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法界宗莲花章

清浙水慈云沙门续法集

门人法贤较

森罗万象。至空而极。百川众派。至海而极。一切圣贤。至佛而极。一切教法。至圆而极。如来说经。华严而极。古德判释。贤首而极。故今依彼教观。开合五门百法。若非大经莲花。无由取喻开悟。

初辨时。日出。花初开。影临高水。色香始布。人蜂毕集。先照时也。一日升。随风开合不定。若食时。(辰也)色略淡。香渐微。影近低水。名为初转。若亭午。远望白。近看红。影落深水。名为中转。若晡时。(申也)色稍浓。香少重。影近高水。名为后转。总成转照时也二日没。花将合。影还高水。色香如初。人蜂复集。还照时也三。

别时如此。通时云何。於一念间。色香光影。无不具足。与余无异。名唯一念。一香气色光。於三时中。一一遍周。随心应量。名尽一化。二今日三时开合既尔。前(昨也)日后(明也)日三时亦然。名遍三际。(三)前日先照还照香光。与今日后日先照还照同。名摄同劫。(四)后日中转香影光色。与前日今日初转后转同。名收异劫。(五)一念花果。不异前后日月岁时。前后日月岁时花果。不异今念。名念摄劫。(六)一念所摄前后时中。复有多念。彼多念中。复摄多时。名复重收。(七)此池既尔。彼池亦然。东土既尔。西域亦然。名异界时。(八)彼此东西所有劫念。互相摄入。重重无尽。名彼此摄。(九)即念即劫。非念非劫。以时无体。依花上立。花既融通。时亦无碍。名本收末(十)。

次叙仪。原种花为本。分移花为末。名色体同。上中下别。名本末差别。一从一本种。生开多花。名依本起末。(二)虽多支派。不离原种。名摄末归本。(三)非本种。无以有眷属随生。非眷属。无以显根本原种。名本末无碍。(四)莲开九品。色分四种。循业发现。宁有方所。名随机不定。(五)互相见闻者名显。不相见闻者名密。同一花上而成显密。名显密同时。(六)瓣须房实。同时具足。名一时顿演。(七)柔滋静养。利益人蜂。名寂寞无言。(八)莲成熟已。堕泥复生。如是展转。三世不绝。名该通三际。(九)从一莲花。转生无量莲花。从一池花。分开无数池花。名重重无尽(十)。

三约教。谓花从枝茎水土缘生。作生灭观者。名小教。(一)识莲花从藕生。作无性观者。名始教。(二)知花从莲实生。作缘起观者。名终教。(三)了花从莲肉中卷荷心生。作理实观者。名顿教。(四)悟莲花生长。则莲实根茎。水土因缘。莫不备具。作圆融观者。名圆教。(五)若约所诠法相喻者。初小教中谛缘。皮喻界内苦。肉喻界内集。泥喻界外集。水喻界外苦。芽钻皮破。喻界内灭。芽钻肉破。喻界内道。芽出泥上。喻界外道。芽出水面。喻界外灭。一皮肉泥草。重覆於上。喻无明缘。有能生力。喻行缘。内含卷荷。花果毕备。喻识名色入触受。含润。喻爱取有。团圆盘屈。不能得出。喻生老死。芽锋萌动。钻皮肉破。喻无明灭。不复还在皮肉内生。喻行灭。根茎花果。出皮泥外。喻识名色入触受灭。润泽雨露。喻爱取有灭。出在水面。开合自如。喻生老死灭。(三)次始教。相宗。执莲花为实有。遍计性也。了达依他假有。依他性也。莲实未随缘已前。及花落莲堕已后。本无花果生灭诸相。圆成性也。(三)空宗。叶随风雨飘洒。花随蜂蝶翔集。我空也。藕茎房子。皆空无实。法空也。中空外实。离有离无。真空也。(四)三终教。莲子。本觉也。(五)下泥池。出泥水。位当十信。名名字觉。处空欲敷。十住。须台可识。十行。向日开回。十向。名相似觉。敷舒成就。荷负蜂蝶。十地。须叶将落。莲房当独。等觉。名随分觉。皆始觉也。(六)花瓣谢尽。台子独在。究竟觉也。(七)四顿教。莲子内有缘生性。自觉智也。莲子内有不变性。自觉境也。(八)五圆教。莲房根茎。事法界也。(九)中间孔空。理法界也。(二)内空外有。一如无碍。理事无碍法界也。(三)藕叶子须。同时容遍。事事无碍法界也。(四)根子华叶。利益人蜂。施度也。(一)香气遍布。无诸染污。戒度也。(二)生泥池不为辱。忍度也。(三)唯增长而无退。进度也。(四)静住无为。养成柔顺。禅度也。(五)日出华开。日暮华合。慧度也。(六)随风水缘。东昂西倒。南涌北没。便度也。(七)为莲故花。枝擎叶盖。须绕房围。愿度也。(八)若藕若子。皆有能生作用。力度也。(九)无量色光。彼此相映辉赫。智度也(十)。

