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奈耶序
释道安述
阿难出经。面承圣旨。五百应真。更互定察。分为十二部。于四十九年之诲无片言遗矣。又抄十二部为四阿含。阿毗昙鼻奈耶。则三藏备也。天竺学士罔弗遵焉。讽之咏之。未坠于地也。其大高座沙门则兼该三藏。中下高座则通一通二而已耳。经流秦地。有自来矣。随天竺沙门所持来经。遇而便出于十二部。毗曰罗部最多。以斯邦人庄老教行。与方等经兼忘相似。故因风易行也。道安常恨。三藏不具。以为阙然。岁在壬午鸠摩罗佛提赍阿毗昙抄。四阿含抄。来至长安。渴仰情久。即于其夏出阿毗昙抄四卷。其冬出四阿含抄四卷。又其伴罽宾鼻奈。厥名耶舍。讽鼻奈经甚利。即令出之。佛提梵书。佛念为译。昙景笔受。自正月十二日出。至三月二十五日乃了。凡为四卷。与往年昙摩寺出戒曲相似。如合符焉。于二百六十事疑碍之滞。都謏然焉。上闻异要。焕乎可观焉。二年之中于此秦邦三藏具焉。然世尊制戒必有所因。六群比丘生于贵族。攀龙附凤。虽贪出家。而豪心不尽。鄙悖之行。以成斯戒。二人得道。二人生天。二人堕龙。一入无择明恃贵不节。自贻伊戚。向使中门家子。遇佛出学。虽不能一坐成道。何由如此之困乎。然此经是佛未制戒时。其人所犯秽陋行多。既制之后。改之可贵。天竺持律不都通视。唯诸十二法人坚明之士。乃开缄縢而共相授耶。舍见嘱见诲谆谆。人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其言切至乃自是也。而今而后。秦土有此一部律矣。唯愿同我之人。尤慎所授焉。未满五岁。非持律人。幸勿与之也。
猜你喜欢 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卷第四·佚名 答金中和问(二则)·太虚 佛说智慧海藏经卷下·佚名 羼罗耶佛品第九·佚名 论如皋广福寺产权有感·太虚 复安庆佛教居士林函·太虚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四十一·澄观 卷第十七·李遵勖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 第二十卷·佚名 卷第二·白岩净符 菩 萨·太虚 增修教苑清规卷上·佚名 卷之二十二·纪荫 卷一百一十六(梁三藏曼陀罗仙译)·佚名 卷一百四十四·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