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前言

《上下五千年》原有已故林汉达教授的一份未完成的遗稿。林先生生前曾打算写一套包括整个古代史时期的故事。由于他过早地离开了人世,他只写到东汉以前的部分,没能实现他的写作计划。少年儿童出版社的编辑同志把他的遗稿交给我,要我整理和补写一些篇目,并且把林先生未写的部分(从三国到清代鸦片战争前)续写完成。

林汉达教授是一位教育家和语言学家。他在写历史故事方面,是下过一番功夫的。他把写历史故事作为对“新语文的尝试和旧故事的整理”。他所写的不少历史故事读物,有其独特的风格,早已脍炙人口。要续写他的稿子,是相当困难的。但是经过再三考虑,我还是接受了这个任务。

我接受这个任务的主要原因是我自己也一直有这样的愿望,想给少年读者写一本介绍中国历史的读物。我认为做一个中国人,应该了解一点中国的历史。我们的祖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灿烂文化的民族。了解祖国的过去,才能更加热爱祖国的现在和将来。在我国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发生过许多有意义的事件,涌现出许多优秀的人物,把这些历史事件和人物介绍给少年读者,可以开阔他们的眼界,启发他们的智慧,培养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尽管时代不同了,但是历史上许多故事,从各个不同角度,对我们都有一定的教育和借鉴作用。

我曾经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在工作实践中,体会到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除了加强读写教学以外,扩大学生知识面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尤其是历史知识,跟语文知识的关系十分密切。现代汉语中有不少词语,特别是成语典故,多半出自于各种历史书籍。在一些古今的典范作品中,运用史实的地方更不少见。因此,让学生从小读一些历史,对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陶冶他们的美好情操无疑是有益的。

我国的史籍太多,而且古代史的原著都是用文言文写的。一般少年读者要读这些书当然很困难,何况现在学生要学的学科门类那么多,很少有可能去接触原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觉得运用史籍中的丰富材料,来整理一套浅近的比较有系统的历史读物,这个工作是很有意义的。

《上下五千年》是一套故事化的历史读物。在这套书中,作者选择重要和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根据史籍材料,加以组织和剪裁,用通俗的现代语言写出来,不加铺叙和描写,基本上没有虚构。这样,在情节的生动性方面,不能不受到史料的限制;而对读者了解历史,提供的材料是比较可靠的,有根据的。

用故事化形式来讲述历史,有它的局限性。通过故事,读者只能了解某一历史事件或某一人物活动的片断;有的故事,可能只反映事件的现象,至于它的经济、政治的背景(特别是经济背景)以及它和思想文化发展的关系,不大可能用故事形式来详细论述。因此,《上下五千年》可以作为一种学习历史的辅助读物,不能代替历史教科书。

写历史读物,不能不涉及一些观点问题。在这方面,仍要保持林先生的做法,即作者尽量不发议论,少作分析;有些问题,留给读者自己去分析、思考、批判。当然,在材料的取舍上,语气的褒贬上,作者实际上已经表示了自己的态度。我觉得还有两点需要说明:第一,在运用原史籍材料的时候,作者力求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加以选择、剪裁。但是不用现代的观点去修改史料。故事中人物的活动、语言,基本上是按照原来的历史原样写的。第二,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评价,不能离开具体的历史条件,也不能轻易地全盘肯定或者全盘否定。不能一说好人,就什么都好;一提坏人,就坏到底。本书里的每则历史故事,只反映事件或人物的一个侧面,一个片断,不能凭它来对某一事件或者人物作全面的评价。

《上下五千年》按历史顺序编写,涉及的时间自远古至清朝鸦片战争前。

曹余章

一九八一年一月完稿

一九八四年修订

一九九一年重阅

猜你喜欢
  周书序·佚名
  大明英宗睿皇帝宝训卷之一·李贤
  大明世宗肃皇帝宝训卷之二·张居正
  卷二十二·张九成
  帝王经世图谱卷三·唐仲友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七十六·佚名
  ◎内务部·费行简
  卷六·萧常
  序言·瞿宣颖
  杨师厚传·欧阳修
  危素传·张廷玉
  杨一清传·张廷玉
  ●附录一·吴子光
  卷一百二十四·宋敏求
  钟世铭·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列传第三十一 徐湛之 江湛 王僧绰·沈约

    徐湛之,字孝源,东海郯人。司徒羡之兄孙,吴郡太守佩之弟子也。祖钦之,秘书监。父逵之,尚高祖长女会稽公主,为振威将军、彭城、沛二郡太守。高祖诸子并幼,以逵之姻戚,将大任之,欲先令立功。及讨司马休之,使统军为前锋,配以精兵利器

  • 卷一百五十二·列传第三十九·宋濂

        张晋亨   张晋亨,字进卿,冀州南宫人也。其兄同知安武军节度使事、领枣强令颢,以冀州数道之众,附严实于青崖,后从实来归,进颢安武军节度使,西征,战没。岁戊寅,太师、国王木华黎承制署晋亨袭颢爵。晋亨涉猎书史

  • 第五十回 逼故宫劝除帝号 传密电强胁舆情·蔡东藩

      却说袁总统接到参政院咨文,好似一服清凉散,把这盼望帝制的热心,安慰了许多,当命秘书员草定命令,颁布出来。有云:  参政院代行立法院,咨称:本院前据各直省各特别行政区域,内外蒙古、青海、回部、前后藏、满洲八旗公民、