四显宗。我有无数种色莲花。名我法俱有。(一)无数莲花。非我独有。名法有我无。(二)唯现在见。过未不知。名法无去来。(三)体相是真。名影是妄。名现通假实。(四)花体相假。子体相真。名俗妄真实。(五)花果皆属有名无体。名诸法但名。(六)以上六门。皆喻小乘随相法执宗也。若花若果。皆从藕生。此相不无。名为唯识法相。(七)此根此茎。虽有外相。实无内体。名为真空无相。(八)藕花依他莲实法生。莲实随诸缘起无碍。名为藏心缘起。(九)莲实从内卷荷心生。卷荷生性。本无生灭。名为真性寂灭。(十)卷荷心性。本唯一真。离生离灭。理实法界也。卷荷心相。根茎花果。一一备具。缘起法界也。性亦容遍。相亦容遍。即今所生根叶花果。亦皆容遍。主伴重重。名为圆融法界也(十一)。

五明观。花果未生前。已灭后。绝无其相。即现在时。念念迁谢。空无自性。名为真空绝相。(一)虽无其性。不妨有相。非空非有。而空而有。名为理事无碍。(二)根叶花果皆称法界。法界摄入。重重无尽。根等亦皆摄入无尽。名为周遍含容。(三)莲子在泥池发芽钻肉。名地狱法界。瞋知见如黛莲。(一)出皮。名饿鬼法界。贪知见如绿莲。(二)钻泥。名畜生法界。痴知见如碧莲。(三)齐泥。名修罗法界。慢知见如黄莲。(四)出泥在水。名人法界。戒知见如白莲。(五)处水增长。名天法界。定知见如红莲。(六)齐水面。名声闻法界。谛知见如紫莲。(七)出水面。名辟支法界。缘知见如赤莲。(八)处在空中。名菩萨法界。度知见如青莲。(九)才出池初半分。始也。终至池面。终也。倏透池顶。顿也。直出池上。圆满将敷。圆也。向日开回。名佛法界。觉知见如金莲。(十)花蕊初开。小教。花泛莲现。圆教。下风则合。空教。上风则开。相教。日没华合。顿教。(宗通故)日出花开。终教。(说通故)望天日上开。人天欢乐。一乘义也。对池水下开。鱼鰕被荫。二乘义也。不上不下。迎风而开。禽鸟往来。蜂蝶采戏。三乘义也。以上名教义对。(一)藕茎花须房实。事也。花须则外空。房实则内空。理也。通名理事对。(二)莲实性无生灭。境也。卷荷心随缘转。智也。是境智对。(三)芽根枝叶花果。皆有生力。行也。植种。发生。增长。成熟。脱落。五等阶降。位也。是行位对。(四)莲花。因也。莲实。果也。即因果对。(五)莲房。依也。莲子。正也。莲皮。依也。莲肉。正也。莲池。依也。莲花。正也。即依正对。(六)皆以四微八法为质。体也。而有生长开泛干能。用也。即体用对。(七)能随日开合。能随风俯仰。能擎雨翻珠。能覆池现影。皆人也。所具白藕青枝。红花缘叶。黄须紫瓣。粉肉乌皮。皆法也。即人法对。(八)好华影。好珠。好莲实。好藕。皆顺也。不好花影。不好珠。不好莲实。不好藕。皆逆也。名逆顺对。(九)好不好花叶藕实珠影。应也。好不好风日雨水泥池。感也。如萎花随烈日。影临浊水。黄叶随狂风。珠洒暴雨。沙藕移瘠池。细子堕粗泥。逆应感也。鲜花随皓日。影临净水。绿叶随和风。珠洒甘雨。粉藕移肥池。大子堕美泥。顺应感也。名感应对。(十)花须因。莲台果。同时具足。名同时具足相应门。(一)蕊狭花广。花广果狭。瓣广须狭。房广子狭。无碍自在。名广狭自在无碍门。(二)莲台一。须瓣多。华瓣一。莲须多。莲房一。子实多。名一多相容不同门。(三)台在内。须居中。瓣绕外。若云莲花。台须即瓣。若云莲房。须瓣即台。名诸法相即自在门。(四)蕊时隐。花时显。叶瓣显。须台隐。莲房显。莲子隐。开时显。合时隐。绽时显。谢时隐。名秘密隐显俱成门。(五)一子带多子入一房。子子皆然。一台带多子入多须。一须带一房多须入一叶。须须皆然。一叶带多须叶入一莲台。叶叶皆然。一房带多须瓣入多子等。房房皆然。如是相望。重重无尽。名因陀罗网境界门。(六)花内含须台。台内藏多子。子内具诸根茎花果。名微细相容安立门。(七)见一叶一须一子。即是见於多叶多须多子。见一花。即是见须台。见房空。即是见子空。名托事显法生解门。(八)自结蕊至果熟。昼夜增长。日月积累。虽多时节。不离当念。名十世隔法异成门。(九)荷花因。莲实果。成三句。一因主因伴。随一花叶为主。余多须叶为伴。二果主果伴。随一子实为主。余多台子为伴。三果主因伴。一莲房为主。余多花瓣为伴。彼此相望。主伴重重。名主伴圆明具德门。(十)莲花具含叶须台实。名总相。一叶须台实。非即是花。名别相。(二)台瓣须等。同成一花。名同相。(三)莲台非须瓣等。名异相。(四)一花揽诸须瓣台等缘成。名成相。(五)须瓣台等。各居自位。名坏相。(六)一花十玄六相既尔。若望多花。及余根茎叶等。十玄六相亦然。

