自在之真宰也。一旦得之,则天人同根,物我一本之理,朗若列眉,尚何疑耶?我之为我,如是其广大悠久,地球之生成坏灭于真我之中者,不啻微尘之起落于太空,其为物固甚小,其为时固甚暂也,固不必有惊于世界大同之说也。抑人之以地球大者,因人小耳!他世界有伟大众生,其身量较地球大什百倍者,彼之视地球,曾不翅拳大一土块而已;又人之以拳大之土块为小者,因人大耳。设以微生之类,处此拳大之土块,应不异人之处于地球也。地球固大乎哉?土块固小乎哉?亦人之自生区别焉耳。唯真我无对待,故无比较无大小。无比较无大小者,又生比较者、大小者之所能乎?天台宗所谓一念三千,华严宗所谓法界唯心所造,为庶几耳!信如是,则某君所云佛能言爱,能言无,不能言有者,误矣!以愚意断之,竟是某君能知佛之偏,不能知佛之全,能知佛之一二,不能知佛之三耳。真空不空,妙有非有;所谓空者,又何不可谓之有?所谓有者,又何不可谓之空哉?要言之,一即三,三即一。能言无者,果未有能言爱、言有者;能言爱、言有者,亦若是则已矣。所谓随拈一物,莫非即假、即空、即中者是也。明乎此,则可知物物皆私。物物之私,莫不竖横穷遍,有能充此私之量者,虽天地不足为也。王阳明好致良知,余则换言致私。是同是别,且质之具眼者,余不复画蛇添足,再为之论断。(见佛教月报第一期)

  


猜你喜欢
  摄大乘论章卷第一·佚名
  卷第二十·雷庵正受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玄奘
  雪關和尚語錄卷五·雪关智訚
  重纂保国寺志序·太虚
  不可求神通及现身成佛·印光
  舍利弗阿毗曇論卷第十四·欧阳竟无
  那伽室遮眼偶评·太虚
  释净土群疑论序·怀感
  摩尼教残经一·佚名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幽赞卷下·窥基
  卷二十五·佚名
  虚堂和尚语录 第九卷·智愚
  辟支佛因缘论卷上·佚名
  法界宗莲花章·续法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222 ·佚名

    陆游 客自凤州来言岐雍间事怅然有感 表里山河古帝京,逆胡数尽固当平。 千门未报甘泉火,万耦方观渭上耕。 前日已传天狗堕,今年宁许佛狸生? 会须一洗儒酸态,猎罢南山夜下营。 陆游 空酒壶 铜壼

  • 卷九·贾岛

    钦定四库全书 长江集卷九 唐 贾岛 撰 巴兴作 三年未省闻鸿叫九月何曾见草枯寒暑气均思白社星辰位正忆皇都苏卿持节终还汉葛相行师自渡泸乡味朔山林果别北归期挂海帆孤 早蝉 早蝉孤抱芳槐叶噪向残阳意度秋也任一声

  • 第三十册 天命六年十二月·佚名

    第三十册 天命六年十二月十二月初一日,汗降书谕曰:“与诸申人杂居人汉人,尔等勿得隐匿粮食,著实报石斗之数目。报过以后,酌量计诸申人口,每口每月给粮四斗,发至九月,剩馀粮食还给粮主。我诸申人运离故土迁户至此,已属辛

  • 一三二○ 热河总管董椿奏纪昀来热河时间及办理书籍情形折·佚名

    一三二○ 热河总管董椿奏纪昀来热河时间及办理书籍情形折【真按:纪昀的行踪】乾隆五十三年十月三十日奴才董椿跪奏,为查办书籍情形,恭折奏闻事。窃查文津阁所贮四库全书内,前经尚书纪昀奏准有添缮、挪归、改刻匣盖,更拟面

  • 一四 笔名鲁迅·许寿裳

    我自民六(1917年)秋,于役南昌,和鲁迅别开三年。在这中间,鲁迅的生活起了大变化,前后可以划分为两段:前者是摩挲古碑,后者是发表创作。这个变化即发表创作,是《呐喊》序文所谓“老朋友金心异”——按即玄同

  • 王彪之传·房玄龄

    王彪之,字叔武。二十岁时鬓发胡须皆变白,当时人称他王白须。最初拜官为佐著作郎、东海王文学。堂伯王导对他说:“吏部打算让你任尚书郎,你有希望做诸王的佐吏呀!”王彪之说:“职位的高低不足计较,自当在当朝任职。至于超格升

