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八

欽定四庫全書

禮書卷十八

宋 陳祥道 撰

<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十八>

<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十八>

宵衣【染之以黑】

士昏禮女次純衣纁袡立于房中南面姆纚笄宵衣在其右特牲禮主婦纚笄宵衣立于房中少牢禮主婦被錫衣侈袂主婦贊者一人亦被錫衣侈袂鄭氏釋昏禮曰宵讀為素衣朱綃之綃綃綺屬也姆亦玄衣以綃為領釋特牲謂其繒曰宵染之以黑記有玄宵衣釋少牢曰被錫讀為髲鬄古者或剔賤者刑者之髮以被婦人之紒為飾因名髲鬄焉此周禮所謂次也不纚笄者大夫妻亦衣綃衣而侈其袂耳侈者盖半士妻之袂以益之衣三尺三寸袪尺八寸玉藻士褖衣或作税衣曾子譏子羔之襲税衣纁袡則女次純衣纁袡者褖衣也昏禮之姆特牲禮之主婦皆纚笄宵衣則宵衣不以純矣少牢禮之主婦與贊者一人被錫衣侈袂則錫衣非宵衣矣玉藻曰王被衮士昏禮曰女從者畢袗玄纚笄被顈黼孟子曰被袗衣則被者服之也不特首飾而已鄭以被為首飾以少牢之被錫為髲髢以詩被之僮僮為髲髢誤矣不特此也釋追師則以侈袂為侈褖衣之袂釋少牢則以侈袂為侈宵衣之袂釋昏禮謂姆宵衣以綃為領釋特牲謂主婦宵衣以綃為領禮文殘缺鄭氏自惑學者據經可也禮有錫衰錫冪史有阿錫盖錫布之細者也少牢大夫朝服以布則其妻以錫不亦宜乎若助祭之類則申上服内司服曰辨外内命婦之服鞠衣展衣褖衣素沙凡祭祀賓客凡命婦共其衣服鄭氏謂外命婦惟王祭祀賓客以禮佐后得服此上服自於其家則降焉然則諸侯之卿大夫妻以禮佐夫人蓋亦視此

袗玄衣【顈黼黑】

士昏禮女從者畢袗玄纚笄被顈黼在其後鄭氏曰袗同也顈禪也詩云素衣朱襮爾雅云黼領謂之襮考工記曰白與黑謂之黼天子諸侯后夫人狄衣卿大夫之妻刺黼以為領如今偃領矣士妻始嫁施禪黼於領上假盛飾也然論語曲禮皆曰袗絺綌孟子曰被袗衣則袗設飾也說文曰褧檾也枲屬顈與褧檾通用則袗玄者設飾以玄也顈黼者顈枲為領而刺黼也從者畢袗玄女與姆之衣玄可知從者顈黼則女與姆之領不以枲可知袗玄而黼領此表衣耳與黼領之中衣異也士冠禮主人之兄弟與昏禮婦人從者均於畢袗玄鄭氏以袗為同曲禮曰袗絺綌鄭氏又以袗為禪是自戾也

景衣【白】

褧衣【白】

士昏禮女次純衣乘婦以几姆加景乃驅鄭氏曰景之制盖如明衣加之以為行道禦塵令衣鮮明景亦明也然則乘車而加之以景猶衣景而加之以褧也景以禦塵褧以晦其文玉藻曰禪為絅則景盖亦禪歟衣錦尚褧夫人始嫁之服庶人始嫁亦有服之者攝盛也【唐志景作憬】

追師掌王后之首服為副編次追衡笄為九嬪及外内命婦之首服以待祭祀賓客詩曰副笄六珈左傳曰衡紞紘綖禮記曰夫人副褘立于東房士昏禮女次純衣鄭氏曰副之言覆所以覆首為之飾其遺象若今步摇矣服之以從王祭祀編列髮為之其遺象若今假紒矣服之以桑也次次第髮長短為之所謂髲髢服之以見王王后之燕居亦纚笄而緫王后惟祭服有衡垂于副之兩旁當耳其下以紞垂瑱外内命婦衣鞠衣襢衣者服編衣褖衣者服次孔頴達曰王后衡笄皆玉為之惟祭服有衡垂于副之兩旁當耳其下以紞垂瑱若編次則無衡於笄言珈以玉飾之惟后夫人有焉夫人六珈后之多寡無文漢之步摇以金為鳳下有邸前有笄綴五采玉以垂下行則動摇魏晉因之隋改為花樹之數唐加大花十二樹象玄冕十二旒司馬彪續漢志云步摇有黄山題貫白珠為桂枝相糾八雀九華赤能天鹿笄獸翠羽為飾

