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刘延明传

刘延明是敦煌人。父亲名宝,字子玉。以精通儒学而著称。刘延明十四岁时,就学于博士郭蠫家。郭蠫有学生五百多人,其中精通经典的有八十多人。郭蠫有个女儿刚刚成年,他想挑选好的女婿,便想到了刘延明。于是,他特地设一个席位,对弟子们说:“我有一位女儿,想找位好女婿,谁来坐这个席位,我就让女儿和他成婚。”刘延明立即振衣入座,神情庄重地说“:刘延明就是您要找的人啊!”郭蠫把女儿嫁给他。刘延明后来隐居在酒泉,不肯接受州郡的举荐,跟从他读书的学生有五百多人。

  凉国武昭王征召他为儒林祭酒、从事中郎。昭王喜爱文章书籍,书、史中有破损脱落的,他亲自加以修补。刘延明当时侍奉一旁,便请求代替武昭王做这些事情。武昭王说:“我所以亲自来做,是要人们珍重这些典籍。我和您有幸相遇,跟刘玄德遇孔明有什么差别。”后升为抚夷护军,虽然政务繁忙,但手不释卷。昭王对他说:“您为书籍注疏,以烛光继续白天的工作,白天还可以,晚上应当休息。”刘延明回答“:‘早晨听到道,晚上死去也就甘心了,不知很快就到老年’,这些话是孔圣人所说的。我刘延明是哪种人,敢不这样去做吗?”刘延明觉得三种史书文字太多,便写成《略记》一百三十篇,八十四卷,《敦煌实录》二十卷,《方言》三卷,《靖恭堂铭》一卷,注《周易》、《韩非子》、《人物志》、《黄石公三略》等在社会上流行。

  蒙逊讨平酒泉后,拜封刘延明为秘书郎,专门负责书籍的注记。并建了一座陆沈观在西苑,亲自前往礼敬,赐号为玄处先生。当时有学生几百人,每月给他送来牛羊和美酒。牧犍把刘延明尊封为国师,亲自对他礼拜,并命令所有官员,都北面受教。当时,同郡的索敞、阴兴给他当助教,他们都以擅长文学而著称,他们经常巾衣整齐而入。

  太武帝讨平凉州,带着士民东迁。他一向听说刘延明的名声,便封他为乐平王从事中郎。后来太武帝下诏,凡年纪七十年以上的,可以让他们留在本乡,有一位儿子在身边抚养。,当时刘延明年老,住在姑臧一年多后,因想念故乡便回去了。当他走到凉州西面四百里地的韭谷窟时,因病而死去。

  太和十四年(490),尚书李冲上奏孝文帝说,刘延明原是河西的大儒,可是如今子孙沉沦下层,没有禄位,像这样贤人的子孙,理应受到格外恩遇。于是朝廷让他的一个儿子出任郢州云阳县令。正光三年(522),太保崔光上奏说:“已故的乐平王从事中郎敦煌刘延明,著书于凉城,现遗文在此。即使有一些失误,也应当有几代人可以被赦免,何况从祖父到孙子,相距不远,却让他们久沦下层,身为贱役,没有得到照顾,使儒学之士都为之暗暗叹息。请传令尚书,查出他的遗属,免去各种杂役,以此来督促和化解不良的风俗。”皇帝下诏说:“太保所奏,深合劝人为善之道,刘延明的孙子等三家,特别给予免除杂役。”河西人都以此感到荣耀。

猜你喜欢
  第二十二回 走江东承旧统百岁云奔·黄士衡
  卷一百六十八·杨士奇
  卷之九百九十四·佚名
  ●宦游紀略卷下·高廷瑶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五 列传二百二十五·纪昀
  通志卷二十七·郑樵
  九三八 寄谕奉天府尹伯兴另行缮折参奏广宁县知县杨鹏翮·佚名
  太宗明元帝纪·李延寿
  孝烈方皇后传·张廷玉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佚名
  卷三十二·佚名
  卷十五·徐一夔
  第八节 赋 税(下)·吕思勉
  39.范雎的远交近攻计·林汉达
  十六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杨舜举·唐圭璋

      舜举字观我,金华人。出王应麟之门,善填词(据词苑萃编引江村诗词剩语)。   浣溪沙   钱唐有感   残照西风一片愁。   疏杨画出六桥秋。   游人不上十三楼。   有泪金仙还泣汉,   无心玉马已朝周。   平

  • 卷四十三·查慎行

    钦定四库全书敬业堂诗集卷四十三翰林院编修查慎行撰齿会集【尽甲午一年】甲午春杪座主大宗伯许公邀杨晩研宫赞陈梅溪侍御为娱老会仆以门下士忝充四人之数周而复始迭为主宾其秋同宗兄弟年六十以上者凡五人复有合醵之饮