  • 第二节番社·佚名

    第一 碑文第二 碑文第一碑文台湾县正堂章,为恳饬埔界等事。干隆二十年四月二十四日,蒙本府宪锺信牌饬知,奉蒙藩宪德、巡抚部院锺、总督部堂咯批:本县勘详东方木烧椩寮一带,与内门之头、二、三重埔及龙潭口、金牧椅等处埔地

  • 一一六三 两淮盐政征瑞奏覆遵旨送交骆愉寓所书籍字画折·佚名

    一一六三 两淮盐政征瑞奏覆遵旨送交骆愉寓所书籍字画折乾隆五十一年十一月十二日奴才征瑞跪奏,为遵旨送交骆愉书籍字画,恭折奏覆事。窃奴才前奏骆愉扬州寓所房主供词一折,内吊验甘泉县封贮骆愉刻本诗赋、时文等件,旁奉朱

  • 卷之七·祁韵士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七表第七喀尔喀土谢图汗部【康熙二十七年来归旗二十爵二十一】土谢图汗<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七<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

  • 王庶传·脱脱

    王庶字子尚,庆阳人。崇宁五年(1106),中进士及第,改变官秩,知泾州保定县。因种师道推荐,通判怀德军。辽朝被金军攻破,以归还燕京地区到宋求援,诏令种师道前去接收。王庶对种师道说“:国家与辽朝百年和好,今天坐视它败亡不加救援

  • 第十一章义冢租·佚名

    (一)乾隆二十四年,台湾知县夏瑚等,设法捐资代运旅榇至厦,俾客亡亲属,按籍认领。咸丰年间,总兵林向荣镇守时,各属停柩不能归葬者,资助运回原籍,皆一时传为盛举。要不若广设义冢,俾小民得一坏之土,以安旅魂,其利尤溥也;但必划界勒碑,垂

  • 职官三三·徐松

    环卫【宋会要】孝宗隆兴二年四月二十六日,上谕宰执曰:「环卫官欲参酌祖宗,选用将帅,以崇武节,外建方镇,内列环尹,品式备具。近来环卫久不除授,非所以储材而均任也。可依旧制,应以材略闻,堪任将帅,及久勤军事,暂归休佚之人,并为环卫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四·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四 丙申春二月壬子朔,张士诚陷平江。 丙子,上率常遇春等击蛮子海牙于采石。时敌舟联络江上,势甚盛。乃命遇春设疑兵以分敌势,而以大兵薄之。及战,遇春率舟师冲其中敌,舟分为二。我师左右纵击,飞礟中敌

  • 卷四·班固

    ○三军国有三军何?所以戒非常,伐无道,尊宗庙,重社稷,安不忘危也。何以言有三军也?《论语》曰:“子行三军,则谁与?”《诗》云:“周王于迈,六师及之。”三军者何法?法天、地、人也。以为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师

  • 劝忍百箴·许名奎

    言之忍第一恂恂便便,侃侃誾誾,忠信笃敬,盍书诸绅。讷为君子,寡为吉人。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口三五之门,祸由此来。《书》有起羞之戒,《诗》有出言之悔,天有卷舌之星,人有缄口之铭。白珪之玷尚可磨,斯言之玷不可为。齿颊一动

  • 卷第二十三·道宣

      僧行篇第五   序曰。夫论僧者六和为体。谓戒见利及三业也。是以道洽幽明。德通贤圣。   开物成务则福被人天。导解律仪则化垂空有并由式敬六和扬明三宝。内荡四魔之弊。外倾八慢之幢。遂使三千围内咸禀僧规

  • 论 传 戒·太虚

    ──二十三年春作──余自稍知经律以来,辄因于受戒持戒未能自信,故祗与人授三皈、五戒,至多亦授璎珞十善戒,瑜伽菩萨戒而已。于沙弥十戒,且未敢与人授之,况于具足诸微细戒之苾刍戒耶?兹某长老来书嘱雪山开坛传戒,使效诸方所为

  • 佛说应法经·佚名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拘类法治处。彼时佛告诸比丘。谓今此世间。如是淫。如是欲。如是爱。如是乐。如是喜。但不爱不念法败坏。爱法念增。彼如是淫。如是欲。如是爱。如是乐。如是喜。而令不善法转

  •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九卷·湛然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九卷唐毗陵沙门湛然述次诸恶中初明观境中。云夫善恶无定等者。先明通相善恶也。此则未可尽为观境。何者。展转相望得善恶名。是则人谁无善谁不有恶。是故不以为今观境。言宁起等者。心凶为恶

  • 卷第二·永觉元贤

    永觉和尚广录卷第二 嗣法弟子 道霈 重编 住杭州真寂禅院语录 三门。这门庭八字打开了也。大众作么生。休向脚跟下。重添多少泥。 弥勒殿。横拖布袋呵呵笑。十字街头等个人。且道。等甚么人。咄。 佛殿。金佛不度炉

  • 人性的弱点·卡耐基

    卡耐基著,作者在书中主要论述了处置人的技术,获得他人喜欢的方法和同意的方法,改变人而不触犯或引起反感的方法,使家庭生活更加快乐的法则以及信函在人际交往的妙用。作者认为,人们在日常事务及交际上和人相处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