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五十五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五十五

明 曹学佺 编

中唐九

李益【字君虞陇西人】

送辽阳使还军

征人歌且行北上辽阳城二月戎马息悠悠边草生青山出塞断代地入云平昔者匈奴战多闻杀汉兵平生报国愤日夜角弓鸣勉君万里去勿使虏尘惊

赋得早燕送别

碧草缦如綫去来双燕飞长门未有春先入班姬殿梁空绕复息檐寒窥欲遍今至随红萼昔还悲素扇一别无秋鸿差池讵相见

溪中月下寄杨子尉封亮

蘅若夺幽色衔思杳无悰宵长霜露多岁晏淮海风圑圑山中月三五离夕同露凝朱弦絶觞至兰玉空清光液流波盛明难再逢常恐河汉远坐窥烟景穷小人谅处隂君子树大功永愿励高翼慰我丹桂丛

春晩赋得余花落

留春春竟去春去花如此蝶舞遶应稀鸟惊飞讵巳衰红辞故萼繁緑扶凋蘂自委不胜愁庭风那更起

闻亡友王七嘉禾寺得素琴

故人惜此去留琴明月前今来我访旧泪洒白云天讵欲匣孤响送君归夜泉抚琴犹可絶况此故无弦何必雍门奏然後使潺湲

观回军

行行上陇头陇月暗悠悠万里将军没回军陇戍秋谁令呜咽水重入故宫流

喜邢校书远至对雨同赋远晩饭阮返五韵

雀噪空城隂木衰羁思远巳蔽青山望徒悲白云晩别离千里风雨中同一饭开径说逢康临觞方接阮旅宦竟何如劳飞思自返

城西竹园送裴佶王达

葳蕤凌风竹寂寞离人觞怆怀非外至沈郁自中肠远行从此始别袂重凄霜

月下喜邢校书至自洛

天河夜未央漫漫复苍苍重君远行至及此明月光华星映衰柳暗水入寒塘客心定何似余欢方自长华隂东泉同张处士诣藏律师兼简县内同官因寄斋中书

苍崖抱寒泉沦照涸金碧潜鳞孕明晦山灵閟幽赜前峰何其诡万变穷日夕松老风易悲山秋云更白故人邑中吏五里仙雾隔美质简琼瑶英声作金石烦君竟相问问我此何适我因赞时理书寄西飞翮哲匠熙百工日月被光泽大国本多士荆岑无遗璧高网弥八紘皇图明四辟羣才既兼畅顾我在草泽贵无身外名贱有区中役忽忽百龄内殷殷千虑迫人生巳如寄在寄复为客旧国不得归风尘满阡陌

