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第二十四

禅宗颂古联珠通集卷第二十四

宋池州报恩光孝禅寺沙门法应 集元绍兴天衣万寿禅寺沙门普会续集

祖师机缘

六祖下第五世之五(清源下第四世之二)

(曹洞宗)【增收】筠州洞山良价悟本禅师。(嗣云岩)因辞云岩。临行问。百年后忽有人问。还邈得师真否。如何抵对。岩良久曰。祇这是。师沉吟。岩曰。价阇黎。承当个事。大须审细。师犹涉疑。 颂曰。

体量非功不堕今。星移斗换岂同轮。多年历日虽无用。犯着应须总灭门。(正堂辩)。

洞山因过水睹影。大悟前旨。有偈曰。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疎。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应须恁么会。方得契如如。 颂曰。

动静从来每与俱。回头蓦地始逢渠。直饶与么犹堪笑。唤作如如又却迂。(本觉一)。

水中影子因身有。若寔无身影亦无。百尺竿头才进步。一毫端上现毗卢。(圆悟勤)。

【增收】洞山。后因供养云岩真。有僧问。先师道只这是。莫便是否。师曰是。曰意旨如何。师曰。当时几错会先师意。曰未审先师还知有也无。师曰。若不知有。争解恁么道。若知有。争肯恁么道。 颂曰。

争解恁么道。五更鸡唱家林晓。争肯恁么道。千年鹤与青松老。宝鉴正明验正偏。玉机转侧看兼到。门风大振兮规步绵绵。父子变通兮声光浩浩。(天童觉)。

【增收】洞山辞云岩。岩曰。自此一别。难得与汝相见。师曰不然。自此一别。难得与和尚不相见。 颂曰。

高高孤顶雪蒙蒙。劫外行藏路不通。半夜岭梅消息转。不关春色暗香浓。(正堂辩)。

【增收】洞山首谒南泉。值马祖忌修斋次。泉曰。未审马祖还来应供否。众无对。师出云。待有伴即来。泉曰。此子虽后生。却堪雕琢。师曰。莫压良为贱。 颂曰。

白云之宾青山伴。位里借切看互换。无底合盘转手擎。穿心椀子通身饭。(天童觉)。

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阐提点)。

有伴即来。地辟天开。冷光重出匣。古路绝纤埃。万象森罗齐合掌。须弥岌[山/口/咢]舞三台。(最庵印)。

【增收】洞山参沩山。问曰。顷闻南阳忠国师有无情说法话。某甲未究其微。沩曰。我这里亦有。祇是罕遇其人。师曰。乞师指示。沩曰。父母所生口。终不为子说。师曰。还有与师同时慕道者否。沩曰。此去澧陵攸县石室相连。有云岩道人。若能拨草瞻风。必为子之所重。师既到云岩问。无情说法甚么人得闻。岩曰。无情得闻。师曰。和尚闻否。曰我若闻。汝即不闻吾说法也。师曰。某甲为甚么不闻。岩竖拂子曰。还闻么。师曰不闻。曰我说法汝尚不闻。况无情说法乎。师曰。无情说法该何典教。曰岂不见弥陀经云。水鸟树林悉皆念佛念法。师於是有省。述偈曰。也大奇也大奇。无情说法不思议。若将耳听终难会。眼处闻时方得知。 颂曰。

者个分明。有情无情。者个最亲。无处不真。一打不着。万劫沉沦。一透不破。驴牵铁磨。一朝透彻。以楔出楔。鼻安面上。口里有舌。不借不借。东说西说。要休便休。要歇便歇。无情说法有情听。有情说法无情别。不是等闲虚作解。大地山河太饶舌。人人尽有不相应。露柱灯笼向你说。(大沩智)。

好好。万象森罗俱是宝。头头物物现家珍。不识之人即荒草。(南堂兴)。

南阳师肌骨好。洞山价也难讨。沩山翁云岩老。重注破成鼓倒。分明行官路。不觉入荒草。葛藤因此到而今。业识茫茫何日了。(月堂昌)。

洞山示众曰。秋初夏末。兄弟或东去西去。直须向万里无寸草处去始得。又云。只如万里无寸草处且作么生去。后有僧到浏阳举似石霜。霜云。出门便是草。僧回举似师。师曰。大唐国里能有几人。 颂曰。

