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十三

居士传三十三

王虗中传

王虗中。名日休。庐州人也。宋高宗朝举国学进士。弃官不就。着书名龙舒净土文。自王公土大夫下至屠丐僮奴皂隷优妓之属。咸以净土法门劝引归依。其文浅说曲喻。至详至恳。若父兄之教子弟然。同时历阳张安国为之序曰。阿弥陀如来以大愿力。摄受群品。系念甚简。证果甚速。或者疑之。予甞为之言。阿弥陀佛即汝性是。极乐国土即汝心是。众生背觉合尘沦於七趣。立我与佛。天地悬隔。佛为是故。慈悲方便。现诸无量如幻三昧。庄严其国。备诸华好。复以辩智而为演说。令诸众生欢喜爱乐。於日用中能发一念。念彼如来欲生其国。即此一念清净坚固。还性所有与佛无异。当是念时不起於坐。阿弥陀佛极乐国土悉皆现前。如是修习乃至纯熟。幻身坏时此性不坏。金莲华台由性种生。往生其中如归吾庐。诸佛菩萨即我眷属。性无异故。自相亲爱。友人龙舒王虗中端静简洁博通群经。训传六经诸子数十万言。一旦捐之。自是精进惟佛是念。年且六十。布衣蔬茹。重趼千里以是教人。风雨寒暑弗遑暇恤。闲居日课千拜。夜分乃寝。面目奕奕有光。望之者信其为有道之士也。绍兴辛巳秋过家。君於宣城留两月。始见其净土文。凡修习法门与感验章着。具有颠末。故喜为之序云。安国名孝祥。官中书舍人。甞问法於大慧云。虗中每晨起礼佛祝愿言。弟子日休。谨为尽虗空界一切众生然香敬礼。尽虗空界一切诸佛。一切正法。一切诸大菩萨缘觉声闻圣众。乞成就一切善愿。济度无量无边众生。临命终时一刹那间。见阿弥陀佛证无生忍。了六神通。不出此间。一岁即来此间教化众生。渐渐变此南阎浮提尽娑婆世界。以至十方无量世界。皆为清净极乐世界。又祝云。弟子日休。为此南阎浮提无巨无细一切众生。敬礼诸天天帝日月后土一切灵只。为此等众生感谢覆载照临生养卫护之恩。谨为此等众生念南无释迦牟尼佛一百八徧。以种无上善根。念南无阿弥陀佛一百八徧。以结无上善缘。愿此等众生常沐洪恩欢喜相向。不相争相杀。不相食相陵。进修佛法脱离苦海。即变此南阎浮提为极乐世界。又祝云。弟子日休。谨为尽虗空界一切众生敬礼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声闻诸上善人。仰惟大慈大悲。悯念众生沉沦苦海无有出期。特展威神递相劝勉。分身於此震旦国中教化众生。使不相争相杀。不相食相陵。易世浇漓共跻仁寿。及於此南阎浮提尽此娑婆世界及十方浊恶世界。身为国王大臣百僚庶尹教化众生同修佛道脱离苦海。即变吾国以至十方浊恶世界皆为清净极乐世界。又祝云。弟子日休。身在世网宿业深重。愿为平昔所杀众生。所食众生。及南阎浮提所杀所食一切众生。日诵西方极乐世界三十六万亿一十一万九千五百同名同号阿弥陀佛一百二十徧。仰惟如来大慈大悲。以日休所诵如来名号一声。一如来度一众生。尽其所诵之数。度一切众生同生极乐世界。其详载净土文中。虗中甞以无量寿经称赞西方义蕴深广。而自汉迄宋译文晦塞罕中伦节。致我佛说经之旨不白。乃祷於观世音。会四本而译之。三年乃成。厘为五十六分。文辞尔雅。条理灿然。遂得大行於世。乾道中庐陵李彦弼有疾垂死。梦一人自称龙舒居士谓曰。汝起饮白粥。疾当瘳。且汝尚忆阙仲雅教汝修行捷径否。彦弼曰。每日念佛不辍。既觉索粥饮之立愈。彦弼初未识虗中。既而见其畵像与梦合。使诸子往受学焉。虗中将卒前三日。徧别道友。勖以精修净业云。将有行。不复相见。及期。与生徒讲书毕。礼诵如常时。至三更。忽厉声称阿弥陀佛数声。唱言佛来迎我。屹然立化。彦弼闻而感之。为刻虗中像并述其事传远近。自是庐陵人多供事之。咸佑中吕元益重刻净土文。至祝愿篇。版中得舍利三颗。其叔父师说载其事於篇首云(乐邦文类.龙舒净土文)。

