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一百八名赞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 诏译

  归命一切智  一切世间师

  牟尼大法王  一百八名号

  无边功德海  具足众吉祥

  能灭诸有情  罪业诸烦恼

  我今归命礼  一切大吉祥

  救度诸群生  令得大安乐

  我今归命礼  悲愍二足尊

  圆满于众生  一切吉祥事

  我今归命礼  无相无上尊

  成就天中天  秘密大明义

  如来正等觉  利乐于世间

  最上百八名  我今集彼说

  南无一切义成就。南无正等觉。南无一切智。南无大释子。南无一切法自在无畏。南无大金仙。南无功德海。南无如来。南无应供。南无善逝。南无世尊。南无一切世间解。南无离一切垢染。南无最上法灯。南无无畏净饭王子。南无甘蔗王种。南无瞿昙。南无日族。南无吉祥大牟尼。南无囕拟啰娑族。南无天人师。南无十力降魔军。南无离过除毒。南无调御丈夫。南无妙解脱。南无除障暗。南无止息降诸根。南无清净戒。南无无垢王。南无灭罪无我相。南无无惊无怖畏。南无第一法圆满。南无无边无可喻。南无大论师。南无希有不思议精进。南无三界亲慈父。南无三明知三世。南无灭三毒。南无具足三变通。南无说三乘菩提。南无无相亦无老。南无无我无二执。南无无怨无戏论。南无无业无怖。南无施愿无畏。南无法师子二足尊。南无调伏除烦恼。南无最上意清净。南无明行足。南无自在变化王。南无调伏心清净。南无离尘无上士。南无止息一切罪。南无得清凉。南无得寂静。南无救度世间师。南无勇猛大清净智。南无圆满吉祥相。南无能除怨。南无沙门月。南无释师子。南无作善清净业。南无六佛法庄严。南无六根清净眼。南无第一六神通。南无六趣海到彼岸。南无无师自然觉。南无善逝德成就。南无一切世间为爱乐。南无无等大智慧。南无恒入三摩地。南无一切有情利益主。南无真实降诸根。南无一切世间尊。南无普遍有情精进者。南无永过轮回苦。南无圆满诸所求。南无降伏得最胜说四谛。南无到彼岸度他大龙王。南无得最上涅槃。南无尊师大梵行。南无第一寂静乐。南无秘密最胜大丈夫。南无调伏声闻者。南无利益诸有情。南无世间供养出世智。南无圣智照世间。南无离世法利养。南无出世为如来。南无大法主。南无大法王。南无调御明。南无救度第一二足尊。南无行忍辱。南无善意端严相。南无善持善戒相。南无金色光善逝。南无善逾爱尊重。南无人师子吉祥云。南无佛陀。南无无畏独除闇。南无无边利世间。南无无等三有师。南无能断诸结缚。南无无我最第一。南无普照一切眼。南无证理净慧眼。南无三慧真实眼。如是一百八名。若复有人。于其辰朝。发志诚心。或读诵。或礼念。或忆持。或听闻。获得最上吉祥福德。所有一切烦恼及诸罪业。速得清净不受轮回。当得解脱乃至成佛。

  此大牟尼功德名  我今读诵及礼念

  普将回施与群生  同得证成菩提果

  佛一百八名赞

猜你喜欢
  炼丹运气为外道之法·印光
  卷第二·本谧
  妙法莲华经分别功德品第十七·佚名
  卷三十一·彭绍升
  卷四十七(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成唯识论了义灯卷第二(本)·慧沼
  三二 阿吒曩胝经·佚名
  卷一百七十七·佚名
  卷七十三·佚名
  唯生论读后·太虚
  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圆集要义释论卷第二·佚名
  第十一章 大莲华王时代·多罗那他
  金刚仙论 第五卷·佚名
  三唯论图释·太虚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四·宗喀巴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巻十四·袁表

    钦定四库全书闽中十子诗卷十四    明 袁表马荧 编高待诏集五七言絶句春暮寄林一和雨里春衣惜解携出门愁见草萋萋忆君只在星溪月无那青山杜宇啼溪上别冯一屿出门红叶满清溪君向东湖我向西今夜青山明月在相思两地

  • 中兴间气集跋·高仲武

    渤海髙氏选中兴间气集自序云二十六人诗一百四十首令独遗郑常一人共逸八诗不敢妄自订补或又云孟彦深纂非是元佑戊辰曽氏子泓记予家藏中兴间气集凡三本俱逸五人评语勉尔考订就梨殊未快也旣从娄东磁肆中获蠧余半簏内简得

  • 读礼通考卷四十九·徐乾学

    丧仪节十二卒哭仪礼士虞礼记卒哭他用刚日亦如初曰哀荐成事【注详前卷】干学案士虞礼经文但言虞祭而止初不及卒哭祔祭唯记文有之故今即取记文以补经文云 又案亦如初者谓所行祭礼悉如虞祭也献毕未彻乃饯【注卒哭之祭既

