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鼻奈耶序

释道安述

阿难出经。面承圣旨。五百应真。更互定察。分为十二部。于四十九年之诲无片言遗矣。又抄十二部为四阿含。阿毗昙鼻奈耶。则三藏备也。天竺学士罔弗遵焉。讽之咏之。未坠于地也。其大高座沙门则兼该三藏。中下高座则通一通二而已耳。经流秦地。有自来矣。随天竺沙门所持来经。遇而便出于十二部。毗曰罗部最多。以斯邦人庄老教行。与方等经兼忘相似。故因风易行也。道安常恨。三藏不具。以为阙然。岁在壬午鸠摩罗佛提赍阿毗昙抄。四阿含抄。来至长安。渴仰情久。即于其夏出阿毗昙抄四卷。其冬出四阿含抄四卷。又其伴罽宾鼻奈。厥名耶舍。讽鼻奈经甚利。即令出之。佛提梵书。佛念为译。昙景笔受。自正月十二日出。至三月二十五日乃了。凡为四卷。与往年昙摩寺出戒曲相似。如合符焉。于二百六十事疑碍之滞。都謏然焉。上闻异要。焕乎可观焉。二年之中于此秦邦三藏具焉。然世尊制戒必有所因。六群比丘生于贵族。攀龙附凤。虽贪出家。而豪心不尽。鄙悖之行。以成斯戒。二人得道。二人生天。二人堕龙。一入无择明恃贵不节。自贻伊戚。向使中门家子。遇佛出学。虽不能一坐成道。何由如此之困乎。然此经是佛未制戒时。其人所犯秽陋行多。既制之后。改之可贵。天竺持律不都通视。唯诸十二法人坚明之士。乃开缄縢而共相授耶。舍见嘱见诲谆谆。人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其言切至乃自是也。而今而后。秦土有此一部律矣。唯愿同我之人。尤慎所授焉。未满五岁。非持律人。幸勿与之也。

猜你喜欢
  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卷第四·佚名
  答金中和问(二则)·太虚
  佛说智慧海藏经卷下·佚名
  羼罗耶佛品第九·佚名
  论如皋广福寺产权有感·太虚
  复安庆佛教居士林函·太虚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四十一·澄观
  卷第十七·李遵勖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 第二十卷·佚名
  卷第二·白岩净符
  菩 萨·太虚
  增修教苑清规卷上·佚名
  卷之二十二·纪荫
  卷一百一十六(梁三藏曼陀罗仙译)·佚名
  卷一百四十四·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三十回 汴梁城内探高公 松陵驿前遇盗贼·萧晶玉

    且说天子驾转昭阳,国母闻妃一同接驾。行参已毕,大家归坐。天子将苏国舅保奏之事说了一遍,又将镇国王的招纸取出,递与二位娘娘一同观看了一遍。国母闻妃心中不忍,落下泪来,一齐下拜,异口同音,愿以苏闻二姓的家口保

  • 南冠草·夏完淳

    明 夏完淳别云间 即事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复楚情何极,亡秦气未平。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雄风清角劲,落日大旗明。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 卷之五百六十九·佚名

    光绪三十三年。丁未。春正月。癸巳朔。上诣奉先殿堂子行礼。  ○遣官祭太庙后殿。  ○率王以下文武大臣、诣皇极殿、庆贺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礼成。御太和殿受朝贺。  ○诣大高殿拈香。

  • 尚史卷三十八·李锴

    列传十六齐诸臣传章章者事景公公饮酒七日夜不止章諌曰章愿君废酒也不然章赐死晏婴入见公曰章谏吾曰愿君之废酒也不然章赐死如是而聼之则臣为制也不聼又爱其死婴曰幸矣章君也令章遇桀纣者章死乆矣于是公遂废酒【

  • 五六三 军机大臣奏遵查吴之甲着《静悱集》及板片解销情形片·佚名

    五六三 军机大臣奏遵查吴之甲着《静悱集》及板片解销情形片乾隆四十三年十一月十七日臣等遵查明吴之甲所著《静悱集》,原系江西省解送销毁,止此一部,计四本。此外,各省亦并无解到《静悱集》之书。又查该省解送过《静悱集

