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十二

居士传三十二

张子韶传

张子韶。名九成。号无垢居士。钱塘人也。少好学。年十四入学宫。闭合终日。寒暑不越户限。比舍生穴隙视之。敛膝危坐。若与神明伍。相与叹服。既而闻客谈杨大年.吕微仲事。心慕之。谒宝印明禅师问入道之要。宝印曰。念念不舍。久久成熟。时节到来。自然证入。令看柏树子话。久之无省。谒善权清禅师问。此事人人有分。个个圆成是否。善权曰然。子韶曰。何故九成无入处。善权出袖中数珠示之曰此是谁的。子韶不能对。善权复袖之曰是汝的则拈取去。才涉思惟则不是汝的也。子韶悚然。一夕如厕。正提柏树子话。闻蛙鸣契入。作偈曰。春天月下一声蛙。撞破乾坤共一家。正恁麽时谁会得。岭头脚痛有元沙。会先忌日。就明静庵饭僧。主僧惟尚才见乃展手。子韶便喝。惟尚批其颊。子韶趋前。惟尚曰。张学录何得谤大般若。子韶曰。九成见处只如此。和尚又作麽生。惟尚举马祖升堂百丈卷席话诘之。叙语未终。子韶推倒卓子。惟尚大呼张学录杀人。子韶跃起问旁僧曰汝又作麽生。僧罔措。子韶殴之。顾惟尚曰。祖祢不了殃及儿孙。惟尚大笑。子韶呈偈曰。卷席因缘也大奇。诸方闻举尽攒眉。台盘趯倒人星散。直汉从来不受欺。惟尚亦作偈印之。绍兴二年擢进士第。一授镇东佥判。明於听断。浙东诸郡讼有不决者皆诉之。民冐鹾禁。监司有所支连。子韶争之不得。遂投檄归。顷之以赵鼎荐召为太常博士。迁着作郎。寻拜礼部侍郎。进对时屡以正心术为言。又推陈孟子保民之旨。高宗甚向之。会金人来议和。子韶持不可。为执政秦桧所嫉。改秘合修撰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造径山。谒大慧杲禅师。议及格物。大慧曰。公只知有格物。不知有物格。子韶请其说。大慧曰。不见小说所载。唐人有与安禄山谋反者。其人先为阆守。有画像存焉。明皇幸蜀见之。怒令侍臣以劒击像首。其人在陕西忽头落。子韶言下领旨。题壁曰。子韶格物。妙喜物格。欲识一贯。两个五百。一日又问曰。前辈既得後。何故复理会四料拣。大慧曰。公之所见但可入佛不可入魔。岂可不从料拣中去耶。子韶遂举克符问临济至人境两俱夺。不觉欣然。大慧曰余则不然。子韶曰师意如何。大慧曰。打破蔡州城。杀却吴元济。子韶廓然得大自在。甞曰。余闻径山老人所举因缘。如千门万户。不消一蹋而开。或与联舆接席。登高山之上。或缓步徐行。入深水之中。非出常情之流。莫知吾二人落处。余得了末後大事。实在老人处。此瓣香不敢孤负老人也。既复谪守邵州。逾年丁父忧归。卒哭後诣径山饭僧。请大慧升座说法。而秦桧憾子韶不已。命言者劾子韶谤讪朝政并连大慧。遂窜大慧於衡阳。子韶落职安置安南军。既至。闭门谢客。以经史自娱。縕袍粝食。亲知馈遗一切谢遣。安南故少雪。岁多疫疠。子韶乃为民祷於龙神。甫半日得雪盈寸。虔寇扰邻境。或请避之。子韶曰。吾谪此邦死分也。何避为。因为守贰画计。以火攻之。宼散走。居十四年。秦桧死。复秘阁修撰知温州。大慧亦放还梅阳。至赣州维舟俟。之而子韶适至。连舟东下。至新淦而别。子韶论不愁念起惟怕觉迟。作偈曰。念是贼子。觉是贼魁。搥杀贼魁。贼子何归。堂堂大路。惟吾独之。越南燕北。辽东陇西。撒手便到。何虑何疑。神劒在山。锷冷光寒。魈夔罔两。莫之敢干。此名真觉。秦时[车*度]轹。大慧赓之曰。说觉说念。翻背作面。无念无觉。何处摸索。起是谁起。觉是谁觉。豁开户牖。太虗辽廓。撒手前行不顾人。秦时[车*度]轹何时作。既至温。宽其赋敛。道以礼法。民大和悦。会户部遣吏督军粮。子韶移书陈其害。户部持之。遂乞祠归。明年大慧复领径山。访子韶於庆善院。子韶曰。九成每於梦中诵语孟何如大。慧举圆觉经云。由寂静故。十方世界。诸如来心。於中显现。如镜中像。子韶曰。非老师莫闻此论也。子韶闲居。取华严善知识。日供其二回食以饭僧。又甞供十六大天。杯中茶悉化乳。作偈曰。稽首十方佛法僧。稽首一切护法天。我今供养三宝天。如海一滴牛一毛。有何妙术能感格。试借意识为汝说。我心与佛天无异。一尘才起大地隔。倘或尘消觉圆净。是故佛天来降临。我欲供佛佛即现。我欲供天天亦现。佛子若或生狐疑。试问此乳何处来。狐疑即尘尘即疑。终与佛天不相似。我今为汝扫狐疑。如汤沃雪水消氷。汝今微有疑与惑。鹞子便到新罗国。归数月。苦风痹。家人环之泣。子韶曰。吾平生践履。今日愈觉有力。何乃为儿女子呫呫涕泣耶。疾稍闲。设绦帐自居。训子侄益勤。二十九年夏六月六日语从子榕曰。吾其逝乎。是夕疾作。遂卒。年六十有八。朝命复敷文阁待制。赠左朝请大夫。子韶平生谨於法度。衣食器物率常用敝恶。或问此是性耶。子韶曰。汝且道我每日用心在何处。既老读书不辍。甞倚柱就明。岁久双趺隐然(五灯会元.宋史)。

