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琴轸失调。则改弦而更张之。教轨失驭。则鉴机而疏通之。不疏则运塞。而通之道系於变。与时转移。救弊扶衰。斯度生化法之大纲也。佛教东流。溯汉迄梁。学者泥经语而不探心源。达摩倡为别传妙心见性成佛之宗。而天下景从。此一变也。然师资授受间。心心相印。不离文字语言。每有以巧见浮心。妄为摸拟者。马祖复截言句。转为机用。其接百丈也。传有野鸭公案。再参。一喝三日耳聋。逆顺莫测。诸方同风。不贵就体消停。祇重从缘荐取。此又一变也。今夫觌面示机。良马则窥鞭而遄驰。井蛙则堕底而无路。不开以参究之方。将何以策鲁钝之进。繇是设一话头。塞断意根。工夫淹熟。时至理彰。话头原无定则。沩山之诘香岩。则以父母未生前道一句来。勘之。死心之诘山谷。则以彼此死烧后何处相见。勘之。雪岩高峰相承。则专於无梦想时主人公。彻了之。细剔精搜。深造阃奥。三根普被。一心洞透。更无遗憾。此又一变也。易云。穷则变。变则通。沿至明清。宗师家上堂小参各语。机锋峻峭。愈的愈奇。而学人模棱揣窃。为生死心藐。务声名心热。依样葫芦。擎拳竖指。或拂袖便行。或礼拜径退。竟不辨彼知有之实虚。脱不落草盘桓。再三捞搜。则其见地清彻。基脚坚牢。又乌从而印之。於此颟顸率许。泾渭杂流。通者将复为塞。此殆乘运而变之一时欤。大慧杲云。禅备众体。若祇爱击石火闪电光。谓说义理禅。教坏男女。岂知波澜不阔。生死命根不断。则不敢如此四楞着地为人。我伊庵先生知其然也。编缉宗范一书。自参学以竟离垢。自利利他。叙秩井然。括引古德研究熏修各范模则。多取婆禅。尽力穿透。略不覆藏。毋论浅根薄质。览之均可依行发悟。惟须就明眼人印证而已。又以从朝至寝。明了意识主事。易杂昭灵窠臼。专提无梦想时主公语。导人入门。体会入微。匪孟浪郎君作略。衲捧读之。镜其苦心。随喜其普愿。谨揭化机变通之理。以抉韦编采集之幽衷。天下后世。其有同调者乎。无弃刍荛。证明斯偈。偈云。死后生前体若何。电光石火耳聋多。要知无梦无思主。磕破酣眠野鸭过。

道光乙未腊月望东川后学衲诺庵盘谈撰

猜你喜欢
  中国宗教徒联谊会赞辞·太虚
  卷第一百二·霁仑超永
  大明高僧传卷第七·如惺
  成唯識寶生論卷第二〈一名二十唯識順釋論〉·欧阳竟无
  佛说旧城喻经·佚名
  漳州罗汉琛禅师·惠洪
  慧上菩萨问大善权经卷上·佚名
  指月录卷之三·瞿汝稷
  卷第六十三·佚名
  甲一 教起因缘分·太虚
  一、赵州狗子·慧开
  卷三百九十七·佚名
  武林西湖高僧事略目录·佚名
  禅苑清规序·宗赜慈觉
  卷第四十三·志磐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之九·魏庆之

      托 物   取 况   诗之取况,日月比君后,龙比君位,雨露比德泽,雷霆比刑威,山河比邦国,阴阳比君臣,金玉比忠烈,松竹比节义,鸾凤比君子,燕雀比小人。   诚斋论比拟   白乐天女道士诗云:“姑山半峰雪,瑶水一枝莲。”此以

  • 目录·孙涛

    卷上太宗 高宗 玄宗 德宗 宣宗 武后 上官昭容 李峤 苏颋 王维 孟浩然 韦应物 李泌 顾况 卢纶 钱起 窦巩 韩愈 张籍 欧阳詹 元稹 白居易 牛僧孺 刘禹锡 贾岛 施肩吾 令狐楚 李贺 柳宗元 

  • ●滿洲實錄卷五·佚名

      天命三年閏四月至四年七月   ◆天命三年閏四月至四年七月   ○閏四月二十二日遣魯太監下商人二名開原人一名書七大恨付之令回國   【太祖兵進范河界(見圖)】   ○五月十七日帝率諸王大臣統軍征明國至十九日

  • ●卷六  官师第六·王克昌

         殷梦高曰:天生民而立之君,君不能独理,而分疆置吏,使司牧之。然则官师者,承流宣化,百里之所寄命者也。   尸位素餐已足耻矣,若复作威福,恣溪壑,毋乃国之蠹,而民之贼与。保德自郡县以来,吏斯州者,或任专城,或司佐理,不知凡