莲花喻尔。余喻例知。法法时仪。尘尘教观。可谓敷宗乘於六根之前。布声光於万化之域。后之览者。宜三复焉。

(十时。十仪。十界。十对。十玄。十度。共六十。四法界。六相。成七十。三时。三觉。三观。十一宗。共九十。五教各开为五。四谛因缘。三性。三空。二自觉。总合为五。即成百法门也。若以三觉中始觉三位。及谛缘性空觉五门。并悉开之。便成一百二十重法喻也)。

猜你喜欢
  語錄卷上·铁壁慧机
  卷一百九十二·佚名
  四谛论 第四卷·佚名
  毗尼母经卷第三·佚名
  答 白 慧 问·太虚
  卷一·水鉴慧海
  卷二十七·佚名
  法华经传记卷第四·佚名
  第六 力相应·佚名
  卷之二·别庵性统
  卷之三·牧云通门
  卷十五·佚名
  释迦谱目录·僧祐
  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卷第一·佚名
  丛林两序须知·费隐通容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沈与求·唐圭璋

      与求字必先,德清人。元祐元年(1086)生。政和五年(1115)进士。历知潭州、镇江府、荆湖南路、两浙西路安抚使,除参知政事、知枢密院事。绍兴七年(1137)卒,赠左银青光禄大夫,谥忠敏。有龟溪集。   浣溪沙   和郑庆袭雪中作

  • 臨漢隱居詩話 全文·魏泰

      神宗皇帝以天縱聖智,旁工文章。其於詩,雖穆王《黃竹》、漢武《秋風》之詞,皆莫可擬其彷彿也。秦國大長公主薨,帝賜挽詩三首曰:「海闊三山路,香輪定不歸。帳深空翡翠,佩冷失珠璣。明月留歌扇,殘霓散舞衣。「霓」一作「霞」

  • 第一场·老舍

    时间 在古远时代的那幺一天。地点 青蛙骑手的家。人物 母亲 蛙儿 父亲〔幕启:一片晴空,远山起伏。近处山坡上种着点青稞。山凹避静处有两间破旧的小屋——青蛙骑手的家。母亲独自在屋外缝补旧衣。母亲 如水光阴日

  • 赵孟頫·隋树森

    赵孟頫(一二五四——一三二二),字子昂,晚号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为宋太祖子春王德芳之后。四世祖赐第湖州(今浙江吴兴县),孟頫遂为湖州人。十四岁时孟頫以父荫补官,曾任真州司户参军。宋亡后家居