出门便是太忙然。万里无来未得圆。欲识家山门去路。暮烟轻锁绿绵绵。(佛慧泉)。

草漫漫。门里门外君自看。荆棘林中下脚易。夜明帘外转身难。看看几何般。且随老木同寒瘠。将逐春风入烧瘢。(天童觉)。

出门便是草。闲杀龙门老。北去礼文殊。南来登五老。鬓发已苍浪。言归恨不早。独立秋风前。思量望江岛。好好不用更寻讨。(龙门远)。

万里无寸草。但请恁么去。出门便是草。各自有公据。有公据。何拘束。清风月下守株人。凉兔渐遥春草绿。(径山杲)。

不出漫漫草路遮。出门犹更隔天涯。回机踏着通霄路。何处青山不是家。(疎山如)。

【续收】庭前黄叶乱纷纷。阶下苔钱似锦纹。户外任教荒草绿。石人踏断海山云。(净因成)。

万里无寸草。出门便绊倒。争如不动尘。四山日杲杲。壁立万仞绝承当。天上人间无处讨。无处讨。忽然突出拄杖头。直趋宝山亲取宝。(圆悟勤)。

新丰路坦然。岂止正偏圆。万里无寸草。何人可向前。机不转堕尘缘。透得脱犯风烟。浏阳端的破中边。出门已是草芊绵。投机倘若谙来脉。两岸俱玄一不全。(佛鉴懃)。

虚玄鸟道没纤埃。玉殿空然琐绿苔。挂壁梭飞秋蜕骨。沧溟老蚌尽怀胎。(足庵鉴)。

洞山因僧问。寒暑到来如何回避。师曰。何不向无寒暑处去。曰如何是无寒暑处。师曰。寒时寒杀阇黎。热时热杀阇黎。 颂曰。

垂手还同万仞崖。正偏何必在安排。琉璃古殿照明月。忍俊韩卢空上阶。(雪窦显)。

无寒暑处。如何唱和。热即乘凉。寒即向火。多口阿师。一场懡[怡-台+罗]。人人尽欲出常流。折合还归炭里坐。(泉大道)。

热时热杀寒时寒。寒暑由来总不干。行尽天涯谙世事。老君头戴楮皮冠。(湛堂准)。

偏中有正正中偏。流落人间千百年。几度欲归归未得。门前依旧草芊芊。(长灵卓)。

无寒暑处洞山语。多少禅人迷处所。寒时向火热乘凉。一生免得避寒暑。(佛灯珣)。

无寒暑处为君通。枯木生花又一重。堪笑刻舟求剑者。至今犹在冷灰中。(佛性泰)。

【续收】里头看勿寒暑。直下沧溟沥得乾。我道巨鳌能俯首。笑君沙际弄钓竿。(天童觉)。

水到渠成。风行草偃。类之不齐。睹之难面。谁信崖颓石裂时。黄金白银如粪泥。(月堂昌)。

盘走珠珠走盘。偏中正正中偏。羚羊挂角无踪迹。猎犬绕林空踧踖。(圆悟勤)。

避暑逃寒问是非。不离寒暑少人知。正中来也无回互。句里藏锋辨者稀。严天雪火云飞。风吹日炙杜阇黎。(冶父川)。

寒时寒热时热。无寒暑处天然别。绵州附子汉州姜。打刀须是邠州铁。洞山老子不瞒人。亲传当面藏身诀。(鼓山珪)。

寒暑分明说向君。不容拟议辨疎亲。匾檐蓦折两头脱。举目长空一笑新。(松源岳)。

洞山因僧问。三身中那身不堕众数。师曰。吾常於此切。后有持此问曹山。先师道。吾常於此切。意作么生。山云。要头便斫去。又问雪峰。雪峰以拄杖打云。我亦曾到洞山来。 颂曰。