  • 國朝獻徵錄卷之五十六·焦竑

      都察院三(僉都御史)   ◆僉都御史   僉都御史凌公漢傳(朱睦■〈木挈〉)   僉都御史程公本立傳(戚元佐)   右僉都御史魯公穆傳   維風編   僉都御史祝公暹傳(李濂)   都察院左僉都御史左鼎傳   中憲大夫都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四十七·杨仲良

      仁宗皇帝   塞河   修滑州决河   天圣元年正月癸未,诏中书、枢密院同议塞滑州决河。河入中国,行太行西,曲折由山间,则不能为大患。及出大伾,走东北赴海,更平地二千余里。禹迹既湮,河并为一,而特以堤防为之限,夏秋霖

  • 卷之八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吕罗汉传·魏收

    吕罗汉,本是东平寿张人。其先祖,在石勒时代迁居幽州。祖吕显,字子明。少年好学,性格廉洁正直,乡里有人发生纠纷都纷纷到他那里评理。慕容垂任命他为河间太守。皇始初年,举郡降魏,魏太祖很高兴,赐给他魏昌男的爵位,拜授他为巨鹿

  • 卷一百三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三十四王礼考【十】册立皇太子  【册封附】【臣】等谨按马端临以册立皇太子仪附见帝系门今载入王礼考古称建储为国本史册所载或以贵恣招諐或因谗间获咎往往有之盖古今事势不同未可执

  • 卷二百八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八十四世职表七正红旗满洲世职上【一等轻车都尉 二等轻车都尉 三等轻车都尉】一等轻车都尉<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八十四><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

  • 卷十九·吕本中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集觧卷十九宋 吕本中 撰襄公【名午成公子简王十四年即位諡法因事有功曰襄】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谷梁传继正即位正也仲孙蔑防晋栾黡宋华元衞殖曹人莒人邾【凡书邾小邾公并作邾娄】人滕人薛人围宋彭

  • 卷二十一·佚名

    △如来品之二诸有不信佛,如此众生类。当就于厄道,如商遇罗刹。诸有不信佛者,阎浮利地有众多贾客。共相率合入海采宝。正值回波恶风吹坏大船。复有诸人乘弊坏船。顺风流迸堕罗刹界。众多罗刹女辈。颜貌端正众宝自婴珞身前

  • 五十五观章第七·佚名

    行道者当为五十五因缘自观身。是身为譬如沫不能捉。是身为譬如大海不厌不足五乐。是身为譬如大河日愿至死海。是身为譬如大便慧人不欲故。是身为譬如沙城疾坏散去。是身为譬如会坏城多怨家。是身为譬如化城不自有亦不

  • 佛说大七宝陀罗尼经·佚名

    失译人名今附梁录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祇树给孤穷精舍。佛告阿难。汝受持此大七宝陀罗尼咒。尔时世尊即便说之。写地也贷昙 坻阇律提 波罗若 波罗 式叉仇拏 比茶阿难若有受持读诵修行此陀罗尼咒。尽其形命一切怨仇

  • 卷之一·即非如一

    即非禅师全录卷之一门人明洞性安性节明觉明幢同编戊戌年十二月初七日本寺檀越王引何高材林守壂魏之琰林继燰潘启祚顾肇基薜楠何兴楚何元吉何高桢卢国栋林春茂王仪等请师就当山开堂师至座前拈请疏云灵山记嘱一会俨然仰

  • 范村梅谱·范成大

    《范村梅谱》又名《梅谱》,是南宋时代一部记述观赏植物梅的著作。范成大著。约成书于淳熙十三年(1186)。主要版本有 《百川学海》、《说郛》、《艺圃搜奇》、《山居杂志》、《群芳清玩》、《笔余丛录》、《墨海金壶》

  • 见闻纪训·陈良谟

    一卷。明陈良谟(1482-1572)撰。陈良谟,字中夫(一作忠夫),号栋塘,安吉人。官至贵州布政司参政。陈良谟性恬淡寡欲,诗文温醇典雅。着有《天目山房集》等。《见闻纪训》是一部杂记见闻的笔记小说。这部书记载的故事多挖掘因果

  • 宝藏论·僧肇

    全一卷。后秦僧肇(374~414)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内容阐说法性真如之体用等,分为广照空有品、离微体净品、本际虚玄品等三品。论中所说常为唐末洞山良价、云门文偃之语录及宋代延寿之宗镜录等所引用,足证其受禅家之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