  • 二四九 两广总督李侍尧等奏遵旨查办应禁书籍情形折·佚名

    二四九 两广总督李侍尧等奏遵旨查办应禁书籍情形折乾隆四十年三月初九日大学士仍管两广总督臣李侍尧、广东巡抚臣宪保谨奏,为遵旨奏覆事。窃照本年二月二十七日承准大学士舒赫德、大学士于敏中字寄,乾隆四十年正月初九

  • 卷三十二·班固

    钦定四库全书 前汉书卷三十二 汉  兰  台  令  史班 固撰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邪县开国子顔师古注 张耳陈余传第二 张耳大梁人也【臣瓒曰今陈留大梁城也】少时及魏公子毋忌为客【师古曰毋忌六国时信陵君

  • 卷之二十九  李侍郎使北錄(明)李實 撰·邓士龙

    (李侍郎使北錄,亦名北使錄或使北錄,明李實撰。實,字孟誠,四川合川人。正統七年進士,累官至右都御史。其事迹附見明史卷一七一楊善傳。景泰初,實為禮科給事中,被擢為禮部右侍郎往使瓦剌。是錄記其在漠北見英宗及與瓦剌首領辯論

  • 易经·系辞下传·第六章·佚名

    子曰::“乾坤其易之门邪? 乾阳物也,坤阴物也。 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 其称名也,杂而不越。 于稽其类,其衰世之意邪?”子曰:“夫易,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开而当名,辨物正言,断辞则备矣。其称名也小,其取

  • 卷二十一·陈经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详解卷二十一宋 陈经 撰泰誓【周书】【阙】子以为至德岂有纣在上而文王自擅称王乎纵文王自称王岂有十余年之间纣之君臣亦坐视其称王而不诛其叛背之罪乎如春秋时周室尚存而楚以王者称亦罕有葢亦万世

  • 祸虚篇第二一·王充

    【题解】传书上认为,恶人有过错,一定要遭到天地鬼神降灾祸的惩罚,王充则认为它是“虚而无验”的欺人之谈,所以把篇名称为“祸虚”。子夏眼睛瞎了,传书上说是“天罚有过”之人。王充运用逻辑推理逐一加以驳

  • 卷三十三·严粲

    钦定四库全书 诗缉卷三十三 宋 严粲 撰 臣工之什  周颂 臣工诸侯助祭遣於庙也【谯郡张氏曰先王深知礼义之本原起於稼穑之际故其於农事常首先天下之政诸侯助成王祭其归而戒之以农事者由此故也先王廵守较诸侯之善

  • 有为无为法品第十·佚名

    持世。何谓菩萨摩诃萨善知有为无为法得有为无为法方便。持世。菩萨摩诃萨正观择有为无为法。云何为正观择。是有为法无有作者无有受者,是有为法自生自堕数中。是故名有为法。是有为法以虚妄因缘和合行。云何为行自堕数

  • 僧尼应参加国民大会代表选举·太虚

    ──二十五年五月在常州作──国民大会代表选举法公布后,闻有妇女团体起而争有妇女代表者。余因索取选举法而细阅之,见其积极规定者,即第三条:“中华民国人民年满二十岁,经公民宣誓者,有选举国民大会代表之权”;而年满二十五

  • 猗觉寮杂记·朱翌

    《猗[yǐ]觉寮[liáo]杂记》,笔记。宋朱翌撰。二卷。翌字新仲,自号潜山居士,舒州(今安徽潜山)人。政和进士,南渡后官中书舍人。此书上卷是诗话,但仅仅是考证典据而不评论诗的工拙;下卷杂论文章,兼及史事。书前有洪迈庆

  • 黄帝内经素问白话文·佚名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 反映了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及其以前时期的医学思想和医学成就。该书为中医基本理论奠定了基础, 创立了中医理论体系。一般认为该书成书年代在春秋战国时期, 至两汉又略有增损改易。全书共24卷

  • 杀狗记·佚名

    全名《杨德贤妇杀狗劝夫》,古代南戏剧本。作者不详。清朱彝尊《静志居诗话》述及元末明初时徐撰南戏《杀狗记》,多从此说。明徐渭《南词叙录·宋元旧篇》有《杀狗劝夫》,徐或系据其改编。元萧德祥有《杨氏女杀狗劝夫

  • 龙王兄弟经·佚名

    梵名Nandopa=nanda -na^ga-ra^ja-dhamana-su^t=ra 。全一卷。又作难龙王经、降龙王经。吴·支谦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本经凡八百余字,叙述目连尊者降伏难头、和难二恶龙,使归从佛教,受持五戒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