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净土群疑论序
屯田员外郎平昌孟铣撰
虚空无际。天地生其中。墟宇既形。品庶滋其内。于是群生竞起。众识齐奔。沉浮爱欲之河。驱驰生死之躅。因报纷纠。非累墨之能分缘对循环。岂积尘之可计。前佛后佛。报身化身。各返行迷。咸祛溺丧。敞三明以济俗。临八苦已宣慈。皇矣弥陀聿采净国。发弘誓愿。现大光明。既疏方便之门。又阐感通之路。十念云就。俄引伏于金地。九辈往生。遽偕游于银国。理浮夐劫。事验无边。道安幽赞于秦中。慧远始通于晋末。爰兹已降。同赞前声。其有克任绍隆。遥膺付嘱。思成就于往法。将究竟于来今。疏奥旨于贯华。赞微言于贝叶者。其唯怀感法师乎。法师以本无今有。既生则逝。信力坚正。戒品清严。妒路之文。既弘宣而走誉。毗尼之旨。乃演畅以驰声。虽善说而不穷。恐有言之为累。思练神以息际。伫依定而保光。舍义学共遗踪。遂诚求而取证。霜怀特发。冰践孤超。功由理谐。机与神会。敛容赴寂。乃觐安养。法师则意归真。即是阿鞞圣侣。虽念存有相。而情体无著。众所知识。俗共归仰。胜幢虽建。魔垒尚高。未悟圣力所牵。多以常途致惑。青眼以之鹗视。赤髭由其猬张。始则干非。后遂凌讟。请战之曹踵武。设伏之党肩随。法师先据不竭之赀。次命无前之语。洪钟才振。短兵已北。烧须之渠折角。鍱腹之侣流肠。领屈者。拔旗以祈生。吞负之者。与榇而归西。安养之师告捷。般舟之旅载宁。式诠酬问之机。遂有释疑之论。当其诘朝相见任气争前。问既直锥以起心。酬亦推锋而陷脑。故有疑必问。客无问而不深。有问必酬。主无酬不当。因权告实。语为四部所宗。即生宣常。理为五众攸报。信往生之逸路。乃净域之亭衢。撰次未修。门成乃化。遗编累复。有怀恽法师恽与感师。并为导公神足。四禅俱寂。十胜齐高。契悟之深。讵止同游七净。缘习之重。宁唯共趣一乘。[門@外]岁易掩。长年先逝。三门徒然。七众同悲。恽以。昌言之书。既成之于旧友。释疑之论。敢行之故人。以平昌孟铣早修净业。凭为序引。资以播扬。辄课芜旨。式旌宝昌。言之为七卷。宣之为一部。云尔。
猜你喜欢 龙舒增广净土文卷第六·王日休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九·智顗 辯中邊論校勘說明·欧阳竟无 佛说金刚三昧本性清净不坏不灭经·佚名 卷第十五·道宣 卷四·投子义青 刻普陀列祖录题辞·潮音通旭 卷第十二·智旭 广大宝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卷上·佚名 卷四·佚名 卷二·佚名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第三之上·智顗 卷之三·佚名 卷第十·佚名 卷第二十一·道宣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