知归子曰。予读虗中所着书。观其愿力之宏。修持之密。未甞不恻然内愧愤发也。益国公周必大赞其像曰。皇皇然而无求。惕惕然而无忧。闵淳风之将坠。揽众善以同流。导之以仁义之源。诱之以寂灭之乐。世知其有作。而莫识其无为。故中道奄然而示人以真觉。其真知虗中者乎。

汪大绅云。学道者如牛毛。得道者如麟角。究其病根。只是立我与佛耳。立我与佛。我是根。佛是尘。根尘炽然。何劫了当耶。禅门一棒打杀根尘。提脱之捷径也。净土转我作佛。根即是性。尘即是心。变易根尘之秘门也。

猜你喜欢
  雲峨喜禪師語錄目次·佚名
  卷六十四·性音
  自治哲学·太虚
  卷第二十五·佚名
  卷二百九十一·佚名
  杂譬喻经(支娄迦谶译)·佚名
  鼻奈耶卷第六·佚名
  致中山先生治丧处函·太虚
  法海观澜卷第三·智旭
  大雲初分神通健度第十四·佚名
  阿閦佛国经弟子学成品第三·佚名
  卷之三·佚名
  不空罥索陀罗尼自在王咒经卷中·佚名
  卷第八十一·佚名
  摄大乘论释 第九卷·世亲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李羣玉诗集巻中·李群玉

    今体七言长沙春望寄涔阳故人清明别后雨晴时极浦空颦一望眉湖畔春山烟防防云中逺树黒离离依防水戍闻疎鼔掩映江村见酒旗风暖艸长愁自醉行吟无处寄相思金塘路中山川楚越复吴秦蓬梗何年是住人黄叶黄花古城路秋风秋雨别家

  • 卷十三·陈焯

    钦定四库全书卷宋元诗会卷十三兵部主事陈焯编蔡 襄【字君谟仙游人举进士为西京留守推官馆阁校勘范仲淹以言事去国余靖论救之尹洙请与同贬欧阳修移书责司谏高若讷由是三人皆坐谴襄作四贤一不肖诗远近传诵进知谏院规切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七十八·佚名

    万历三十年十一月戊午朔礼部以吏部郎中倪斯蕙等与御史何淳之胡鹗等互争班次覆议国初之制专准品级永乐以后兼隆侍从隆庆初年本部题准事例科道自为一等列于部属之先自 皇上登极以来常朝班次四班先六科而吏部郎中等官接

  • 卷之五百七十·佚名

    光绪三十三年。丁未。二月。壬戌朔。上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辛卯皆如之。起居注○御史赵启霖奏、练兵期有实用。不可徒袭形式。下部知之。寻奏、旧日将弁。不尽适用。新兵躯体。

  • ●绎史摭遗卷六·温睿临

    吴郡李瑶子玉纂目录闽粤督辅发事诸臣列传何腾蛟章旷(傅作霖、周震、陈象明、余鲲起、萧■〈广,心代八〉周二南、王景熙、李兴玮等附)何忠烈公身历四朝,胸藏万甲,戎车载骤,宵枕旡安;于全楚疆场之计,可谓坚志如城。鞠躬尽瘁,实自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下卷五·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李处耘(子继隆)曽巩李处耘字正元上党人在周以右职隶太祖帐下建隆元年擢宣徽北院使三年改南院兼枢宻副使干德初周保权乞师讨张文表命处耘与慕容延钊赴之太祖面授处耘方畧俾图荆南处耘次江陵百余里外潜遣数千