知归子曰。予读无垢居士书。盖欲担荷五常。阐孔孟心法者。其於佛道未暇及也。而世儒往往以禅议之。意其生平得力之故。固有不可掩者乎。此则子韶之所以为子韶也。

汪大绅曰。予於佛道亦未暇及。然使予有立於世。知必有以禅议予者矣。知归赞语。盖具深心。

猜你喜欢
  发起全国佛教代表会议的提议·太虚
  卷四·佚名
  从香港的感想说到香港的佛教·太虚
  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卷第六·佚名
  二鹦鹉闻四谛缘品第六十八·佚名
  观自在如意轮菩萨瑜伽法要一卷·佚名
  卷第十二·道原
  普觉菩萨·佚名
  大乘法苑义林章卷第三·窥基
  卷之一·密行寂忍
  究竟一乘寶性論卷第一·欧阳竟无
  佛说诸法本经(出中阿含别翻)·佚名
  希叟和尚广录卷第七·希叟绍昙
  新华严经论 第十三卷·李通玄
  优婆夷志·圆信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陈璧·唐圭璋

      璧号芸崖。词综补遗以为即陈云厓。按南宋陈璧不止一人,不知此为何人,俟考。   踏莎行   江阔天低,楼高思迥。春烟蘸淡如秋景。今年芳草去年愁,分明又报明年信。   燕子还来,归期未定。可堪醉梦红尘境。世间万事

  • 卷二十八·曹庭栋

    钦定四库全书宋百家诗存卷二十八嘉善曹庭栋编橘潭诗藳何应龙字子翔钱唐人嘉泰间进士曾知汉州橘潭诗藳一卷俱七言絶句其诗本法晩唐所存之作兼多纒绵旖旎之思如写情云青箱再展牋云看蠹却相思字不完东风云新裁白纻春衫薄

  • 列传第十七 孔靖 孔琳之 殷景仁·李延寿

    季恭始察孝廉,累迁司徒左西掾,未拜,遭母忧。隆安五年,被起爲山阴令,不就。宋武帝东征孙恩,屡至会稽,过季恭宅,季恭正昼卧,有神人衣服非常,谓曰:“起!天子在门。”既而失之,遽出,适见帝,延入结交,执手曰:“卿后当大贵,愿以身爲托。”于是

  • 卷八·常璩

    钦定四库全书华阳国志卷八晋 常璩 撰大同志古者国无大小必有记事之史表成着败以明惩劝稽之前式州部宜然自刘氏祚替而金德当阳天下文明不及曩世逮以多故族祖武平府君汉嘉杜府君并作蜀後志书其大同及其丧乱然逮在李氏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三十四·佚名

    正德三年春正月己亥朔 上诣 奉先殿 奉慈殿 太皇太后 皇太后宫行礼毕出御奉天殿文武群臣及天下朝觐官四夷朝使行庆贺礼 太皇太后 皇太后 皇后俱免命妇朝贺○辛丑 宣宗章皇帝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遣驸马都尉林岳祭 景陵○

