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复志禅先生书

志禅先生清鉴:教示诵悉,过蒙奖饰,惭愧无地!足下英年志佛,曷胜倾佩!鄙意最好是于佛法能真觉实行而不舍世俗,去秋在北京讲维摩诘经所唱导者即为斯义。至大慈机缘成熟之说,假如有一人于人世,于佛法已能领悟,自觉有出家之必要,而在离脱一方面若父母妻儿等都能善法安放,心无不宁;在趋向一方面,又能得善良师友,则亦便可为出家机缘成熟之征。比邱尼难言,闻杭州城内有一茅庵尚好,未知确实。此覆,问讯无量!释太虚。三月十二日。(见海刊一卷二期)


猜你喜欢
  佛法的做人道理·太虚
  成唯识论述记卷第四(本)·窥基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五十五卷·宝亮
  天台智者大师别传上卷·白马昙照
  第二十九品 威仪寂净分·佚名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 第十三卷·佚名
  佛母大金曜孔雀明王经序·佚名
  一切经音义卷第六十二·唐慧琳
  青年修养与佛教·太虚
  序品第一·佚名
  萬如禪師語錄卷第四·佚名
  拟致锡兰摩诃菩提会书·太虚
  华严经传记卷第五·法藏
  科判·宗喀巴
  卷一·正觉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太平洋舟中见一明星·闻一多

    鲜艳的明星哪!—— 太阴底嫡裔, 月儿同胞的小妹—— 你是天仙吐出的玉唾, 溅在天边? 还是鲛人泣出的明珠, 被海涛淘起?哦!我这被单调的浪声 摇睡了的灵魂, 昏昏睡了这么久, 毕竟被你唤醒了哦, 灿烂的宝灯啊! 我在昏沉的梦中, 你将

  • 卷二十六·施元之

    钦定四库全书卷 施注苏诗卷二十六 宋 苏轼 撰 施元之原注 武进邵长蘅删补 诗四十九首 【时官翰林作施注缺今补】 书晁补之所藏文与可墨竹三首 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岂独不见人?然遗其身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庄周世

  • 李廌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李廌(1059—1109)字方叔,号济南,华州(今陕西华县)人。少以文章谒苏轼,颇受赏识,为“苏门六君子”之一。后苏轼与范祖禹同荐于朝,未果,遂绝意仕进。谓颖为人物渊薮,始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东)。元祐求言,上《忠谏书》、《忠

  • 青宫译语 全文·王成棣

      天会五年三月二十八曰午,国相左副元帅(名粘没罕)、皇子右副元帅(名斡离不)命成棣随珍珠大王(名设野马,国相长子)、千户国禄、千户阿替纪押宋韦妃(康王之母)、邢妃(康王之妻)、朱妃(郓王之妻)、富金、擐缳两帝姬(康王之妹)、相国王

  • 宋季三朝政要卷三·佚名

    ○理宗己未开庆元年春正月朔戒中外奉公行实政铸开庆钱三月辛酉雨土修筑江塘赈滁州水灾四月上试进士赐周震炎等及第出身有差时公主方选尚丁大全欲用新进士为驸马因命考官私寘震炎为第一倡太平状元之说以媚上震炎草茅士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一 辽纪一·纪昀

    辽纪 【一】太祖太宗○太祖太祖皇帝姓耶律氏讳亿字安巴坚小字多尔济契丹德哷勒部实喇伊色哩乡耶律密拉人也其先出自炎帝世为审吉国其后有奇善 者徙潢河之滨传至雅里始立制度置官属刻木为契穴地为穴让苏尔威而不肯自立

  • 表·佚名

    会典馆总裁和硕履亲王臣允祹等恭承勅旨纂修大清会典告成谨上表恭进者伏以帝治光昭官礼溥睢麟之意皇图郁炳文明开黼黻之休作者圣而述者明协创垂之极轨声为律而身为度昭法守於鸿编载籍聿新规模大备窃惟王者致太平必自典