此切堪伤向外求。至亲何故似怨雠。始终满面无惭色。更有曹山乞你头。(保宁勇)。

不入世未循缘。劫壶空处有家传。白苹风细秋江暮。古岸船归一带烟。(天童觉)。

【续收】玉鞭才举乾坤静。皇道私无显至尊。贵极銮舆才指斥。将军正令不容存。(正堂辩)。

三人证龟唤作鳖。哑子得梦向谁说。电光影里浪驱驰。踏破澄潭一轮月。(木庵永)。

吾常於此切。不是神仙诀。洞山空腹高心。曹山宁可截舌。切切。不是标名虚事椃。未了吾今为君诀。(棘田心)。

洞山因僧问。亡僧迁化向什么处去。师曰。火后一茎茆。 颂曰。

野火烧时越转新。至今烟焰雨难淋。旱地红莲遮日月。无根树长翠成阴。(投子青)。

春风吹动绿波摇。无限船师逐海潮。只见江鸥飞白浪。岂知明月在云霄。(枯木成)。

善应随流妙意深。明明一箭中红心。当锋不是由基眼。对面铁山高万寻。(佛智裕)。

【续收】古人出世最难遭。唯有江西路更高。人问亡僧迁化事。便言火后一茎茆。(石门聪)。

虽然火过一堆灰。争奈人情会见稀。毕竟水须朝海去。到头云定觅山归。(佛鉴懃)。

【增收】洞山有颂云。五台山上云蒸饭。佛殿阶前狗尿天。旛竿头上煎[饥-几+追]子。三个胡孙夜簸钱。 颂曰。

山猱得树尾连颠。笑道阶除夜簸钱。敲磕髑髅无用处。从来千圣不曾传。(□□□)。

【增收】洞山因老宿拈袈裟角问云。父母未生时还有这个么。师曰。只今岂是有耶。宿摇手。 颂曰。

转位投机觅更难。回途复妙岂相关。新丰洞口翻波浪。一扫须教彻底乾。(正堂辩)。

【增收】洞山有一僧。在延寿堂不安。要见师。师至僧所。僧便问。和尚何不救取人家男女。师曰。你是什么人家男女。曰某甲是大阐提人家男女。师良久。僧曰。四山相逼时如何。师曰。老僧亦从人家屋檐下过。曰回互不回互。师曰。不回互。曰教某甲向什么处去。师曰。粟畬里去。僧嘘一声曰。珍重。便坐脱。师以拄杖扣头三下曰。只解与么去。不解与么来。 颂曰。

只解恁么去。沙禽夜宿沧洲树。不解恁么来。石笋穿开古路苔。莫道鲲鲸无羽翼。今日亲从鸟道回。(天童觉)。

圣量凡情净尽时。转身无路事还非。屋檐下过粟畬里。马腹驴胎一道归。(石溪月)。

【增收】洞山因龙牙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待洞水逆流。即向汝道。 颂曰。

洞水无缘会逆流。见他苦切故相酬。西来祖意寔无意。妄想狂心歇便休。(横川珙)。

【增收】洞山因僧问。如何是空劫已前自己。师曰。白鸟入芦花。 颂曰。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几回惊妾梦。不得到辽西。(正堂辩)。

【增收】洞山冬夜果子汝问泰首座曰。有一物。上拄天下拄地。黑似漆。常在动用中。动用中收不得。且道过在什么处。座曰。过在动用中。师曰。侍者掇退果卓。 颂曰。

洞山果子谁无分。掇退台盘妙转机。今夜为君轻点破。牡丹花下睡猫儿。(明极祚)。

洞山玷辱家风。首座埋没自己。双双绣出鸳鸯。千古扶持不起。(运庵岩)。

拄天拄地黑如漆。不分昼夜是何物。拈来抛向屎坑中。火里舡莲香拂拂。(虚堂愚)。

【增收】洞山夜参不点灯。有僧出问话。退后师令侍者点灯。乃召适来问话。僧出来。其僧近前。师曰。将取三两粉来。与这个上座。其僧拂袖而退。自此省发。遂罄舍衣资设斋。得三年后辞师。师曰。善为时。雪峰侍立问曰。祇如这僧辞去。几时却来。师曰。他祇知一去。不解再来。其僧归堂。就衣钵下坐化。峰上报师。师曰。虽然如此犹。较老僧三生在。 颂曰。

洞中日午打三更。便有游人把路争。除却华山陈处士。谁人不带是非行。(慈受深)。

【增收】洞山因看病僧。僧曰。火风离散时如何。师曰。来时无一物。去亦任从伊。曰争奈羸瘵何。师曰。须知有不病者。僧曰。如何是不病者。师曰。悟则无分寸。不悟隔山坡。僧曰。前程还许卜度也无。师曰。虽然黑似漆。成立在今时。 颂曰。

火风离散后。一物镇长灵。佛国黄金地。天堂白玉庭。前程休卜度。所至要惺惺。一念心清净。人间亦只宁。(南堂兴)。

【增收】洞山不安。僧问。和尚病。还有不病者么。师曰有。曰不病者还看和尚否。师曰。老僧看他有分。曰和尚看他时如何。师曰。老僧看他时。则不见有病。 颂曰。

卸却臭皮袋。拈转赤肉团。当头鼻孔正。直下髑髅乾。老医不见从来癖。少子相逢向近难。野水瘦时秋潦退。白云断处旧山寒。须剿绝莫颟顸。转尽无功伊就位。孤标不与汝同盘。(天童觉)。

