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宇 宙 真 相

──二年作──

忆余总角时,春深日暮,玩弄既倦,间旋绕于乡老之膝前,尝闻其相谈曰:昔有一士者,一樵者,一渔者;士者处城,樵者处山,渔者处江。一旦邂逅,以渔者之鱼,烹以樵者之薪,倾士者所携酒而共酌之,三杯落肚,万虑忘怀!士者曰:吾曹操业,无或同者,今之良会,殆非易得,盍各言所知以佐逸兴!请自仆始,为二君倡,今吾人仰视一轮赫然而高悬者,非日乎?二君知日之赫然高悬空中,亦知日之出于何所而入于何所乎!仆辨色而起,观日之腾腾然渐升渐高,出于城之东隅,扬清光以照临吾室;既暮,观日之颓颓然载坠载下,入于城之西隅,回余辉以掩映吾窗。历数十年无少异,夫亦可谓极经验之能事矣。此现前之显且易见者,二君所知,应不仆殊也?樵者嗤之,若深形其妄者然。徐进曰:就余所见则不然,夫日、余固昕夕以睹其出山之东而入山之西者也。樵者、士者,相辩不巳,折衷之渔者,渔者覤然曰:吾于二君之说,胥未敢茍同。吾但知此圞然之日轮,晓则从大江之东浴而出,夜则赴大江之西没而入,吾未知其他矣,亲目所觏,真相斯存,虽有异说,不欲闻命。于是之三人者,各是其是,各非其非,援引证据以实其说,诤论未竟,不觉垂暮,相得之情,一变而成为相敌之势,不尽欢而散焉。余一历耳根,深入识田,二十年于是未之忘,今世界学者,异说蜂起,横议孪生,思潮之复杂,理想之繁赜,索之冥冥,探之茫茫,出乎玄玄,入乎妙妙,各执其经验所得,各有其证据所陈,光怪陆离,纷纭杂沓,窃为之脑血充溢,目神眩骛而杳不知其所究竟者久矣。以例乡老之谈,虽未免拟于不伦,顾古今时异,东西俗殊,偏执其习见者以相为是非,私未敢必其皆真理真相所存,殆亦难免夫乡老之笑言乎?第余之云此,非不足于今世学者之谓,仍不敢自是之谓也,余将有姑妄之言于是,欲世人以余言为姑妄而亦姑妄听之,乃用是发其端耳。呜呼!吾其城居之士人耶?吾其山居之樵子耶?吾其江居之渔翁耶?吾其均是耶?吾其均非耶?吾诚不能自辨。吾不知异日之乡老,将属余为谁何,以供其花前月下、酒后茶余之谈助耶?虽然,彼士者、樵者、渔者皆敢于自是者,余则未敢自是而将以求信于天下者也。余之异于彼士者、樵者、渔者,其在是乎?法人特嘉尔尝高唱尊疑主义,以为古今之学说,无一可信者,非概置之怀疑之例,衡于经验,断于智识,不足为情实,学者称之曰怀疑派哲学;盖即经验派之所出也。余所持论,岂即怀疑派之附庸乎?此则不然。余盖谓人皆有所偏蔽,了于近而昧于远,实势所必至,理有固然;毋偏执之太甚,是自而非彼,当谦怀而虚受,藉非以显是而已。庄子曰: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天下之非马,天下之相诤,由于人己之互执,方欲与天下人解执而息诤,乃先执一说以诤之,此之谓益薪止沸,缘木求鱼。故余亦曰:以执使执之无执,不若以无执使执之无执;以诤使诤之无诤,不若以无诤使诤之无诤,是则微意之所存也。但尽凡情,别无圣解,能穷世相,斯即常住。

夫宇宙万有,一幻之表现耳,何真相足云?吾人居宇宙万有之一,亦微末巳甚,所恃以为真者,使眼、耳、鼻、舌、身之五,接色、声、香、味、触之五而已,然眼所不及之色,望远镜、显微镜能及之;耳所不及之声,电筒、德律风能及之;从而递推异日所发明,必有鼻、舌、身所不及之香、味、触而藉器以及之者。且吾人之眼、耳、鼻、舌、身,固能与色、声、香、味、触相接者也,而有及有不及;可知藉器以及之者,亦必有及有不及也。故彼望远镜、显微镜所不及者,必有天眼、慧眼、法眼、佛眼能及之;彼电筒、德律风所不及者,必有天耳、慧耳、法耳、佛耳能及之,而所见所闻无或同者。同一恒河之水,鱼鳖见之为窟宅,饿鬼见之为火焰,天见之为琉璃,人见之为流水,凡是、其所谓真相者,固何存也?以不止五接五,尚莫得其真相,况以五而接不止五乎?吾人其乌可恃眼、耳、鼻、舌、身所接色、声,香、味、触为真耶?宇宙一幻之总相,万有一幻之别相,凡所有相,皆是幻相,以幻接幻,谓有真相可得者,无有是处。

然特嘉尔曰:是实非幻者,唯意而已。何言乎唯意为实?盖意有是非而无真妄,疑意为妄者,疑复是意,若曰无意,则亦无疑。故曰:惟意无幻,无幻故常住,吾生始终,一意境耳。是则宇宙万有皆为意境,万境胥妄,惟意是真。但意既真矣,复何容疑?疑则妄矣,意宁是实?以余观之,意为幻末,意之与境虽有本末,同是一幻,无非幻者。特氏知万有之皆幻,此特氏之卓见也;而曰唯意非幻,则殆未免“无量劫来生死本,痴人认作本来人”欤!

