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之二

特进试鸿胪卿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摩伽陀国无垢园中宝光明池。与大菩萨及大声闻天龙药叉犍闼婆诃苏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无量百千。前后围绕。尔时众中有一大婆罗门名无垢妙光多闻聪慧人所乐见。常行十善归信三宝。善心殷重智慧微细。常恒欲令一切众生。圆满善利大富丰饶。时婆罗门无垢妙光从座而起。往诣佛所绕佛七匝。以众香华奉献世尊。无价妙衣璎珞珠鬘持覆佛上。顶礼双足却住一面作是请言。唯愿世尊与诸大众。明日晨朝至我宅中受我供养。尔时世尊默然许之。时婆罗门知佛受请。遽还所住。即于夜间广办肴膳百味饮食。洒扫殿宇张施幡盖。至明旦己与诸眷属。持众香华及诸妓乐。至如来所白言时至。愿垂降临。尔时世尊软语。安慰彼婆罗门无垢妙光。遍告大众宣言。汝等皆应往彼婆罗门家摄受供养。为欲令彼获大利故。于时世尊即从座起。才起座已。从佛身出种种光明。间错妙色照触十方。悉皆警觉然后趣道。时婆罗门以恭敬心持妙香华。与诸眷属及天龙八部释梵四王。先行治道奉引如来。尔时世尊前路不远。中至一园名曰丰财。于彼园中有古朽塔摧坏崩倒荆棘掩庭蔓草封户。瓦砾埋隐状若土堆。尔时世尊迳往塔所。于时塔上放大光明照耀炽盛。于土聚中出声赞言。善哉善哉释迦牟尼。今日所行极善境界。又婆罗门汝于今日获大善利。尔时世尊礼彼朽塔右绕三币。脱身上衣用覆其上。泫然垂泪涕血交流。泣已微笑。当尔之时十方诸佛。皆同观视亦皆流泪。各所放光来照是塔。于时大众惊愕变色互欲决疑。尔时金刚手菩萨等亦皆流泪。威焰炽盛执杵旋转。往诣佛所白言世尊。此何因缘现是光相。何如来眼流泪如是。亦彼十方诸佛大瑞光相现前。唯愿如来于此大众解释我疑。时薄伽梵告金刚手。此大全身舍利积聚如来宝塔。一切如来无量俱胝心陀罗尼密印法要今在其中。金刚手有此法要在是中故。塔即变为重叠无隙如胡麻子。俱胝百千如来之身。当知亦是如胡麻子。百千俱胝如来全身舍利之聚。乃至八万四千法蕴亦在其中。九十九百千万俱胝如来顶相亦在其中。由是妙事是塔所在之处。有大神验殊胜威德。能满一切世间吉庆。

