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琴轸失调。则改弦而更张之。教轨失驭。则鉴机而疏通之。不疏则运塞。而通之道系於变。与时转移。救弊扶衰。斯度生化法之大纲也。佛教东流。溯汉迄梁。学者泥经语而不探心源。达摩倡为别传妙心见性成佛之宗。而天下景从。此一变也。然师资授受间。心心相印。不离文字语言。每有以巧见浮心。妄为摸拟者。马祖复截言句。转为机用。其接百丈也。传有野鸭公案。再参。一喝三日耳聋。逆顺莫测。诸方同风。不贵就体消停。祇重从缘荐取。此又一变也。今夫觌面示机。良马则窥鞭而遄驰。井蛙则堕底而无路。不开以参究之方。将何以策鲁钝之进。繇是设一话头。塞断意根。工夫淹熟。时至理彰。话头原无定则。沩山之诘香岩。则以父母未生前道一句来。勘之。死心之诘山谷。则以彼此死烧后何处相见。勘之。雪岩高峰相承。则专於无梦想时主人公。彻了之。细剔精搜。深造阃奥。三根普被。一心洞透。更无遗憾。此又一变也。易云。穷则变。变则通。沿至明清。宗师家上堂小参各语。机锋峻峭。愈的愈奇。而学人模棱揣窃。为生死心藐。务声名心热。依样葫芦。擎拳竖指。或拂袖便行。或礼拜径退。竟不辨彼知有之实虚。脱不落草盘桓。再三捞搜。则其见地清彻。基脚坚牢。又乌从而印之。於此颟顸率许。泾渭杂流。通者将复为塞。此殆乘运而变之一时欤。大慧杲云。禅备众体。若祇爱击石火闪电光。谓说义理禅。教坏男女。岂知波澜不阔。生死命根不断。则不敢如此四楞着地为人。我伊庵先生知其然也。编缉宗范一书。自参学以竟离垢。自利利他。叙秩井然。括引古德研究熏修各范模则。多取婆禅。尽力穿透。略不覆藏。毋论浅根薄质。览之均可依行发悟。惟须就明眼人印证而已。又以从朝至寝。明了意识主事。易杂昭灵窠臼。专提无梦想时主公语。导人入门。体会入微。匪孟浪郎君作略。衲捧读之。镜其苦心。随喜其普愿。谨揭化机变通之理。以抉韦编采集之幽衷。天下后世。其有同调者乎。无弃刍荛。证明斯偈。偈云。死后生前体若何。电光石火耳聋多。要知无梦无思主。磕破酣眠野鸭过。
道光乙未腊月望东川后学衲诺庵盘谈撰
猜你喜欢 中国宗教徒联谊会赞辞·太虚 卷第一百二·霁仑超永 大明高僧传卷第七·如惺 成唯識寶生論卷第二〈一名二十唯識順釋論〉·欧阳竟无 佛说旧城喻经·佚名 漳州罗汉琛禅师·惠洪 慧上菩萨问大善权经卷上·佚名 指月录卷之三·瞿汝稷 卷第六十三·佚名 甲一 教起因缘分·太虚 一、赵州狗子·慧开 卷三百九十七·佚名 武林西湖高僧事略目录·佚名 禅苑清规序·宗赜慈觉 卷第四十三·志磐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