  • 苏易简传·脱脱

    苏易简字太简,梓州铜山人。其父苏协考中后蜀进士,归降宋朝,历任州县官吏,因为易简官居翰林,任开封县兵曹参军,不久升任光禄寺丞,去世,特地追赠秘书丞。易简年幼时聪明好学,风度奇秀,才思敏捷。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纪刚过二十,考

  • 卷一百六十九·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六十九人物志四十九大臣传三十五【满洲镶白旗三 格斯泰 赛喀纳 额司泰 塔勤岱 希福杭爱 彰库 玛奇 博霁 二格 鄂海 福敏】格斯泰格斯

  • 卷十五·纪昀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歴代职官表卷十五工部下歴代建置下唐新唐书百官志工部尚书一人正三品侍郎一人正四品下掌山泽屯田工匠诸司公廨纸笔墨之事其属有四一曰工部二曰屯田三曰虞部四曰水部工部郎中员外郎各一人掌城池土木之

  • 郝伯阳·周诒春

    郝伯阳 年二十八岁。生于直隶天津。未婚。初毕业于南京宏育书院。宣统三年。由美国靑年会同人资助。自费游美。入靑年会学校。习体育。民国三年。得学士学位。为柳屋会会员及会计。民国三年。回国。任上海靑年会体育

  • 脩本第三·徐干

      民(原作"人",據《治要》改)心莫不有治(原作"理",據《治要》改)道,至乎(《治要》作"於")用之則異矣。或用乎己,或用乎人(《治要》作"或用乎人,或用乎己")。用乎己者,謂之務本;用乎人者,謂之近(《治要》作"追")末。君子之治(原作"理"

  • 佛说慈氏菩萨陀罗尼·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怛[寧*也](切身)他(引一)悉哩悉哩(二)娑啰娑啰(三)酥噜酥噜(四)达啰达啰(五)左啰左啰(六)摩贺(引)左啰(七)婆啰婆啰(八)摩贺(引)婆啰(九)绀波绀波(十)摩贺(引)绀

  • 卷之十·即非如一

    嘉兴大藏经 即非禅师全录即非禅师全录卷之十门人明洞性安性节明觉明幢同编赞达磨大师竖起擎天铁脊梁谩将皮髓强分张九春果满菩提树五叶花敷遍界香昔年少室冷坐刚被神光觑破今日万里东来多少衲僧蹉过分皮与分髓特地起

  • 书与你·毛姆

    毛姆著。毛姆是英国著名作家、文艺评论家。生于巴黎,曾在法、英、德等国受教育,1929年起定居英国。创作丰富,题材多样。作品受法国自然主义影响,著名的有自传体小说《人类枷锁》,长篇小说《月亮和六便士》以及《圆圈

  • 柳河东集·柳宗元

    又名《新刊诂训唐柳先生文集》。中国古代诗文别集。唐代柳宗元作,唐刘禹锡编,题《河东先生集》,宋初穆修始予刊行。今存最早的本子为宋韩醇《诂训柳先生文集》,《四库全书》收入。又有宋童宗说等《增广注释音辩唐柳先

  • 渔墅类稿·陈元晋

    宋代诗文别集。8卷。陈元晋著。全书以政论文为主。《四库全书总目》称:“元晋嗜学好义,为德于乡人者甚多,历官所至,俱著政绩。今观集中,如《乞差甲首科札子》,极论当时赋役之弊。其于南宋废弛聚讼之象,指陈痛切,可谓

  • 汉奸叛国丑史·佚名

    世界上的“正义”和“丑恶”,永久是站在两个极端的。 中华民国自从揭开==战争的幕幔,一方面是军民一体的抗战,另一方面却是恐曰份子的叛逆,一方面是“正义”的呐喊,另一方面则是“丑恶”的暴露。由于某些毫无节气的惊伙们

  •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佚名

    有五译,一唐杜行顗译,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一卷。二唐地婆诃罗译,佛顶最胜陀罗尼经,一卷。三唐佛陀波利译,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一卷,。四地婆诃罗重译,最胜佛顶陀罗尼净除业障经,一卷。五唐义净译,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一卷。六宋施护译,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