尔时大众闻佛是说。远尘离垢断诸烦恼得法眼净。时众机异利益亦别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辟支佛道。及菩萨道阿鞞跋致萨波若智。于如是事各得其一。或有证得初地二地乃至十地。或有满足六波罗蜜。其婆罗门远尘离垢得五神通。时金刚手见此奇特希有之事。白言世尊妙哉奇异。但闻此事尚获如是殊胜功德况闻深理至心起信得几功德。佛言谛听汝金刚手。后世若有信男信女及复我等四部弟子。发心书写此一经典。即准书写九十九百千万俱胝如来所说一切经典。即过于彼九十九百千万俱胝如来之前久植善根。即亦彼诸一切如来。加持护念犹如爱眼。亦如慈母爱护幼子。若人读诵此一卷经。即为读诵过去现在未来诸佛所说经典。由如是故。九十九百千万俱胝一切如来应正等觉。侧塞无隙犹如胡麻重叠赴来。昼夜现身加持其人。如是一切诸佛如来无数恒沙。前聚未去后群重来须臾推迁回转更赴。譬如细沙在水旋急。不得停滞回去复来。若有人以香华涂香华鬘衣服微妙严具供养此经。即成于彼十方九十九百千万俱胝如来之前。以天香华衣服严具七宝所成。积如须弥尽以供养。种植善根亦复如是。尔时天龙八部人非人等闻是说已。各怀希奇互相谓言。奇哉威德是朽土聚。如来神力所加持故有是神变。金刚手复白佛言。世尊何因缘故。是七宝塔现为土聚。佛告金刚手。此非土聚乃是殊妙大宝塔耳。由诸众生业果劣故隐蔽不现。由塔隐故如来全身非可毁坏。岂有如来金刚藏身而可坏哉。我若灭度后世末法逼迫之时。若有众生习行非法应堕地狱。不信三宝不植善根。为是因缘佛法当隐。然犹是塔坚固不灭。一切如来神力所持。无智众生惑障覆蔽。徒朽珍宝不知采用。以是事故我今流泪。彼诸如来亦皆流泪。复次佛告金刚手言。若有众生书写此经置塔中者。是塔即为一切如来金刚藏窣都婆。亦为一切如来陀罗尼心秘密加持窣都婆。即为九十九百千万俱胝如来窣都婆。亦为一切如来佛顶佛眼窣都婆。即为一切如来神力所护。若佛像中窣都婆中安置此经。其像即为七宝所成灵验应心无愿不满。其窣都婆伞盖罗网轮橖露盘。德字铃铎楹础基阶随力所办。或土或木若石若砖。由经威力自为七宝。一切如来于此经典加其威力。以诚实言不断加持。若有有情能于此塔。一香一华礼拜供养。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一时消灭。生免灾殃死生佛家。若有应堕阿鼻地狱。若于此塔。或一礼拜。或一右绕。塞地狱门开菩提路。塔及形像所在之处。一切如来神力所护。其处不为暴风雷电霹雳所害。不为毒蛇蚖蝮毒虫毒兽所伤。不为师子狂象虎狼野干蜂虿之所伤害。亦无药叉罗刹部多那毗舍。遮魑魅魍魉癫痫之怖。亦复不为一切寒热诸病。疬瘘痈疽疮疣疥癞所染。若人暂见是塔能除一切灾难。其处亦无人马六畜童子童女疫疠之患。不为横死非命所夭。不为刀杖水火所伤。不为盗贼怨仇所侵。亦无饥馑贫乏之忧。厌魅咒咀不能得便。四大天王与诸眷属昼夜卫护。二十八部大药叉将。日月五星幢云彗星昼夜护持。一切龙王加其精气顺时降雨。一切诸天与忉利天。三时下来亦为供养。一切诸仙三时来集。赞咏旋绕礼谢瞻仰。释提桓因与诸天女。昼夜三时来下供养。其处即为一切如来护念加持。由纳经故塔即如是。若人作塔以土石木金银铜铅。书此神咒安置其中。才安置已。其塔即为七宝所成。上下阶级露盘伞盖。铃铎轮樘纯为七宝。其塔四方如来形相。由法要故。一切如来坚住护持昼夜不去。其七宝塔全身舍利之妙宝藏以咒威力擢竦。高至阿迦尼吒天宫之中。塔所串峙一切诸天。昼夜瞻仰守卫供养。金刚手言何因缘故。此法如是殊胜功德。佛言当知以此宝箧印陀罗尼威神力故。金刚手言。唯愿如来哀愍我等。说是陀罗尼。佛言谛听思念莫忘。现在未来一切如来分身光仪。过去诸佛全身舍利。皆在宝箧印陀罗尼。是诸如来所有三身亦在是中。尔时世尊即说陀罗尼曰。