答郭黄中孤云首章见赠

孤云生西北从风西南飘帝乡日巳远苍梧无还颷巳矣玄凤叹严霜集灵苕君其勉我怀岁暮孰不凋

合源溪期张计不至

霜露肃时序缅然方独寻暗溪迟仙侣寒涧闻松禽寂历兹夜永清明秋序深微深澹澄夕烟景含虚林素志久沦否幽怀方自今

送诸暨王主簿之任

别愁巳万绪离曲方三奏远宦一辞乡南天异风候秦城岁芳老越国春山秀落日望寒涛公门闭清昼何用慰相思裁书寄关右

夜发军中

边马枥上惊雄劒匣中鸣半夜军书至匈奴寇六城中间分暗阵太乙起神兵出没风云合苍黄豺虎争今日边庭战缘赏不缘名

将赴朔方早发汉武

弭盖出故关穷秋首边路问我此何为平生重一顾风吹山下草系马河边树奉役良有期回瞻终未屡去乡幸未远戎衣忽巳故岂惟幽朔寒念我机中素去矣勿复言勉酬知音遇

罢镜

手中青铜镜照我少年时衰?一如此清光难再持欲令孤月掩从遣半心疑纵使远人见犹胜自见悲自朔方还与郑式瞻崔称郑子周岑赞同会法云寺三门避暑

予本踈放士朅来非外矫误落边尘中爱山见山少始投清凉宇门值烟岫表参差互明灭彩翠竟昏晓泠泠远风来过此羣木杪英英二三彦襟旷去烦扰游川出潜鱼息隂勌飞鸟狥物不可穷惟於此心了

来从窦车骑行

束髪逢世屯怀恩抱明义读书良有感学剑惭非智遂别鲁诸生来从窦车骑追兵赴边急络马黄金辔出入燕南陲由来重意气自经臯兰战又破楼烦地西北护三边东南留一尉时过歘如云参差自不意将军失恩泽万事从此异置酒高台上薄暮秋风至长戟与我归骑来同弃置自酌还自饮非名又非利歌出易水寒琴下雍门泪出逢平乐旧言在天阶侍问我从军苦自陈少年贵丈夫交四海徒论身自致汉将不封侯苏卿劳远使今我终此曲此曲诚不易贵人难识心何由知忌讳

莲塘驿

五月渡淮水南行遶山陂江村远鸡应竹里闻缲丝楚女肌发美莲塘烟露滋菱花覆碧渚黄鸟双飞时渺渺泝洄远凭风托微词斜光动流睇此意难自持娇歌本轻艶客行多怨思女萝蒙幽蔓拟上青桐枝

登天坛夜见海

朝游碧峰三十六夜上天坛月边宿仙人携我搴玉英坛上夜半东方明仙钟撞撞近海日海中离离三山出霞梯赤城遥可分霓旌绦节倚彤云八鸾五凤纷在御王母欲上朝元君羣仙指此为我说几见尘飞沧海竭竦身别我期丹宫空山处处遗清风九州下视杳未旦一半浮生皆梦中始知武皇求不死去逐瀛洲羡门子

效古促促曲【为河上思妇作】

促促何促促黄河九回曲嫁与棹船郎空牀将影宿不道君心不如石那令妾貌长如玉

古别离

双劒欲别风凄然雌沉水底雄上天江回汉转两不见云交雨合知何年古来万事皆如此何用临岐苦涕涟登夏州城观送行人赋得六州胡儿歌

六州胡儿六蕃语十岁骑羊逐沙鼠沙头牧马孤雁飞汉君游骑貂锦衣云中征戍三千里今日征行何岁归无定河边数株柳共送行人一杯酒胡儿起作和蕃歌齐唱呜呜尽垂手心知旧国西州远西向胡天望乡久回头忽作异方声一声回尽征人首蕃音虏曲一难分似说边情向塞云故国关山无限路风沙满眼堪断魂不见天边青作塜古来愁杀汉昭君

轻薄儿

豪不必驰千骑雄不在垂双鞬天生俊气自相逐出与鵰鹗同飞翻朝行九衢不得意下鞭走马城西原忽闻燕雁一声去回鞍挟弹平陵园归来青楼曲未卒美人玉色当金樽淮隂少年不相下酒酣半笑倚市门安知我有不平色白日欲落红尘昬死生容易如反掌得意失意由片言少年但饮莫相问此中报雠亦报恩

野田行

日没出古城野田何茫茫寒狐啸青塜鬼火烧白杨昔人未为泉下客行到此中曾断肠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微风惊夜坐临牖思悠哉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时滴枝上露稍沾堦下苔何当一入幌为拂緑琴埃