  • 一〇 园门口·周作人

    后园门口的两间是庆叔的世界,也是小孩们所爱去的地方。那里有什么好玩呢?第一,门外面是那么大的一个园,跑出去玩固然好,就是坐在门槛上望着那一片绿的草木叶,黄白的菜花,也比在房间或明堂里有趣得多。第二,那里是永远的活动的

  • 杜弼传·李百药

    杜弼,字辅玄,中山曲陽人氏,小字辅国。自序说,本是京兆杜陵人氏,弼曾同邢邵扈从到东山,两人一起讨论名理问题。邢认为人死再生,大概是画蛇添足。弼回答说:“一般说来,人死为归无,没有了再生的力量。当然啦,物未生之前,本来也是无,无

  • 燕公楠传·宋濂

    燕公楠字国材,南康之建昌人,宋礼部侍郎燕肃之七世孙。公楠十岁能写文章,但两次乡试都未中。后曾任赣州通判。至元十三年(1276),世祖平定江南,授公楠为赣州同知。十四年,因平广南有功,升为吉州路总管府同知。二十二年夏,召至上

  • 马乾传·张廷玉

    马乾,昆明人。崇祯六年(1633)中乡举,为四川广安知州。夔州告急,巡抚邵捷春命乾代行知府之职。张献忠围攻夔州二十余日,督师杨嗣昌兵至才解围。升乾为川东兵备佥事。成都为农民军攻克,巡抚龙文光战死。蜀人共推马乾代行巡抚

  • 卷一百二十六·赵汝愚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宋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一百二十六宋 赵汝愚 编方域门宫禁上仁宗论皇门禁    马 遵臣闻古者常刑宥过无大至臣子之於君父则义有所不容故舟船饮食之类有不如法皆不称误所

  • 天下第三十三·刘文典

    〔释文〕以义名篇。 天下之治方术者多矣,皆以其有为不可加矣。 〔注〕为以其有为,则真为也,为其真为,则无为矣,又何加焉! 〔疏〕方,道也。自轩、顼已下,迄于尧、舜,治道艺术,方法甚多,皆随有

  • 卷六十四·王与之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订义卷六十四   宋 王与之 撰司圜中士六人下士十有二人府三人史六人胥十有六人徒百有六十人郑司农曰圜谓圜土也圜土谓狱城也今狱城圜职中言凡圜土之刑人也以此知圜谓圜土也【○郑锷曰矩属西方规

  • 卷六十五·佚名

    释无作品第四十三之下【经】须菩提白佛言:&ldquo;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般若波罗蜜,亲近、正忆念者,终不病眼、耳、鼻、舌、身,亦终不病,身无形残,亦不衰耄,终不横死。无数百千万诸天,四天王天乃至净居诸天,皆悉随

  • 下四·元照

    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下四释瞻病篇题中四字。即下两门。瞻送是能施病终。即所为。制意中。初科初叙病患。多婴累者。通目众苦也。四大等者。别示病恼也。地水火风内外该遍故。通名大。六府者。大肠小肠胃膀胱三焦胆也(

  • 摄大乘论释序·世亲

        大唐桑门道基撰摄大乘论者。盖是希声大教。至理幽微。超众妙之门。闭邪论之轨。大士所作。其在兹乎。若夫实相宗极。言亡而虑断。真如体妙。道玄而理邈。壮哉法界。廓尔无为。信矣大方。超然域外。是以王城三

  • 杂病治例·刘纯

    一卷。明刘纯撰。刘纯字宗厚一字景厚,为当时名医,咸宁 (今陕西西安)人。其父受学于朱震亨。著有 《玉机微义》、《医经小学》、《伤寒治例》等书。本书成于永乐六年(1409)。末附有《兰室誓戒》四则。刘纯承其家学,又

  • 方广大庄严经·佚名

    亦称《大庄严经》、《神通游戏经》。佛教经典。唐地婆诃罗译。十二卷。共二十七品。主要宣说佛降生、出家、成道、转法轮等八相。异译本有西晋竺法护译《佛说普曜经》。见载于中国历代大藏经。佛在祇洹,中夜入佛庄严三