余将下一断语于是曰:宇宙无真相,唯幻是真相;宇宙无万有,惟幻是万有;宇宙无宇宙,唯幻是宇宙。以唯幻故,同一朗日、皓月、绪风、晤雨,同一名山、大川、长林、幽谷,或把酒吟啸,触境皆虚;或怀远伤离,成形即惨。以唯幻故,同一文字、语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一天下、国家,治者自治,乱者自乱,以唯幻故,智慧深则山河、大地立成金色;罪业重则食到口边都化猛火。以唯幻故,同一眼根,或恒沙世界一滴之雨皆知其数;或伏处斗室,三光偶隐,惟睹黑暗。以唯幻故,同一天地日月,或上圆下方,干动坤静;或日住地转,晓东暮西。以唯幻故,同一人生,或为舜、为跖,或为彭、为殇。以唯幻故,世界无量,众生无量。以唯幻故,诸佛出世,名号庄严,说法度人,各各相殊,毕竟同中有毕竟异。夫何以故?曰:以唯幻故。以唯幻故,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以唯幻故,有一众生不得度,誓不成佛;度尽一切众生,卒无有一众生得灭度者,而佛界不增不减。以唯幻故,过去非去,未来非来,三世一时,十世一念,而不来不去。以唯幻故,森罗非异,无相非一,而不一不异。以唯幻故,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而不生不灭。以唯幻故,因中无果,果中无因,而因果不昧,因果相成。以唯幻故,小中见大,大中见小,而大小悬绝,小大相融,毕竟异中有毕竟同。夫何以故?曰:以唯幻故。伟矣哉幻!虚空由之立,世界由之生,众生由之出,国家由之成,宗教由之建,学术由之明。远而日月星辰,近而肝胆手足,大而山岳江海,细而尘芥虫蚁,六合内外,万形上下,莫不依此不可思议之幻力而成、而住、而坏。唯其皆依幻力而成、而住、而坏,故无成、无住、无坏。

统宇宙万有而浑成一大幻相,遍法界、虚空界、众生界,无所不贯彻管络而充满;吾无以字之,字之曰:宇宙真相。(见佛学月报三期)

  


猜你喜欢
  随应相具章第三·佚名
  金刚般若经集验记卷上(并序)·孟献忠
  卷第二十五·霁仑超永
  普曜经卷第八·佚名
  净诸业障菩萨·佚名
  三〇 三十二相经·佚名
  佛说称扬诸佛功德经卷中·佚名
  第三十五章 麾摩罗波罗、诃悉提波罗、羼提波罗时代·多罗那他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九·玄奘
  刹利旃陀罗现智相品第六·佚名
  菩萨本生鬘论卷第七·佚名
  论 王 阳 明·太虚
  五阴品第二之二·佚名
  御选语录卷十·雍正
  卷第十八·晦翁悟明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528 ·佚名

    赵子岩 青白堂 北庵竹玉青,南阶梅雪白。 吏散隐几坐,观化聊自适。 竹青表劲节,梅白留佳实。 太守谢二友,粗官谩陈力。 取名吾有寄,梅竹盖假借。 青白遗子孙,先训存金石。 斯民雕瘵馀,政教当

  • 卷十五·郭知达

    钦定四库全书九家集注杜诗卷十五  宋 郭知逹 编古诗忆昔行【赵云忆昔者追忆往昔也鲍照衰老行忆昔少年时驰逐好名晨故公有忆昔之作止摘两字为题然必目之所亲见身之所亲歴者忆昔先皇廵朔方忆昔开元全盛日此纪目所亲

  • 淳熙稿卷十五·赵蕃

    <集部,别集类,南宋建炎至德佑,乾道稿__淳熙稿>   钦定四库全书 淳熙稿卷十五 宋 赵蕃 撰 七言律 呈辛卿二首 诗老当年聚此州迩来零落尽山邱公虽蹔尔淹时用天岂特令继夙游幽事傥多尘事絶灵山孰与博山优林栖相去无

  • 卷二百二十三 列传十·赵尔巽

      万子扈尔干、孟格布禄、扈尔干子岱善、孟格布禄子吴尔古代 杨吉砮兄清佳砮、杨吉砮子纳林布禄、金台石、清佳砮子布寨、布寨子布扬古布占泰 拜音达里   万,哈达部长也。万自称汗,故谓之万汗。明译为王台,“台”“