水亭夜坐赋得晓雾

月落寒雾起沈思浩通川宿禽啭木散山泽一苍然漠漠沙上路沄沄洲外田犹当依远树断续欲穷天

送韩将军还边

白马羽林儿扬鞭薄暮时独将轻骑出暗与伏兵期雨雪移军远旌旗上壠迟圣心戎寄重未许让恩私

晩春卧病喜振上人见访

卧牀如旧日窥户易伤春灵夀扶衰力芭蕉对病身道心空寂寞时物自芳新旦夕谁相访惟当揖上人

春行

侍臣朝谒罢戚里自相通落日青丝骑春风白角雄关寒塞榆落月白胡天空君逐嫖姚将麒麟有战功

述怀寄衡州令狐相公

调元方翼圣轩盖忽言东道以中枢密心将外理同白头生远浪丹叶下高枫江上萧踈雨何人对谢公

喜入兰陵望紫阁呈宣上人

薙草开三径巢林喜一枝地寛留种竹泉浅欲开池紫阁当踈牖青松入坏篱从今安僻陋萧相是吾师

入南山□师兰若

木陨水归壑寂然无念心南行有真子被褐息山隂石路瑶草散松门寒景深吾师亦何授自起定中吟

送同落第东游

东门有行客落日满前山圣代谁知者沧洲今独还片云归海暮流水背城闲余亦依嵩颍松花深闭关

喜见外弟又言别

十年离乱後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送襄阳李尚书

天寒发梅柳忆昔到襄州树暖燃红烛江清展碧油风烟临岘首云水接昭丘俗尚春秋学词称文选楼都门送旌节符竹领诸侯汉沔分戎寄黎元减圣忧时追山简兴本自习家流莫废思康乐诗情满沃洲

同崔邠登鹳雀楼

鹳雀楼西百尺墙汀洲云树共茫茫汉家箫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为长风烟并是思归望远目飞春亦自伤

送贾校书东归寄振上人

北风吹雁数声悲况指前林是别时秋草不堪频送远白云何处更相期山随匹马行看暮路入寒城独去迟为问东州故人道江淹已拟惠休诗

盐州过胡儿饮马泉

垂杨着水草如烟旧是胡儿饮马泉几处吹笳明月夜何人倚劒白云天从来冻合关山路今日分流汉使前莫使行人照容鬂恐惊憔悴入新年

石楼山见月

紫塞连年戍黄砂碛路穷故人今夜宿见月石楼中

嘉禾寺见亡友题壁

今日忆君处忆君君岂知空余暗尘字读罢泪仍垂

赠内兄卢纶

世故中年别余生此会同却将悲与病来对朗陵翁

观骑射

边头射鵰将走马出中军远见平原上翻身向暮云

幽州赋诗见意时佐刘幕

征戍在桑乾年年蓟水寒殷勤驿西路北去向长安

军次阳城烽舍

何地可澘然阳城烽戍边今朝望乡客不饮北流泉

惜春伤同幕故人

畏老身全老逢春解惜春今年看花伴巳少去年人

听唱赤白桃李花

赤白桃李花先皇在时曲欲向西宫唱西宫官树緑

送客还幽州

惆怅秦城送独归蓟门云树远依依秋风莫射南来雁从遣承春更北归

汉宫词

汉室长陵小市东珠帘绣户对春风君王昨日移仙仗玉辇将迎入汉中

避暑女冠

雾袖烟裙云母冠碧琉璃簟井冰寒焚香欲使三青鸟静拂桐隂上玉坛

度破讷沙

破讷沙头雁正飞鸊鹈泉上战初归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

拂云堆

汉将新从虏地来旌旗半上拂云堆单于每近沙场猎南望隂山哭始回

汴河曲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巳成尘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