【增收】洞山因僧问。和尚教学人行鸟道。未审如何行鸟道。师曰。不逢一人。曰如何行。师曰。直须足下无私句。曰祇如行鸟道。莫便是本来面目否。师曰。阇黎因甚颠倒。曰甚么处是学人颠倒。师曰。若不颠倒。因甚么却认奴作郎。曰如何是本来面目。师曰。不行鸟道。 颂曰。

古路翛然倚太虚。行玄犹是涉崎岖。不登鸟道虽为妙。点捡将来已触途。(丹霞淳)。

【增收】洞山问僧。世间何物最苦。曰地狱最苦。师曰。不然。在此衣线下不明大事。是名最苦。 颂曰。

人生最苦不知休。逐浪随波真可忧。一句若能超佛祖。蒙头坏衲更何求。(枯木成)。

镬汤炉炭几何般。地狱三途未苦酸。须信新丰亲切语。袈裟之下莫颟顸。(丹霞淳)。

【增收】洞山曰。一大藏教。只是个之字。 颂曰。

点画分明无道理。老胡几度提不起。不如分付王右军。无限风流归手里。(白云端)。

【增收】洞山参兴平。便礼拜。兴曰。莫礼老朽。师曰。礼不老朽者。兴曰。渠不受礼。师曰。渠不曾礼。 颂曰。

渠非老朽不礼不受。威音世前毗卢顶后。把定壶中白日长。触着匣内青蛇吼。良医叮嘱病人。服药不如忌口。(天童觉)。

上座莫要礼老朽。兴平未易扬家丑。尊贵从来不出门。渠侬岂在威音后。(自得晖)。

【增收】洞山因僧问。如何是衲僧孔窍。师曰。十八女儿不系裙。 颂曰。

衲僧孔窍少人知。刚被宗师已识机。十八女儿裙未系。先教阿母画蛾眉。(海印信)。

【增收】洞山因僧问。时时勤拂拭。莫遣惹尘埃。为甚么不得他衣钵。师曰。直饶道本来无一物。也未合得他衣钵。且道。什么人合得。僧下九十六转语。皆不契。末后云。设使将来他亦不受师。深肯之。 颂曰。

祖师衣钵漫悠哉。不受渠犹眼未开。谁信普通年远事。岂从葱岭付将来。(本觉一)。

【增收】洞山不安。令沙弥传语云岩。乃嘱曰。他或问和尚安乐否。但道。云岩路相次绝也。汝下此语。须远立。恐他打汝。沙弥领旨去传语。声未绝。早被云岩打一棒。沙弥无语。 颂曰。

洞山有路透云岩。绝处教通到者难。拄杖头边开活路。方知不隔一毫端。(绝象鉴)。

年老心孤是洞山。引人行路绝跻攀。者僧若也知机变。一去云岩更不还。(竹屋简)。

【增收】潭州神山僧密禅师(嗣云岩)与洞山行次。忽见白兔走过。师曰。俊哉。洞曰。作么生。师曰。大似白衣拜相。洞曰。老老大大作这个说话。师曰。你作么生。洞曰。积代簪缨。暂时落魄。 颂曰。

即日贵人旧家贫汉。兄弟相承尊卑互换。向晚途中眼不开。夜明帘外机旋转。骑牛戴帽异中来。百炼真金色不变。(天童觉 二)。

抗力雪霜平步云霄。下惠黜国相如过桥。萧曹谋略能成汉。巢许身心欲避尧。宠辱若惊深自信。真情参迹混渔樵。

白衣拜相喜难加。暂时流落向天涯。移身换步人难见。夜来归宿五侯家。(佛性泰)。

衣锦还乡人尽见。长时富贵许谁知。无言童子呵呵笑。嬴得风光满面归。(伊庵权)。

【增收】神山把针次。洞山问曰作甚么。师曰。把针。曰把针事作么生。师曰。针针相似。曰二十年同行。作这个语话。岂有与么工夫。师曰。长老又作么生。曰。如大地火发底道理。 颂曰。

大地火发间不容发。南海昆仑天寒不袜。祖祖相传一头搕[打-丁+(天/韭)]。(天童觉)。

逆放顺收将寡敌众。隐显同途得失共用。针针相似不外来。同行语话要分开。自从大地火发后。古庙香炉不着灰。(月堂昌)。

【增收】神山与洞山过独木桥。洞先过了。拈起木桥曰。过来。师唤价阇黎。洞乃放下木桥。 颂曰。

平地无端凿陷坑。木桥拈起使人行。沉沉寒水如何渡。月夜金鸡报五更。(丹霞淳)。

【增收】潭州石霜山庆诸禅师(嗣道吾)抵沩山为米头。一日筛米次。沩曰。施主物莫抛撒。师曰。不抛撒沩於地上拾得一粒曰。汝道不抛撒。这个是甚么。师无对。沩曰。莫轻这一粒。百千粒尽从这一粒生。师曰。百千粒从这一粒生。未审这一粒从甚处生。沩呵呵大笑归方丈。 颂曰。