  • 卷十一·郭元釪

    钦定四库全书御订全金诗増补中州集卷十一赵秉文三与厐才卿雨中同游太寜山羣山西来高崔嵬太寜万叠屏风开半天截断参井分夕阳不到吟诗台【寺有吟诗台冯瀛王寓笔研于此】近都形胜甲天下况此万斛藏琼瑰青蛟百道走玉骨下赴

  • 自堂存藁巻一·陈杰

    宋 陈杰 撰四言诗春日念本也民爲邦本有土此有民【端平以来作】春日悠悠春风载条春酒思柔【春酒用诗字不取注义】念我农人种秫在畴春日迟迟春风载时春服有晖念我蚕女勚于桑畴翩翩黄鸟载好其羽鲜鲜游子式歌且舞曽孙万

  • 志第三十四 选举志上·欧阳修

    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旧,然其大要有三。由学馆者曰生徒,由州县者曰乡贡,皆升于有司而进退之。其科之目,有秀才,有明经,有俊士,有进士,有明法,有明字,有明算,有一史,有三史,有开元礼,有道举,有童子。而明经之别,有五经,有三经,有二经,有学究

  • 卷二百七十二·列传第一百六十·张廷玉

        金国凤 曹变蛟 刘肇基   金国凤,宣府人。崇祯中,以副总兵守松山。十二年二月,大清以重兵来攻,环城发炮,台堞俱摧。城中人负扉以行。国凤间出兵突击,辄败还,乃以木石甃补城坏处。大清兵屡登屡却,遂分兵攻塔山

  • 元经卷四·王通

    经:晋成帝咸和元年春帝正月,帝卽位。二月丁亥赦改元。夏四月汝南人执内史祖济叛。甲子仆射攸卒。六月徐州刺史刘遐卒。秋七月江州刺史应詹薨。九月蜀人寇涪陵。冬十月汝南王佑薨。封魏后励。南顿马氏伏诛。十一月壬子大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六十七·佚名

    嘉靖二十九年十一月庚寅朔 命署都督佥事成勋孙勇高秉元种继各充京营副将署都指挥佥事陶希皋许策王玉叶继文赵承懋萧镇赵应魏民黄恩栾擎刘秉中赵卿吴尚贤伯昂张世武田震王三锡茂镇刘芳施宽孙承宗署都督佥事刘鼎云冒原

  • 卷之六百三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七·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日讲礼记解义卷七檀弓上子路有姊之丧可以除之矣而弗除也孔子曰何弗除也子路曰吾寡兄弟而弗忍也孔子曰先王制礼行道之人皆弗忍也子路闻之遂除之此言丧服之不可过制也子路有姊之丧大功已逾期矣当除而犹弗除

  • 辨法法性论讲记·太虚

      ──二十七年夏在重庆佛学社讲(附注)──   悬论    一 泛明五论    二 释本论题   释颂    甲一 所为    甲二 正论     乙一 略标      丙一 总标      丙二 别

  • 佛说一切如来金刚三业最上秘密大教王经卷第一·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鸿胪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 诏译    一切如来金刚三业最上甚深秘密中秘密诸佛大集会安住一切如来三摩地大曼拏罗分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一切如来神通加持一切如来金刚三业一切

  • 卷第二·佚名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二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本事品第一之二于色蕴中已说根境唯余无表此今当说。颂曰。乱心无心等  随流净不净大种所造性  由此说无表论曰。乱心无心等者。等言谓通两处。即不乱心及

  • 卷第五·佚名

    鞞婆沙论卷第五阿罗汉尸陀槃尼撰符秦罽宾三藏僧伽跋澄译十八界处第十七十八界者。眼界色界眼识界。耳界声界耳识界。鼻界香界鼻识界。舌界味界舌识界。身界细滑界身识界。意界法界意识界。说曰。此界亦是略说。亦是广

  • 阿育王传卷第七·佚名

        西晋安息三藏安法钦译  王极大恐怖而作是言。此三王今同心击我。我当云何有天神语言。汝以天冠著子顶上。舍王位与汝子。将五百力士足能摧伏。大军王即舍王位及以天冠结顶之具悉以与之。即名此子为难看王。

  • 赐姓始末·黄宗羲

    历史著作。作者黄宗羲,字太冲,号南雷,世称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明清之际思想家、史学家。曾招募义兵组织抗清。明亡后隐居著述,有多种著作行世。该书记述郑芝龙、郑成功父子经营、收复台湾等事, 以叙述郑芝龙发迹及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