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念佛一法至极稳当

念佛一法,至极稳当。小慧之流,每弃佛力而修仗自力之法,非愚即狂,莫由挽救。吾人但当深信佛言,固守净宗之旨,当不至流入邪外,及以意见明了为亲证也。近有高明真切用功,流入偏知谬见,贡高我慢,藐视念佛者,亦复不少。此等皆因不自量,而妄以己之能了知,为能证得也。(复郑慧洪居士书三)

近来人每每好高务胜,稍聪明,便学禅宗、相宗、密宗,多多将念佛看得无用。彼只知禅家机语之玄妙,相宗法相之精微,密宗威神之广大。而不知禅纵到大彻大悟地位,若烦惑未净,则依旧生死不了。相宗,不破尽我、法二执,则纵明白种种名相,如说食数宝,究有何益?密宗虽云现身可以成佛,然能成者决非博地凡夫之事。凡夫妄生此想,则着魔发狂者,十有八九也。是以必须专志于念佛一门,为千稳万当之无上第一法则也。(复姚维一居士书)

又净土法门,与其他法门各别。他种法门,皆仗自力。唯此法门,全仗佛力。南方宗门颇多,切不可参入宗门,图得禅净双修之嘉名。宗门总以看念佛的是谁,为开悟之一著(zhāo同着,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一步),而绝不讲信愿求生。勿道不悟,即看到念佛的本来人的面目,只算得是悟,去了生死,尚大远在。若不到业尽情空地位,决定不能仗自力了生死。又不注重信愿,求生西方,则与佛相背,不能仗佛力了生死。以故念佛人带著宗门气息,则得利益处少,失利益处多也。教则更为难以得力。而密宗语气甚大,危险之极。汝且专注于信愿念佛一门。而辅之以敦伦[1]尽分,闲(防止,禁止)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以此自行,复以化他,则可决定往生矣。(复龚宗元居士书一)

  [1] 敦伦:使人伦亲善和睦。

了生死法,净土法门,最为稳当。无论何等根性,若具真信切愿,至诚恳切持念佛号,求生西方者,临终必蒙佛力加被,往生西方。此之法门,乃一代时教中之特别法门。一切法门,皆须以戒定慧之道力,断贪瞋痴之烦恼,烦恼断尽,方可出三界了生死。在昔颇有此种人,而今则恐全世界也无一二人可得也。(复石金华居士书)

问:“念佛一法,何以见得三根普被?”答:“五逆十恶极重罪人,临命终时,地狱相现,闻善知识教以念佛,或念十声,或念数声,即可蒙佛接引,往生西方。以其苦逼,发恳切心,故得成办。不得以泛泛悠悠念者为比[1]而生疑也。此为下根。若论上根,以初发心住,乃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皆须念佛回向往生,以圆满佛果。由此言之,一切法门,皆以念佛为其归宿。若唯务高深,谈玄说妙,则如数他人宝,自无半钱分,毕竟自己受用不著。以业尽情空,方了生死。但能谈说,有何利益?须知见、思二惑,即是生死根本,不到业尽情空地位,何由得了生死?”(净业社开示法语)

  [1] 为比:即相比较。

猜你喜欢
  卷第二十六·佚名
  卷上·佚名
  卷第二十·佚名
  卷五十九(实叉难陀译)·佚名
  卷第二十八·道原
  中国宗教徒联谊会赞辞·太虚
  妙法莲华经安乐行品第十四·佚名
  几点佛法的要义·太虚
  商人蒙记品第二十四·佚名
  贡高品第二十一·佚名
  父子合集经卷第十二·佚名
  维摩义记卷第四(末)·慧远
  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第十·圆悟克勤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论卷第一·佚名
  众经目录卷第三·彦琮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515 ·佚名

    赵蕃 晴晚立田间二首 负稻趙肩已,腰镰裹饭归。 犬能迎别径,儿亦候幽扉。 共说去年熟,却愁今岁饥。 及閒还治圃,促妇更鸣机。 赵蕃 顷见迂斋谈游子明不容口且诵其诗恨未遂倾盖之愿前年一见既慰我心

  • 卷94 ·佚名

    方岳 次韵徐宰三雪 春其几何到端木,三信东风银粟粟。 眼惊天地有奇事,喜不自持诗陆续。 尔时茅屋亦堪画,有竹宁甘食无肉。 多年裿褐夜不暖,紫凤天吴共伸缩。 袖中书册字蝇头,略借瑶阶明月烛。

  • 卷五十五·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五十五 明 曹学佺 编 中唐九 李益【字君虞陇西人】 送辽阳使还军 征人歌且行北上辽阳城二月戎马息悠悠边草生青山出塞断代地入云平昔者匈奴战多闻杀汉兵平

  • 卷六·朱昆田

    途中和答張闇成六首故人一半飄長翮,惟我卑飛劇可憐。帖地只應隨燕雀,懶將短翼刺青天。○年來意氣總消磨,窮達其如有命何。翻怪當年王處仲,唾壺擊缺尚高歌。○床頭有蠍真堪畏,案上多蠅最可憎。顧我狂如浣花老,每思赤腳踏層冰