那莫悉怛哩野(四合)地尾(二合)迦南(一)萨婆怛他蘖多喃(二)唵(三)部尾婆嚩娜嚩唎(四)嚩者梨(五)嚩者[齒*來](智皆反六)祖噜祖噜驮啰驮啰(七)萨嚩怛他蘖多(八)驮(引)睹驮梨钵娜[牟*含](二合)婆嚩底(九)惹也嚩梨(十)亩怛梨(二合)萨磨(二合)啰(十一)怛他蘖多达磨斫迦啰(十二)钵罗(二合)靺栗多(二合)娜嚩日罗(二合梨音)冒地满拏(十三)楞迦啰(十四)楞讫哩(二合)谛(十五)萨嚩怛他(引)蘖多地瑟耻(二合)谛(十六)冒驮野冒驮野(十七)冒地冒地(十八)没[亭*夜]没[亭*夜](十九)参冒驮你参冒驮野(二十)者攞者攞(二十一)者懒都(二十二)萨嚩嚩啰拏你(二十三)萨嚩播波尾蘖谛(二十四)户噜户噜(二十五)萨嚩戍迦弭蘖帝(二十六)萨嚩怛他蘖多(二十七)讫哩(二合)娜野嚩日啰(二合)抳(二十八)三婆啰三婆啰(二十九)萨嚩怛他蘖多(三十)虞[口*皿]野(二合)驮啰抳亩涅梨(二合三十一)啰没悌苏没悌(三十二)萨嚩怛他蘖多(引)地瑟耻(二合)多(三十三)驮睹蘖陛娑嚩(二合)贺(三十四)三摩耶(引)地瑟耻(二合)帝娑嚩(二合)诃(三十五)萨嚩怛他蘖多讫哩(二合)娜野驮睹亩捺犁(二合)娑嚩(二合)诃(三十六)苏钵罗(二合)底瑟耻(二合)多萨睹(二合)闭怛他蘖多地瑟耻(二合)帝户噜户噜吽吽娑嚩(二合)诃(三十七)唵萨嚩怛他蘖多(三十八)坞瑟抳(二合)沙驮睹亩捺啰(二合)尼萨嚩怛他蘖单娑驮睹尾部使多地瑟耻(二合)帝(三十九)吽吽娑嚩(二合)诃(引四十)

尔时佛说是神咒已。诸佛如来自土聚中出声赞言。善哉善哉释迦世尊。出浊恶世为利无依无怙众生。演说深法。如是法要久住世间。利益广多安稳快乐。于时佛告金刚手言。谛听谛听如是法要。神力无穷利益无边。譬如幢上如意宝珠。常雨珍宝满一切愿。我今略说万分之一。汝宜忆持利益一切。若有恶人死堕地狱。受苦无间免脱无期。有其子孙称亡者名。诵上神咒才至七遍。洋铜热铁忽然变为八功德池。莲生承足宝盖驻顶。地狱门破菩提道开。其莲如飞至极乐界。一切种智自然显发。乐说无穷位在补处。复有众生重罪报故。百病集身苦痛逼心。诵此神咒二十一遍。百病万恼一时消灭。寿命延长福德无尽。若复有人悭贪业故生贫穷家。衣不隐身食不续命。[(禾*尤)/里]瘦衰蔽人所恶贱。是人惭愧入山折采无主搹华。若磨朽木持以号香。往至塔前礼拜供养。旋绕七匝流泪悔过。由神咒力及塔威德。灭贫穷报富贵忽至。七宝如雨无所阙乏。但当此时弥饰佛法施与贫乏。若有吝惜财宝忽灭。若复有人为种善根随分造塔。或泥或砖随力所办。大如庵罗高四指许。书写神咒安置其中。持以香华礼拜供养。以其咒力及信心故。自小塔中出大香云。香气云光周遍法界。薰馥晃曜广作佛事。所得功德如上所说。取要言之无愿不满。若有末世四辈弟子善男善女。为无上道尽力造塔安置神咒。所得功德说不可尽。若人求福至其塔所。一华一香礼拜供养右旋行道。由是功德官位荣耀不求自至。寿命富饶不祈自增。怨家盗贼不讨自败。怨念咒咀不厌归本。疫疠邪气不拔自避。善夫良妇不求自得。贤男美女不祷自生。一切所愿任意满足。若有乌雀鸱枭鸠鸽。鸺鹠狗狼野干蚊虻蚁蝼之类。暂来塔影及踏场草。摧破惑障觉悟无明。忽入佛家恣领法财。况有众人或见塔形。或闻铎声或闻其名。或当其影罪障悉灭所求如意。现世安稳后生极乐。或人随力以一丸泥涂塔坏壁。运一拳石扶塔礩倾。由此功德增福延寿。命终之后成转轮王。若我灭后四部弟子。于是塔前济苦界故。供养香华至心发愿诵念神咒。文文句句放大光明。照触三途苦具皆辟。众生脱苦佛种牙萌。随意往生十方净土。若人往在高山峰上至心诵咒。眼根所及。远近世界。山谷林野江湖河海。其中所有毛羽鳞甲一切生类。碎破惑障觉悟无明。显现本有三种佛性。毕竟安处大涅槃中。若与此人往过道路。或触衣风或踏其迹。或唯见面或暂交语。如是等人重罪咸灭悉地圆满。尔时佛告金刚手言。今此秘密神咒经典付嘱汝等。尊重护持流布世间。不令众生传受断绝。金刚手言。我今幸蒙世尊付嘱。唯愿我等为报世尊深重恩德。昼夜护持流布宣扬一切世间。若有众生书写受持忆念不断。我等麾催释梵四王龙神八部。昼夜守护不暂舍离。佛言善哉金刚手。汝为未来世一切众生大利益故。护持此法令不断绝。尔时世尊。说此宝箧印陀罗尼广作佛事。然后往彼婆罗门家受诸供养。令时人天获大福利却还所住。尔时大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龙夜叉犍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此经与大明藏兴函。仪轨离部第八。不空所译宝箧印陀罗尼经同本。而其异不少也。此本者。遍照金刚及慈觉智证三师之请来。文义通畅也。先亮汰和上注此本行天下。今因刻诸轨。更标藏本之异于冠。以上木。