万廪千仓常住物。出生来历要分明。不知一粒从何得。雨过西山爽气清。(枯禅镜)。

石霜在方丈内。僧在窗外问。咫尺之间为甚么不睹师颜。师曰。徧界不曾藏。僧举问雪峰。徧界不曾藏意旨如何。峰曰。甚么处不是石霜师闻曰。这老汉着甚么死急。峰闻曰。老僧罪过 玄沙云。山头老汉蹉过石霜。 颂曰。

千疑万虑扣禅关。徧界非藏岂小言。象骨玄沙犹定动。悞他游子失归源。高贤不用随声色。地久天长自对门。(汾阳昭)。

石霜雪老尽悠悠。月下相逢互唱酬。争似钓螺江上客。一声渔笛过沧洲。(佛慧泉)。

双眸自小患生盲。两耳从来只听声。指点万端都不见。如何弹指得分明。(保宁勇)。

咫尺之间不睹师颜。幸然独露谁作遮拦。老倒石霜曾指月。区区雪老重饶舌。钓鱼船上谢三郎。金刚脑后添生铁。(南华炳)。

【续收】咫尺之间问石霜。师云。徧界不曾藏。闹市交关急着眼。塞北牛马海南番。(洞山聪)。

徧界不曾藏。千眼应难见。虽然咫尺间。欲觅无背面。象骨苦提撕。个中犹未辨。玄沙与发机。射人用好箭。(投子舒)。

石霜因僧问。如何是和尚深深处师曰。无须锁子两头摇。 颂曰。

三更月落两山明。古道程遥苔满生。金锁摇时无手犯。碧波心月兔常行。(投子青)。

无须锁子卒难开。枯木堂中莫乱猜。千古两头摇不动。待他麟角衲僧来。(保宁勇)。

【增收】石霜示众云。百尺竿头如何进步。 颂曰。

百尺竿头坐底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现全身。(长沙岑)。

瞎却顶门眼。错认定盘星。[拚-ㄙ+ㄊ]身能舍命。一盲引众盲。(无门开)。

【增收】石霜因裴相国来。师夺公手中笏曰。在天子手中为圭。在官人手中为笏。在山僧手里唤作什么。公无对乃留下笏。 颂曰。

不是圭兮不是笏。反身直入苍龙窟。拿得骊龙照海珠。知君大手方拈出。(雪窦显)。

不是圭兮不是笏。祖祖相传非外物。掣电光中着眼看。直下承当早埋没。遇作家须拈出。中下闻之生恍惚。太平恁么多罗。毕竟未离窠窟。那堪明眼人前。特地一场忉怛。(佛鉴懃)。

潭州渐源仲兴禅师。(嗣道吾)一日随道吾往檀越家。吊慰拊棺曰。生邪死邪。吾曰。生也不道。死也不道。师曰。为甚么不道。吾曰。不道不道。归至中路。师曰。和尚今日须与某甲道。若不道打和尚去也。吾曰。打即任打。道即不道。师便打。吾归院曰。汝宜离此去。恐知事得知不便。师乃礼辞。隐于村院。三年后忽闻童子念观音经。至应以比丘身得度者即现比丘身。忽然大省。遂焚香遥礼曰。信知先师遗言终不虚发。自是我不会。却怨先师。先师既没。唯石霜是嫡嗣。乃造石霜。霜见便问。前来打先师因缘。会也未。师进曰。却请和尚道一转语。霜曰。不见道。生也不道。死也不道。师遂礼拜。石霜设斋忏悔。他日持锹复到石霜。於法堂上从东过西从西过东。霜曰。作么。师曰。觅先师灵骨。霜曰。洪波浩渺白浪滔天。觅甚先师灵骨。师曰。正好着力。霜曰。这里针札不入。着甚么力。师持锹肩上便出。 颂曰。