副者翟之配以配褘翟則禮所謂副褘是也以配揄狄則詩所謂副笄六珈其之翟也是也褖衣之配禮所謂女次純衣是也然則編為鞠衣展衣之配可知矣禮男子冠婦人笄男子免婦人髽婦人之飾不過以髮與笄而已則副之覆首若步摇編之編髮若假紒次之次第其髮為髲髢云者蓋有所傳然也莊子曰秃而施髢詩曰鬒髮如雲不屑髢也左傳曰衛莊公髠己氏之妻髪以為呂姜髢說文曰髲益髮也盖髢所以益髮而鬒髮者不屑焉詩曰被之僮僮則被之者不特髲鬄也少牢曰主婦被錫衣侈袂則被錫者非髲髢也鄭氏皆以為髲髢非是

纚笄

婦人首飾副也編也次也纚笄也觀士昏禮女次純衣姆纚笄宵衣特牲禮主婦纚笄宵衣則副編次之下纚笄其飾也楚語司馬子期欲以妾為内子訪之左史倚相曰吾有妾而愿欲笄之其可乎盖古之為妾者不笄士姆纚笄亦攝盛也鄭氏曰王后之燕居亦纚笄總而已此不可考

象揥

詩曰象之揥也又曰佩其象揥毛氏曰所以摘髮也劉熙曰揥摘也孔頴達曰以象骨搔首因以為飾名之曰揥蓋有事則因以為飾無事則佩之

禮書卷十八

猜你喜欢
  大学翼真卷六·胡渭
  论语集解义疏卷三·皇侃
  十一经问对卷三·何异孙
  卷十三·蔡德晋
  卷首下·鄂尔泰
  杂篇&middot;列御寇第三十二·庄子
  后记·荀况
  卷五·刘敞
  春秋集解卷四·苏辙
  夏书·禹贡·佚名
  赏刑第十七·商鞅
  卷四百一十九·佚名
  佛地經論卷第三·欧阳竟无
  为国家与佛教著想应努力实行菩萨行·太虚
  佛说大方广善巧方便经卷第四·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十九·查慎行

    <集部,别集类,清代,敬业堂诗集钦定四库全书敬业堂诗集卷四十九翰林院编修查慎行撰余波词上余少不喜填词丁巳秋朱竹垞表兄寄示江湖载酒集偶效矉焉已而偕从兄韬荒楚游舟中多暇徧閲唐宋诸家集始知词出於诗要归於雅遂稍稍

  • 卷三十二·志第八·历二·张廷玉

        ◎历二   ▲大统历法一上   造历者各有本原,史宜备录,使后世有以考。如《太初》之起数钟律,《大衍》之造端蓍策,皆详本志。《授时历》以测算术为宗,惟求合天,不牵合律吕、卦爻。然其法所以立,数之所从出,

  • 卷七 本纪七·赵尔巽

      ◎圣祖本纪二   二十一年壬戌春正月壬戌,上元节,赐廷臣宴,观灯,用柏梁体赋诗。上首唱云:“丽日和风被万方。”廷臣以次属赋。上为制升平嘉宴诗序,刊石于翰林院。丙寅,调蔡毓荣为云贵总督。戊辰,王大臣奏曰:“耿精忠累世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九 列传二百六十九·纪昀

    列传元 【二十三】○元二十三彻尔 博果密鄂勒哲鄂尔根萨里 【岳柱】彻尔博果密鄂勒哲鄂尔根萨里△彻尔彻尔杨珠济达氏曾祖塔沁为马步军都元帅从太祖定中原以功封徐邳二州因家于徐彻尔幼孤母富察氏教以读书至元十八年

  • 一二二二 谕添派惠龄严行查办四库全书遗失底本及书目卷帙·佚名

    一二二二 谕添派惠龄严行查办四库全书遗失底本及书目卷帙乾隆五十二年七月初一日乾隆五十二年七月初一日奉旨:阿桂现在出差,所有四库全书遗失底本及书目卷帙,着添派惠龄一体严行查办。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 绎史卷四·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炎帝纪帝王世纪炎帝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蟜氏女登为少典妃游华阳有神龙首感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有圣德【春秋元命苞少典妃安登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之于常羊生神子人面龙颜好耕是为神农 潜夫论赤