  • 梁王魏婴觞诸侯于范台·佚名

    【提要】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这句出自《老子》的名言在这篇文章中得到了印证。 【原文】 梁王魏婴觞诸侯于范台。酒酣,请鲁君举觞。鲁君兴,避席择言曰:“昔

  • 论语集注大全卷十七·胡广

    钦定四库全书论语集注大全卷十七阳货第十七凡二十六章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归如字一作馈】阳货季氏家臣名虎尝囚季桓子而专国政【左传定公五年季平子卒既阳虎囚季桓子】欲令

  • 卷三十七·高闶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集注卷三十七宋 高闶 撰定公二七年春王正月夏四月两时无事义见桓九年秋齐侯郑伯盟于咸二国相约叛晋齐人执卫行人北宫结以侵卫以者行其意也齐侯召会于卫卫侯欲叛晋而诸大夫不可乃使北宫结如齐而私于

  • 卷二十二·严粲

    钦定四库全书 诗缉卷二十二 宋 严粲 撰 谷风之什    小雅 谷风刺幽王也天下俗薄朋友道絶焉 伐木之化行则民德归厚故以俗薄道絶刺其上也 习习谷风【解见邶谷风】维风及雨【钱氏曰人行于道遇连续之风又加以雨喻

  • 微子篇第十八·钱穆

    (一)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微、箕,国名。子,爵名。微子,封之庶兄。箕子、比干,封之诸父。微子见封无道而去。箕子谏不听,因以为奴,乃徉狂受辱。比干强谏被杀。三人皆意在安乱宁民,行虽不同,而其至诚

  • 《維摩詰所說經》敘·欧阳竟无

    佛國品第一 方便品第二 弟子品第三 菩薩品第四 問疾品第五 不思議品第六 觀眾生品第七佛道品第八 入不二法門品第九香積佛品第十 菩薩行品第十一 見阿 佛品第十二 法供養品第十三 囑累品第

  • 卷五百一十六·佚名

    △第三分空相品第二十一之二复次善现,若菩萨摩诃萨离深般若波罗蜜多。设经克伽沙等大劫布施三宝。所谓佛宝法宝僧宝。於意云何。是菩萨摩诃萨由此因缘获福多不。善现答言:甚多世尊,甚多善逝。其福无量无数无边不可思议不

  • 如幻品第二十九·佚名

    尔时诸天子意念。我等当云何从须菩提听受其教。尊者须菩提知诸天子意所念。语诸天子言:今诸会者观听我所说当如幻化人。所听受亦无所受。亦无所见亦不作证。诸天子言:云何须菩提众生为如幻化耶。来会者亦如幻化耶。须菩

  • 四十五、他是阿谁·慧开

      东山师祖曰:“释迦弥勒犹是他奴,且道:他是阿谁?”   无门曰:若也见得他分晓,譬如十字街头撞见亲爷相似,更不须问别人道是与不是。   颂曰:他弓莫挽,他马莫骑,他非莫辨,他事莫知!

  • 佛说圣庄严陀罗尼经卷上·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迦毗罗城无忧树园。与阿难陀等大比丘众。及慈氏菩萨摩诃萨俱会一处。是时复有天众龙众夜叉众。罗刹众阿修罗众。迦楼罗众乾闼婆众。紧曩

  • 释迦如来涅槃礼赞文·仁岳

    释迦如来涅槃礼赞文序宋霅溪沙门仁岳撰儒家流有终身之忧者。考妣远日之谓也。释氏子岂不然乎。彼所以思生我劬劳之亲。此所以怀度我慈悲之父。其德罔极其孝攸同。观夫叔世出家之徒。具沙门之形。禀释迦之姓。至佛涅槃

  • 卷八·彭绍升

    居士传八荆山居士传荆山居士陆法和者。不知何许人也。齐梁间隐於江陵百里洲。衣食居处一与戒行沙门同。耆老自幼见之。容色常定。人莫能测也。既居荆州高要县紫石山。无故舍去。俄而有蛮乱矦景之降梁也。居士谓南郡朱

  • 贤劫经·佚名

    梵名Bhadrakalpika -su^tra 。凡八卷。又称■陀劫三昧经、贤劫定意经。梵文原典已佚,现存藏译本与汉译本等。汉译本乃西晋竺法护于永康元年(300,一说永平元年)译出,计二十四章。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本经内容叙述佛陀在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