兔马有角牛羊无角。绝毫绝厘如山如岳。黄金灵骨今犹在。白浪滔天何处着。无处着。只履西归曾失却。(雪窦显)。

终日挨门复倚楼。几回明镜照梳头。一从事却潘郎后。也解人前不识羞。(保宁勇)。

道吾解语无舌。渐源无手行拳。打得魂消魄丧。方得此道流传。石霜为父雪耻。苦屈之言难宣。锹子持来四顾茫茫白浪滔天。黄金灵骨今何在。留镇阎浮千万年。(妙湛慧)。

木人把板云中唱。石女穿靴水上行。生死死生休更问。从来日午打三更。(长灵卓)。

生也全机现。死也全机现。不道复不道。个中无背面。直下便承当。不隔一条线。逼塞太虚空。赤心常片片。(圆悟勤)。

无须锁子两头摇。无瑕璧玉三回献。反遭刖足太无端。谁料正言还似反。(佛性泰)。

当时苦口曾不道。悟来灵骨方寻讨。练江寒月两萧萧。浮云散尽天如扫。(梦庵信)。

生邪不道死邪不道。一片清风闹浩浩。一时漏泄道吾机。反着襕衫倒顶帽。(楚安方)。

【续收】本地灵明无一物。几人认得黄金骨。扶锹肩上便行时。大辩从来还若讷。(丹霞淳)。

生前曾弗遇知音。死后徒将灵骨寻。只在目前何处觅。黄金锁子任浮沉。(本觉一)。

明头落节暗里吃交。毒手当渠痒处搔。雪里鹭鸶飞不见。一只银缾挂树梢。(雪窦宗)。

无生曲子物外禅客。唱者能唱拍者能拍。唱拍相随秋天月白。大鹏展翅沧溟窄。浩浩清风生羽翮。(南堂兴)。

急水滩头下钓时。锦鳞红尾尚迟疑。蓦然跳出洪波里。擭雾拏云宇宙低。(应庵华)。

【增收】澧州夹山善会禅师(嗣船子)初住京口寺因僧问。如何是法身。师曰。法身无相。又问。如何是法眼。师曰。法眼无瑕。时道吾失笑。师遂请益。后散众参船子。省发后归聚徒。道吾令僧往问如何是法身。师曰。法身无相。又问。如何是法眼。师曰。法眼无瑕。僧回举似吾。吾曰。者汉此回方彻。 颂曰。

法身无相。法眼无瑕。因风吹火。借水献花。丝毫不立。万别千差。但看来年二三月。衔泥燕子入人家。(慈受深)。

臭口开来经万劫。丝毫才动铁轮随。云收雨散月明夜。反动江波说向谁。(木庵永)。

夹山因僧问。拨尘见佛时如何。师曰。直须挥剑。若不挥剑。渔父栖巢。僧后问石霜。拨尘见佛时如何。霜曰。渠无国土。甚处逢渠。僧回举似师。师曰。门庭施设不无老僧。入理深谈。犹较石霜百步。 颂曰。