夜上西城听梁州曲

鸿雁新从北地来闻声一半却飞回金河戍客肠应断更在秋风百尺台

暖川

胡风冻合鸊鹈泉牧马千羣逐暖川塞外征行无尽日年年移帐雪中天

边思

腰悬锦带佩吴鈎走马曾防玉塞秋莫似关西将家子祗将诗思入凉州

从军北征

天山雪後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向月明看

听明角

繁霜一夜落庭芜吹角当城汉月孤无限塞鸿飞不度秋风卷入小单于

宫怨

露湿晴花春殿香月明歌吹在昭阳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

奉和武相公郊居寓目

黄扉晩下禁垣钟归坐南闱三万重独有月中高兴尽雪峰明处见寒松

观石将军舞

微月东南上戍楼琵琶起舞锦缠头更闻横笛关山远白草胡沙西塞秋

杨州送客

南行直入鹧鸪羣万岁桥边一送君闻道望乡闻不得梅花暗落岭头云

统汉峰下

统汉峰西降户营黄河战国拥长城只今已勒燕然石此地无人空月明

隋宫燕

燕语如伤旧国春宫花一落旋成尘自从一闭风光後几度飞来不见人

上汝州郡楼

黄昏鼔角似边州三十年前上此楼今日山城对垂泪伤心不独为悲秋

夜上受降城闻筦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上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临滹沱见蕃使列名

漠南春色到滹沱碧柳青青塞马多万里江山今不闭汉家频许郅支和

写情

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春夜闻笛

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送人归岳阳

烟草连天枫树齐岳阳归路子规啼春江万里巴陵戍落日看沉碧水西

石仓历代诗选卷五十五

 

猜你喜欢
  杜大中妾·唐圭璋
  第二十五出 误投·李渔
  元诗选二集戊集目录·顾嗣立
  ●序·朱祖谋
  茶山集卷一·曾几
  卷十·周权
  卷十五·王奕清
  卷第八·陈与义
  我竟想不起来了·刘半农
  卷二百三十九·曹学佺
  卷六十五·陈焯
  卷七百六十·佚名
  卷七百五十六·佚名
  卷六百四十八·佚名
  第二回 孝妇重还·蒲松龄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之十五·高启

    呉郡髙啓季迪著南州徐庸用理编七言律诗送人出镇家出山西●勇名拥旌方见去专城风生暁帐旌旗动月落寒谯皷角清麟阁封侯初受任雁门擒虏旧功成如今四海无征战雅咏投壷乐太平送周省●之海虞判官黄茅连野邑城荒佐邑初烦旧

  • 卷三十一·王奕清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御选历代诗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三十一目録【五十六字】玉楼春【上】南唐李煜韦 庄欧阳炯顾 夐【二首】魏承班【二首】冯延巳庾传素徐昌图钱惟演【二首】晏 殊【九首】贾昌朝宋

  • 通用諡法释义·鲍应鳌

    文经纬天地 修德来逺 勤学好问 道德博闻慈惠爱民 敏而好学 愍民惠礼 刚柔相济忠信接礼 修治班制 施而中理武克定祸乱 保大定功 威强敌德 刚强直理刚强以顺 辟土斥境 折冲御侮 刑民克服成礼乐明具 持盈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七十九·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五十二·佚名

    正统四年闰二月己卯朔狭西咸宁县民徐四奏居近秦愍王坟园内使占据其地四十余亩 上令三司巡按御史覆视得实给还之○晓刻火星犯垒壁阵○辛巳升赤斤蒙右卫指挥同知可儿即为指挥使所镇抚阿儿结桑儿加肖宗塔儿赛因帖木儿及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六·佚名

    成化二十三年十一月丙申朔钦天监进弘治元年大统历 上御奉天殿受之给赐文武群臣颁行天下乐设而不作百官常服行礼○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徐溥辞内阁之命且乞致仕 上曰卿学识老成特兹简用所辞不允○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兼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四十三·佚名

    万历十一年十一月己卯朔日有食之 升总督仓场右都御史兼户部右侍郎魏学曾为南京户部尚书○升云南右参政李文续为云南按察使○革延绥都司刘秉忠游击方济文王允恭任秉忠仍行巡按御史提门○兵部覆给事中王三余御史陈登云

  • 皇王大纪卷三十·胡宏

    宋 胡宏 撰三王纪宣王元年甲戌二年天下大旱三年旱四年旱五年旱六年大旱大雅二十四篇曰云汉八章章十句仍叔美宣王也宣王承厉王之烈内有拨乱之志遇烖而惧侧身脩行欲销去之天下喜于王化复行百姓见忧故作是诗也倬彼云汉

