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点佛法的要义
今日得与大家相聚一堂,真是一种难遇的因缘,不可把光阴空过了,因提出几点佛法的要义来供大家参考。
第一、佛法虽然是法门无量,广大如海,而主要的厥为业报。故学佛法以彻明业报,确信业报为最要紧!佛所说的一切经教皆不离业报,信仰佛法即是信仰业报,不管是说一切皆空也好,诸法唯识也好,密宗也好,净土也好,总越不出业报,换句话说,业报就是因果报应。要想得好的果报,即先行好的业因,若拨无因果,便非佛法。这是佛法中最普遍而又最重要的一个原则。
第二、佛教的学理,比其他任何宗教学说来得宽广而深圆。佛法依三界(或云法界)众生而设,三界中有人类──我们生在人中,佛亦降生在人中,在人言人,侧重人间而谈佛法固无不可;但要知道宇宙间的一切众生皆在佛化之中。若以人间自封,除现见外不论其他,否认余趣存在,即等于自掘其根自塞其源,未免把佛法弄得太狭小了,那就大大不可。
第三、就历史上看,中国佛法在隋唐最为兴盛,而其特殊之精采即是禅宗──唐以后的佛教都以禅宗为中心。宗门与教门工夫的差别可以明言者:即教门在深解「现前身心世界」是无常、是无我、是空、是唯识;而起观察、而得通达。宗门在深疑「现前身心世界」是从何而来?从何而去?是谁?是什么?而起参究、而得彻了。二者都是依「现前身心世界」为下手处;到了既「通达」、既「彻了」之后,所证所得亦无若何不同,所谓「方便多门,归元无二」。其不同者、即其工夫一由解而起观行,一由疑而起参究耳。
由教门修行者,若住于由解而观的观智上,固是滞于加行而未能入根本智;然由宗门修行者,若凝于由疑而起参的参情上。尤落疑禅而不能豁开妙悟。故宗门须以由大疑而大悟为则!所谓「黑漆疑团忽打通,一多长短亦含容,踏翻宇宙浮沤上,逼塞虚室刹那中」;可以微露此中消息。这是修这两种行者所当注意的。
第四、说到近来中国佛教的情形,因为受到日本新的研究方法的影响起了很多变化,尢其是西藏佛教近亦影响内地很大。平常都以为西藏只是密宗的佛法,而不知道他们还是很注重教理研究的。他们的研究法注重辩论,而辩论不是随便冲口而出,是有因明比量为格架的。因此有的人主张必要由比量的理智,乃能观察起修加行智而入根本智。然此因亦不定:譬如宗门下的初根人因疑而参,与宿根人的才闻即悟或一闻千悟,皆不须经因明比量智的理解;即教门中的随信行人,亦可由深信诸圣上师的教示持戒习定,生现量慧,以得预入圣流。故必须经因明比量乃起加行智者,只是教门中的随法行人耳。历观古今中外之佛教三乘圣者,不惟不皆曾先习因明比量,且多不先由博通教理而得圣果,可为明证。但西藏依因明比量的辩论方式兴复与现今的中国佛教很有补益,因为中国佛法之衰病在空洞,以此为劝学因明研究教理之一方便,固亦甚善。所以本人近年在重庆办一汉藏教理院,以汉文藏文而研究此两种文字的佛法,使互为沟通以相补充。
其次、西藏相传只许四宗:小乘只许一切有部宗与经量部宗,大乘只许龙树菩萨的空宗与无着菩萨的唯识宗,其余只可称派不得名宗。在中国有部当俱舍宗,经量当成实宗,大乘即空有二宗。如此说来则中国的天台、华严、净土、密宗、律宗、禅宗都不能名宗了。为他们所说是依因明比量智解以为宗的。这虽可如是说,但如玄奘法师所传来的「小乘二十派为六宗」已不尽然了,何况中国的台、贤、禅等宗,皆直依根本智或佛智为宗,宗在离言不思议法界!自更非上说所能限了。
中国的楞伽经上有宗通说通之说,中国向来视同世亲所谓证法与教法的差别:以圣智自内证为宗通的证法,以因机施设教化为说通的教法。而西藏则以闻持言说之教为教法,回喻证成之宗为证法,亦见其宗在比量智解,与中国的宗在出离随念计度分别之现量不思议智境者不同。盖西藏能谨守印度论师之所传,而中国古德则每能豪迈不羁,直探诸佛诸圣诸祖的内证心源,故异其趣。
大乘唯识宗侧重在「印所取空」的忍位加行智上,大乘皆空宗侧重在「印二取空」的世第一位加行智上,此亦诚为比量加行智之极则,专以比量智境为宗者,确不能越出此范围。然中国的台、贤、禅宗则皆宗在无得不思议的出世间智上,即以圣位根本智、后得智或直以佛的一切种智为宗。即中国三论、唯识宗都有此种趋势。故余并法性空慧宗,法相唯识宗,而鼎立法界圆觉宗也。盖非开立法界圆觉宗,不惟无以位置中日之台贤禅密诸宗、且亦不能看明全部的中国佛法趋势。此为余研究佛法以来,并纵观西藏、日本的佛教而得此结论,甚望高明者共商讨之!
(尘空记)(见海刊二十卷第六期)
猜你喜欢 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卷第五·佚名 卷下·佚名 佛说玉耶女经之二·佚名 卷六·佚名 大金色孔雀王咒经之二·佚名 卷二十五·道世 宗镜录卷第五十一·延寿 大乘集菩萨学论 第六卷·佚名 沙门品法句经第三十四(三十有二章)·佚名 卷第七十三·李通玄 卷第十三·白岩净符 卷三·僧祐 俱舍论疏 第二十九卷·法宝 卷四十八·佚名 沤和品第七十·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