当机一句玉珊珊。内外玲珑溢目寒无漏国中曾不住。月华影里见应难。(丹霞淳)。

不立纤毫已是尘。那堪奔走问他人。高挥宝剑无踪迹。月里姮娥现半身。(枯木成)。

拂牛剑气洗兵威。定乱归功更是谁。一旦氛埃清四海。垂衣皇化自无为。(天童觉)。

太阿在手。谁敢当锋。青山万朵。白云重重。(京兆天宁琏)。

【续收】学佛人人被热谩。拨尘见得几何般。狂风扫地云吹散。独立阑干宇宙宽。(别峰印)。

隐显全该不露颜。白云缭绕旧家山。石人半夜敲金锁。天晓泥牛过玉关。(拗堂仁)。

夹山因僧问。如何是佛。师曰。此位无宾主。曰寻常与甚人对谈。师曰。文殊与吾携水去。普贤犹未折花来。 颂曰。

亲言言处几人知。今古无俦类莫齐。玉马雪行归夜半。羚羊挂角日沉西。(投子青)。

当头不犯难开口。假借傍来落二三。卓尔混融无向背。西天佛是老瞿昙。(枯木成)。

大方独立峭巍巍。八面玲珑万象围。正坐当轩无位位。圆通无碍应群机。(踈山如)。

夹山因僧问。如何是夹山境。师曰。猿抱子归青嶂后。鸟衔花落碧岩前。后来法眼云。我二十年祇作境话会。 颂曰。

月皎青松鹤梦长。碧霄丹桂挂羚羊。岩高壁仞千峰雪。石笋生条半夜霜。(投子青)。

蚌含明月珠生腹。龙拥深云雨洒空。莫向平田翻巨浪。直须点点尽朝东。(丹霞淳)。

古镜重磨又一新。一回出匣一惊人。石头城下风雷吼。老老禅翁把要津。(宝峰祥)。

二十年前此地游。木兰花发院新修。如今再到经行地。树老无花僧白头。(鼓山珪)。

境话会来犹未是。却问而今作么生。清凉元自鼻头直。夹山依旧两眉横。(径山杲)。

【续收】古路雪深覆。好山云更遮。雁声天外急。游子夜还家。(瞒庵戌)。

月挂寒松碧嶂深。石人未会雪中吟。从前此曲知音少。鹤唳青霄出凤林。(枯木成)。

山边水边待月明。暂向人间借路行。如今还向山边去。只有湖水无行路。(天目礼)。

【增收】夹山示众云。目前无法。意在目前。不是目前法。非耳目之所到。 颂曰。

九转灵丹难却易。一锤便当易还难。相逢话尽壶中事。重把仙书子细看。(长灵卓)。

年来万事总成魔。老去闲添白发多。道泰不传天子。

令。时清休唱太平歌。(鼓山珪)。

痴人面前休说梦。生铁团上须有缝。明明说与却佯聋。只管外边闲打哄。(径山杲)。

握不成团拨不开。德云几度下崔嵬。有时行到海南岸。密密还从旧路回。(最庵印)。

【增收】夹山普请次。维那命佛日送茶。日云。某甲只为佛法来。不为送茶来。那云。和尚令请上座。日云。和尚即得。日乃将茶去作务处。见师。遂撼茶碗作声。师不顾。日云。酽茶三五碗。意在镢头边。师曰。缾有倾茶势。蓝中几个瓯。日云。缾有倾茶势。蓝中无一瓯。便倾茶。大众俱以目视之。日云。大众鹤望。乞师一言。师曰。路逢死蛇莫打杀。无底篮子盛将归。日云。手执夜明符。几个知天晓。师召大众。已有人也归去来。乃住普请。 颂曰。

路逢死蛇莫打杀。无底蓝子须扬下。往往事从闲话生。莫将闲话为闲话。(朴翁铦)。

担板汉。没拘束。饿死首阳山。誓不食周粟。(虚堂愚)。

夹山在沩山作典座。沩问。今日吃甚菜。师曰。二年同一春。沩曰。好好修事着。师曰。龙宿凤巢。 颂曰。

相逢借问众僧麋。莫比庵园香饭施。紫气夜随丹凤转。金龙晓缠月中枝。(投子青)。

变生为熟逐时新。好是二年同一春。龙宿凤巢轻奋。

意。调和味塞口多人。(正觉逸)。

雨过龙庭苔藓润。夜央金殿烛初红。宫姬雅奏升平曲。禁外虚劳视听聪。(大洪预)。

【续收】龙宿凤巢里。二年同一春。桂花香扑扑。平地是青云。(大洪恩)。

【增收】夹山尝遣一小师。徧游禅剎。殊无趣向。及闻师道誉远播。乃回省觐云。和尚有如许奇特事。何不早向某甲道。师曰。汝蒸饭时吾为着火。汝行益时吾为展钵。甚处是孤负汝处。小师因而悟入。 颂曰。

汝蒸饭时吾着火。汝行益时吾展钵。寻常恁么老婆心。自是你侬机不活。机若活。夹山本无奇特事。百川。

倒流闹聒聒。(痴绝冲)。

【增收】夹山因僧问。会处却不问。不会处请师一言。师曰。户挂凋林。影中辨取。 颂曰。

威音那畔不能行。撒手还家懒问程。寝殿无人空寂寂。满窗唯有月虚明。(丹霞淳)。

禅宗颂古联珠通集卷第二十四

猜你喜欢
  佛说一切如来乌瑟腻沙最胜总持经·佚名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二十六卷·湛然
  大乘义章 第十三卷·慧远
  第五品 如理实见分·佚名
  袪世人对于佛法之误会·太虚
  致林宰平先生书·太虚
  第七十六章 罗至那普罗之攻略次第·佚名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八·智旭
  卷九十·佚名
  中观论疏卷第十(本)·吉藏
  卷一百四十三·佚名
  第二品 善现启请分·佚名
  起世经卷第三·佚名
  贤护分嘱累品第十七·佚名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 第九卷·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韦能谦·唐圭璋

      能谦,韦寿隆之侄,曾临四安税。寿隆,馀杭人。元丰八年(1085)进士。靖康间给事中。   虞美人   风清日晚溪桥路。绿暗摇残雨。闲亭小立望溪山。画出明湖深秀、水云间。   漫郎疏懒非真吏。欲去无深计。功名英隽满

