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智慧轮译

唐上都大兴善寺三藏沙门智慧轮奉 诏译

如是我闻:

一时薄誐梵住王舍城鹫峰山中,与大苾刍众及大菩萨众俱。尔时,世尊入三摩地,名广大甚深照见。时众中有一菩萨摩诃萨,名观世音自在。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行时,照见五蕴自性皆空。

即时具寿舍利子,承佛威神,合掌恭敬,白观世音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圣者!若有欲学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行,云何修行?”如是问已。

尔时,观世音自在菩萨摩诃萨告具寿舍利子言:“舍利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行时,应照见五蕴自性皆空,离诸苦厄。舍利子!色空,空性见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是色即空,是空即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性相空,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减不增。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证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住,心无障碍。心无障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寂然。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现成正觉。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真言,是大明真言,是无上真言,是无等等真言。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真言。”

即说真言:

“唵(引) 誐帝 誐帝 播(引)啰誐帝 播(引)啰散誐帝 冒(引)地 娑缚(二合)贺(引)

“如是,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于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行,应如是学。”

尔时,世尊从三摩地安祥而起,赞观世音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说。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行,应如是行。如是行时,一切如来悉皆随喜。”

尔时世尊如是说已,具寿舍利子,观世音自在菩萨,及彼众会一切世间天、人、阿苏啰、巘驮嚩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猜你喜欢
  续高僧传卷第四·道宣
  再印四十二章经讲录序·太虚
  缁门警训卷第六·如卺
  阿惟越致品第十五·佚名
  大乘五蕴论讲录·太虚
  念佛三昧宝王论卷下·飞锡
  大般涅槃经疏 第十四卷·灌顶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第四·慧立
  佛说妙色陀罗尼经·佚名
  敕修百丈清规卷第七·德辉
  论 周 易·太虚
  成唯识论观心法要卷第一(附缘起幷凡例)·智旭
  圣无动尊一字出生八大童子秘要法品·佚名
  蒋山元禅师·惠洪
  能知的地位差别上之所知诸法·太虚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周紫芝·唐圭璋

      紫芝字少隐,宣城人。生于元丰五年(1082)。从李之仪、吕本中游。绍兴十七年(1147),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同年十二月,为枢密院编修官。绍兴二十一年(1151),知兴国军。自号竹坡居士。有太仓稊米集及竹坡诗话。   水龙吟   

  • 卷七十五·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七十五 明 曹学佺 撰 晩唐二 杜牧【字牧之京兆人】 长安送友人游湖南 子性剧弘和愚衷深褊狷相舍嚣哓中吾过何由鲜楚国饶风烟湘岸苦萦宛山密夕阳多人稀芳草远青梅繁枝低斑笋新梢短莫哭

  • 卷第五十七·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汉纪四十九〔起黓困敦(壬子),尽上章涒滩(庚申),凡

  • 春秋战国异辞卷二十五上·陈厚耀

    秦昭襄王昭襄王元年严君疾为相甘茂出之魏【史秦本纪 樗里疾封蜀郡严道县因号严君】昭王立樗里子益尊重樗里子将伐蒲【卫地】蒲守恐请胡衍胡衍为蒲谓樗里子曰公之攻蒲为秦乎为魏乎为魏则善矣为秦则不为赖矣夫卫之所以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五十四·佚名

    正德四年九月庚寅朔升江西布政司右参政陈镐为湖广右布政使令云南按察使李端澄闲住湖广缺布政使吏部两人名以请内批以端澄不谨黜之○升山西布政司右参政臧麟为狭西右布政使○辛卯升刑部署郎中张澜为狭西按察司佥事○以

  • 卷之一千二百七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十七·吴缜

    ●钦定四库全书新唐书纠谬卷十七(宋)吴缜 撰○十七曰编次未当萧瑀传书太子师保等事太子三太三少次序孟诜无隐槩而入隐逸传李栖筠传方清事仆固怀恩马存亮赞失所附萧瑀传书太子师保等事萧瑀传云晋王为皇太子拜太子太保同

  • 魏玄传·令狐德棻

    魏玄字僧智,任城人。六世祖魏休,在晋朝担任鲁郡守。永嘉年间南迁,定居江东。父亲魏承祖,在魏景明年间,从梁国回到魏国,定居新安。魏玄从小意气风发,有胆气谋略。普泰年间,授奉朝请。多次随军与梁人作战。永安初年,以战功授征虏

  • 卷一百三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三十九人物志十九大臣传五【满洲镶黄旗五 米思翰 传拉塔鄂克逊 瓦岱 萨布素 尹泰】米思翰【子李荣保】米思翰满洲镶黄旗人姓富察哈什屯长子也康熙三年由侍卫袭父一等男兼一云骑尉

  • 东林党之争·吴晗

    东林党之争是明朝末年历史上的一个特征。首先应该明确这样一个问题,历史上所谓党与我们今天所说的党是两回事,不能把历史上所说的党和今天的政党混同起来。历史上所说的党并没有什么组织形式,参加哪个党是没有任何形式的

  • 邝英杰·周诒春

    邝英杰 字少侯。年三十一岁。生于广东新寗。已婚。初学于广州岭南学堂。宣统二年。毕业于天津北洋大学矿科。授拔贡及进士。宣统三年。授翰林院编修。民国元年。以官费游美。入哥仑比亚大学。习矿学及地质学。民国二

  • 洪范明义卷下之终·黄道周

    明 黄道周 撰福威章第十一九五福一曰夀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六殛一曰凶短折二曰疾三曰忧四曰贫五曰恶六曰弱【福殛之并处于南方何也曰是天子之所向也向则当言福而井言威何也曰未有福而不威者也福五而

  • 大乘与人间两般文化·太虚

    ──十三年冬在慈溪保国寺作── 一 释题   二 甲种文化    甲 理智上──离言契性的    乙 行为上──克己崇仁的    丙 信向上──融迹同本的   三 乙种文化    甲 理智上──藉相求

  • 佛说宝雨经卷第六·佚名

    唐天竺三藏达摩流支译复次善男子。菩萨成就十种法得广大心。何等为十。一者我当积集一切平等诸波罗蜜多。是名发起广大之心。二者我当圆满一切佛法。是名发起广大之心。三者我当调伏一切有情。是名发起广大之心。四者

  • 卷第十·佚名

    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卷第十 罽宾国三藏沙门般若共牟尼室利译 阿阇世王受记品第十 尔时会中摩伽陀国主阿阇世王。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如来今在菩提树下我之国土。说陀罗尼及曼

  • 续修台湾府志·余文仪

    地方志。主修余文仪,字宝岗,浙江诸暨人。1760年(清乾隆二十五年)任台湾府知府,1762年摄台湾海防同知,1764年升分巡台湾道。同年擢福建按察使。在台期间,曾以“范志”为基础,“集新旧志而增损之”,成书二十六卷。该志

  • 戴施两案纪略·吴德功

    本书(一册一一六面六九、六○○字)合刊「戴案纪略」与「施案纪略」为一书,因题曰「戴施两案纪略」;吴德功撰。作者彰化人,字汝能,号立轩;清同、光间,设教乡里垂四十年。当弱冠时,适值彰化戴潮春事变,亲见其事。光绪十四年,因办理

  • 御制神僧传·朱棣

    九卷。明成祖朱棣(1360—1424)编著。朱棣是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洪武三年(1370)封为燕王。他“智勇善用兵”,在多次率军征讨蒙古的戎马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政治军事斗争经验。史载他智勇有大略,能推诚任人。靖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