  • 卷三百八十·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百八十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待清轩遗稿潘音字声甫天台人宋季躬耕不仕筑室南洲山中诏征天下遗逸亷访使檄赞之行固辞有待清轩遗稿采芝歌【四首】晔晔紫芝在彼高冈于以采之可以充肠

  • 卷三·沈德潜

    高棅棅字彦恢,长乐人。永乐初以布衣召入翰林为待诏,升典籍,卒。林尚默云:“诗始汉魏,至唐极盛,宋失之理趣,元滞于学识,而不由悟以入。自襄城杨士弘始编《唐音》,然知者尚鲜。先生选《唐诗品汇》,议者服其精博。”典籍

  • ●碧莲绣符·沈泰

    (勾余六桐叶宪祖编钱江君珊张佩玉评淇生叶澳、懋昭陈新阅) 正名仲夫人妒害佳人,秦公子契合嘉宾。 章解元佣书寄迹,陈碧莲出阁成亲。 △第一折 【破阵子】〔生上〕客路行行随马,熏风处处看花。景序清和逢令节,地界江都玩物华

  • 第六回 帖木真独胜诸部 札木合复兴联军·蔡东藩

      却说帖木真为部长后,招携怀远,举贤任能,命汪古儿、雪亦客秃、合答安答勒都儿三人司膳;元重内膳之选,非笃敬素著者不得为之,语见《元史·石抹明里传》。迭该管牧放羊只;古出沽儿修造车辆;朵歹管理家内人口;忽必来、

  • 卷之五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藳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二百四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钦定石峰堡纪略卷十三·佚名

    六月二十九日壬子福康安奏言【臣】与海兰察五岱旺沁班巴尔等带同巴图鲁侍卫督率官兵直至石峰堡前进攻贼人不敢出堡迎拒仍于壕内藏匿死守查官兵所占各山梁拿立营盘周围石峰堡约有数十里除山势陡险沟磡峭立贼匪不能越过

  • 解琬传·刘昫

    解琬,魏州元城人。少年应试中举,任新政县尉,又调任成都县丞。因为奏章很合皇上的心意,超升监察御史,因父丧丁忧而离职。武则天认为解琬善于处理边防事务,起用他复任原官,令他去西域安抚少数民族,他因守丧而坚持辞拒。武则天很

  • 裴聎传·欧阳修

    裴贎,原是河东闻喜人。年轻时学习刻苦,善写隶书。因门第而入官。元和初年,逐步升迁至左补阙。那时两河用兵,宪宗任用宦人为馆驿使,检验稽查进出之人。有个叫曹进玉的,倚仗皇帝的恩宠十分倨傲。有使者过往,甚至加以打骂,宰相李

  • 木邦土司传·张廷玉

    木邦,另名孟邦。元朝至元二十六年(1289),朝廷在此设立木邦路军民总管府,下领三个甸。明朝洪武十五年(1382),朝廷派兵平定云南后,将该地改为木邦府。建文末年,土知府罕的法派人向朝廷贡献马和金银器,皇帝则赏赐钞币给他们。永

  • 卷四·陈天祥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辨疑卷四     元 陈天祥 撰论语公冶长第五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注不废言必见用也以其谨于言行故能见用于治朝免祸于乱世也此盖言夫子之于南容为其有此二事以其兄

  • 纲领·胡广

    钦定四库全书诗传大全纲领大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朱子曰旧闗雎之序其关有统论诗之纲领者数条乃诗大序宜引以冠经首使举者得以考焉乂曰大序好处多然亦有不满人意处又曰或者谓补凑而成亦有此理】心之所

  • 沙门品法句经第三十四(三十有二章)·佚名

    沙门品者,训以法正弟子受行得道解净,端目耳鼻口,身意常守正。比丘行如是,可以免众苦。手足莫妄犯,节言顺所行。常内乐定意,守一行寂然。学当守口,宥言安徐,法义为定。言必柔软,乐法欲法,思惟安法。比丘依法,正而不费,学无求利。无

  • 成实论 第九卷·佚名

    成实论 第九卷诃梨跋摩造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十善道品第一百一十七十善业道。所谓离杀乃至正见。是十事戒律仪所摄。一时得禅无色律仪所摄。亦一时得离名善业道。即是无作。问曰。余礼敬布施等福是善业道。何故

  • 太上洞玄灵宝飞行三界通微内思妙经·佚名

    《太上洞玄灵宝飞行三界通微内思妙经》,「古灵宝经」之一,约成书于南北朝或隋唐。《太平御览》卷六七六引此书,蒋叔舆《斋坛安镇经目》亦着录。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平部。经文乃太极真人(徐来勒)说「太上灵宝飞行三界隐

  • 北平录·佚名

    一卷。著者姓名不详。此书记载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遣徐达、李文忠分道出塞,追击王保保以及袭破应昌府的战事。但记载颇为简略。此篇载明初太祖命将北征之事。纪事简略,惟详于徐达、李文忠所上二表,太祖封爵诸臣诏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