享和改元辛酉仲秋月

 丰山勤息 快道 志

享和癸亥三月二十八日一校加笔毕

慈顺

猜你喜欢
  佛教对于中国文化之影响·太虚
  甚么是佛学·太虚
  妙法莲华经序品第一·佚名
  卷第九·寒松智操
  宗镜录卷第九十五·延寿
  卷二百八十七·佚名
  佛说无上处经·佚名
  卷二百六十一·佚名
  毗尼日用录·佚名
  佛说宝雨经卷第二·佚名
  禅林宝训卷第三·净善
  人性之分析与修证·太虚
  瑜伽师地论释一卷·最胜子
  序·钱伊庵
  卷第二十四·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赵蕃·唐圭璋

      蕃字昌甫,号章泉,郑州人。生于绍兴十三年(1143),寓信州之玉山,以荫补仕。尝受学于刘清人。清之守衡州,乃求监衡州酒库以卒业焉。旋乞祠归。理宗朝,与刘宰同召,不赴。绍定二年(1229)卒,年八十七。景定中,追谥文节。   小重山

  • 卷254 ·佚名

    梅尧臣 莫登楼 莫登楼,脚力虽健劳双眸, 下见纷纷马与牛。马矜鞍辔牛服輈, 露台歌吹声不休。腰鼓百面红臂韝, 先打六幺後梁州。棚帘夹道多夭柔, 鲜衣壮仆狞髭虬。宝挝呵叱倚王侯, 夸妍斗艳目已

  • 原跋 无名氏·贾凫西

    木皮者,鼓板也,嬉笑怒骂之具也。崇祯末年,先生以明经传家。为县令,迁部郎,鼎革后高尚不出。行年八十,笑骂不休。自曲阜移家滋阳。闭门著书数十卷。木皮子之嬉笑怒骂有愤心矣。乡人多不解。有沛县阎古古、诸城丁埜鹤为手订,付

  • ●史通会要下·陆深

    ○丛篇一 夫爱憎之情忘而后是非之论定故史必修于异代岂曰才难而已乎尧典述徳标以虞书此圣人之志也重华协帝毋亦身亲笔削与禹贡夏后之书也或曰伯益所记云 书之二典不独记其事并与其深微之意传之葢当时执笔皆圣人之徒也

  • 卷之二百五十二·佚名

    洪武三十年夏四月癸未朔享太庙○赐国子监生夏衣人五件有家室者人加帛二疋○甲申礼部奏先王制礼所以辨上下定尊卑国朝定为礼制行之既久玩习为常相见之礼往往淩越等分有乖礼意请申禁之 上命六部都察院翰林院等官议凡百