  • 三一 惜花诗·周作人

    在旧日记中找出抄存鲁迅旧诗四首,系辛丑(一九〇一)年春天所作,题曰“惜花四律,步湘州藏春园主人元韵”。藏春园主人不知其真姓名,原作载当时的海上文社日录上,大抵是流寓文士,大家结社征诗,以日录(或是什么报的附张吧)为机关报,鲁

  • 李遂传·张廷玉

    李遂,字邦良,丰城人。弱冠之年,跟从欧阳德学习。考中嘉靖五年(1526)进士,授官行人。升任刑部郎中。锦衣卫送强盗十三人,李遂只用一人抵罪,其他的都被他分辨释放。确立太子时,大赦天下。李遂请求将“大礼”大案诸臣都列在赦令

  • 职官六·徐松

    〔枢密院承旨司〕【宋会要】枢密院承旨司,有枢密都承旨、副都承旨,又有枢密院副承旨之名,皆不备置,常以一、二员通书诸房公事。五代有承旨、副承旨,以诸卫将军充。每崇政殿临决庶务,则侍立殿前。侍卫司奏事,则受而读之。又别

  • 第十二章 中国国民党的改组和国民政府的成立·吕思勉

    二次革命失败以后,孙中山先生在海外组织中华革命党,这话在第四章中已经说过了。袁世凯死后,中华革命党的本部移于上海。八年十月十日,改称中国国民党。此时在国内还未明白组党。到十二年一月,才发表宣言,宣布党纲和总章,这一

  • 李斐英·周诒春

    李斐英 字倬章。年二十九岁。生于福州。本籍住址。福建闽侯县仓前山对湖琴泉山馆。已婚。初学于兴化哲理中学堂。光緖三十三年。自费游美。入罗彻斯特东高等学校。光緖三十四年。入罗彻斯特大学。习普通文科。宣统二

  • 原学·章太炎

    世之言学,有仪刑他国者,有因仍旧贯得之者。细征乎一人,其巨征乎邦域。荷兰人善行水,日本人善候地震,因也。山东多平原大坛,故驺鲁善颂礼;关中四塞便骑射,故秦陇多兵家;海上蜃气象城阙楼橹,恍皋变眩,故九州五胜怪迂之变在齐稷下;因

  • 卷四十三·佚名

    △优波斯那品下尔时商主及众贾人至海洲已,值於种种诸杂珍宝。彼等收拾。满其船舶。还至岸边。收敛宝货。欲向本国。中间路上。遇见一塔。其塔乃是迦叶世尊多陀阿伽度阿罗呵三藐三佛陀舍利之塔。其塔破坏。基陛颓落。处

  • 十门辩惑论卷中·复礼

    大慈恩寺沙门释复礼撰反经赞道门第六稽疑曰。提婆达多后为如来者。则是菩萨也。岂有菩萨而劝人害父乎。若业合害者。阇王必应自害。何为待劝而害也。若业非害者。菩萨初无害心。不应劝人令害也。圣人设教何至斯哉。辩

  • 07.说六随念品·佛音

    在不净业处之后,再举十随念。数数起念,故为&ldquo;随念&rdquo;;又于应该发生的地方而发生,故正信而出家的善男子的随适而念为&ldquo;随念&rdquo;。(十随念的语义)(一)所起的随念与佛有关的为&ldquo;佛随念&rdquo;。以佛德

  • 第四 恶魔相应·佚名

    第一 恶魔品[一]第一 苦业一如是我闻。尔时,世尊初成正觉时,住优留毗罗林之尼连禅河边,阿阇波罗尼俱律陀树下。二时,世尊独坐静观,而作如是思念:&ldquo;我今实已脱离彼苦行。善哉!我今实已脱离彼无利益之苦行。善哉!证得坚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