  • 卷四十四·温达

    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畧卷四十四五月庚辰朔上驻跸诺木浑河命大兵牧马于水草善地上谕内大臣曰视诸军马匹惟恐遗失附营放牧是以食不如意宜远择水草佳处放牧虽瘠可无碍也着谕众知之又今日我军所屯与蒙古

  • 史记集解卷十二·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十二孝武本纪第十二【太史公自序曰作今上本纪又其述事皆云今上今天子或有言孝武帝者悉后人所定也张晏曰武纪褚先生补作也褚先生名少孙汉博士也】孝武皇帝者【汉书音义曰讳彻】孝景中子也母曰王太后孝

  • ·牒台湾府城隍文·丁曰健

    伏以鬼有所归,乃不为厉。中元郊外设祭,载在国家祀典,所以妥无主之游魂。惟城隍尊神,实莅其事。台郡人民,半自内地冒险而来,进出以鹿耳口为门户。船只或阻浅、阻风,不得径出、径入,间值滔天巨浸,人力难施,往往失事,

  • 高丽传·李延寿

    高句丽,先祖来自夫余。夫余国王曾得到河伯的女儿,便关闭在房内,因被太阳照射,她抽身躲避,太阳光又追逐她,不久怀有身孕,生下一蛋,大如五个头。夫余国王把他扔给狗,狗不吃;扔给小猪,小猪不吃;扔在路上,牛马躲避他;扔在田野上,好多鸟用

  • 第二十五章 武昌之围·李宗仁

    一吴军在贺胜桥大败后,残部退入武昌城据守,我追兵于8月30日夜间在途中稍事休息,翌日拂晓遂以急行军向武昌城追击前进。31日黄昏,四、七两军主力均抵达武昌城下。我拟趁敌军喘息未定时一举而下武昌,因于四、七两军

  • 奏谳书十一·佚名

    原文:蜀守讞:大夫犬乘私馬一匹,無傳,謀令大夫武窬舍,上造熊馬傳著其馬識物,弗身更,疑罪。.廷報:犬與武共為偽書也。译文:蜀郡郡守呈请审议断决。大夫犬有私马一匹,但无马传。他出谋使大夫武潜入上造熊的房内,盗取其马传。犬自己没

  • 三十五年·佚名

    (壬寅)三十五年大明萬曆三十年春正月1月1日○朔甲午,遞吏曹判書沈喜壽、參判鄭賜湖、參議辛慶晋,削正郞李弘冑、成晋善等職,以備擬鄭宗溟事,被推勘,竝論罪。以柳永慶爲吏曹判書。時,永慶眷注日隆,而三公擬薦吏判時,不爲擧論,上特

  • 卷九 九之二·孔颖达

    《鹿鸣》,燕群臣嘉宾也。既饮食之,又实币帛筐篚,以将其厚意,然后忠臣嘉宾得尽其心矣。饮之而有币,酬币也。食之而有币,侑币也。○饮,于鸩反,注同。食音嗣,注同。筐,丘房反。篚音匪。侑音又。[疏]“《鹿鸣》三章,章八句”至“心矣

  • 春秋集传详说卷三十·家铉翁

    宋 家翁 撰哀公下【周敬王三十二年晋定二十三年】八年春王正月宋公入曹以曹伯阳归此宋灭曹也而春秋不书灭乃从鲁入邾之例何邪诸家多据左传为说不责宋之灭国而强求曹人之罪为一入字故耳苏氏谓宋公入曹而不书灭曹如

  • 卷七十五·顺治

    <子部,儒家类,御定孝经衍义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七十五天子之孝厚风俗唐太宗贞观二年令致仕官位在本品之上【臣】按记曰事君难进而易退则位有序易进而难退则乱也自礼让之谊衰亷耻之道丧嗜利无厌于进不休其能引

  • 卷三十三·佚名

    △初分教诫教授品第七之二十三善现,汝复观何义言:即佛十力若有愿若无愿增语非菩萨摩诃萨。即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十八佛不共法若有愿若无愿增语非菩萨摩诃萨耶。世尊,若佛十力有愿无愿。若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十八佛不共法有愿

  • 自在王菩萨经卷下·佚名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自在王。何谓菩萨摩诃萨谛智。求声闻者。以谛法证声闻解脱。菩萨得此谛而不证解脱。是名自在。求辟支佛者。以谛法证辟支佛解脱。菩萨得此谛而不证解脱。是名自在。谛智者。苦谛虚妄知见。云何知见

  • 阿育王经 第三卷·佚名

    阿育王经 第三卷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罗译供养菩提树因缘品第三尔时阿育王。于佛生处得道转法轮入般涅槃。于一一处。各以十万金供养于菩提树。倍生信乐作是思惟。此是世尊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处。日日之中最胜珍

  • 第四十二章 二王章·佚名

    摩诃那伽王之好运从弟达立志最上菩提,彼阿伽普提为今王,(一)于威光[效]太阳,于快适满轮月,于不动须弥山,于深如大海,(二)不采如大地,于行同于风,于睿智说不灭之圣师,于清净秋之空,(三)于享受诸欲如天王,于利益财主[毗沙门天],于净居天主,于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