  • 卷之一百四十二·佚名

    洪武十五年二月辛亥朔○壬子 上以河南水灾民饥命驸马都尉李祺往赈之敕谕祺曰河南奏黄河水决弥漫数百里漂荡民居百姓迁移不得宁处朕甚悯焉今东作方兴民饥窘不得耕作特命尔往赈之无使一夫一妇不获其所尔其钦哉祺承命而

  • 卷一百九十二·杨士奇

    永乐十五年八月甲申朔行在礼部言权苏禄东国巴都葛叭答刺权苏禄西国麻哈刺吒葛刺麻丁故权苏禄峒者之妻叭都葛巴刺卜各率其属及随从头目凡三百四十余人奉金缕表来朝贡且献珍珠宝石玳瑁等物赐予视满刺加国王○丁亥遣官释

  • 卷之三百六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九十四·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九十四宋 陳祥道 撰釋奠【室中行禮】王制出征執有罪反釋奠于學以訊馘告【釋菜奠幣禮先師也】文王世子凡學春官釋奠于其先師秋冬亦如之【不言夏夏從春可知也釋奠者設薦饌酒奠

  • ●五、经学中衰时代·皮锡瑞

    经学盛于汉;汉亡而经学衰。桓、灵之间,党祸两见,志士仁人,多填牢户,文人学士,亦扞文网;固已士气颓丧而儒风寂寥矣。郑君康成,以博闻强记之才,兼高节卓行之美,著书满家,从学盈万。当时莫不仰望,称伊、雒以东,淮、汉以北,康成一人而已

  • 春秋辨义卷六·卓尔康

    明 卓尔康 撰庄公二丁酉○荘王十三年十年○齐桓二晋缗二十一卫惠十六蔡哀十一郑厉十七子仪十曹荘十八陈宣九杞靖二十宋闵八秦武十四楚文六春王正月公败齐师于长勺经不书齐伐鲁公既败齐又为鲁地则齐之伐鲁不言可知也

  • 卷一·佚名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如来境界宝庄严道常而此道场皆是如来之所加持。积集广大福德资粮。大行等流之所成就。是诸菩萨所住宫殿。演说无边甚深法处。亦是如来游戏神通无碍智境。能生广大善巧念慧。入无所有智所行处。

  • 卷十·赜藏主

      ○汾阳(善)昭禅师语录师太原俞氏子。剃发受具。杖策游方。所至少留。随机叩发。历参知识七十一员。后到首山问:“百丈卷席意旨如何?”山曰:“龙袖拂开全体现。”曰:“师意如何?”山曰:“象王行处绝狐晨。”师于言下大悟。

  • 佛学与科学哲学及宗教之异同(注一)·太虚

    ──十七年九月在巴黎哲人厅讲──我对于佛学有二十余年的研究,知道他并不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或一个时代的产物,他的性质,实在是大同的世界的。现在的交通一天发达一天,已成了车同轨的形势。所以学说方面,决不是那一种

  • 新菩萨经一卷·佚名

    贾耽颁下诸州众生。每日念阿弥陀佛一千口。断恶行善。今年大热无人收刈。有数种病死。第一虐病死。第二天行病死。第三卒死。第四肿病死。第五产坐死。第六患腹死。第七血痈死。第八风黄病死。第九水里死。第十患眼死

  • 永恒的亚当·凡尔纳

    索弗尔慢吞吞地行走,首先因为天气燥热:已到炎热季节,巴齐德拉位于斯蓬纳·虚或东海之滨,在赤道以北不到20度,行至天顶的太阳向巴齐德拉洒落像瀑布似的可怕的光线。除了疲倦和炎热,他思想的重负也使这个有学问的博士索弗尔放

  • 黄帝阴符经注·黄居真

    黄帝阴符经注。黄居真撰,约出於北宋。《通志□艺文略》着录。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

  • 续济公传·佚名

    章回小说。署“坑余生初稿”。二百三十五回。济公的故事,虽为长篇巨制,实际上是由许多独立的故事联缀而成,用今天的话来说,是系列剧而非连续剧。因此,《续济公传》虽名为续集,情节却完全可以独立于《济公全传》之外而存在。

  • 中庸直指补注·智旭

    现前介尔一念。而实无量无边。不生不灭。竖穷三际。横遍十方。清净本然。寂然不动。谓之性。感而遂通。有善有恶。有因有果者。谓之道。全性起修。为善去恶。造圆因以致圆果者。

  • 树提伽经·佚名

    全一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本经叙说佛世时长者树提伽往昔之因缘及布施之功德。又跋陀罗另译有别本,亦称树提伽经,一卷,亦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