  • 卷九十九·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歴代赋彚卷九十九服饰冠赋           【唐】赵良器懿哉圣人之所为触类而长縁情以施大则察乾坤之用小则稽鸟兽之仪近取诸身既制冠以象德逺取诸物亦模范而开规装玉彩而晶耀钿珠华而陆离礼容

  •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听春新咏》·张次溪

    (清)留春阁小史 辑録●目录《听春新咏》序《听春新咏》弁言《听春新咏》缘起《听春新咏》题词《听春新咏》例言听春新咏 徽部目録附録:听春新咏徽部 小庆龄赠赵仿云东飞伯劳西飞燕歌 桂宝赠郝秋卿庚午春日,偕张留山、

  • 卷二百二十二 列传九·赵尔巽

      阿哈出子释加奴、猛哥不花、释加奴子李满住、李满住孙完者秃、猛哥不花子、撒满哈失里、猛哥帖木儿、猛哥帖木儿弟凡察、子董山、董山子脱罗、脱罗子脱原保、凡察子不花秃 王杲王兀堂   阿哈出,辽东边外女真头人

  • 第八十七回 失中都金丞相殉节 获少女杨家堡成婚·蔡东藩

      却说铁木真率兵南下,特令部将哲别为先锋,径抵乌沙堡,金遣平章政事独吉千家奴,一译作通吉迁嘉努。及参政完颜胡沙,胡沙一作和硕。率兵抵御,未及设备,已被哲别掩至,顿时溃走。哲别遂拔乌沙堡及乌月营。铁木真也即继进,破白

  • 大明太宗文皇帝宝训卷之五·杨士奇

    光禄大夫柱国少傅兼太子太傅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臣吕 本谨校 南京礼部祠祭清吏司郎中臣陈治本 南京兵部职方清吏司主事臣朱 锦 南京工部虞衡清吏司郎中臣吕胤昌谨阅报功○洪武三十五年七月辛丑上闻奉天征讨将士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一·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卷之二百四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三百九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之九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稽古録卷十九·司马光

    宋 司马光 撰仁宗天圣元年【正月丙寅朔改元 癸未命刘筠等以景徳校天禧用度裁减冗费 二月壬戌省天下齐醮十存一二 三月甲申减诸宫观清衞卒分诸军 辛夘行崇天历 初聴商旅入刍粮于边者给钱及茶盐矾药于内地谓贴

  • 绎史卷一百四十四·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春申君相楚史记楚顷襄王病太子不得归而楚太子与秦相应侯善于是黄歇乃说应侯曰相国诚善楚太子乎应侯曰然歇曰今楚王恐不起疾秦不如归其太子太子得立其事秦必重而德相国无穷是亲与国而得储万乘也若不归

  • 割鸡可不可以用牛刀?·孔子

    【原文】 子之①武城②,闻弦歌之声③。夫子莞尔④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⑤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注释】 ①之:到。②武城:鲁国的

  • 卷十·李光坡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述注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述注卷十安溪李光坡撰○司门掌授管键以啓闭国门管籥键牡也入者为牡容者为牝管以闭而键以啓键其展反几出入不物者正其货贿凡财物犯禁者举之注曰不物衣服视占不与众同

  • 卷五百八十七·佚名

    △第十二净戒波罗蜜多分之四又满慈子。有二菩萨。俱证无上正等菩提。一有菩萨。有方便善巧故。疾证无上正等菩提。二有菩萨。无方便善巧故。迟证无上正等菩提。具寿当知。宁为菩萨迟证无上正等菩提。不堕声闻或独觉地

  • 卷四十·道世

    △舍利灾第三十七(此有五部)▲述意部第一夫圣德遐邈,冠绝人天。理妙六经,神高百氏。超群有之遗踪,越贤良之胜迹。化缘既终,从俗韬光。故双树八枝,随义所表,舍利八分,亦逐缘感会。入金刚定,预碎全身。欲使福被天人,功流海陆。至於

  • 读宗镜录随感·太虚

    宗镜录是禅宗发达到极点后──禅宗发达到最后成立之法眼宗,已渐与贤首宗的顿圆教接近──应运而生的一位延寿禅师,以禅宗融摄许多经论及台、贤前后诸家教义而成。以一心为宗,即举禅宗宗旨,照万法名镜,乃总揽所余经教。为成

  • 第四十一卷·佚名

    观天品之二十(夜摩天之六)尔时天王牟修楼陀须夜摩天。共诸天众。诸天女众。无量百千那由他千诸天大众。诸天女众。一切皆向山树具足地处之中伽那山所。一切天众。坐莲花座。普遍虚空。上彼山上。见彼天众有无量种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