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赵蕃

  蕃字昌甫,号章泉,郑州人。生于绍兴十三年(1143),寓信州之玉山,以荫补仕。尝受学于刘清人。清之守衡州,乃求监衡州酒库以卒业焉。旋乞祠归。理宗朝,与刘宰同召,不赴。绍定二年(1229)卒,年八十七。景定中,追谥文节。

  小重山

  寄刘叔通先生序云:小重山一阕,传

  闻叔通吾兄间留建城,衔杯之际,可令歌以

  酹我否。

  何地无溪祗欠人。有翁年八十,住其滨。直钩元不事丝缗。优游尔,聊以遂吾身。

  陶令赋归辰。未尝轻出入,犯风尘。江洲太守独情亲。庐山醉,谁主复谁宾。

  菩萨蛮

  送游季仙归东阳

  鸡声茅店炊残月。板桥人迹霜如雪。此是古人诗。身经老忘之。

  君行当此境。令我昏成醒。乘月犯霜来。诗真误尔哉。

  失调名

  春浦雪,涧泉梅。

猜你喜欢
  卷八百八十一·彭定求
  潘熊飞·唐圭璋
  章丽贞·唐圭璋
  总论南北曲第二·王骥德
  沈禧·隋树森
  唐储光羲诗集卷四·储光羲
  卷二百七·陈思
  送梅觐庄往哈佛大学·胡适
  卷一百七十八·曹学佺
  卷八十三·陈焯
  卷七·陈元龙
  卷十八·施元之
  王寂词作鉴赏·佚名
  陈与义词作鉴赏·佚名
  孟浩然诗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刘清夫·唐圭璋

      清夫字静甫,建阳人。与刘子寰齐名。   念奴娇   武夷咏梅   乱山深处,见寒梅一朵,皎然如雪。的皪妍姿羞半吐,斜映小窗幽绝。玉染香腮,酥凝冷艳、容态天然别。故人虽远,对花谁肯轻折。   疑是姑射神仙,幔亭宴罢,迤

  • 卷六·杜文澜

    卷六梁州令晁补之词、东君遣春来缓句、万氏注云、东君下恐落一字、按词谱东君下有故字、应遵补、欧阳修词、芳心只愿长依旧句、万氏谓、较前段多一字、恐长字误多、据秦氏云、柳耆卿亦有此体、亦

  • 卷六十五·冯惟讷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六十五    明 冯惟讷 撰 宋第十一 郊庙歌辞 宋南郊登歌三首     顔延之 【宋书乐志曰文帝元嘉二十二年诏顔延之造天地郊夕牲迎送神飨神雅乐登歌三篇】夕牲歌 夤威宝命严恭帝祖表海

  • 卷一百四·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歴代赋彚卷一百四巧艺正都赋          【晋】傅 ?  抚琴瑟陈钟簴吹凤箫击鼍鼓奏新声理秘舞乃有材童妙伎都卢迅足缘修竿而上下形既变而景属忽跟挂而倒絶若将坠而复续虬萦龙蟠委随纾曲杪

  • 序·马缟

     昔崔豹《古今注》博识虽广,殆有阙文,洎乎广初,莫之闻见。今添其注,以释其义,目之为《中华古今注》,勒成三卷,稍资后后,请益前言云尔。

  • 庙学典礼卷二·佚名

      程学士奏重学校集贤直学士少中大夫臣程文海,至元二十三年二月日奏:臣闻国于天地,必需材以为用,而人材之盛,非自盛也,全在国家养育之勤,其衰也,反是,参之历代可考也。国家自中统建元以来,中外臣僚亦时闻表表伟杰者,皆自往时故

  • 卷之一百一十·佚名

    成化八年十一月癸巳朔钦天监进成化九年大统历 上御奉天殿受之给赐诸王及文武群臣颁行天下○以明日 万寿圣节遣驸马都尉周景王增谒告 长陵 献陵 景陵 裕陵○甲午 万寿圣节 上诣 奉先殿 皇太后宫行礼毕出御奉

  • 卷之三百六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杨增荦·陶菊隐

    杨增荦,号昀谷,江西新建人。前清进士,曾任刑部主事,以候补知府分发四川。启程时,京中名流赋诗饯别者百余人,传为韵事。张鸣岐督粤,邀入幕。黄花冈之役,杨瞿然曰:“乱将作,清其不腊乎?”废然弃职,卜居汉皋。革命后,其乡人

  • 苏伯衡传·张廷玉

    苏伯衡,字平中,金华人,宋朝门下侍郎苏辙的后裔。父亲苏友龙,受业于许谦,做过肖山县令。伯衡机敏无双,博览群书,古文写得好,元末为本乡贡生。太祖设礼贤馆,伯贤应召。太祖称帝之前三年,任命他为国子监学录,后任学正。由于他人的举

  • 沈思孝传·张廷玉

    沈思孝,字纯父,浙江嘉兴人。隆庆二年(1568)进士。又过了三年,去吏部等候选派。高拱掌吏部,想留用他作为僚属,沈思孝极力推辞,于是授职番禺知县。殷天茂总管两广,想听从百姓与番人互市,而且开放海口诸山以征取税收,沈思孝坚持认

  • 去情第三·佚名

    情者,是非之主,而利害之根。有是必有非,能利亦能害;是非利害存于衷,而彼此还相疑。故无情以接物,在遇而恒通;有情以接人,触应而成碍。由此观之,则情之所处,物之所疑也。是以媒扬誉人,而受誉者不以为德;身肤强饭,而蒙饱者不以为惠。

  • 詩經卷之八  朱熹集傳·朱熹

      頌四。頌者、宗廟之樂歌。大序所謂、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蓋頌與容、古字通用。故序以此言之。周頌三十一篇、多周公所定、而亦或有康王以後之詩。魯頌四篇、商頌五篇、因亦以類附焉。凡五巻。

  • 治道·吕坤

      庙堂之上,以养正气为先;海字之内,以养元气为本。能使贤人君子无郁心之言,则正气培矣;能使群黎百姓无腹诽之语,则元气固矣。此万世帝王保天下之要道也。  六合之内,有一事一物相凌夺假借,而不各居其正位,不成清世界;有匹夫

  • 大智度論卷第三十三·欧阳竟无

      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釋初品中到彼岸第四十七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欲到有爲無爲法彼岸當學般若波羅蜜。   彼岸者.於有爲無爲法盡到其邊。云何是彼岸以大智慧悉知悉盡.有爲法總相

  •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二·佚名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一一四五)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波斯匿王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应施何等人。佛言。大王。随心所乐处。波斯匿王复白佛言。应施何处。得大果报。

  • 佛祖心灯·佚名

      七佛偈  毗婆尸佛(过去庄严劫第九百九十八尊)  身从无相中受生  犹如幻出诸形像  幻人心识本来无  罪福皆空无所住  尸弃佛(庄严劫第九百九十九尊)  起诸善法本是幻  造诸恶业亦是幻  身如聚沫

  • 青山集·赵文

    八卷。元赵文(1239—1315)撰。文字仪可,一字惟恭,号青山。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宋亡入闽,依文天祥。元兵破河州,与天祥相失,遁归故里。后为东湖书院山长,授南雄路儒学教授。著有《青山稿》。据明焦竑《国史经籍志》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