  • 高阳王高..传·李延寿

    高阳康穆王高..,神武帝的第十一个儿子。天保元年(550)受封,天保十年,迁任尚书令。因滑稽多智,善于奉迎受到文宣帝的喜欢。他拿着一根木杖站在文宣帝的左右,专门打其他各王,太后很不喜欢他。他的妃子的父亲是护军长史张宴之,

  • 汤绍恩传·张廷玉

    汤绍恩,字汝承,安岳人。嘉靖五年(1526)进士。十四年由户部郎中调任德安知府,不久改为绍兴知府。绍恩为人宽厚,禀性俭朴,内穿粗布,外罩父亲遗留的旧袍。他到绍兴后,建立学宫,各地设立社学。当年大旱,他徒步在烈日下祈雨。不轻易

  • 职官三四·徐松

    合门通事舍人题下原批:「下行录『故事云云』,在第四页第十行。」政和六年天头原批:「此条移下第三页,夹注在『政和六年八月二日』条下。」,诏以合门通事舍人名行鄙俗,可改为宣赞舍人【宋会要】合门通事舍人。太祖干德五年四

  • 卷五十三实业·冯煦

    农业学堂实业学堂之种类:曰实业教员讲习所,曰农业学堂、工业学堂、商业学堂、商船学堂。其水产学堂属农业,艺徒学堂属工业,各项学堂均分初等、中等、高等三级。实业教育为富强始基,即为今日不可偏废之学。综农工商三者论之

  • 第六章 13·辜鸿铭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辜讲孔子评价当时一位有名勇猛的公众人物(孟之反,名侧,一般称孟子侧。鲁国大夫,以勇猛著称)说:“他从不自吹自擂。有一次他所在的军队败逃时,他紧随军队垫后

  • 卷九·惠栋

    <经部,五经总义类,九经古义  钦定四库全书九经古义卷九      长洲惠栋撰仪礼古义士冠礼旅占注云古文旅作胪案周礼司仪旅摈先郑曰旅读为旅于泰山之旅后郑云旅读为鸿胪之胪陈之也班固述赞曰大夫胪岱侯伯僭畤郑

  • 第二章 《玉历》的内容·佚名

      十殿阎君的法庭介绍  一、第一殿 秦广王  一殿秦广王:专司人间寿天生死册籍,统管幽冥吉凶;鬼判殿,居大海沃礁石外正西黄泉黑路。  凡善人寿终之日,是有接引往生,。  ,*忠、孝、节、义,或有大功德之修行人、大善

  • 卷第二十五·佚名

    实叉难陀译八十华严经“佛子!云何为菩萨摩诃萨无尽功德藏回向?“佛子!此菩萨摩诃萨以忏除一切诸业重障所起善根;礼敬三世一切诸佛所起善根;劝请一切诸佛说法所起善根;闻佛说法精勤修习,悟不思议广大境界所起善根;于去、来、今

  • 全室外集·宗泐

    九卷。《续集》一卷。明僧宗泐撰。宗泐,字季潭,临海(今属浙江)人。洪武初,选拔修行高的和尚,宗泐居其首,命住天界寺。洪武十一年(1378),明太祖以佛书有遗佚,命其往西域求遗经,洪武十五年(1382)得经还朝,授左善世。太

  • 今日何日兮·胡兰成

    《今日何日兮》本书为胡兰成思想论丛,作者以其一贯的笔法风格、思想体系,写世界文明与劫毁大自然的基本法则。此书基本上是集胡兰成生前最后的作品及其遗稿而成,是其生前出版未及而待其死后由弟子朱天文汇整的一本著作。

  • 灵书肘后钞·佚名

    灵书肘后钞,编者不详。似出于唐宋间。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本篇乃摘抄部分道书而成。其内容庞杂,大致以召神劾鬼、驱邪治病等早期道教法术为主。内有服符、佩箓、存思星斗、禹步、去三尸等道法。

  • 一切流摄守因经·佚名

    全一卷。后汉安世高译,略称一切流摄经、一切流经、流摄经。现收于大正藏第一册。本经阐释智者见者欲灭尽一切漏,能以见、摄、避、用、忍、晓、行念等七者断尽烦恼,因取七断漏法中之第二之‘摄’(摄守、制御守护感官之谓),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