  • 卷之四百五十一·佚名

    光绪二十五年。己亥。九月。辛酉以节近霜降。雨泽愆期。遴选僧道。开坛讽经祈祷。派恭亲王溥伟诣大高殿时应宫恭代拈香。遣贝勒载濂诣昭显庙、贝子溥伦诣宣仁庙、镇国公载泽诣凝和庙、贝子毓橚诣觉生寺、郑亲王凯泰

  • 卷之三十一·佚名

    宣统二年。庚戌。二月。乙亥朔。谕军机大臣等内外满汉诸臣陈奏事件。着一律称臣昨已有旨通谕矣。嗣后武职各员引见口奏履历仿文职例。应称臣者称臣不应称臣者称名。满员仍称阿哈。现月  ○又谕、电寄驻藏大臣联豫

  • 庞迪传·脱脱

    庞迪,字仲由,延安人。他少年时风流倜傥,喜读兵书,熟悉骑马射箭,学习推步孤虚之术,但没有地方效力。他应召从军,属于泾原路第三副将,由于破敌有功,被授予保义郎。他曾经同一百多骑兵在山谷中行走,遇到几千夏国人,同行都害怕请求避

  • 卷十四·徐天麟

    钦定四库全书西汉会要卷十四宋 徐天麟 撰礼八【吉礼】庙祭京师自高祖下至宣帝与太上皇悼皇考各自居陵旁立庙又园中各有寝便殿日祭於寝月祭於庙时祭於便殿寝日四上食庙岁二十五祠【如淳曰月祭朔望加腊为二十五晋灼曰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八十·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八十 洪武二十年春正月壬子朔,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群臣。 癸丑,命宋国公冯胜为征虏大将军,颍国公傅友德为左副将军,永昌侯蓝玉为右副将军,南雄侯赵庸、定远侯王弼为左参将,东川侯胡海、武定侯郭

  • 第五十四卦 归妹 雷泽归妹 震上兑下·佚名

    归妹:征凶,无攸利。彖曰:归妹,天地之大义也。天地不交,而万物不兴,归妹人之终始也。 说以动,所归妹也。 征凶,位不当也。 无攸利,柔乘刚也。象曰:泽上有雷,归妹;君子以永终知敝。初九:归妹以娣,跛能履,征吉。象曰:归妹以娣,以恒也。 跛

  • 卷二十二·刘因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集义精要卷二十二  元 刘因 撰论语十八子路首章【子路问政】或问先之劳之曰明于左右师保之为先切于佚使劝相之为劳苏氏之説如此○如欲使民亲其亲我必先之以孝欲民之事其长我必先之以弟劳之如星

  • 善友品第二十二·佚名

    有大智者依师学,速疾得证无上觉。亦如良医除众患,学从善友心无疑。菩萨行佛菩提行,依彼善友波罗蜜。此最上地能调伏,为二种事证菩提。过去未来十方佛,行此正道无异路。行佛菩提最上行,说波罗蜜如电光。如彼般若空无相,知诸法

  • 阴蕴之研究·太虚

    梵语“塞犍陀”、古译为阴,新译为蕴。盖阴为覆蔽义,谓一切差别生灭之有为法,能覆蔽无差别不生灭之涅槃性,其义惟局有漏。蕴为积聚义,谓众多之法积为五聚,在众生为有漏杂染之五蕴,在佛果则为无漏清净之五蕴,其义通漏无漏。故二

  • 五字陀罗尼颂·佚名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  百千瑜伽中  金刚大师说  圣曼殊童子  五字秘密法  修此三昧者  疾入诸佛慧  能以凡夫身

  • 卷第十一·佚名

      根本萨婆多部律摄卷第十一  尊者胜友集  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非时食学处第三十七尔时薄伽梵在室罗伐城给孤独园。时十七众苾刍遇缘断食。便诣俗舍而行乞食。既得食已。非时而啖。事恼同前。制斯学处。若复苾

  • 来斋金石考·林侗

    三卷 清林侗撰。林侗,字同人,侯官(今福建闽侯)人。喜好搜集金石,曾游长安,于淳化山中得汉甘泉宫瓦;又携带拓工,在唐昭陵等陪葬地,拓得唐李靓等人的碑刻十六块。本书所著录,都系其所自见者,计夏商周六碑,秦汉十九碑,魏

  • 脉诀刊误·戴启宗

    又名 《脉诀刊误集解》。诊法著作。元戴起宗撰。二卷。起宗字同父,金陵(南京) 人。曾任龙兴路(今江西南昌)儒学教授。重视医学,潜心研究《内经》,撰有 《五运六气撰要》。此书上卷论寸关尺、三部九候,“七表八里九道

  • 建立曼荼罗及拣择地法·佚名

    一卷,唐慧琳集。说立坛及择地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