  • 刘延明传·李延寿

    刘延明是敦煌人。父亲名宝,字子玉。以精通儒学而著称。刘延明十四岁时,就学于博士郭蠫家。郭蠫有学生五百多人,其中精通经典的有八十多人。郭蠫有个女儿刚刚成年,他想挑选好的女婿,便想到了刘延明。于是,他特地设一个席位,对

  • 元延明传·李延寿

    元延明是安丰王元猛的儿子,他承袭父亲的爵位。宣武帝时,被任命为太中大夫。延昌初年,遇到大饥荒,元延明便减少自己的财产来赈救几十位宾客,并赡养他们的家庭。到明帝初年,担任了豫州刺史,很有政绩。屡次晋升担任了给事黄门侍

  • 前言·林汉达

    《上下五千年》原有已故林汉达教授的一份未完成的遗稿。林先生生前曾打算写一套包括整个古代史时期的故事。由于他过早地离开了人世,他只写到东汉以前的部分,没能实现他的写作计划。少年儿童出版社的编辑同志把他的遗稿

  • 卷十八·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十八宋 陳祥道 撰<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十八><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十八>宵衣【染之以黑】士昏禮女次純衣纁袡立于房中南面姆纚笄宵衣在其右特牲禮主婦纚笄宵衣

  • 第九章 24·辜鸿铭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辜讲孔子说:“将尽职尽责和真诚作为自己的第一准则,不同品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一旦发现坏习惯,应毫不犹豫地去改正。”(重复了第一章第八条。)

  • 卷三十九·王道焜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杜林合注卷三十九 明 王道焜赵如源 同编昭公六经【癸酉】十有四年春意如至自晋【杜书至者喜得免林大夫不至必见执也而后至亦危之也】○三月曺伯滕卒【杜无传四同盟林武公卒子平公顷立】○夏四月【

  • 身心之病及其医药·太虚

    ──十五年三月在江苏省立医科大学讲──现在所提出来的题目,因为、我觉得佛学与医学有相通之点。但是命题所包括之范围极为广泛,于此短小时间不能细为分析,只好撮其概要,共诸君略作讨论。通常有一譬喻,佛陀如医师,佛教徒─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八十三·澄观

    疏。今初十魔下分三。一总释为魔之义。二然四魔下对四辩异。三若欲下与四相摄疏。二有十魔下分二。先总释业相。二十中下释文疏。二于蔽度下释第二句分二。一总释文意。二夫真道者下立理。于中有二先约智说则蔽度两亡

  • 鼻奈耶序·佚名

    释道安述阿难出经。面承圣旨。五百应真。更互定察。分为十二部。于四十九年之诲无片言遗矣。又抄十二部为四阿含。阿毗昙鼻奈耶。则三藏备也。天竺学士罔弗遵焉。讽之咏之。未坠于地也。其大高座沙门则兼该三藏。中下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演义钞卷第五·澄观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演义钞卷第五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撰述 ▲第二明西域者即今性相二宗元出彼方故名西域谓那烂陀寺同时有二大德一名戒贤二名智光。 第二叙西域中文分为二先正叙后顺违前中即贤首起信论疏初义理分齐

  • 水经注疏·杨守敬

    清杨守敬、熊会贞合著。四十卷。汇集明清以来研究《水经注》的诸方面成果,为郦学总结性著作。凡郦氏所征引故实,皆注明出典;于郦氏所叙水道,皆详其迁流,并于全祖望、赵一清、戴震诸家的校释,多有订正。初稿完成于光绪三十

  • 如来师子吼经·佚名

    梵名Sim!ha -na^dika-su^tra 。全一卷。佛陀扇多(梵Buddhas/a^nta )于元魏正光六年(525)译出。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全经经义强调一切法性皆不可说,‘智’为不可外求而应由内求者,由是说明自内证之旨趣,可说系保持大乘空观立

  • 师子庄严王菩萨请问经·佚名

    一卷,唐那提译。佛依庄严王菩萨之请问而作方曼荼罗,说供养地藏菩萨等八大菩萨。佛在耆阇崛山,有师子庄严王菩萨,请问大会庄严之因?佛言,昔作方曼荼罗供八菩萨所致。谓观世音菩萨,弥勒菩萨,虚空藏菩萨,普贤菩萨,执金刚主菩萨,文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