  • 卷二十四·徐天麟

    钦定四库全书西汉会要卷二十四宋 徐天麟 撰舆服下天子冠服高祖以竹皮为冠令求盗之薛治时时冠之及贵常冠所谓刘氏冠也八年令爵非公乘以上毋得冠刘氏冠【本纪臣天麟按後汉舆服志云刘氏冠楚冠制也祀宗庙诸祀则冠之此冠

  • 元年·佚名

    (丙午)元年大明嘉靖二十五年春正月1月1日○己未朔,停賀禮。〈從諫官言也。〉 ○傳于政院曰:「天鵝薦新于祖廟者,固不可廢,若別進上,則民弊不貲,自今一切勿封進。」○政院啓曰:「平安兵使李光軾,封進正朝方物於大王大妃殿,是雖違

  • 五年·佚名

    (戊辰)五年清同治七年春正月1月1日初一日,庚戌。詣仁政殿,親上致詞、箋文、表裏于大王大妃殿。仍受賀,頒赦。敎文若曰:惟時撫辰,邦籙迓大來之運,太歲在戊,慈齡回載夙之期。播告之修,擧欣然喜。恭惟孝裕獻聖宣敬正仁慈惠弘德純化

  • 至当篇第九·张载

      至当之谓德,百顺之谓福。德者福之基,福者德之致,无入而非百顺,故君子乐得其道。  循天下之理之谓道,得天下之理之谓德,故曰「易简之善配至德」。  「大德敦化」,仁智合一,厚且化也;「小德川流」,渊泉时出之也。  「大

  • 《四十二章经》考·胡适

    《四十二章经》的真伪是曾经成为问题的。梁任公先生有《<四十二章经)辨伪卜文,说此经撰人应具下列三条件:一堆夭乘经典输入以后,而其人须通大乘教理者。二、深通老庄之学,怀抱调和释道思想者。三、文学优美者。他说:“

  • 提要·惠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四礼说        礼类一【周礼之属】提要【臣】等谨案礼说十四卷国朝惠士奇撰士奇号半农长洲人康熙己丑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讲是编不载周礼经文惟标举其有所考证辨驳者各为之说依经文次序

  • 第二 反应 1·王诩

    【原文】古之大化者①,乃与无形②俱生。反以观往,覆以验来;反以知古,覆以知今;反以知彼,覆以知己。动静虚实之理,不合来今③,反古而求之。事有反而得覆④者,圣人之意也,不可不察。【注释】①大化者:指广泛深远的教化。化,教化。②

  • 四童子三昧经卷中·佚名

    隋北印度健陀罗三藏阇那崛多译  尔时世尊。右胁卧于师子床上。时四童子从四方来。各与大众前后围绕。导在众首悉皆平等。智慧神通威德法行。无所差别不乖毫毛。共趣佛所往到佛前恭敬合掌。彼四童子到佛边时。各随城

  •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二十一·圆晖

      从此第二。明结等六门。就中分二。一正明结等。二诸门分别。就正明结等。分二。一明结等五门。二明六垢。就明结等五门分二。一标章。二别释。且第一标章者。论云。如是已辨随眠并缠。世尊说为漏瀑流等。为唯尔所

  • 陶真人内丹赋·陶植

    陶真人内丹赋,原不题撰人。据考应为唐末五代道士陶植撰。《通志‧艺文略》着录「金丹赋一卷」,疑即此书。今本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本篇有赋有注。赋词意义隐晦,大略言物外之人法效两仪,取象八卦,混阴阳之变化,顺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还源述·佚名

    简称《心经还源述》。佛典注疏。作者不详。一卷。敦煌遗书藏本。是对后秦鸠摩罗什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论释。本疏残存部分自《心经》之“行深般若波罗蜜多”疏释至经末,释文较为详尽。卷末有题记谓:“此经元(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